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塔殺人事件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6月

倒立塔殺人事件

作者:皆川博子
出版社:瑞昇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22日
ISBN:978986401115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8元

虛構與現實拼疊交錯
有如萬花筒般璀璨華麗的懸疑小說
皆川博子繼《剖開你是我的榮幸》《薔薇忌》之後,獻上精密推理傑作!

  ◆《哪啊哪啊~神去村》日本知名作家‧三浦紫苑 跨刀解說
  ◆新銳小說家‧何敬堯 專文導讀

  二戰時期,一所教會學校裡,少女們流行接力創作小說。
  一本蔓玫瑰花紋框格中僅寫上標題《倒立塔殺人事件》的美麗筆記本,
  被混進其他書籍,悄悄擺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
  是圖書職員忘了貼書標,還是別人的藏書不小心放進來呢?

  巨大的謎團誘引著少女們,
  第一個拿起那本筆記本的少女,提筆寫下故事開端。
  第二個、第三個少女接力為它寫下後續。
  然而,由於一名少女的死亡,暗藏在故事裡的恐怖企圖躍然浮上檯面……

  來路不明的筆記本主人是誰?
  每一則創作都傳遞什麼幽微祕密?
  花樣年華的少女死因為何?
  與倒立塔恐怖傳說又有什麼關連?

  塔外,敵軍轟炸滿目瘡痍;塔內,推理創作如火如荼

  躲入防空洞避難,等待空襲結束的學生們,在防空洞裡頌唱著〈藍色多瑙河〉,短暫忘卻隨時可能死於下一秒的恐懼──1945年(昭和20年)二戰時期,於敵軍隨時都有可能發動空襲戰火的處境中,人命如螻蟻般無足輕重。砲彈轟炸、機槍掃射,動輒近百人轉眼間隨即失去生命。

  阿部欣子於戰爭期間失去親人,輾轉寄居到同學三輪小枝家中。

  新學期開始不久,阿部在三輪小枝的請求下,閱讀起一本標題為《倒立塔殺人事件》的手寫稿書冊。書稿內頁筆跡明顯前後不同,阿部得知那是多人接力創作之故。

  接力撰寫故事的其中一名少女上月葎子,於空襲時,躲入學校的教堂,慘遭炸死。

  乍看似是樁意外的不幸事件,卻令同樣接力撰寫故事的三輪小枝暗自心生疑懼和不安──明明附近就有一個方便躲藏且不易成為敵軍轟炸目標的防空洞,為何上月偏偏跑進容易成為標靶的教堂裡?

  隱匿在虛構創作背後的真實惡意,以少女的死亡為序曲,就此揭幕!

  相互扶持的患難情誼,青春歲月的藝術洗禮

  一個偶然沒有警報的午休時間,我去了「祕密老地方」。上月葎子和七尾杏子也在那裡,就像約好了似的。

  我們不怎麼交談。我已經讀完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了,所以開始讀七尾杏子說她喜歡的《白痴》。堂哥留給我的書裡也有這一本。我們三個人依偎在一起抵禦寒風,各自看書,而杏子會素描,來打發時間。食物匱乏,我們總是餓著肚子,但能與兩位大姐姐在一起,我心滿意足。

  倒立的視角,扭曲的戀慕,奏起一首愛的輓歌

  十年前……如果那時妳沒有嘲笑我,我的人生,還有妳的人生,是否應該截然不同?還是遲早都一樣會走到這一步?
  厭惡與憎恨,是兩種不同的感情。對於厭惡的對象,只要遠離就行了。但憎恨卻酷似深切的愛慕。
  蟄伏十年,仍不能了斷的恩怨……
  我準備要讓背叛我的人瘋狂。

讀者好評

  ◆日本亞馬遜五星評價!各界讀者好評讚賞連連!

  真實歷經過戰中與戰後動盪時期的本書作者,將「那時」的自己投射進來一般具體描述,並重疊上幾近幻想的世界,構築了這不可思議的故事。如同美麗的玫瑰多刺般,書中情節發展非比尋常,但若思及不可否認的精彩結局,也就甘之如飴了。──東的閑人

  不讀到最後,絕對無法得知扮演「被害者、犯人、偵探」的書中角色分別是誰。第一次看到這種不可思議的推理小說。閱讀以後有很高的滿足感。──Kise

  說到皆川博子作品的特色,多是文學性十足且唯美幻想的上等文章,令人恍若酩酊如醉的頹廢氛圍、清濁並立的世界觀、美麗的登場人物……難以逐一細數,總之,她的作品擁有一旦身陷其中便無法自拔、彷彿毒品般令人上癮的魅力。──Masami

  說穿了就是作中作,但作者在書末發動了隱藏起來的陷阱,令人完全措手不及……。是個讓人看完了以後還會不由得沉浸在故事裡的世界一般如真如幻的小說。──Miltupi

作者簡介

皆川博子

  生於1930年,東京女子大學英文科肄業。
  44年創作生涯,80本以上小說作品。
  跨足兒童文學、推理小說、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與時代小說各領域。
  獎項斐然,在日本文學上的地位與卓越貢獻有目共賭!

