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理諮商師的療癒系寫作解密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理諮商師的療癒系寫作解密

作者:水淼
出版社:好的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3日
ISBN:9789869966320
語言:繁體中文

一切的際遇,都是最好的素材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人都可以成為寫作者
  會說就能寫,只要願意,你就會成為一個好的書寫者。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有天份才能做成,只要去做就好。
 
  □一切的遭遇都是好素材
  在不幸的際遇選中你時,一定也給了你一些平常日子裡無法獲得的力量,以及他人難以體驗的特殊感受。這時,不妨拿起筆,紀錄下此時的心情。
 
  □就從當下的生活寫起
  保持一顆覺察的心很重要。如果願意嘗試把所看到的東西都逐一思考一次,對生活的感受能力會更強。
 
  在西方心理學界,表達性寫作Expressive Writing心理治療法,是一種通過書寫的方式披露和表達與個人重要經歷相關的感受和想法,從而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的心理干預方法。
 
  □更自由、更簡單的「心靈寫作」
  與之相較,水淼的「心靈寫作」更貼近生活日常,更自由和簡單,更易於實施,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找回你內心深處那童真的小孩,恢復與生俱來就有的遊戲能力。正如同作者所說:這是一場直達心靈的寫作遊戲,它就像玩泥巴、折樹枝、抓蟲子一樣,簡單而直率,純真而自然。
 
  □心靈寫作是一種個人修行方式
  寫作有時候就像做夢一樣,能夠替代滿足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欲求和感受。心靈寫作一定能讓很多人獲益,不但能夠緩解內心壓力,也可以成為一種個人修行的方式。
 
  □寫作不是天才的專利
  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有天分才能做成,只要自己喜歡、需要,想要去做,就去做好了!他人說過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說什麼,我有怎樣的體會,因為這是我的作品,這裡是我的舞台,不必把舞台的中心讓給別人。
 
  在寫作中,一個人可以學會獨處、思考、傾聽、處世、規劃,以及求助與助人……這是任何其他工作都無法給予的。
 
  □心靈寫作的自我療癒力量
  寫作有種無法想像的神奇力量。在學過心理學後,作者更加確信了這一點。有時下筆前的思考,仿佛是一次人生哲思,讓人原本混沌的思緒頓時茅塞頓開;有時候自由而快速的書寫,能宣洩內心壓抑已久的悲傷,寫過之後暢快淋漓。
 
本書特色
 
  □寫作可療癒創傷
  寫作有助療癒情感創傷,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獲得幸福感,減少壓力感,且此方法已運用在心理治療領域。心理學的研究者和學者們稱之為「表達性寫作」,我則更願意稱之為「心靈寫作」或「自由寫作」。
 
  □寫作可滿足心理欲求
  寫作能滿足生活中某些欲求和情感。以佛洛伊德觀點來看,夢具有對現實生活的補償作用,寫作也一樣,可幫助你回味過去甜蜜的場景,憧憬未來美好的生活,也可幫助你宣洩當前不滿的情緒。
 
  □透過寫作遊戲,聽見心底的聲音
  把寫作看成遊戲,讓它探索曾被我們隱藏、忽視的思想和情感,使我們更認識自己,也使別人更認識我們。現在,你的構思也許並不巧妙,你的文字也許並不華麗,這都不重要。你只要知道它是你內心的聲音,讀懂它!

作者簡介
 
水淼
 
  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臨床心理碩士,同時擁有勵志暢銷書作家/資深心理諮商師/圖書策劃人/自由撰稿人等多重頭銜,完美經營著自己熱愛的斜槓人生。從小學時代便熱中文字創作,如今各類文章散見報刊雜誌,作品發行遍布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是為千萬讀者所景仰的心靈導師、生涯規劃專家、兩性婚姻作家。
 
