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新譯本)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心靈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新譯本)

作者:Matthew Linn、Dennis Linn、Sheila Fabricant
出版社:上智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3日
ISBN:9789867873989
語言:繁體中文

能夠使我們改變的並不是意志,而是愛的力量。
  成長是一生的課題。艾瑞克森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各自獨特的發展任務及面臨的危機。如果危機解決了,就能化為轉機、促進成長,順利進到下一個階段。假若危機無法解除,將會阻礙往後的發展。
  本書是以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為架構,帶領我們穿越生命的各個階段,回顧成長過程中塵封的記憶。探究正面記憶能帶來恩賜和力量,使我們運用這股正向的愛的力量,療癒負面的記憶與創傷,心靈因而得以成長。
  本書列舉許多實例並結合作者的親身經歷,幫助你我實際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所有問題,超越過去的傷害和阻礙,得到愛、救贖和自由。
  瑪竇神父和丹尼斯兄弟曾在醫院服務,從事牧靈關懷工作並帶領避靜,有豐富的心靈醫治經驗。後來心理學家莎依拉加入,三人組成心靈醫治團隊,結合醫學、心理學及靈修,助人透過信仰尋求身心靈的醫治。他們三人曾前往五十多個國家帶領避靜、開設心靈治癒講習課程;合作出版的書籍有二十餘本,銷售逾百萬冊,翻譯超過二十種語言。
★ ★ 封面中間紅色破損處為特殊設計★ ★
本書特色
  ★ 改變生命與療癒創傷的必讀指南!  ★ 作者現身說法,論點清晰、實例豐富,讀來倍感親切。
作者簡介
林瑪竇(Matthew Linn)
  耶穌會神父,1973年晉鐸,隸屬明尼蘇達州的耶穌會團體。
林丹尼斯(Dennis Linn)
  瑪竇神父之胞弟。
莎依拉.法布里肯特(Sheila Fabricant)
  心理學家,丹尼斯之妻;兩夫妻育有一子,定居於科羅拉多州。

推薦文一 耶穌為你啟動了愛的循環  彭蕙仙(作家)推薦文二 亂世法寶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作者序   再大的創傷都能療癒導  言   如果生命重新來過第一章   嬰兒期(信賴VS.不信任)第二章   幼兒期(自主VS.羞怯懷疑)第三章   戲齡期(主動VS.罪惡感)第四章   學齡期(勤奮VS.自卑)第五章   青春期(自我認同VS.角色混淆)第六章   青年期(親密VS.孤獨)第七章   成年期(創造力VS.停滯)第八章   老年期(整合VS.絕望)附錄一   停滯?附錄二   我如何幫助被我傷害過的人?

推薦文
耶穌為你啟動了愛的循環
  ★ 這是一本行雲流水、真誠風趣、充滿洞見的心靈之書,不僅帶來盼望,並為生命中出現裂縫、遺憾的人提供解藥良方。
  福特汽車有句廣告詞說:「我是作了爸爸之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的。」當年這句廣告詞曾流行一時,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人生的真相卻很可能是,很多人「就算當了爸爸,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樣作爸爸。」
  不只是爸爸,包括媽媽、祖父母、兄弟姊妹……人生裡各式各樣的角色身分與責任,包括家庭裡的角色身分,往往並不是與生俱來就會的能力,即使誠心懷抱著愛,卻甚至連學都不一定學得會、學得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家庭輔導學者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要說《家庭會傷人》。家人天天相處,很多界線都不講究、不清楚,人在家裡也傾向放任而為,不假修飾地拿出真性情互動,因此家人間往往有很多赤裸裸、血淋淋的衝突。約翰.布雷蕭在這本著作中,點出家庭中的陰暗角落,且提供多項檢核表,供讀者檢視自己的家庭有哪些傷人以及自己受到的傷害之處。
