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原來要這樣看!:10個口訣,秒懂藝術大師內心戲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藝術,原來要這樣看!:10個口訣,秒懂藝術大師內心戲

作者:奧森.沃德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5日
ISBN:9789579057837
語言:繁體中文

Look Again!再看一次,看透古典神作的天才密碼!

  每幅古典名作,都是進入另一個時代的窗口。

  本書不是要帶你穿越時空去想像觀看者最初是如何畫出這幅畫,而是要鼓勵讀者用現代人的能力和現代人的參照資料「再看一次」(look again)。

  它向我們訴說著什麼?用什麼語言?儘管年代已遠,和我們的生活可能有著怎麼樣的關係?可以吸引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嗎?

  不帶任何成見,從純淨的心智出發,未必要按照順序,也不用緊抓著每個步驟不放!

  作者奧森.沃德提供最原始的「注視的方法」,是由十個易記的步驟組成。

  「T.A.B.U.L.A.R.A.S.A.」是一個簡單的口訣,每個字母分別代表觀賞行為的一部分。
  「T」時間(Time)
  「A」聯想(Association)
  「B」背景(Background)
  「U」理解(Understand)
  「L」再看一次(Look Again)
  「A」評價(Assess)
  「R」節奏(Rhythm)
  「A」寓言(Allegory)
  「S」結構(Structure)
  「A」氛圍(Atmosphere)

  每個步驟都會用一個藝術史上的例子來搭配,示範如何運用這些注視技巧。

  每一個人都可以穿越時空,
  盡情在博物館與古典大師辯論、爭執,
  去懷疑、詮釋、評價或質問他們。

  即使是藝術上的巨擘,也沒有什麼不能評論的,一切都是開放的、可接近的,最終也將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簡介

奧森.沃德(Ossian Ward)

  奧森.沃德(Ossian Ward)是李森藝廊(Lisson Gallery)的內容總監,曾任《倫敦指南雜誌》(Time Out London)主要藝評人,著有《觀賞之道:如何體驗當代藝術》(Ways of Looking: How to Experience Contemporary Art,2014)。

譯者簡介

田立心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英國倫敦大學皇家赫洛威學院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任入口網站編輯、兼任大學講師等職,譯作涉及商管、諮商、教育、社會人類學領域。深信翻譯之路宛如修行,每次終會抵達彼岸。

前言   新方法看老作品
第一章    藝術是哲學  Art as Philosophy
第二章    藝術是誠實  Art as Honesty
第三章  藝術是戲劇  Art as Drama
第四章  藝術是美    Art as Beauty
第五章  藝術是驚恐  Art as Horror
第六章  藝術裡的矛盾  Art as Paradox
第七章  藝術裡的嘲弄  Art as Folly
第八章  藝術裡的視界  Art as Vision
後記
圖版目錄
延伸閱讀

 



  新方法看老作品

  年代久遠的藝術品看起來如此遙遠。一幅平面畫作,並不是通往另一個時空的入口,它滿載著歷史、祕密、故事、教義或崇敬,雖然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這些裱著框,在防護玻璃後的藝術品,通常掛在絲質牆面上,或展示在神聖的博物館大廳。在和緩的燈光下、肅穆的環境中,讓許多文化遺產在幾世紀以來就這麼埋葬在廢墟裡,人們難以穿透,無法接近真實的意象和藝術家原始的想法與慾望。

  「古典名畫」(Old Master)是一個包覆著迷思與誤解的模糊概念,本書則泛指二十世紀以前任何時期、任何地方的藝術品(雖然有很多1840到1890年代的藝術家被稱之為萌芽中的「新大師」(New Masters))。「精通」(mastery)的概念,隱含著某種高深、甚至優越的力量,使我們和畫家、雕刻家之間產生距離,好像不是普通人可以親近,更別說理解。本書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雖然無法消彌時間鴻溝,卻有助於縮短我們和古典名畫之間的距離。

