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暢銷改版)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暢銷改版)
建築與設計,
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場無止盡的探險。
若要將這個「入口」具象化,應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建築師阮慶岳曾說:陸希傑是足以讓現實建築界覺得不安的「假建築」;而假之所以為假,不只因為其作品中如紙片翻飛的建築語言,而是陸希傑太誠實地道破了建築的本質:
空間本鍛造的視差,設計乃暫時的註記。
建築,真的是假的。
凝思以灌鑄,運神而飛形的陸希傑,
此言不假。
陸希傑,1989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1993年取得英國AA建築聯盟碩士學位,成為第一位從AA畢業的臺灣人,並進入指導老師Raoul Bunschoten的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回國後成立CJ STUDIO,除建築及室內設計之外,亦涉足傢具設計、產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曾入選為美國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75週年特集中「五位具潛力設計師」之一、TID Award十大室內設計師等多項殊榮。
執業迄今近二十年,早期國聯飯店、CJ Studio、信義路康宅等代表作著重空間的空間性,追求極簡的同時亦可讀出理論與實驗意味;中期與竇騰璜張李玉菁、Aēsop等品牌長期合作,擅長以點石成金手法賦予材料新意,亦成為品牌空間形象的重要推手;而居家設計以形式融會機能見長,靈動的天花板造型經常為人所仿效,卻難有能得其三昧者。作品氛圍由早期如醫院般安靜荒涼的意境,逐漸柔化為美術館與圖書館的人文知性質地。而一座城市如何新陳代謝、夙夜更迭,則為其長期關心的議題。
揭開陸希傑對於空間設計的思考、成形、實踐過程,
「設計開始之前」‧「從思考到現場」‧「面對現實」‧「作品作為研究」
15個ISSUE闡述觀念視角,
36組PROJECT串聯交織設計脈絡,
10篇VISION從大師的肩膀上看世界,
將空間設計的「表現手法」進階到「美學形式」,
整理出人與環境、時間、社會、文化等交織的互動關係,
持續追問「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 」。
│名人推薦│
建築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副董事長 張基義
希傑是有趣的建築人、設計師,從東海念到AA,從最實務到最抽象,我認為這影響了他的作品一路走來的獨特姿態,而他將建築的思維放進室內,不同於過去裝飾導向的室內設計邏輯,具強烈的場域實驗精神,頗有Siza流動的詩意,以他喜愛的音樂來比喻,有如優雅而不時即興演出的爵士樂,形塑氛圍,給我們「簡單、不無聊」的空間設計。實驗性的設計方法、過程,在不完全能控制的動態下實驗各種可能性,創造一次次「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他帶給當代社會全新的設計觀念最是可貴,作品結果已不是重點,我認為希傑是台灣室內設計界的關鍵代表人物,走在大家的另一邊,於臺灣室內設計領域建立一套完整的論述。
DOUCHANGLEE設計總監 竇騰璜
沒有人的空間,對我來說只是模型,服飾店會有各形各色的人,除了流動的顧客之外,還有在裡面工作的人,和陸老師的合作案,我們除了探索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思考User Friendly,每一次完成啟用的空間,再透過使用者介面回饋,不斷累積下次的養分。在我們思考品牌的下一個階段之際,陸老師出版了這本《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裡面講到許多和我們有關的空間故事、設計發展脈絡,陸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地和我們溝通……這20年來台灣有許多美好的改變,還有,我們一起玩的空間。
飲食生活作家‧PEKOE食品雜貨鋪創辦人 葉怡蘭
認識陸希傑老師,是因年少時任職的室內雜誌所舉辦的國際競圖活動,首獎得主之一便是陸老師,至今對他的參賽作品所展現出的前衛設計概念與獨樹一幟的空間想像,仍然印象深刻。2008年,在虛擬網路世界已經營六年的「PEKOE食品雜貨鋪」決定首度在實體世界落腳時,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即刻力邀陸老師前來執掌設計規劃工作。在他的推演下,逐步凝聚成此案的主調:摒棄一切浮華的表面的虛假皮相,讓材質的原質原色、甚至是施工的痕跡自然裸露。
所以此刻,格外歡喜得見本書出版──不只因著書裡收錄了PEKOE的篇章,最重要是,能讓更多人,以及身兼業餘建築與室內設計觀察者與業主之雙重身分角色的我,更深入而細膩地窺看一位當代傑出設計者的創作歷程、思維與脈絡,獲益良多。
