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
人們若想了解今天中國的崛起以及思考中國如何重返世界強權之列,
首先應該重新審視中國上一次擁有如此世界地位的時期,
這正是乾隆時代。
世界的乾隆
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是否曾向乾隆叩頭?此一引人爭議的歷史事件長久深植人心,乾隆也因此變成停滯帝國的代言人。這一認知又伴隨著十九世紀鴉片戰爭的爆發,更把清代中國型塑為一封閉保守的帝國。
真相到底為何?「新清史」學派領軍人物歐立德將以嶄新觀點,破除此刻板印象:「經過多次交涉後,馬戛爾尼最終得償所願。他不需要叩頭,還獲准可以靠近皇上,把裝有英王喬治三世書信的錦盒遞到乾隆手中。」乾隆治下的清代中國,事實上通過諸多方式,在經濟、文化、政治、學術等層面,多方參與並影響了世界史的發展。本書更把乾隆治下的清帝國與同時代的其他帝國進行比較,讓我們得以在全球背景下解讀乾隆及其朝代,並了解清代中國並無自成一獨立體系而隔離於世界之外。
滿洲的乾隆
清代中國為何能成功建立為一盛世帝國?傳統史學的解釋是「漢化」。事實上,清朝一直被武斷地納入傳統中國王朝的框架之中。而「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一說,更是以「漢人中心觀」為基礎之偽論。多年來,我們的歷史課本一直被這樣的史觀所掌控。
但是,本書卻讓我們看到,身為滿洲皇帝的乾隆,不僅自傲其滿人血統,同時為了降低「漢化」對滿洲文化的負面影響,更以一系列「滿洲之道」——包括提倡「國語」(即滿語)的學習、突出滿人的勇武之氣、規範薩滿之儀、編纂滿洲史籍——鞏固並強化滿洲人的族群認同。對乾隆而言,如何協調「漢人傳統」與「滿洲認同」之間的衝突,是其畢生最為關注與焦慮的統治課題。
人世的乾隆
乾隆始終被供奉在「康乾盛世」的神主牌上,他的經典肖像就是身穿滿式黃袍端坐龍椅之上。在其長達六十四年的統治之下,清帝國的實力達到頂峰,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疆域基礎。可以說,在帝國盛世的宏觀思維下,乾隆的文武雙全形象已趨神化。
然而,日常生活中的乾隆,聰明、勤奮、盡責、虛榮、衝動且易怒。他忠於家庭,更深愛他的妻子富察氏。在其晚年,乾隆將他和妻子的居所保留住原貌,似乎想藉此緬懷青春歲月。歐立德運用大量滿文文獻,解讀了乾隆對祖父、父母、皇子的親情、對后妃的愛情與對文化藝術的性情,真切還原了這位古代帝王的「凡人」面貌。
《皇帝亦凡人》一書為西方「新清史」學派大眾書寫的典範之作。傳統的清史研究限於漢文文獻,都把滿清化約為一中國王朝。歐立德精通滿文,試圖跳出「漢人中心觀」,從滿洲人的角度審視這段歷史,並立體且全方位地塑造了滿洲皇帝乾隆其「天之驕子,世之凡人」的形象。
本書特色
一、台灣第一本「新清史」學派著作!
結合世界史觀點、滿洲視角與滿文文獻等「新清史」學派特點,本書深入審視並生動再現了滿洲皇帝乾隆及其盛世帝國。
二、本書附贈乾隆畫像別冊〈朕的平衡之道:遊走於滿洲勇士、儒家文人和藏傳佛教聖主之間〉
本別冊針對滿洲勇士、儒家文人、藏傳佛教聖主等不同乾隆形象,從宮廷畫師的視角出發,精選乾隆具代表性之圖像,帶領你探索乾隆的多元面貌與其豐富多彩的人生軌跡。
名人推薦
通過這部作品,歐立德完全將乾隆和他的王朝放置於世界史的範疇之中……他對這個世界史上異常重要的人物做了簡單明瞭、極為有用而又真實動人的再評價。——詹姆斯.比蒂,懷卡托大學(James Beattie, University of Waikato)
歐立德將散落於各種專業論文的研究成果整合到這部具有高度可讀性的著作裡,並將自身洞見和讓人信服的關聯融入其中,得到的便是這個作為軍事領袖、藝術愛好者、滿洲傳統捍衛者、冷酷統治者和充滿熱情的旅行家的畫卷般的乾隆帝形象——一個自視甚高但又企盼向子民證明自己「中國」身分的君主。——《亞洲華爾街日報》(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簡介
歐立德(Mark C. Elliott)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博士委員會主席,主要研究領域為清史、內陸亞洲史,是北美漢學界「新清史」學派的重要學者。著有《滿洲之道:八旗制度與清代的民族認同》(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2001)、合編《新清帝國史:清朝在承德建立的內陸亞洲帝國》(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2004)、《鑲紅旗檔案:清代八旗研究指南及東洋文庫所藏史料目錄》(The Archives of the Bordered Red Banner: Research Guide to the Qing Eight Banners and Catalogue of Materials in the Toyo Bunko, 2001)等。
