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長照危機:理解在宅醫療實況,起造一個老有所終的長照美麗島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2025長照危機:理解在宅醫療實況,起造一個老有所終的長照美麗島
「我愛爸爸,也愛我的小孩;但有時,我真的只想放個假」「雖然已經造了胃瘻管,但阿母總說,她還是好想用嘴巴吃飯」「癌末的太太說,她不想死在醫院,她只想回家」最累的,永遠是照顧自己的親人。每一份愛,背後都是承擔不了的艱難。2025 年,戰後嬰兒潮將全數步入 75 歲;而 10 年內,臺灣將出現 500 萬名老人。面對即將到來的長照危機,你,準備好了嗎?讓走在前方的日本提供經驗,為臺灣指路,畫出一幅有尊嚴的未來藍圖!------------------------------------------------------------------------------------------------------------------------------------------------------------------------------◆ 余尚儒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陳正芬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陳曉蕾 《香港好走》系列作者、《大誌》雜誌總編輯◇ 鄧世雄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序)本書首先點明了「2025 年問題」這個詞彙:2025 年,所有在二戰嬰兒潮出生的人都將年滿 75 歲。這意味著在日本即將有 650 萬名以上的人步入老年社會;屆時,日本社會將會有 2179 萬名老人,且半數以上會集中在六大都市。臺灣也是如此:2025 年,日本和臺灣的老年人口比率將雙雙正式突破20%,成為所謂的「超高齡化」社會。可想而知,如此龐大的老年人口,勢必加劇目前已然吃緊的醫療及看護資源窘困情形。諸如兩代同垮、長照虐待、插管灌食、臨終醫療等課題,都將層出不窮。因此,本書花了近三年的時間,以橫濱市為中心,結合政策討論與大量在地訪談實例考察老人的身心需求,日本照護制度現況及問題,最後介紹在宅醫療體系之功能與運作概況。同時,本書也收錄台灣長照 2.0 計畫介紹跟在宅醫療資源連結。日本在上世紀末就提倡在宅醫療的概念,回應民眾以家為本的需求,讓長者可用更有尊嚴的方式來生活,甚至在社區安詳地迎接生命終點。即使長照危機逐步逼近,但本書仍試圖提出積極可行的對策,呼籲民眾齊力應付 2025 年即將到來的衝擊。不只是日本,同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的臺灣,也是如此。「變老」與「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課題,今天我們為 2025 年的臺灣規劃,也就是為自己的未來努力。
作者簡介朝日新聞2025衝擊採訪小組朝日新聞迫る2025ショック取材班2025年,二戰後出生的「團塊世代」即將全數步入75歲,對此衍生的醫療及照護問題,簡稱為「2025年問題」。面對此種現象,2013年開始朝日新聞橫濱總局的記者群深入民眾居家醫療及照護現場,實地訪問醫師、家屬及老年人,完整呈現危機現狀,並思索解決對策。自同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報上連載「迫近的2025衝擊」專欄,將近160篇相關報導文章。本書即為三年報導內容的精華集結。譯者簡介黃健育國立交通大學機研所畢,退伍後因緣際會之下,一頭栽進了日文翻譯的世界,從此過著不務正業的生活,在漫漫長夜中殫心竭慮,把青春凝析為無數文字結晶;目前在劇場及翻譯的世界之間遊走。譯有《推理要在晚餐後》等多數小說作品。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余尚儒、陳正芬、鄧世雄前言第一部 在日本終老 第一章 生存意義的喪失與恢復 第二章 「壽終正寢」好困難 第三章 想用嘴巴吃飯第二部 長照的現實──在宅‧設施的現實 第四章 三人照護 第五章 遠距離照護 第六章 雙重照護 第七章 防止虐待 第八章 居家照護 第九章 居家護理師的力量 第十章 在安養中心臨終第三部 地方社會有能力照顧老人嗎? 第十一章 在地方生活 第十二章 社區重建 終 章 邁向未來結語附錄一 臺灣長照 2.0 計畫介紹附錄二 中日英相關用語對照表