  1973年,以《阿卡狄亞之夏》(アルカディアの夏)獲得第二十屆小說現代新人獎。
  1985年,以《吃人劇場》(壁 旅芝居殺人事件)獲得第三十八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1986年,以《戀紅》(恋紅)得到第九十五屆直木獎。
  1990年,以《薔薇忌》得到第三屆柴田鍊三郎獎。
  1998年,以《死之泉》(死の泉)得到第三十二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2012年,以《剖開您是我的榮幸》(開かせていただき光栄です)得到第十二屆本格推理大獎。
  2013年,獲得第十六屆日本推理文學大獎。(等同於「終身成就獎」)
  2015年獲頒「文化功勞者」殊榮。
  瑞昇文化出版:《海盜女王》《薔薇忌》《少女外道》

導讀者簡介

何敬堯

  小說家,臺大外文系、清大臺文所畢業,作品橫跨奇幻、歷史、推理,曾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臺大文學獎,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小說作品《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怪物們的迷宮》。

解說者簡介

三浦紫苑

  1976年生於東京。2000年以長篇小說《女大生求職奮戰記》在文壇展露頭角。

  2006年以《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榮獲第135屆「直木賞」大獎,2007年則以《強風吹拂》拿下當年「本屋大賞」第三名, 另有已拍成影片的《哪啊哪啊~神去村》及《啟航吧!編舟計畫》,都是人氣極高作品。   

譯者簡介

王華懋

  專職日文譯者,譯作包括各種類型,有推理、文學小說及實用書等。
  譯作有京極堂系列、《書樓弔堂: 破曉》、《年輕人們》、《所羅門的偽證》、《大地之子》等。
  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專文導讀──何敬堯

神秘高塔的誘惑 

  這一本奇異的書,是由數名少女輪流撰寫。一開始的起點,只是有人在圖書室發現了一本無書標的筆記本,內頁寫著「倒立塔殺人事件」……

  所謂的「塔」,除了代表教堂的鐘塔,更指涉著塔羅牌中大阿爾克納(Major Arcana,俗稱為「大秘儀」、「大牌」,包含22張牌)中的「高塔牌」(The Tower,牌號XVI)。

  這張紙牌的經典繪圖,是一座高塔遭受雷擊崩塌的畫面,並且有兩人從高塔墜落而下。這張牌述說著《聖經》中的巴別塔故事,象徵的意義是「崩潰、失敗、生命中無可避免的改變」,彷彿也透露著小說人物的命運軌跡。

  關於「塔」的寫作題材,一直是日本懸疑故事接收西方哥德文化(Gothic)以來,很重要的創作主題。日本明治時代的知名推理小說家黑岩淚香,曾經依據愛麗絲•威廉森(Alice Muriel Williamson,1869~1933)所創作的《灰衣女子》(A Woman in Grey,1898)改編成 《幽靈塔》(1901年)。爾後,江戶川亂步也依照這個故事改寫成妖異詭譎的冒險小說,故事描述一名男子為了解救心愛的女子,隻身闖入危機重重的高塔古宅。

  「塔」象徵著人力想要抵抗上天,征服一切的願望,但巴別塔的終局,卻是毀滅。儘管如此,人們仍然無法停止好奇心,想要築起高樓,一窺天上宇宙的奧秘。儘管可能面臨殘酷的未來,身處於痛苦之中,仍然無法停止往上攀爬的念想,這是來自「塔」的招喚。而在皆川博子的「倒立塔」之中,又隱藏著什麼不可觸碰的秘密呢?

  請讓我們以指尖翻開小說的扉頁,進入那一座充滿神秘魅力的塔中閣樓。

名家解說──三浦紫苑

追求高潔靈魂的人

  皆川博子的《倒立塔殺人事件》,蘊含了輕易飛躍劇情大綱的跳躍力,以及芳醇濃郁的滋味。儘管這是一本極為端整、結構力驚人的小說,卻也能感受到一股潛在的蠢動,讓人無法將它精簡成「這是這樣的故事」。

  結果我只能說:「太精彩了。」而只能做出這種直白感想的自己令人沮喪,但那不允許精簡的部分,引人陷入宛如品嚐至高美酒的酩酊恍惚,讀完後仍遲遲難以脫離作品世界,我想這種感覺,正是小說這種表現手法的精髓。這本書讓人再透澈也不過地體會到閱讀的喜悅以及可怕。