作者簡介陸希傑CJ STUDIO主持人,曾入選為美國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75週年特集中「五位具潛力設計師」之一、TID Award十大室內設計師等多項殊榮。除實務設計外,亦致力於學術與教育,曾任教於交通大學等數間建築系所。著有《鍛造視差》(2003)、《形錄Registration Form》(2015)。Biography1965.出生孩提時生長於大龍峒地區,對於巷弄間的透天厝與鐵皮屋等在地建築風景如數家珍;國小五年級搬到東區忠孝東路,呼吸著臺北的老味道與新氣息長大,道地的臺北人。1989.取得東海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高中時受父親從醫影響,原欲選讀醫學系;但因自幼迷戀製作飛機模型,也喜愛繪畫與工藝,在最後一刻改入建築系。大學時與朋友一起弄了一間Jail Pub,窩在裏頭聽音樂看電影,也涉獵東西方哲學思想。大五時成為季鐵男第一屆指導學生。畢業製作以童年時熟悉的臺灣在地mixed use「鐵工廠+滷肉飯小吃店+住宅」為題,觀察環境中違建滋生的方式。有人說,他是要「利用違章建築踏上國際解構舞臺」。1993.取得英國AA建築聯盟碩士學位受教於Raoul Bunschoten,畢業後曾入其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在AA期間大量接觸分類學、語言學等哲學議題,卻連一棟房子也沒畫,而多以論述、裝置或模型表達概念。畢業製作題目為「鍛造視差Forging Parallax」,透過folding/unfolding的操作,呈現建築的本質在涵構關係裡乃為一種落差,並且承認其虛構性。AA是出了名的「難畢業」,陸希傑破除這道魔咒,成為第一個從AA畢業的臺灣人。1996.成立CJ STUDIO除建築及室內設計之外,亦涉足傢具設計、產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執業迄今近二十年,早期國聯飯店、CJ Studio、信義路康宅等代表作著重空間的空間性,追求極簡的同時亦可讀出理論與實驗意味;中期與竇騰璜張李玉菁、Aēsop等品牌長期合作,擅長以點石成金手法賦予材料新意,亦成為品牌空間形象的重要推手;而居家設計以形式融會機能見長,靈動的天花板造型經常為人所仿效,卻難有能得其三昧者。作品氛圍由早期如醫院般安靜荒涼的意境,逐漸柔化為美術館與圖書館的人文知性質地。而一座城市如何新陳代謝、夙夜更迭,則為其長期關心的議題。2001.國聯飯店入選Design Hotels國際飯店聯盟2005.竇騰璜張李玉菁臺中Tiger city概念店獲日本JCD設計大賞銀牌獎2007.臺北國美蔡宅獲得TID住宅空間類金獎2007.Aesop微風店獲IFI DESIGN EXCELLENCE AWARD2008.符號地景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覽2011.TID Award 2007-2010十大室內設計師2015.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人物2015.「Poltrona Frau Award 國際設計大賽」專業傢俱設計組冠軍2016.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評審、CID當代國際設計大獎評審。2017.金點新秀設計獎 空間設計類評審總召集人2018.ADP亞洲設計交流協會顧問陸希傑的下一步是什麼? 相關著作:《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
推薦序 張基義.竇騰璜.葉怡蘭
自序 陸希傑
Chapter 1 設計開始之前
ISSUE 1 紙
PROJECT 01 摺紙的遊戲
PROJECT 02 White Tower
PROJECT 03 Folding/Unfolding
ISSUE 2 灌鑄
PROJECT 04 wum
PROJECT 05 聰明的盒子
ISSUE 3 建築的音樂性
PROJECT 06 未來的屋主
PROJECT 07 Home Run
PROJECT 08 符號地景Sign scape
VISION 01 建築的旅行:兼談柯比意基金會與Santa Maria教堂
VISION 02 大師的簡單哲學:阿爾瓦羅.西薩
Chapter 2 從思考到現場
ISSUE 4 模型
PROJECT 09 流動的土地
PROJECT 10 Mother ship
ISSUE 5 造形
PROJECT 11 擺架子
PROJECT 12 Diamond House
ISSUE 6 工具的改變
PROJECT 13 跳舞的衣架
PROJECT 14 Hair Culture
ISSUE 7 現場
PROJECT 15 Mesh
PROJECT 16 Matrix
VISION 03 結構與裝飾的交錯重生:伊東豊雄
VISION 04 迴游的流動感:安藤忠雄
Chapter 3 面對現實
ISSUE 8 業.主
PROJECT 17 Sky Villa
PROJECT 18 動.線/洞.現
PROJECT 19 Simple House
ISSUE 9 品牌
PROJECT 20 圍籬
PROJECT 21 兜空間 DOU Maison
PROJECT 22 Bubble Space
ISSUE 10 氛圍