  ◎著作
  《受人歡迎的60種情境說話術》《20幾歲,就定位:打造通往未來的許可證》《20幾歲,就定位Ⅱ:邁向成功的人際關係法則》、《20幾歲,就定位Ⅲ:你還不懂的處世心理學》《20幾歲,就定位Ⅳ:20幾歲,要面對的人生困惑》《20幾歲,就定位VI:20幾歲,必修的社會學分》《智慧女人必修的心理學》《70年代人記憶典藏》《樂活》《戀愛中。請勿打擾》《都是男人的錯》《愈智慧愈美麗》《讓他寵愛你一生》……等。

推薦序 心靈寫作,一次自我潛意識探索之旅
自序 寫作是最好的內心修練

Part1 文字裡的心世界
我手寫我心,沒有卑顏屈膝、沒有矯情掩飾、沒有批評指責,只有一個自由奔放的自己。垂釣的最高境界並不在於釣到多少魚,而是釣回一個怡然自得的心境,寫作也是如此。它以直接、簡便和有效的方式,解除我們內在情緒壓力的深度抑制。

人人都可以成為寫作者
因何而寫? 為誰而寫?
寫作就像垂釣, 釣的是心境
文字中有你成長的痕跡
寫出心裡話真的會感到舒服嗎?
療癒心靈的文字

Part2善用自己的獨處時間
寫作能教會你很多,包括用心感受與聆聽。無論發生了什麼,都可以是自己耕種和收穫的原材料,都可以納入「材料庫」。在紀錄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你會變成一個視野開闊、有思想的人。

文字的源頭在於生活
建立自己的「材料庫」
眼界越開闊, 文章越有深度
一切的遭遇都是好素材
靈感是個什麼東西?
啊哈! 靈感, 原來你在這裡!
善用自己的獨處時間
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風格

Part3以思維作槳 航行文字海
無論哪種寫作,思考總是第一步。因為此時此情此景才有此文,世間萬事萬物都只是相對而言。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都會有相同的生活感受,他們之間只是相差在一個表述水準而已。

筆未動, 思已遠
找到自己的聲音
發現網路即時訊息的不可信
不是每道題都有標準答案
一花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
福至心靈的養生雞湯
不同情境下的心境和文章


推薦序
 
心靈寫作,一次自我潛意識探索之旅
崔界峰(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授課教師及心理督導師)
 
  初識作者是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我講臨床督導的課堂上。她坐在前排最顯眼的位置,看上去恬靜似水。得知她的名字是由四個水字組成時,我吃驚不小,下意識認為「水淼」一定是筆名,料想是位文藝女青年。當再得知她竟然還是暢銷書作家時,我又是一驚。
 
  看來人的潛意識真的很準!作為一位知名作家,她寫了多本暢銷書,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但她並不滿足於此,還專門系統地學習心理學課程,並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文藝氣息,也體現在她的文字中。細膩而深沉、簡潔而深刻的故事娓娓道來,餘味悠長,猶如在平靜湖水中不時劃過一絲絲漣漪。
 
  文學作品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作家是敏銳的觀察家,擅長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能把體驗和思想通過文字凝縮成作品而表達出來。這樣的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從這個意義上看,作家是一個無師自通的心理學家。在文學作品中,作家表達出自己的愛恨情仇,同時其中也蘊含了人類共同的情感衝突,並引起讀者的共鳴。
 
  作家創作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是一個擺脫孤獨與人共舞的過程。
 
  水淼擁有作家與心理諮詢師的雙重身份,在兩個專業領域有著獨特和深刻的個人體驗,這使得她能在這兩個領域的交叉地帶有所思考,也激發了她創作本書的靈感。她結合自己的寫作和學習經歷,創造性地提出了「心靈寫作」的概念,讓人眼前一亮。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 彭尼貝克(James Pennebaker),在二十世紀八○年代提出Expressive Writing,即「表達性寫作」的心理治療方法。表達性寫作,是一種透過書寫披露和表達與個人重要經歷相關的感受和想法,從而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的心理干預方法。每天花十至二十分鐘寫出讓自己痛苦的經歷,通常持續三到四天這種簡單的練習方法被證明有利於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
 
