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熱情的網球史:從布爾喬亞的花園派對到大滿貫頂尖對決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愛與熱情的網球史:從布爾喬亞的花園派對到大滿貫頂尖對決
★入圍2014年William Hill年度最佳運動圖書
★研究網球百年文化必讀
一部縝密考究又迷人浪漫的文化史
見證時代騷動,打造世代傳奇,銘刻經典身影——網球女神蘇珊‧朗格倫、法國浪漫四劍客、悲劇人物提爾登、澳洲國寶羅德‧拉沃、叛逆火爆馬克安諾、冰冷拘謹博格、優雅費德勒、蠻牛納達爾、諧趣喬科維奇……
■19世紀的草地網球,只是體弱男子與蒼白淑女打發時間的娛樂?
■1880年代,女生穿馬甲與鋼線裙撐打網球才算優雅?
■1920年代,風靡全歐的蘇珊‧朗格倫在比賽時補充體力靠的是威士忌和咖啡?
■1930年代,接受贊助打球很可恥,「冒牌業餘」選手竄起讓網壇傷透腦筋?
■英國選手弗雷德‧佩里的穿衣小心機,純白行頭竟比對手更有精神?
■1950年代,古西‧莫蘭的蕾絲底褲外露,居然成為新聞頭條?
■1973年,ATP選手為何集體抵制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網球最早起源據傳為中世紀的掌球遊戲,但於19世紀以改良後的草地網球(Sphairistike)風靡英國上流社會,舉辦場地多在新興的城鎮市郊,成為有錢有閒布爾喬亞階級的花園派對點綴。其時輿論認為網球「不夠陽剛」、「簡單如玩紙牌」的特性,在當時咸認女性不宜拋頭露面的風氣下,讓淑女得以在社交場合與男性同場較勁,一展球技,網球因此成為時髦男女的聯誼場合。首屆溫布頓錦標賽於1877年舉辦,此後成為社交盛事,遲至1884年才開放讓女子參賽。
網球熱迅速蔓延至歐陸與北美,也席捲澳洲與印度。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走過1920年代的瘋狂享樂,1960年代的虛幻失落,於網球公開化年代之後,將網球推向職業運動領域。個人風格搶眼的球星輩出:1920年代最知名的兩位網球名人是被喻為網球女神的蘇珊‧朗格倫,與打法多元稱霸網壇的比爾‧提爾登;來自美國「撲克臉小姐」海倫‧威爾斯‧穆迪;代表浪漫騎士精神的法國四劍客,其一的瑞內‧拉科斯特更是鱷魚牌衣飾的創辦人。也有從球童起家,退役後成為「溫網之聲」的BBC網球評論員丹恩‧麥斯凱爾的一路奮鬥;印度名將維傑.亞米崔吉;亞瑟.艾許奪得美國公開賽冠軍,是歷來第一位非白人選手封王。
然而現今一票難求的四大滿貫賽,也曾面臨與時代脫節的困境,票房慘澹無比,守舊的網壇甚至遭受抵制而推行改革。場上締造傳奇與榮耀,場外是龐大商機與時尚指標,結合民族主義與英雄崇拜的瘋魔,突顯超越極限與鍛鍊心智的競技特質,成就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賽事傳說。
本書以文化史的犀利眼光回顧網壇,綜觀每個世代的代表人物,凝結百年文化的經典時刻。並且細膩陳述其時歷史文化與經濟背景,深刻描繪網球如何從維多利亞時期的男女聯誼,成為決鬥競技。
名人推薦
許乃仁(FOX體育台主播)
徐裴翊(Vamos Sports翊起運動共同創辦人)
陳子軒(國立體大教授)
各方讚譽
「精彩……威爾森以熱情與鮮明立場的立論充分證明,我們應該用截然不同的態度看待網球。其實網球完全不該被視為運動,而該被視為一種充滿娛樂性、好看的體操表演,結合熱情與愛意的一門事業。」——《衛報》,資深體育記者巴尼.羅奈(Barney Ronay)
「寫給美麗、飆汗、發光、喘氣的運動。」——《Saga》雜誌
「一本質地縝密又考究的網球史,抽絲剝繭,深具啟發性,充滿個人熱情。」——《文學評論》
「迷人又熱情的網球史。」——《都市日報》(Metro)班.伊斯特(Ben East)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威爾森(Elizabeth Wilson)
曾是精神衛生工作者,也曾在大學授課,是女性主義健將。她目前是某所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大英圖書館理事會理事,不久前才辭去倫敦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一職。她出版了幾本有關時尚與都市文化的書籍,包括《身穿夢想:時尚和現代性》(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1985、2003)、《波西米亞人:華麗的放逐》(Bohemians: The Glamorous Outcasts,2000)、《文化激情》(Cultural Passions,2013)。她也寫過三本犯罪小說:《蒼茫時刻》(The Twilight Hour)、《戰爭浩劫》(War Damage)、《柏林女孩》(The Girl in Berlin ),目前正在撰寫第四本《冷戰疑雲》(She Died Young)。她和伴侶定居於倫敦。
譯者簡介
鍾玉玨
台大外文系畢,夏威夷大學傳播系碩士。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心理、管理,譯有《無敵》、《活出歷史》、《我的一生:柯林頓傳》、《失業並非壞事》、《跑出全世界的人》(以上為合譯);《常識不可靠》、《忠實的劊子手》等。
1.愛的遊戲
第一篇 有閒階級娛樂
2.有益健康、講究科學
3.室內網球與計分系統
4.運動文化的崛起
5.里維耶拉
6.女人怎麼了?
