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營造業勞工健康體適能與工作能力促進研究ILOSH106-A302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原住民族營造業勞工健康體適能與工作能力促進研究ILOSH106-A302
原住民族勞工從事營造業比例高於全國勞工,且多為無一定雇主或打零工工作,在原住民族所有從事行業中亦以營造業的職業災害千人率最高。本研究以職災率與勞動體力較高的營造業原住民勞工為研究對象,辦理207位原住民營造業勞工參與之健康促進與職業災害預防教育訓練,並進行背景資料、健康與工作狀況、健康體能檢測與工作能力評估,探討營造業原住民勞工健康體能與工作能力相關性與影響因子。
研究結果顯示,24.6%表示從未接受過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雖較100年結合原民會就業狀況調查結果,37.9%營造業原住民族勞工未曾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為低,惟仍有持續改善空間。工作傷病經驗的有無,大致上隨著年齡增加有增加的情形;約有四成無實施體格檢查及定期健康檢查;個人相關疲勞中等以上者較工作相關疲勞為多,分別有46.4%及27.1%,且大致上年齡較大者較感覺疲勞;部分年齡層於各體適能指標表現上有「略差」或「很差」之情況,其中身體質量指數、立姿體前彎(柔軟度)、單腳站立(平衡感)、握力(肌力)、背肌耐力、與心肺耐力等體適能指標表現較差於全國營造業體適能常模;以工作能力指數切分15百分位數、中位數以及85百分位數之分數來看,整體工作能力分數範圍較低於全國營造業工作能力範圍。經由全國營造業之工作能力常模比對,男性營造業原住民族勞工15~24歲、25~34歲、35~44歲為「普通」等級,45~54歲與55歲以上則為「弱」等級,女性營造業原住民族勞工則皆於「弱」工作能力等級。另外,男性工作能力指數較女性高,且兩者間具顯著性差異。
就與工作能力具有顯著相關性之變項來看,男性、年齡越小、教育程度越高、每天固定性工作、每星期工作天數5-6天、收入感到足夠、工作年資較低、疲勞程度較輕微者等,均呈現較佳之工作能力。另由本研究結果顯示,單腳站立(平衡感)、握力(肌力)、背肌耐力、腹肌耐力、握棒(反應力)等健康適能變項與工作能力指數達顯著相關;「腹肌耐力-仰臥起坐」、「平衡感-單腳站立」與「柔軟度-立姿體前彎」顯示為工作能力指數正向的預測因子;此結果代表,仰臥起坐、單腳站立與立姿體前彎的秒數、次數與伸展長度愈長(佳)工作能力指數表現愈高(佳)。
經由本研究針對健康體適能與工作能力分析結果顯示,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或聚落健康體適能檢測可以優先考量或簡化「腹肌耐力-仰臥起坐」、「平衡感-單腳站立」與「柔軟度-立姿體前彎」等工作能力預測因子。建議未來推動健康體適能與工作能力計畫於原住民族勞工時,可於部落或聚落指導如何進行簡化之健康體適能測量,使原住民族勞工可自主定期監測自身的生理指標,並配合有效的運動強化技巧,降低職業災害與工作能力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