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距離:獨處時寂寞,與人相處又不自在,人際關係不疲累的暖心練習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適當的距離:獨處時寂寞,與人相處又不自在,人際關係不疲累的暖心練習
「我們的內心之所以感到受傷,是因為沒能調整好人際距離。」
這是一本屬於我們的故事,寫給對內心情感、人際關係感到苦惱的你。
這是一個越來越便利、講求高效率的世代,
然而,我們卻仍然在人際關係中感到苦惱、受挫。
明明社群軟體的好友名單滿滿一長串,可以說真心話的卻沒幾個;
現實生活中想約出來見面互動,但又覺得維持關係好疲累;
也許你會想說乾脆獨處算了,難免又會寂寞,渴望有人理解……
活在現代的我們,雖然生活不虞匱乏,心靈卻從未如此貧瘠空虛。
我們之所以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徬徨無助,
往往是因為無法自由切換「一起模式」與「單獨模式」;
其實,只要在恰到好處的人際距離中守護自我,
一個人獨處就能自由自在,與人相處也能共享歡樂──
◎拿捏四種適當的人際距離,不再因別人而內心受傷:
‧我與他人的距離:與他人相處遇到問題時,先不用急著解決,而是觀察自己的情感及內心需求,練習在最真實的感受中停留一陣子。
‧我與世界的距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需要為了迎合團體而刻意改變。當你真正了解自己,才會知道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工作與休閒的距離:人類都需要適度休息,沒有餘裕的人生,就好比充入太多氣體的氣球,隨時都會「砰!」一聲爆炸。
‧我與自己的距離:「自己沒有的東西,就不可能給別人」,所以不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也不可能和別人相處融洽。
◎讓內心不再孤單,我們需要這樣調整:
‧不斷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的你,只是因為太過善良了
如果自己認為的「善舉」沒有為彼此帶來良好的結果,那麼,我們就應該暫時停下腳步思考,幫助對方有沒有使自己感到快樂?就算「別人可能會影響我,但我也能成為不受別人言語影響的人。」
‧不論課業、工作、育兒,總想做得更好?
或許我們都不擅於安排人生,對自己也不夠了解,但不妨把人生當成是一步一步慢慢了解、好好享受的課業,而非一定要完美達成。記得「就算不完美,你也是個不錯的人」。
‧懂得斷捨離,把內心空間清出來
我們的內心偶爾也需要來個大掃除,把壓抑自己的想法統統清乾淨,不必要的念頭也全部一掃而空,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令我們愉悅、滿足的新事物。
‧不需要喋喋不休的關懷,學習「親切的沈默」
不發一語地默默陪伴,這種親切的沉默並非閉口不答,而是一種能力,讓自己可以用更客觀的角度觀看自己與對方。
‧不必堅持到底,放棄並非失敗,而是一種選擇
放棄是放過自己、讓對方自由。我們會在關鍵時刻選擇放棄,所以更知道什麼是重要、珍貴的。放棄是選擇的另一個名字,因為選擇了這一個,勢必就得放掉另一個。
◎把「了解自我的時間」作為禮物,送給最親密的家人,以及最不熟悉的自己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在意他人的眼光,根本無暇完成這幅屬於自己的自畫像,有些人是猶豫該不該畫出真實的自己,有些人則是畫著容易得到別人稱讚的樣貌,甚至覆蓋掉原來的自己。然而,我們的肖像依舊在等待我們鼓起勇氣,畫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從今天開始一步一步練習,準確意識自己的情感,找回本來的樣貌,就能在難以拿捏的人際關係中,維持適當的距離。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
作者簡介
金素媛(김소원,心理諮商師)
多愁善感、時而內向的三十世代女子。
我與心理學的初次相遇,是在為人際關係苦惱的時期。「為什麼只有我在人際關係中會備感壓力?為什麼我和他人相處時會感到不自在?」
自從開始研究心理以後,我才終於解開人際關係這個結,撫慰過去一直都在忙著察言觀色而疏於面對的自我情感。經歷完那段自我療傷期以後,現已在協助他人反觀自己的內心。
身為一名心理諮商師,我的使命是幫助大家解開各自的「人生秘密」。大部分的人際關係問題都是因為沒能拿捏好適當距離所致,為了維持在彼此都不會被對方身上的尖刺刺傷的安全距離,必須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內心需求與情感才行。
現於首爾經營「金素媛心理研究中心」,同時也是韓國諮商心理學會的諮商心理師。著有《媽媽偶爾也需要媽媽》(엄마도 가끔은 엄마가 필요해,書名暫譯),有個可靠的隊友和可愛的兒子多民,一家三口住在首爾的某個角落,每天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Email:[email protected]
部落格:www.kimsowon.com
IG: @kimsowon_lab
譯者簡介
尹嘉玄(윤가현)
韓國華僑,旅居澳洲。從事韓文相關工作逾十年,現為書籍專職譯者,譯作涵蓋各領域。
翻譯作品:gahyun0716@instagram
懇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前言_每個人都需要適當的距離
第1章 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的心理學
給獨處時感到寂寞,與人相處又渾身不自在的你
找出自我需求
給不幸福的完美主義者一項警告
讓自己享有一個人的自由時光
市場上突然流行「溫度」系列的原因
他不是為了讓你受傷而出現在你面前
無論如何,我們都還是需要朋友
第2章 與身邊過從甚密的人保持適當距離
世界上最不自在的親密感
畢竟你我都是今生第一次
明明說愛我,為何卻要這樣對我?