  我們還可能因為其他原因而錯過了過去的藝術品。事實證明,當代藝術具有可及性及可用性(acces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而現代社會對任何一種最新、最熱門、最炫的事物都有著難以抗拒的好奇與需求,因此吸引越來越多觀賞者。此外,博物館也有售票和拓展觀眾源的壓力——當然,這不是指重量級的古典大師畫展不再吸引觀眾,也不是說去看永久館藏的遊客人數大幅下滑,至少目前並沒有這種狀況。但我們可以努力讓現代年輕族群對過去的藝術有更多了解,讓傳統、古典變得有創意而新鮮,再度把作品裡的故事、醜聞或感悟大聲吟唱出來。

  欣賞古典名畫的問題之一,是它們本身就被定義為舊時代的作品,定格在遙遠的過去,這些物件的存在,遙不可及又高深莫測,是無懈可擊的神級天才創作出來的。它們在藝術史紀年表上的位置,雖然讓我們可以籠統地把這些作品和創作者歸納在各種易於定義的範疇,例如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但實際上除了這些期間以外,還有許多人們較不熟悉的風格或時期(隨便舉些例子,如:風格主義、洛可可、象徵主義等)。這些泛稱性的用語,只能描述整個世紀的藝術和彼時人們耕耘的大片軌跡,這些藝術運動的意義在概念上並不明確,有礙於我們對古典名畫的了解,而創作的時代和現代之間的時間裂痕,讓很多古典作品面貌顯得模糊。

  一直以來,藝術史的志業,就是把這些絕美、深刻的鉅作及其所刻劃的事物,從最初的塗塗抹抹到最終成就為一幅圖畫的過程,鏈接成一個連續的線性敘事。但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如同一座以文本及龐雜理論築起的高牆,一個無法跨越的先驗知識庫。當然,藝術史揭示當時的政治、社會及個人態度,往往是現代人經常遺忘,甚或毫無所悉的,但這些錯綜複雜的訊息,經常成為阻礙人們探索作品奧祕的那道隔層。我的意思不是指這些文本毫無用處,而是認為應該自我訓練,在討論展示牆上的作品標籤或展覽類型之前,先好好看看眼前的畫作。

  既然說通過本書或其他書籍,並非消弭現代人與古典名畫之隔閡的最佳方式,寫這本書似乎有點矛盾。但就很多方面來說,本書是我之前所寫的《注視的方法》(Ways of Looking)的補充卷,那本書開宗明義指出,對藝術的理解最初是發生在觀看之中,之後才能將其轉化為文字或透過文字來體會。四十多年以前,約翰.伯格的名著《觀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1972)一開始就斷言,嬰兒在學習講話、閱讀或計算這個世界的事物之前,就已經開始學習怎麼看。小孩子腦部發射電子和神經元,對外界作出反應,形成新的連結和知識中心,這種視覺感知,必然會引發思考和言語反應,非常類似藝術最先刺激的是眼睛,接著是腦部,最後,或許會著手書寫。

  換句話說,在試著閱讀之前,我們應該要先學會看。然而身為成人的我們,深受經驗的控制,以及普遍過度滲透的媒體化刺激諸多干擾,很少有什麼事物可以令人感到訝異或震驚,以至於我們很難像孩童那般天真的凝視這個世界,而是用防衛、懷疑或輕蔑的眼光,來取代細膩透澈的注視。

  T.A.B.U.L.A.

  我的方法——最原始的「注視的方法」,是由十個易記的步驟組成。最重要的是不帶任何成見,從純淨的心智出發,這就是我所謂「白紙般的心靈狀態」(tabula rasa)——像一塊空白板,準備好讓你在上面恣意塗寫你用潛意識鑑賞後的重新詮釋。「T.A.B.U.L.A.R.A.S.A.」也是一個簡單的口訣,每個字母分別代表觀賞行為的一部分。

  前六個步驟類似於潛意識對影像的處理——從閱讀、融入,到最後的評價。只要掌握這幾個技巧——「T」時間(Time)、「A」聯想(Association)、「B」背景(Background)、「U」理解(Understand)、「L」再看一次(Look Again)、「A」評價(Assess)——未必要按照順序,也不用緊抓著每個步驟不放,你就能試著進入下一個層次——「R」節奏(Rhythm)、「A」寓言(Allegory)、「S」結構(Structure)和「A」氛圍(Atmosphere)。每個步驟都會用一個藝術史上的例子來搭配,示範如何運用這些注視技巧,我們把這些例子稱為「聚光燈」(spotlight)。

  R.A.S.A.

