擒拿術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擒拿術

作者:郭慎、邱志瑤
出版社:大展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20日
ISBN:9789574684137
語言:繁體中文

  擒拿術為人類搏鬥中所獲得之經驗,其施術之著眼點,完全依據人體生理之脆弱部位,以最有效之方法克制敵人之要害,使其失去扺抗力,或己身被敵擒縛時,悉能從容解脫或反擒之技術。
  擒拿術原名:分筋術,又名:黏拿踢法、搓骨法及地煞手,其名雖異,其法則同,均不外使敵人四肢失去作用,或關節脫臼、骨折或神經失去感覺之效用。擒拿術之動作係由拳術中之精華撰化而來,擒拿術原屬拳術,係由武當派拳師——張三豐溶創為擒拿術,即當時所謂的七十二手點按術,亦稱之謂七十二把神拿。明代陳元贇氏,曾著有——萬法全書,其中繪有擒拿摔跌之圖樣甚多,由此可知當時之擒拿術已成專門技術。明朝末年陳元贇氏東渡日本,將擒拿術與摔角術一併傳於日本,而演變成如今之柔道,復經日本政府之獎挹發揚,更奠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之基礎。英國人——范朋氏曾來我國研究國術,就其所得曾著科學自衛法一書,為港、滬等地巡捕方所採用,收效頗宏,美國人亦曾以日本之柔道優點,演變成徒手自衛法,現亦為訓練:軍、警、憲的重要課目。我國憲、警機關及情治單位早將此術列為必修課目,國軍自民國四十六年起,由國防部主管訓練,作戰部門邀集專家編訂教材,選訓幹部,並巡迴各部隊教學,且列為國軍戰鬥技能之重要項目。中國文化大學自國術組成立即將擒拿術列為正式課程。
作者簡介
郭慎
  余自稚齡在家鄉山西省五台縣隨外祖父東雲公學習中國式摔角(山西省素稱摔角之鄉)始,就對武術產生興趣,及長又先後在學校、社會、軍旅生涯中拜名師學習多種武術。以學習先後順序簡述如后:劉木森大師太極拳、少林拳(氣功協會長);黃滄浪大師柔道(柔道十段);常東昇大師摔角、常氏太極拳(一代跤王、武狀元);潘文斗大師擒拿(憲兵學校武術總教官);李元智大師八極拳(陸官校武術教官);張英建大師少林拳(民國44年台、港、澳國術大賽徒手比賽總冠軍);林象賢教練舉重、健美(國家代表隊教練);張鏡宇教官日式刺槍術(大陸時期陸官校劈剌總官);邊寧佳教練角力(美國國家代表隊教練);李基鴻教練西洋拳(國家代表隊教練)。
  並遠赴法國、義大利、德國、日本、新加坡、印度、伊朗、韓國、蘇聯、外蒙古、中國大陸等國參加角力、舉重、健美教練裁判講習,榮獲角力、舉重、健美,三項國際教練及裁判証。曾擔任國軍戰鬥技術師資班教官、突擊兵、反情報班的格鬥教官;台灣高等法院警訓練班武術指導。現仍兼任中國文化大學國術學系摔角、擒拿術教授。
邱志瑤
  玄牝太極學會理事長  聯合國大學IOU武術碩士  文化大學國術系  德育護專(經國技術學院)食品營養科  國術、武術、太極拳、摔跤、民俗運動國家級教練與國家級裁判

序第一章、緒論第一節、擒拿術之目的與功用第二節、擒拿術之方法與要領第三節、擒拿術施術時對人體部位之生理分析第四節、擒拿術教學應注意事項
第二章、擒拿術場地設備與體能訓練 第一節、擒拿場地設備第二節、擒拿基本體能訓練法及用具
第三章、擒拿技術第一節、擒拿法第二節、解脫反擒法參考資料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