只要有一個人願意聽我說
面對不知為何就是看他討厭的人
害死自己的「乖小孩情節」
第3章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裡,保護自我的內心管理方法
我們的內心也需要套用極簡主義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親切的沉默
能夠享受孤獨這件事
罹患囤積病的人
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情感浪費
人生中很少有真正必要的東西
「在一起,卻又保持獨立」的美學
第4章 人生不再孤單的心理鍛鍊
勇敢面對羈絆自己的內心恐懼
憂鬱症是一份給失去人生意義者的禮物
需要具備承受不確定性的內心力量
讀出憤怒背後的隱藏情感
把想要隱藏的自戀找出來
第5章 如何愛上不完美的你和我
承認每個人都不甚完美
幸福的放手,使彼此都得以自由
練習相識,進而理解
把厭惡昇華成憐憫
其實今天的表現已經十分耀眼
第6章 拉近與自己的距離
為什麼我的情感如此不受控?
沒有人的人生不需要心理諮商
關於偉大的停止
想哭的時候可以盡量哭
現在需要的是「一句籤詩」
所謂「做自己」
推薦序一
寒冬裡的刺蝟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
靠得太近,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會覺得寒冷;
最終,我們會學到如何保持適當距離。
—阿圖爾.叔本華
適當的距離能產生美感,而不適當的距離,常可能會過於疏遠,或者感覺負擔。不管是談人際,或者談自我,「距離」向來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像是與眾不同,常被視為一種錯。有些家庭文化也會認為,大家價值觀要相近,關係才能親密。
這些價值觀固然有其歷史脈絡,但在目前這個時代,也不完全適用。因為不同,換個角度來說,便是多元,有時候是一種創造力的表現。面對困境也常需要逆向思考,人要成長也常藉著逆耳忠言,打破慣性常要有能力從現有的邏輯中抽離。
價值觀不同可以彼此學習,即使家人也不一定要黏在一起,關係容易窒息。小人的情誼常甜如蜜,但翻臉反目,其實瞬間就可以。
很多人怕獨處,但獨處比較容易找到真實的自己。我們流行一窩蜂,常跟著眾人盲目前進,儘管有時能換得一些安全感,也又常在群體裡特別感到寂寞空虛,因為我們並沒有好好地思考,到底這些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還有,我們做很多事,這個社會都預先幫我們設定好的目的。要爭輸贏、要高薪、要業績、要獲得權力……,打開報章媒體,有權力者最常說出口的,就是批評……
如果整體社會的狀態正在生病,那在社會裡的個人要健康也不容易。這個時候,跟社會保持適當距離,人會比較好活下去,至少能舒緩一些壓力。
我很關心兒童,有一個長年來的疑惑,一直想不清。現在有些孩子在國小階段,遇到考試就已經開始熬夜學習,睡不飽就會傷身體,更是損害專注力,又影響腦神經的發育,長期來說對成績不利。儘管邏輯矛盾,卻很少被喊停。
我們真的要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從童年開始,取得某種成功嗎?這是孩子想要的嗎?還是父母師長想要的呢?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以後真的能知道自己要什麼嗎?未來他們要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是不是都得要透過符合他人期待來達成?
我們跟社會或他人之間的距離,其實是我們獨立與自由的空間。他人的評價,我們不是非得照單全收;我們幼年以來,從他人那邊內化的價值觀,也要在長大後重新思索,到底對我們適不適用?!