  千禧年以來出現許多艱深而複雜的作品,T.A.B.U.L.A.法則最初是因此應運而生,這些作品含括了許多現代藝術的實踐,且有許多是以1:1的實物比例展示在寬廣開放的空間,映照生活裡所有的物質、思想、態度、姿態與質疑。在能夠好整以暇地接觸各種形態或形式的當代藝術後,可以試著來處理古代藝術作品。

  這些方法之所以能用在古代藝術作品身上,因為互動、專注於影像、快速掃描資訊、掌握脈絡或意旨等,都是必要的一環。透過迅速思考、快速評估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觀看者在找到任何意義之前,很快就把圖畫讀過一遍。在開始的時候採用列表法,把有礙於觀看與理解的障礙去除之後,接下來就是去填補白板、更仔細地去研讀它的內容了,這對古典油畫來說尤其重要。

  老式的美術館環境已經夠安靜了,你可能覺得沒必要更慢、更仔細地去關注畫作裡的某些單一元素,因為相較於當代藝術,這些元素更直接、也更容易解碼。然而,仔細看一幅畫的行為,就好像自己真的在作畫一樣,需要專注與靈感,而經驗的累積永遠都會帶來豐盛的回饋與成果。基於此,這裡要提出另一個層次的視覺訓練,簡稱R.A.S.A.,每個字母分別代表節奏(Rhythm)、寓言(Allegory)、結構(Structure)和氛圍(Atmosphere)。
 

藝術是戲劇世界是座舞台,男男女女只是演員,每個人會退場,也會進場。——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1599年古典大師不止是哲學家、預言家,也是藝人,他們用巨幅、壯闊的作品贏得群眾的支持與讚嘆。畫布即舞台,上演的是畫家想像的劇本、內心戲或悲劇敘事。這些藝術家不僅可以把主角乾坤大挪移一番,也可以把經典故事改編以後套用在自己的發想,這種劇場式的安排,讓觀看者和畫作裡的主角一同置身於拱型舞台上,一起參與演出。以電影來比喻,十九世紀時所謂的「沙龍畫」(通常是實物大小、規模近似壁畫),就很像現代好萊塢的超級強片,或是繪畫界的煙火秀,招攬客人或贊助者的意圖昭然若揭。氣勢磅礡的通俗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約翰.馬丁(John Martin,1789-1854)執迷於幻想世界末日即將到來,可謂繪畫界的爆破專家,作品以災難景觀聞名,閃電光下的土地,充滿險惡的溝壑與陰間的幻象,例如那幅荒謬卻吸引人的《地獄之都》(Pandemonium,1841年),撒旦從熔岩般的泰唔士河召喚出地獄大軍,朝著悶燃的國會大廈前進。如果說他的作品經常只是無聊的幻想,或把史詩變得平庸,那畫作的呈現方式(他經常自己設計畫框,以這幅畫為例,邊框是以飛騰的龍作為雕飾)也確實顯得小題大作。他的作品長年在全國各地或國際間巡迴售票展出,從歌劇廳、戲院、科學展覽到購物中心,各種地點都有,經常搭配動人的音樂、嗓音渾厚的旁白和移動式彩色玻璃濾鏡製造出來的燈光秀,可謂盡其所能地迎合聳動、平民化的大眾品味。馬丁儘管從未受到藝術界同儕的讚賞,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被同胞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1776-1837)貶抑地稱其為「啞劇畫家」,但他卻因此致富且聲名大噪。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