7.美國新世界對戰歐洲舊大陸
8.寂寞的美國人
9.四劍客
10.勞動階級英雄
11.威瑪共和時期的網球明星
12.飽受道德爭議的提爾登
13.三個女子
第二篇:運動競技
14.卸戰袍披球衫
15.華麗女選手
16.公開化年代
17.拒於網壇之外
18.網球遇上女性主義
第三篇:大眾娛樂
19.脫序行為
20.網球企業化
21.女力抬頭
22.進化科技,定義未來
23.名流球星
24.千禧年網球
25.運動修辭學
26.回到未來
致謝
圖片來源
引文出處
參考書木
第一章 愛的遊戲英國網球名將丹恩.麥斯凱爾(Dan Maskell)出身勞動家庭,但是個性和岡薩雷茲南轅北轍,一個溫和,一個火爆。麥斯凱爾從球童起家,後來「逐漸愛上草地網球,從此愛意未減」。另一位戰前的英國網球明星弗雷德.佩里(Fred Perry)對網球也是這感覺。的確,沒有一個運動和網球一樣,從浪漫愛情的角度討論球員與觀眾的關係,詮釋網賽與球迷的關係。就連鐵石心腸的新聞記者也被網球折服。體育作家藍尼(A. L. Laney)在其傳記《球場報導:和網球的五十年情史》(Covering the Court: A Fifty Year Love Affair with the Game of Tennis)坦言:「我愛上了網球,本書是情史大公開。」他也愛上了網球選手。他第一次觀看美國球星小比爾.強斯頓(Little Bill Johnston,別名小比爾)早期的比賽,立刻對他一見鍾情,愛得「百分之百、毫無保留」。他之前「遠遠崇拜」來自加州的選手莫里斯.麥克勞林(Maurice McLoughlin),後者是發球上網型球員,在一九一二與一九一三年贏得美國錦標賽冠軍,並打入溫布頓網賽的決賽。不過藍尼對小比爾的熱情不同於他視麥克勞林為英雄的那種崇拜。對小比爾是愛戀,「一旦我愛上了,其他似乎都微不足道,只想再次看到他,再次看到他贏球。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而且愈年輕愈是被迷得神魂顛倒。」在二十一世紀, 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出賽時,常聽到觀眾席傳來男性大叫:「我愛你,羅傑。」「愛」這個字是網球的核心,深植在網球獨特又出奇的計分系統裡。「love」意味零分。再者,這是為愛而打的運動。男女一起在網球場你來我往,就社交與浪漫角度而言,網球成了「愛的遊戲」。網球內含的女性元素一直存在爭議,一如風波不斷的「愛情」。「love」這字一點也不陽剛。一九七○年代美國女子網球明星克莉絲.艾芙特(Chrissie Evert)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英俊的英國選手約翰‧「長腿」‧羅伊德(John ‘Legs’ Lloyd),立刻受他吸引。兩人道別時,他對她說:「認識妳,開心得咧。」(Lovely to meet you.)克莉絲沮喪地向朋友透露:「唉,可惜了!他是個同志!」顯見她把「love」和娘娘腔聯想在一塊,至少這位美國人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