推薦序 龐大的照顧壓力與負荷,旁觀者可以做什麼?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常務理事陳正芬這本書是一個記者採訪小組面對日本超高齡社會,長達三年的採訪紀錄。採訪與觀察的對象以被照顧者與照顧者為主,再延伸到被照顧者與照顧者所需的照顧服務形式、時段與支持。書中透過豐富的案例呈現諸多照顧關鍵難題,男性照顧者及媳婦面對育兒與長照雙重照顧、照顧離職的選擇、防止照護殺人,以及何時與如何使用醫療處遇與機構式服務(文中用語為「特養」)等,都讓人聯想到 2011 年發生在臺灣,住在文山區的王老先生手持釘子敲死臥病妻子的第一起照顧悲劇。從那根釘子敲醒、敲痛臺灣的那刻開始,照顧者開始以「三化趨勢」──男性化、高齡化與採取激烈化的方式解決照顧負荷,此後悲劇一年以平均 7 件的速度累積,至今已超過 50 起;這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用自己的生命企圖撼動臺灣社會,無聲但致命的訴求!我自己專職是學術工作者,研究主題一直是長期照顧領域,這二十年來看著臺灣各類長期照顧服務模式發展,除了機構式服務之外,一家一家的日間照顧中心在臺灣的大街小巷陸續設立。在閱讀本書時發現,像書中提及的「小規模多機能」觀念,也出現在臺灣長期照顧服務法規與政策中,但服務的精髓卻始終不太到位。本書也透過大量實例,詳細追蹤了照顧者如何依據照顧需求尋覓照顧服務單位,隱身在服務單位內的諸位專業人員如何決定投身長期照顧領域,服務過程遭遇障礙又是如何克服。例如長輩放心不下愛犬,機構願意讓長輩帶寵物入住,甚至在其過世後繼續照顧寵物;作者直言,這樣的機構在日本也不多!但這就是這樣不浮誇、寫實的記錄方式,才讓本書的可讀性攀升。又如初到職的機構照服員,對自己工作第一個月、住民就有三位過世的狀況耿耿於懷,機構管理者與同事均審慎面對,共同協助初任照顧員面對死亡;這才是高齡社會真正需要的人力留任措施,而非單是薪資待遇等短期誘因就可發揮作用。換言之,魔鬼藏在細節裡──只有真正看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困境,照顧負荷才能真正舒緩。就像書中「鄉」的工作人員願意為了晚上因加班,九點才能來接失智丈夫的妻子照顧者遞上一杯熱茶,讓她喘口氣,在一杯茶的時間裡告訴她關於先生一天在設施的狀況,讓她感受到那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這樣的畫面讓我深切期待,臺灣的照顧者也可以在我們的媒體裡分享這樣的照顧文化。我誠摯的推薦,本書的閱讀者不應只有長輩與成年子女,地方政府相關業務承辦人員、提供長期照顧服務的單位,以及所有推算自己 2050 年都還在呼吸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正如作者所呼籲的,可預見的長照巨浪,不僅需要專業與熱心人士,更需要「微熱心」人士的參與。希望本書的出版,能讓更多「微熱心」人士都加溫成「熱心」人士;這一點一點的熱心加總起來,我們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才不會孤單,照顧負荷與壓力才有可能被看見、被回應與被重視!
第四章 三人照護 ◆五十二歲,記憶逐漸衰退 二○一三年十一月一日,當三橋芳枝女士(61)睽違五個月重返家中時,丈夫良博先生(60)拿出幾張照片給她看。讓芳枝女士反應最大的,是一位女性身穿鮮紅色日式罩衫、面露微笑的照片。 「這是誰的照片啊?」良博把臉湊過去問。「我的。」芳枝掩飾害羞似地大笑。照片裡記錄了兩人二十三歲結縭以來共度的時光。 房間內撥放著小田和正的歌曲。「每次聽到這些歌時,內人心情都很平靜。她喜歡小田和正和槙原敬之溫柔的旋律。」良博說。長男與兒媳為兩人慶祝六十大壽時致贈的肖像畫,如今正裝飾在牆上。 安詳的時光持續不久。兩個小時後,良博抱著大叫的妻子返回醫院。 三橋夫妻與一樓良博的雙親共同住在橫濱市旭區的二世代住宅裡。直到這年九月、九十六歲的父親過世為止,良博一直同時照顧著妻子芳枝及雙親三人。 良博大約從二十五年前開始與雙親同住。以前良博曾偷偷對芳枝說:「要是老爸老媽臥病在床了,我可沒辦法照顧他們大小便啊。」芳枝回答:「沒關係,我不怕。我幫你處理。」沒想到先接受照護的人竟是芳枝。 良博與父親在自家從事文具開發及販售事業,外出跑業務的機會不少。雖然芳枝也會幫忙工作,卻在四十多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及恐慌症,在家中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家事由良博一肩挑起。當跑完業務精疲力竭地回家時,看到家中漆黑一片,良博忍不住癱坐在冰箱前,哭了起來。 二○○五年三月,良博問主治醫生:「內人真的是得憂鬱症嗎?」這是因為芳枝身上出現了疑似某種疾病的徵兆。打開壁櫥時,會發現裡頭塞滿了毛巾、衛生紙、桌巾等儲備物品。此外,雖然芳枝仍會下廚,但她拿手的青椒釀肉卻只是把肉填進去,根本沒調味過。而且這道菜每週會出現在餐桌上三、四次。 來到主治醫生介紹的醫院後,芳枝被診斷出罹患「阿茲海默症」。當時芳枝五十二歲。醫生解釋芳枝的腦部出現萎縮現象,也開了能夠延緩病情惡化的藥物,可是陪診的良博完全聽不進去。 阿茲海默症在失智症當中尤具代表性,症狀是會開始忘東忘西、判斷力低落、言語及行動異常,最後連正常生活都有困難。雖然多好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齡層,但也有在壯年期發病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