譯者簡介
青石
本書由賈建飛、邢新欣、吳玉廉、汪潤、王惠敏、丘源媛等各清史研究領域之學者、研究人員共同合譯。
序言
第一章 注定登基的皇子
帝王之死.培養皇子.少年弘曆.注定登基.寵幸之子
第二章 當政的新皇帝
新皇帝.清帝國概觀.父皇的遺緒.最初的政策.權力的試驗.皇帝的日程.在邊疆的初步成功.守成者?創新者?.實現飛躍
第三章 作為孝子、鰥夫和父親
孝子.乾隆及其母親.乾隆的后妃.皇后之死.烏拉那拉皇后「剪髮」事件.寂寞的鰥夫.乾隆的皇子們
第四章 滿洲成功的困境
成功的魔咒.以金朝為鑒.「滿洲人」之創立.滿洲統治的困境.語文的力量.創造歷史.規範薩滿之儀.勇士之道.尋找真男人.守護根基
第五章 巡遊即統治
巡遊政治.重回故土.佛教朝覲.熱心的儒者.南巡
第六章 尚武帝國的建立
尚武之王.對西域的征服:第一次平準戰役.第二次平準戰役.征服塔里木.帝國的局限.清朝和伊斯蘭教.銘刻勝利.圖化勝利.審視勝利
第七章 文化贊助者和文字獄
藝術家的形象.詩人.收藏家.坐擁世界.文化贊助者.「文字獄」之訟.學術風潮
第八章 乾隆時代的中國與世界
外交關係與「朝貢體系」.御用之臣.遠方來客.巨額財富.馬戛爾尼使團.世界的中國
第九章 晚期的國家秩序與衰敗
乾隆帝國晚期.乾隆與西藏.人口與經濟.確保民眾之福祉.權力的局限.和珅與長期的腐敗問題.紛亂四起.最後一幕
結語 皇帝亦凡人
乾隆時期大事年表
書目介紹
第四章 滿洲成功的困境(節錄) 對於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乃至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言,有一件事始終具有極高影響性。如果對一個父親來說,其基本責任是確保家庭的姓氏永存,那麼作為皇帝,他的基本任務就是確保家族統治的久遠綿長。此外,作為滿洲的領袖,乾隆還肩負有另一個類似職責,即確保滿洲人和滿洲傳統不會消失。從根本上說,這些職責雖有不同,卻是相輔相成:清帝是滿洲統治的代表人物,如果他有子嗣且皇帝的家庭保留了滿洲特性,那麼滿洲的統治才有可能得以延續。乾隆對於尋找合適繼承人的問題非常關注,同樣的,乾隆對保持滿洲特性這一問題也感到非常焦慮,而我們更應明白的是,乾隆眼中的「家庭」是一個包括所有滿洲男女老少在內的更大的群體。 成功的魔咒 至乾隆登基之時,滿洲人正日益面臨著淪為自己成功的犧牲品之危機。在與漢人生活的一個世紀中,高生活水準、輕率魯莽、自命不凡及不事生產的綜合影響正嚴重威脅著滿洲人,那些令人敬畏的、高素質的軍事菁英正在趨於變成一個寄生的、不再輝煌的勇士階層,而且,他們已經不再能用母語進行交流。因此,乾隆時期正是滿洲身分認同發生重大危機之時,清朝的未來懸而未決。乾隆非常關注滿洲先祖、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之教訓,人們普遍認為過度融入漢人的生活方式,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敗亡。 一般來說,作為所有重要政權的早期特徵,開國精神雖然至關重要,但卻很難保持,歷史上並不乏此類事例。其模式是成功滋生自滿,自滿帶來毀滅。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Xenophon)曾警告希臘士兵,留在波斯就會沉迷於安逸生活,並淪落為野蠻之人。後來,羅馬人聲稱希臘失去了他們的「陽剛之氣」(manly virtue),而這種「陽剛之氣」在埃涅阿斯後裔的心中重獲新生;然而,在羅馬議員們的發言中,人們則會看到無數有關標準下降和理想喪失的例子。在其他時期和地方,也能找到類似說法。例如,設若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生活在乾隆時期,他肯定能夠理解乾隆所面臨的困境。他認為,政治權力的秘密在於他所謂的「asabiyya」,或是「集體感」,通常是為了追尋共同的目標,凝聚感和歸屬感將許多個人結合在一起,共同獲得優於他人的權力而使自己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