  家庭、尤其是父母對子女所可能形成的傷害,甚至讓從事心理治療三十多年的珍.賽佛(Jeanne Safer)寫出《死亡的益處》這本書。她探索親子關係中長期被忽視的傷害,讓為人子女在父母過世時,除了哀慟,也有成長的可能。她從自己與母親之間那幾乎難以和解的關係中,理出母親人生經歷與性格的特質後說:「母親自己從未被人穩妥地擁抱過,因此終其一生,她也無法穩妥地擁抱我。」
  瞧,一個人並不會因為作了媽媽,就「自動」學會怎麼樣去作個好媽媽。然而,在「媽媽還不知道該怎麼樣作個媽媽」時,或許不知不覺中,傷害已經造成了,而且,這種類型的傷害力道往往持續一生之久。面對這種狀況,解方有二,一是用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來提醒自己:「愛是一種能力,是一個成熟人格的完整呈現;愛,沒有那麼簡單的。」我們的父母、家人,常常也並非完美的人,特別是,當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經歷了生命的起承轉合、酸甜苦辣,瞭解到父母也有他們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限制與受到的傷害,也有他們過不去的、甚至沒有意識到的磨難。或許他們連對自己仁慈一點都做不到,何況是對子女有全然成熟的愛?所以,別期望太高了。
  然而,我們人生的種種痛苦經歷也是那麼的真實、深沉啊,這又怎麼去消化呢?好消息是我們除了體諒別人,可也有人「疼惜」我們呢,答案就在這本《心靈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裡頭,或者,更正確一點說,答案就在耶穌的愛裡頭。
  這本由三位作者合作完成的書,以信仰為核心,根據新精神分析學派醫生艾瑞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年)的人格發展理論,帶領讀者逐步完成心靈療癒,並進而找到生命的能量與力量。艾瑞克森將人格發展的歷程分成八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教育是否成功,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而本書也從這裡找到改正與修復的契機:艾瑞克森的理論認為,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會發展出不同的能力,例如,嬰兒藉著與母親的互動與否,對世界建立了基本信任或者不信任;青春期是自我認同與角色認同的混淆期;老年的發展會指向整合或者絕望等等,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
  不過,人格發展是個持續終身的行動,也因此成長是個終身進行的過程,這使得生命的導正與創傷的療癒成為一個可能,因為人生不是單行道。也就是說,一個在嬰兒期未曾接受過母親親密擁抱或者擁抱不足的嬰兒,在他日後的人生階段裡,儘管可能因為這項早年的欠缺形成若干人格發展上的缺失,卻並不表示他就只能這樣一路「每下愈況」、「越演越烈」下去,為什麼?因為艾瑞克森認為生命發展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如果知道每個階段的任務,人是有潛力可以學習的,藉著彌補過往,人可以朝向健全;那麼,要怎麼做呢?本書就是為生命出現裂縫、遺憾、發展不足的人提供解藥良方。
  這本書除了建立在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是個持續整合的過程」理論之外,最重要的是以耶穌的愛作為人格修補的機制,關鍵在於人生在任何階段都可以因為得到愛而成長。書中有許多動人的例子,說明一旦邀請耶穌的愛進入生命,無論是多麼沉重的生命重擔,都可以卸下;無論是多麼沉痛的傷口,都可以彌合。但這本書並不是在抽象層次提供一種阿Q式的避秦後花園,讓人躲進去暫時遺忘、麻痺一下受苦的心而已。由於寫作這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諮商輔導人員,看過無數人生苦境難處,他們自己也經歷了家庭與自我認同的種種風暴,因此他們的文字是有溫度的,話語如同「落入凡間的精靈」,與世上千萬揪心傷心的讀者有著相同節奏的呼吸,這本書強烈地抓住了人們真實的感受。
