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解剖書:解開瑜伽與人體的奧祕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瑜伽解剖書:解開瑜伽與人體的奧祕
瑜伽不只是宗教、藝術,更是一門科學!261幀醫學工筆繪圖 重塑你對瑜伽與人體的想像!
★ 超長壽!連續23個月盤踞銷售排行榜TOP.1★ 暢銷美、英、法、德,健康∕醫藥∕科學三大領域暢銷榜首★ 美國Bookwatch強力推薦、國內外資深瑜伽教師指定教材★ 透過瑜伽探索人體,體位、動作、呼吸技巧一次解決
為什麼我還在痠痛?為什麼瑜伽做了那麼久,身體一樣沒改善?為什麼有的姿勢老是做不出來?做出來又不確定是否正確?作為學生,到底該如何調整姿勢?作為老師,怎麼教才清楚易懂?
這是一本實用的瑜伽教學書、自學書。不只呈現姿勢,還以解剖圖畫出肌肉、骨骼和神經。
不只教你怎麼做,還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用最好的方式對待它!
導覽人體生理構造、詳細解說運作原理
瑜伽原是古老而奧祕的語言,是幾千年來數百萬瑜伽追隨者親身實驗的結果,而人體即是他們共同的實驗室。本書就是在為這間實驗室進行導覽,清楚解說儀器如何運作、基本流程如何進行,以及這些瑜伽操作方法背後的意義和效用。
不只是運動,還改變你對身體的觀點
瑜伽,是身、心與呼吸的合而為一。而解剖,則深入鑽研生命力如何透過身、心與呼吸的流動去發現自己。透過瑜伽的解剖學,我們在立姿中透過足部重建與大地的關係;在坐姿中透過臀部和下背部重建與大地的關係;然後在跪姿、臥姿和手臂支撐姿勢中,透過膝蓋、身體和手臂重建與大地的關係。本書從這個觀點出發,讓讀者在修練瑜伽的過程中,思考更清晰、呼吸更輕鬆、行動更有效率。
逐一講解不同姿勢,實用與知識兼備
以各章分別說明立姿、坐姿、跪姿、仰臥姿、俯臥姿、手臂支撐姿等等姿勢時,肌肉、關節、內臟等身體個部位,會位於什麼位置,以及做出該姿勢時應該如何呼吸和施力,並對各個姿勢可能遇到的障礙加以提點。
多角度清晰圖解,透視動作一覽無遺
同一個姿勢,以清晰扼要的彩圖從不同方位去呈現,關鍵細節處特別放大說明,讓人輕鬆地理解一個姿勢的重點。看完之後,自然知道自己腰部不應該扭轉過頭、膝蓋要先放鬆、要用腹式呼吸、手臂應該再提高……因為腦中會自然浮現臟器和脊椎的位置、肌肉和骨骼的關係。
從原理到實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從基本原理講起。瑜伽各個動作中,最關鍵的部份就是「呼吸」和「脊椎」。因此本書一開始,是從呼吸和脊椎的生理機制講起,解釋怎樣才是真正的腹式呼吸、為何人類的脊椎是大自然最巧妙的設計?同時讓我們知道呼吸和脊椎的擺放,會如何影響到骨骼的位置,並進而帶動臟器的相對位置和肌肉的鬆緊。由基礎到實作全盤了解,才能真正的融會貫通。
「瑜伽和解剖學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因為瑜伽最深奧的義理,就建構在人體系統的細微認知上。瑜伽探究的對象是自我,而自我就寄居於肉體之中。」
本書特色
它很實用:只要選擇一個姿勢,就可以透過清楚的說明與圖解照樣做。
它有深度:但它不是教你乖乖照做就好,還讓你了解人體結構、生理機制和瑜伽姿勢之間的關係。
它很易讀:專業術語不會困住你,因為它文字很簡單,圖示很清楚,任何人都可以一目瞭然。
它很彩色:對於每個瑜伽姿勢,它會用不同顏色標示出臟器、骨骼、神經,讓你從左邊右邊甚至上面下面,完全透視。
編輯親身試做經驗:
過去有些動作總是無法達成,但經過本書的剖析,才了解到操作障礙的原因。例如「站立前彎式」,原本一直無法讓雙手觸地,不斷強迫上半身下壓的結果,是讓呼吸更緊迫、且腰部及腿部肌肉緊繃。看了本書之後才知道,應該先稍微彎曲膝蓋,讓脊椎放鬆,讓整個背部的肌肉線條均勻伸展之後,再重新拉直。照做之後,竟然就真的改善很多!