  ……

  本書登場的不只有文學作品,還提到了許多的音樂和繪畫。它們當然不是做為知識和教養的象徵而登場。它們身為戰爭時期,連糧食都極為匱乏的少女們由衷渴望之物、也就是登場人物的靈魂糧食,在作品世界投下燦光。就宛如銀色璀璨的月亮。

  在防空洞、在製造飛機零件的工廠迴響的〈藍色多瑙河〉歌聲。配合旋律舞蹈的少女高潔的心志。

  無論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能成為人們的明燈,那就是音樂、是繪畫、是小說、是詩。也就是活在生死夾縫間的人,凝望自我及他人的心,所表現出來的創作物。

  創作無法填飽肚子。面對戰爭這巨大的暴力,創作也許看似無力。確實如此。創作輕易就會受到限制、審閱、壓抑。
 
  但渴望、熱愛創作的心,是絕對無法完全被埋葬的。無論使出怎樣的暴力手段,都絕對無法。本書寧靜而銳利地刻畫出人這種製造出憎恨、歧視、暴力的生物,同時也向我們揭示創造及感受愛、美和創作,亦是人類無從壓抑的本能。

  ……

  沒錯,《倒立塔殺人事件》,是為了活在寂寞之中,卻不由自主地熱愛創作的我們而寫的,充滿了美、殘酷與高潔的故事。

  書中各處透露的幽默、即使在嚴酷的狀況下,仍抬頭挺胸的潔癖少女、微小但堅強的友情與思慕。享受作品世界,遙想她們的未來,闔上書頁時,我的心中湧出的,是些許的寂寞與莫大的歡愉。

  啊,必須和部大姐她們道別了嗎?是這樣的寂寞,還有閱讀的歡喜。是一種想要獻上感謝的喜悅,因為有熱愛創作的心情,才能邂逅這本書。

  這一切化做渾然一體,我在房間裡兀自興奮著,只能不斷地說:「真是太精彩了!」
 

手記 1 後來我才知道,有幾個感情好的小團體,會互傳筆記本接力寫小說。是當下最時興的活動。沒有人邀請我一起寫。 明明在休息時間傳閱就好了,T**卻故意在做禮拜的時候,透過我來傳筆記本給K**,這讓我忍不住要猜疑:T**是不是希望我眼紅?為了暗示我:妳被排擠囉。 T**和K**從初等部就一直在一起。從區立小學參加入學考進入中等部的我,難以融入那些從初等部直升上來的同學。 從區立小學考進中等部的人,一開始雖然很陌生,但不知不覺間也形成了幾個小團體。上下學路線相同的人容易變得要好。大部分都是以有領導力的一個人為中心,幾個人簇擁在她身邊。我不屬於任何團體。並不是我自命清高,而是我的好惡過度分明,而且嫉妒心太強。我只想對敞開心房的一個對象深入交往──深入到對方大概會感到厭煩的程度──但班上沒有這樣的對象。 不,我不是要寫這種無聊的自我分析的。 我對「幾個人輪流接力寫小說」感興趣。比起流水帳的日記,滿紙虛構的小說,是否更能反映出作者的真實面?T**寫了什麼故事、K**怎麼接下去,我毫無興趣。從她們平日的言行來看,實在不可能寫出什麼有深度的東西。頂多就是像話點的日記罷了,要不然就是俗濫到不行的情節:雖然有點違反校規,但我下定決心向老師表白,愛慕之情得到了昇華。 我也想和幾個人合作寫寫看。 我會萌生這個念頭,是因為碰巧得到了一本書──或者該說是筆記本? 也就是現在我在家中書房撰寫的這本書──或是筆記本。 我是在學校圖書室發現它的。珍本另外收藏,但圖書室的書籍是開架式的。下課時間,我幾乎都待在圖書室裡。雖然基督教相關的書籍占了多數,但也有好幾套文學全集和畫集。有時候還會聽到音樂室傳來的鋼琴聲與合唱聲。窗戶關著也能聽見,聲音是透過牆壁傳來的嗎?不致於吵到妨礙閱讀。如果彈得好,反倒令人心曠神怡,但鋼琴聲令我心痛。 約莫一個月前,二年級的新學期剛開始時,我在書架角落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了一本沒有貼書標的書。是圖書員忘了貼,還是別人的藏書不小心放進來了?我納悶著,不經意地拿起來翻閱。人造皮革的書背,還有孔雀花紋紙的封面上都沒有書名,也沒有作者的名字。 我訝異地翻開扉頁的下一頁,看到新藝術風格的蔓玫瑰花紋框裡寫著標題。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