  三位作者在帶領「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避靜(retreat)的過程中,親眼見證當耶穌的愛進入一個人的生命之後,會帶來如何巨大的翻轉與改變,因此他們針對每個人格發展過程設計的祈禱方式與內容,就值得我們去瞭解。這些治癒祈禱曾幫助許多人打開捆鎖幾十年的心結、走出人生的死蔭幽谷。
  這些方法中,有些帶有神祕性,如舌音祈禱(基督教稱之為「方言禱告」,即在聖神充滿時,祈禱者會以一般人聽不懂的語言祈禱),但本書的內容絕大多數都不是那麼宗教性,而有很多人格發展學、家庭教育學、精神分析、心理學、輔導學、發展社會學等的理論、思考與行動,也有很多很「實用」的方法。對非信徒而言,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並不算太高,只要是看到「耶穌」與「祈禱」這兩個詞彙不會退避三舍的人,都可以一讀,不會有太大的障礙。
  例如作者建議內心受傷的人先試著回想一個自己被人愛著、關心著的正面畫面,一個就好,也不用是太大、太重要的事,哪怕只是某個人生的小插曲都行。作者說,任何一個能夠存活下來的生命,肯定都曾經經歷過人間的愛,就算是一出生就被父母丟到孤兒院門口的人,也是如此;或許他的父母對他無情,但總有個善心的人收留、收容了他,否則他在嬰兒時期早就餓死、凍死了。
  想像正面的經驗,然後再次渴望那愛的場景,在那裡,耶穌將與你相遇。你明白,天主從未遺棄你不管。你瞭解,即使在母腹中你已受傷,例如,媽媽不想要你,或者父母感情不好,天天大吵大鬧,你都把那樣的壓力和創傷一起吸入了生命。但耶穌曾派出天使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而祂也都一直在等著你,要親手將你擁入懷中;你不是無來由的受造,你自然也不會孤獨地承受人生的一切。
  最近有另外一支汽車廣告也很動人:馬自達汽車的廣告「成為你想成為的爸爸」篇。廣告講的是一個男孩生命中的缺憾:修一從小,在棒球比賽的場合、在生活中,忙碌工作的父親總是缺席,但在這種時刻,他卻常常彷彿有一位在看台上為他加油的父親陪伴;他釣魚時,父親也在旁邊。
  修一覺得很奇怪,究竟這個陪伴他的人是誰呢?當他長大後,他才瞭解,其實當年的那個人是他心中對「一個父親該有的形象」的想像。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因此深刻瞭解這份缺憾,也暗自在心底建構了一個理想父親的形象,並且在他自己成為父親後,確實地實踐了心中的理想,成為一個陪伴孩子的爸爸。
  這支廣告非常打動人,因為很多人的生命中可能也會有這樣的遭遇。例如,缺席的父親、不稱職的母親、沒有責任感的配偶、羞辱過你的老師……這些人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失落、痛苦甚至不幸。
  人生的若干年裡,有時甚至是幾十個年頭裡,我們都走不出這種傷害。痛苦是難以比較的,我們無法全然地感受到他人的苦,因此也很難真正地安慰那些在成長過程中遭到忽視、傷害的人。而這個廣告卻讓人看到另一種救贖的可能:「成為那個你覺得應該有那個樣子的人」,這可能是痛苦的最好解藥。
  有些遺憾你已經改變不了了,對不起你的人走了、甚至死了,或者,他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對你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對這樣的人,你能拿他怎麼辦呢?氣他罵他恨他,他沒感覺;打他虐他殺了他,改變不了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滿漲的負面情緒,賠上的只是你更多的人生。
  他欠你的,你要不回來了,但你可以從自己開始書寫另一個故事──如果你曾經有個「差勁的」老爸、老媽、老公、老婆、老師、朋友、長官,那麼,你就讓自己成為那個「不差勁的」老爸、老媽、老公、老婆、老師、朋友、長官。