作者所提的距離,並不會讓人感覺疏離。作者的文筆溫暖關懷,展現包容理解,論理常以自己舉例,然後連結到當事人。
各篇看似有不同的故事,每個當事人,包括作者自己,都有不同的苦。但其實,作者最後都會以善待自己或愛自己,把各篇的精神連貫在一起。好像人與人之間因為痛苦而連結,恍恍惚惚感覺到某種愛就在裡面。
發掘出真正令你恐懼的的事情。
真正的成長,是從那一刻開始。
─卡爾.榮格
這本書真是一本自我療癒書,作者透過親切和煦的文字,帶領著讀者面對自己的恐懼。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一位跟我年齡相近的朋友,在跟我對話。
我們不斷閱讀著文字,我們也不停地閱讀自己。作者除了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也淺淺地帶入理論,理論的論述停在恰恰好的地方,足以啟發我們的思考,幫助我們在自己的心裡,立足安穩。
作者的閱讀量也驚人,裡面引用一本又一本的書,喜歡文字之美的朋友有福了。書裡面的經典名句,漂亮又有內涵,光是讀這些摘句就多了不少靈感,藉此拼湊起內在的片片段段,對自己的過去也有新的體悟。
有時候我們真需要作者這樣的朋友,我們正一邊訴說著煩惱,她看似傾聽與回應,事實上正一邊幫我們梳理。作者相當重視情緒經驗,常沿著情緒的絲線,慢慢深入當事人的心裡面。
我們順著文字走完了整個故事,好像我們自己內在的凌亂也被整理了一遍。我自己作為心理工作者,一樣很享受這個過程。
謝謝作者出了這本書,謝謝作者從「距離」這個概念切入,把我們跟自己的距離也看清楚。我相當喜悅能推薦這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最後願意無條件地愛自己。
祝福您,能抓到適當的距離,不被刺傷,又感覺溫馨!
推薦序二
掌握人際距離,做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
「在人際關係中,因為有時我們需要與人一起行動,有時也需要有獨處的空間。重點是要具備自由切換『一起模式』與『單獨模式』的能力。」作者說。
其實,生活裡面很多尷尬的情境,往往都來自於我們無法在「一起」跟「單獨」當中好好的切換,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內心卡卡的,也有一些時候我們會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儘管事後你可能發現他並沒有你想像當中那麼在意。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所以我想要邀請大家思考兩個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晚輩來到你所居住的城市旅行,你們相約一起去吃飯,你知道自己的經濟狀況比他好的太多,他還是個學生,你會請這一餐嗎?是什麼影響你的決定?你會怎麼跟他說?
•你等一下二十分鐘之後跟另外一位朋友A有約,但眼前這個朋友B還在滔滔不絕的分享他的事情,你不好意思打斷他,你已經無法專心聽他說話,又擔心這時候打斷會讓對方不高興或者是掃興,你會怎麼做?不論你選擇說或者是不說,你覺得再來的後果會是什麼?
維持自在距離的三個黃金句
我想用上面這兩個問題來作為這本書的引子,你可以先暫停一下,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然後下面我想要說說我的故事。前陣子到加州柏克萊大學參訪,在加州待了一個多月,當中發生很多有趣的事,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界線。由於我們是跟老師一起來學習的,所以老師在每一次我們上完課之後,都會留下來跟我們討論當天上課的內容有沒有問題,有時候會在學校的學生活動中心坐下來聊,有時候就一起用餐,老師會帶我們到附近他熟悉、特別的店,有時候老師要去拿他剛洗好的衣服、買晚餐用的蔬菜,我們就走在Berkeley的馬路上邊走一邊談。除了專業的對話之外,下面幾個是我印象深刻的「生活界線」句:
•「我等一下要到水果店買幾個橘子,你們要待在咖啡廳等我回來嗎?還是跟我一起走過去,我們可以邊聊。」
•「這家披薩店的朝鮮薊相當美味,我會吃半個pizza,你們幾個人看要不要合點一個,價錢大概是20美元左右。」
•「我大約五點跟朋友有約,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或者是我們明天課堂上見?」
這個句子老師很自在說出來的時候,我內心覺得嘆為觀止。一方面你會覺得老師是關心你的福祉、照顧你的狀態,但另外一方面,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有一些自主權,不會覺得占老師便宜、或感到彆扭。我記得幾年前跟一個前輩一起出國,當年我還是個窮學生,前輩幾乎一個人cover了我們幾個人所有的開銷,結果那一趟旅程,我幾乎沒有花到錢、也覺得很感謝前輩的慷慨和體貼,但總是覺得內心怪怪的,好幾年之後,我才終於知道那個「怪怪的」是什麼。當你知道你吃的這一餐要被人請客的時候,你點餐的時候就不敢太囂張;也因為這樣,當前輩說要去某些他想去的地方問你要不要一起去的時候,你心裡雖然有別的安排,但可能還是會陪同前往——發現了嗎,界線無所不在。當界線模糊不清的時候、當你心裡面的話沒有被說出來的時候,儘管雙方都是懷抱著某種好意,但是潛藏在當中的權力高低,還是可能讓彼此不舒服。
做或不做前的三個思考
所以這一次到柏克萊和老師幾天的互動下,老師不會cover我們的餐費,但我發現我們可以自在的做自己、選自己想吃的東西,自由的安排行程,而不會有一種「長不大還要別人照顧」的感覺,我突然悟出了一個道理——當你想要幫助別人的時候,可能要思考三件事情:
•你的幫忙是不是他想要的(need)?