作者簡介
Leslie Kaminoff
鑽研瑜伽已逾20年,在瑜伽及呼吸、解剖領域皆受到國際認可。
目前在紐約市、新巴靈頓市、麻州等地從事瑜伽治療和瑜伽解剖,亦是許多美國國家認證的瑜伽學校解剖課程的內容指導。
參與多項美國重要瑜伽機構、瑜伽學校和瑜伽訓練課程,帶領瑜伽工作坊並協助組織國際瑜伽會議和討論會。
紐約市立瑜伽教室「呼吸計畫」的創始者和指導者。
《瑜伽期刊》以及《紐約時報》瑜伽專欄與其他相關知名瑜伽網站作家,也是廣受推崇的國際瑜伽線上教學網站站長(esutra.blogspot.com/)。
繪者簡介
Sharon Ellis
在紐約從事醫學繪圖已逾25年,作品曾在紐約醫學會、繪圖學會、醫學繪圖協會、醫事俱樂部,以及紐約蘇活區春天街藝廊等地展示。曾獲頒醫學繪圖協會最佳手術繪圖圖書獎、紐約藝術基金會獎助,作品出現在各大醫學書籍雜誌。
為了畫出書中的各個體位,出版社特別聘請模特兒做出特定姿勢,分次拍攝。有些照片的拍攝角度相當特殊,例如從大片塑膠玻璃下方往上拍攝,或者爬上梯子往下拍攝。
繪圖者以這些照片為基礎,再根據不同姿勢來擺放骨骼標本,然後繪製出骨骼。修正之後藉電腦軟體添補肌肉和其他身體組織,然後再經過多次調校,才做出最終的圖像。圖像完成之後,才再加上身體構造的名稱以及各種箭頭及指標,完成我們在書中看見的成果。
審定者簡介
曾國藩
慈濟大學解剖學科教授、慈濟大學研發長暨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第1章:呼吸動力學 第2章:瑜伽與脊椎 第3章:認識體位法 第4章:立姿 第5章:坐姿 第6章:跪姿 第7章:仰臥姿勢 第8章:俯臥姿勢 第9章:手臂支撐姿勢
呼吸、重力與瑜伽本章一開始,已經闡述了呼吸和身體的一些原理,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生命初成形時所發生的一些事。在子宮裡,胎兒透過臍帶攝取氧氣,母親負責呼吸。此時胎兒的肺部沒有空氣,也幾乎沒有血液,因為它還無法運作,而且多半處於塌陷狀態。除此之外,循環系統有很多部分是相反的,含氧血在靜脈裡流動,缺氧血在動脈裡流動,有些血管甚至會在出生後消失,因為它們會封起來,形成韌帶組織。出生代表了跟維繫長達九個月生命的臍帶分離。突然間,生平第一次,我們得實質參與身體的一些活動,以確保自己能夠存活,而這便宣告了我們肉體上與生理上的獨立。那是我們的第一口氣,也是我們有生以來最重要、最有力量的一口氣。這是最重要的一口氣,因為這是肺部首次擴張,並且為整個循環系統帶來了關鍵的變化,讓它脫離了原本從母親那裡接收含氧血的運作模式。這口氣不但讓血液湧向肺部、把心臟分成左右兩個幫浦,也讓胎血循環系統的特有血管停止運作,並封閉起來。這是最有力量的一口氣,因為它必須突破原本塌陷、充滿羊水的肺部組織的表面張力。這股力量(吸氣負壓)是正常吸氣力道的三到四倍之多。另一項發生於出生瞬間的初體驗,就是身體在空間中的重量。在子宮裡,我們處於一個充滿羊水的無重力環境,然後,我們的宇宙突然間擴大了,因為我們出生了──我們自由了。現在,我們的身體可以在空間中自由活動,四肢和頭部也可以隨著身體恣意擺動,但我們在重力環境下需要得到支撐。由於大人在帶著嬰兒移動時都很樂意把嬰兒用襁褓包起來,所以在這麼幼小的階段,穩定性與活動性似乎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我們們實際上的確得開始做點事情了:我們必須尋找養分。而這就牽涉到一個複雜的動作:同步進行呼吸、吸吮與吞嚥。這個複雜的生存動作所動用到的肌肉,也建立了我們的第一個體位技巧:支撐頭部重量。這項必備技巧牽涉到許多肌肉的協調性、活動性與穩定性平衡(就跟所有瑜伽體位法的技巧一樣)。這項體位技巧會從頭部開始往下發展,直到我們學會走路(大約一年之後),並且在我們腰椎彎曲的發展完全時達到巔峰(大約十歲左右)。總結來說,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面臨兩種未曾在子宮裡出現過的力量:呼吸和重力。只要我們仍在這個星球上呼吸,為了成長茁壯,我們就得調和這些力量。瑜伽訓練可視為一種方法,有意識地去探索呼吸與體位的關係,因此,瑜伽顯然有助於我們應付這項基本挑戰。用瑜伽的語言來說,呼吸(prana/apana)與體位(sthira/sukha)之間的整體關係,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如果一方出了問題,照道理說,另一方也會出問題。因此本章將把焦點放在呼吸,並進一步探索prana/apana的概念,而sthira/sukha的概念則會在第二章介紹脊椎系統時提出解釋。至於本書其他章節,則將檢視呼吸與脊椎如何結合,並運用在瑜伽體位法的練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