  這是一支療癒系的廣告,提醒著人們:人生的出路不在於追討,而在於付出,因為付出會啟動新的循環。而付出的動力來自什麼地方呢?來自你終於找到自己也曾經得到愛的證據。《心靈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是一本行雲流水、真誠風趣、充滿洞見的心靈之書,給每個在生命中被虧負或者虧負過人的人一個盼望:即使在你覺得自己已經不堪一擊時,透過本書的幫助與提醒,你會知道自己的人生並不孤獨;驀然回首,耶穌在燈火闌珊處等待著你。
  所以,人不是當了爸爸就能夠懂得怎麼作爸爸,人是因為被天父的愛找到,於是知道了要怎麼樣去愛。
  最後提醒你,務必不要錯過書末在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發現的一篇禱詞,這個集中營共有九萬二千名婦女及兒童喪生。一名死去的兒童身旁有張包裝紙,潦草的字跡寫下這篇禱文:
  「主,請□不單單記得懷著善意的男女,還有那些心懷惡念的人。但是不要只記住他們加在我們身上的痛苦;也請記得我們因受苦帶來的果實──友誼、忠誠、謙虛、勇氣,以及在這苦難中孕育的心靈。當他們面臨審判時,願在我們身上結出的果實能化為對他們的寬恕。」
  讀到這裡,你的心一定被打開了,你也終於伸出雙手,擁抱那些在你生命中刻下刻痕的人──終於,你完成了治癒心靈的八個階段。你聽見耶穌對你說:「起來,拿著你的床,行走吧」(若五8)。因為在患難的日子裡,耶穌應允了你,祂搭救了你;祂為你,啟動了愛的循環。
彭蕙仙(作家)
作者序
再大的創傷都能療癒
  有時我在雜貨店,聽到某個母親大聲斥責吵著要糖果的孩子時,我常暗想:「我希望妳的孩子長大後不會跟妳一樣!」一次我佐證了這樣的一幕,外祖母出現了,而且就和那母親喝斥孩子時一樣,用同樣大的嗓門斥責那個母親。我們往往發現,我們自己和父母及祖父母的行為如出一轍。不只是缺乏愛心的舉止習慣,像是一再地大聲斥責;而且還有更嚴重的催毀性的行為,像是性侵害。比如,康乃狄克州督察部發現81%的暴力性犯罪者曾在童年時被性侵,而且通常是親人所為。四年前我們和琳達一起祈禱,她在童年時曾遭到一個親戚性侵,她後來也騷擾稚齡的兒童。在琳達寬恕了這個親戚,並且接受耶穌進入她童年時經歷的傷害後,她不再有侵犯稚齡兒童的企圖了。
  這本書(也可用來作為課程)呈現了我們從琳達和其他人身上學到的治癒祈禱,以及從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學到的人格的發展。我們應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因為他如我們一樣相信:「幾乎沒有任何創傷不能在日後被治癒,而且大多都能完全防患於未然。」
導言如果生命重新來過
  如果生命重新來過,我會設法犯更多的錯。我會放鬆身心……會比這一趟人生更多傻勁。我知道凡事不必太認真……不用那麼講究衛生。我要把握更多的機會。我會多爬山涉水,多凝視幾次落日。我要多吃點冰淇淋,少吃點豆子。我會多面對一些實際的問題,少點想像的問題。
  你瞧,許多人日復一日,時時刻刻活得既嚴肅又理智,我就是其中之一。哦,我曾有過許多剎那,如果再活一次,我會有更多的剎那。事實上,也不會有其他的。就只是剎那,一個剎那接著另一個剎那生活,而非這麼多年來每天等候著明天度日。許多人若沒有溫度計、熱水瓶、漱口水、雨衣和降落傘,就哪裡也去不了。假如我再活一次,我會輕裝簡行……我會在初春赤著腳上路,深秋才停下腳步。我會多坐幾次旋轉木馬,還要摘採更多的雛菊。
(摘自肯塔基一位八十五歲老婦人的訪談)

信賴始於子宮我們相信孩子早在出生以前,就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且在胎中,就開始了信賴與不信任的第一階段。許多心理治療師都同意,胎兒在子宮裡就能感受到愛,若缺少愛,也會受到傷害。有些心理治療師,像雷克(Frank Lake)、萊恩(R.D. Laing)、吉克(David Cheek)和溫尼寇特(D.S. Winnicott)甚至認為,大多數的精神病在子宮裡就開始了,或是出生時的創傷,導致後來罹患精神官能症。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最嚴重的型態,罹患精神病的人已經完全脫離現實,而精神官能症則不那麼嚴重。我們相信生命的第一階段始於子宮,這是根據現在對胎兒心理學的研究,以及我們治癒祈禱的經驗。