•在幫忙的過程當中,你是不是也剝奪了他的自主性(autonomy)?
•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表達我能做的,也兼顧到他的自主跟需求
相反地,如果你在人際關係當中經常有那種想說但是又不知道該不該說的糾結,你也可以思考與上面兩個問題相對的三點:
•他的幫忙是不是我想要的?
•在過程當中,我是不是不知不覺被剝奪了一些原本我可以自己做的事?
•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表達我想要的,也可以聽到對方想做的?
生活裡的四種距離
回到前面老師的幾個「生活界線句」,你可以發現每一句都蘊含著三個重要的元素:我可以做什麼、我想要做什麼、以及你的想法是什麼?其實所有界線的問題,同時也是需求平衡的問題。在本書裡面強調的四種距離,每一個都跟表達需求和平衡遠近有關:
•你與他人的距離:你「想要」什麼時候獨處,什麼時候和別人在一起?你「想要」怎麼樣的人際距離?當你的夥伴「不想要」和你太遠或太近的時候,你會如何平衡?
•你與世界的距離:你「想要」與眾不同,還是特立獨行?或者,什麼時候你會想要符合傳統的規範,什麼時候你會想要做自己?
•你與工作的距離:你「想要」工作占你生活的比例是多少?你「想要」有彈性的工作還是比較結構化的工作模式?
•你與自己的距離:你「想要」自己的情緒保持比較遠的距離(抽離),還是喜歡貼近情緒的感覺?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作者所說的,和這陣子我在柏克萊跟老師的相處感受不謀而合。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內心很糾結,是因為我們一方面不想要得罪別人,但另外一方面又想要自己的需求可以被理解;而比糾結更糾結的事情是,我們會因為過度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一不小心忘記了要「保持距離」,忘記給自己一些「允許」。允許自己在聚會的時候不說話,允許自己有時間悲傷,允許自己不完美,甚至是允許自己討厭一個人。如果你也被這些糾結所苦,那麼或許是時候練習和身邊的人保持距離,或許你就會意外的發現,當你允許別人擁有他的自主,同時你也擁有了你的自主。
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當你搞定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就能夠自在地與人相聚,也能夠自在地做自己。期待你能夠在這本書裡面找到一個空間,與真實的自己見面,成為「自己人生中的 VIP」。
每個人都需要適當的距離 「諮商師,您當初怎麼會選擇心理諮商這條路?」 這是來談者(前來接受諮商的人) 最常問我的問題。畢竟大學專攻的不是心理諮商或心理學科目,對心靈進修也不是很感興趣,這樣的我,究竟是如何成為諮商師的?其實這要從三十歲那年說起,當時我突然罹患了憂鬱症,並遭遇了自我認同的危機。在我還小的時候,總期待「三十歲」代表著我已經確立人生方向、找到心儀對象,從此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現實是我當時仍在為五斗米折腰,做著不喜歡的工作,過著充滿無奈與無力的日常,甚至連戀愛也談得不是很順利,畢竟我的內心十分焦慮,身旁的人一定也會受到影響(大部分人還是比較喜歡和能夠給予安定感而非混亂感的人在一起)。 我們往往會因為不敢面對內心焦慮,而刻意去做一些能夠暫時忘卻焦慮的行為,不然就是想盡辦法逃避;例如相約好姊妹聊天,或者去看一場電影、做 運動、借酒澆愁等,但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並非長遠之計。你所逃避面對的那份情感,會在悄然無聲的瞬間,再次像黑影般籠罩,無論是藉由夢境裡的象徵重現,又或是透過多年後的類似經歷讓你再次感受,這都是因為過去那些備受打擊的強烈情感未被完全消化所致。 人類的情感宛如一團能量,越是將它往外推,就越會緊緊吸附在你身上。如果不想被這種情感套牢、綁架,即便再苦,也一定要好好正視自己的感受才行。面對情感,有些人會因為不習慣或有所顧慮,而尋求專業諮商師的協助,如此才能在相對較為安心的環境中,與自己坦誠相見。 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希望讀者在沒有專業諮商師的協助下,也能夠自行進行「自我諮商」,所以我在文末處都有列出幾個重新檢視自己內心的問題,讓各位可以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了解你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情感和內心需求,「原來我和某某相處時,會有這種感受」、「原來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這樣的心願」,唯有誠實面對內心最真實的自己,那些使你痛苦難耐的情感才會逐漸消失。 我治癒人心將近十年 的領悟是:許多人都會在人際關係中感到苦不堪言,同時也因為關係中的「情感」而受盡折磨,所以我們必須先準確意識到自己的情感,才能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不再因別人而內心受傷。這本書將為各位拋出與「適當距離」有關的四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