PROJECT 23 潔淨的神聖感
PROJECT 24 講究的開始
PROJECT 25 Pure Atmosphere
ISSUE 11 居家住宅v.s.商業空間
PROJECT 26 安靜的解構
PROJECT 27 在美術館洗澡
ISSUE 12 微建築
PROJECT 28 穿的幾何
PROJECT 29 遊戲場Playground
VISION 05 機能的美學:談現代主義與近代傢具設
VISION 06 當文化藝術與建築對話:赫爾佐格&德梅隆
VISION 07 建築的不在場證明:妹島和世
Chapter 4 作品作為研究
ISSUE 13 極簡.解構.工業感
PROJECT 30 Metal House
PROJECT 31 Bias
PROJECT 32 琢磨的簡約
ISSUE 14 分類
PROCT 33 Jewelry Museum
PROJECT 34 磁磚之家
ISSUE 15 修補術
PROJECT 35 Urban Gallery
PROJECT 36 ING
VISION 08 東方語彙構造西方建築:王澍
VISION 09 簡約的極致:談極簡主義
VISION 10 破除框架的解答:解構思維的啟發
建築與設計,對我而言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造,而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而本書大概可以說是我自回國後執業至今二十年的「探險」旅程日誌吧。
ISSUE-過程的展開與分類(unfolding and taxonomy)
在本書中,我將設計過程的剖面結構,擬為一組四階段的時間軸模型:
I. 設計開始之前
II. 從思考到現場
III. 面對現實
IV. 作品作為研究
此時間軸模型雖以空間設計從開始到成形的歷時性過程為基礎,但同時也具有共時性的分類意義。藉著回顧與分析自身學習歷程與設計經驗,我從中抽繹出15種思考設計時可能的切入視角,以議題的方式提出我的看法,並分別納入上述四大分類,讓設計的過程如同一座由各種思考向度網絡成形的座標系統。
這15項議題所涉及的許多觀念,包括「摺疊/展開」、「灌鑄」、「修補術」、「分類學」等等,其實都牽涉更為龐大的理論層面;然而為了全書呈現的一致性,本書不擬在理論上著墨過深,而是希望能作為一塊叩門磚,敲開理論的冰山,邀請讀者一同進入設計思考的世界。讀者朋友若有興趣,可另行參看我的另外兩本著作:《鍛造視差》(2003.荷光文化)與《形錄Registration Form》(即將出版)。
PROJECT-海平面之下的潛流脈絡
而本書所選錄的36組設計案,則是以事件的形式,從概念發展與時間歷程切入,觀察設計成形過程的剖面脈絡。
所謂「事件」的意思,或許可以借用年鑑學派以海洋斷面比擬歷史結構的譬喻:我們平常習慣從已成形的空間表象來解釋空間設計,就像是海平面上清晰可見的起伏的波浪表層;不過,潛伏於海平面之下的洋流動向與地殼岩層,同樣也是構成海洋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設計發展過程中層出不窮的種種變因,包括環境、機能、業主、基地,甚至是鄰居、氣候與法規……等等。這些變因在不同的尺度下產生各種視差(parallax),不但聚合為個別設計事件的成形,更積累形成了作為設計者的我,在這趟長期旅程中的座標註記(registration)。
透過此番整理,許多隱性的虛線連結變得清晰:例如某案未派上用場的概念,後來在另一案得以實現;某案與某案之間的相似性,可能始自業主這條脈絡;某些始料未及的意外因素,竟決定了某案的設計走向;我長久以來思索的幾項概念,又是如何現形於設計中……。諸此種種,隱藏在空間設計的海平面之下,事件自身、事件與事件、以及事件與設計者之間所形成的涵構關係,各自落點在此書所呈現的座標系統上,是為一種暫時的註記──因為事實上,事件的落點位置是隨著詮釋系統的不同而漂移(drifting)的。
VISION-設計是一個看世界的入口
除了建築與空間的思考議題與設計事件之外,本書也將以較為輕鬆的漫談,與讀者朋友分享我對於極簡主義、解構思維等美學或建築史論題的觀點,以及我親身走訪建築大師作品時所體驗的感動。
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言,建築與設計於我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在我自己所執行的設計案裡,我從不同的品牌、業主與現場之中,看見現實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與錯綜複雜,其中有激勵、有學習,當然也有迷惘與挫折。而在徬徨的時刻,遊訪大師的作品又成為另一個看世界的入口──親身感受經典的偉大,眼界便得以開闊,反身回顧,彷彿也就看得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前行的方向。
最後,本書雖名為《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但我其實並不希望它是一本指點迷津的工具指南書。冒號之後留下的空白,是我對自己的提問與警醒,未來我也將繼續追問下去;同時衷心期盼透過本書的經驗分享,各位讀者朋友能夠找尋到屬於自己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