在現今胎兒心理學的研究以前,醫學所教的是孩童在二歲以前沒有記憶,因為此時孩童的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這個觀點自一九四八年開始有了轉變,司佩爾特(David Spelt)證明胎兒對於喧鬧聲能學會制約反應,並且能記憶長達三週。今天有許多學說解釋胎兒如何記憶,甚至可能從胚胎時就開始了。不管你選擇哪種學說的解釋,許多經驗證據顯示子宮裡的胎兒的確有記憶。譬如自從琳達.麥瑟森(Linda Mathison)二歲的兒子與她分享,他在母胎中和出生時對母親聲音的記憶後,她開始收集早期記憶的經驗證據。琳達後來詢問其他父母是否和孩子有過類似的對話,結果她接到一千件五歲以下的孩子曾有胎兒期和出生時的記憶。子宮裡的記憶中最驚人的一件案例,是心理治療師費爾德瑪博士(Andrew Feldmar)的研究。他有三個病人一再企圖自殺,每次都距離上一次正好一年。自殺的時間原本對費爾德瑪博士並不具任何意義,直到他發現那幾位病人每年企圖自殺的時間,都是他們尚在子宮內第二或三個月那一天。於是他調查他們的歷史,發現企圖自殺的日子,正是他們的母親打算墮胎的那一天。不僅每個病人企圖自殺時間點是早期母親意圖墮胎的記憶,就連方式也類似。有一個病人的母親曾試著用縫衣服的針流產,結果這病人用一把刮鬍刀企圖自殺。另一個病人的母親曾用化學藥物,而這名病人則服藥過量。當費爾德瑪博士的病人明白了自殺的想法,原來是母親曾企圖殺死他們的記憶,便能從自殺的強迫念頭中獲得釋放。嬰兒真有記憶嗎?由於子宮裡胎兒的生命與母親的生命如此緊密相連,孩子的記憶和母親的經驗及反應也因此息息相關。這種關係可從生理學來理解,因為我們感受到的每個情緒都會引起身體內荷爾蒙和化學的變化。當孕婦感到害怕、生氣、高興、平靜等,她血液中的化學變化就會經由胎盤傳給孩子。有一個實驗證明,母親和胎兒如何迅速地同時感受到某種情緒。實驗中有人告訴孕婦她們肚裡的胎兒不動,每個孕婦都恐慌起來,擔心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幾秒鐘內她們的孩子就踢個不停,顯然在回應母親的恐懼。史托特博士(D.H. Stott)完成了歷時最久的研究,追溯胎兒期的壓力造成的長期影響,他發現在母親懷孕期間的某種壓力,與孩子後來的生理及情緒問題之間,有一對一的直接關連,像是胃病和過動症。懷孕期間夫妻長期爭吵的壓力,比身體疾病、意外,甚或親人過世所造成的影響更大。有個針對一千三百名以上孩童及其家人的研究,史托特博士發現婚姻關係中充滿緊張的婦女與充滿愛的婦女相比,有高出237%的風險會生出一個身體和情緒都有問題的孩子。一個極端的例子是,一名妻子飽受酗酒丈夫家暴,終於在懷孕期間離開了丈夫,而她的先生為了逼她回家,居然將磚塊擲進她住處的窗戶。這個太太生產後二十小時,嬰兒因吐血致死,解剖的結果顯示,他的胃有三處潰瘍。幸好嬰兒對愛和愉悅的吸收及記憶,不下於對壓力及創傷的吸收及記憶。布羅特(Boris Brott)是交響樂團的指揮,在練習指揮新曲時,有些樂譜他從未見過,但他卻知道接下來大提琴部分的曲調,彷彿他早已對樂譜十分熟悉。因為他的大提琴家母親在懷他時,曾演奏過這些樂章。最近的科學研究證實,胎兒對於音樂不僅能聽、能回應,也會產生互動,並辨別各種不同的音樂。胎兒在子宮裡所經驗到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愛,它能制勝許多壓力及創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名荷蘭科學家威爾德曼博士(Franz Veldman),他發展出「觸覺學」(haptonomy),即觸摸的科學,教導父母和未出生的孩子進行愛的接觸。母親或父親,只需將手放在子宮的兩旁,就能和胎兒溝通。如果他們將傳遞愛的手放在子宮的右邊,胎兒就會開始移動至右邊,蜷縮至右側的下方。如果他們將傳遞愛的手放在子宮的左邊,胎兒就會移至左邊,而且蜷縮在左側手的下方。父母可以用這種方式與孩子進行愛的對話。大約在胎兒四個半月時就可以開始這麼做(或者母親可以感覺到胎動時),並持續到七個月大(或者大到不能自由移動為止)。如果父母用這種方式每天按時與孩子溝通,而有一天忘了和孩子的「約會」時,這孩子會開始踢腿,彷彿在抗議他學會期待的愛的溝通,怎麼會忽然不見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