  有三種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表達性寫作的原理。第一種是「去抑制理論」,認為表達性寫作可以幫助個體釋放早期壓抑的情緒,正視消極體驗,以減少壓力,最終改善健康狀況和免疫機能。第二種是「認知加工理論」,認為表達性寫作是幫助個體組織、建構創傷性記憶,使其對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建立起新的、更加適應和融合的圖式。此過程的認知加工,需要個體主動地再次體驗創傷性事件,從而最大程度發揮認知建構的積極作用;第三種是「暴露理論」,認為表達性寫作使個體有機會正視、並再次曝露於早期逃避的壓力性體驗或厭惡刺激,透過情緒喚醒,以降低或解除消極情緒反應。
 
  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這與水淼所講的「心靈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數十年來,表達性寫作已經在國外得到應用,並有相當數量的臨床證據,但在國內仍屬於一個新型心理治療方法,只被少數人認識到。
 
  與更為專業的表達性寫作相比,「心靈寫作」更貼近普通人,更自由和簡單,更易於實施,如同作者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場直達心靈的寫作遊戲。雖然我們都是成年人,但在內心深處仍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而孩子與生俱來就有遊戲的能力,就像玩泥巴、折樹枝、抓蟲子一樣,簡單而直率,純真而自然。只不過是把泥巴和樹枝換成了文字,用講故事的方式,用人類更高級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拓展內心的體驗,去慰藉孤獨的心靈,緩解內心的恐懼,讓有限的生命綻放光彩。
 
  從精神分析角度看,心靈寫作接近於佛洛伊德提倡的自由聯想。這是一個沒有精神分析師在場的自我潛意識探索之旅。寫作過程中採用的隱喻等修辭手法,都是潛意識的表達形式。這種潛意識的自我溝通,會極大拓展對生命的體驗範圍和深度。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我每天要面對的是有心理困擾的患者和來訪者。我也常推薦他們嘗試心靈寫作。同時,作為一名普通人,我也有壓力和情緒問題需要處理。讀了這本書,我也躍躍欲試,想寫一些東西出來。我相信,心靈寫作一定能讓很多人獲益,不但能夠緩解內心壓力,也可以成為一種個人修行的方式。

自序
 
寫作是最好的內心修煉
 
  「老師,您寫那麼多書,靈感都是從哪裡來的呀?」
  「我腦袋裡平時有很多想法,但為什麼寫的時候又一片空白了?」
  「我的文章讀起來沒感覺,怎樣才能寫得生動感人呢?」
  「老師,為什麼我只有難過的時候才有想寫的衝動?」……
 
  在過去十五年寫作生涯中,我的一些作品有幸暢銷。經常有讀者和朋友問起寫作的事。
 
  學生時代,我也曾自詡為文藝青年。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工作的早些年,我一直保持用紙筆寫作(有詩歌、散文、評論、小說、流水帳等)的習慣,對寫作有種難以言狀的熱情。
 
  我從未算過發表了多少作品,最初寫作時也從未想過要發表和出版,僅僅只是煩了、高興了、無聊了、戀愛了、失戀了……就情不自禁地寫了。
 
  我也不知道我是真的愛好寫作,還是它僅僅是我的一種需要。就像我不知道自己是喜歡喝水,還是出於生理需求不得不喝水一樣。無法分清楚。
 
  回想起十多年前,那時的我還是個諸事不懂又內心浮躁、時而清高又時而不自信的文學愛好者。從文字編輯到圖書策劃人,每天洞察市場、調查分析、論證選題、聯絡作者、初審稿件、安排出版――我很喜歡這種有創意且充滿挑戰的工作。
 
  當時作為圖書策劃人,我發現作者交來的稿件常常偏離自己的策劃初衷太遠,最終自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撰稿人,接著有了自己的出版作品。
 
  我大學畢業後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獨自生活。在那裡舉目無親,世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有些難題必須自己解答,有些苦頭必須自己承受。幸運的是,輾轉於不同的行業之後,我終於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職業,從此有紙筆陪伴。
 
  自己邊學邊寫,邊寫邊悟,寫了不少迎合讀者的作品。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迎合得最多的人恰恰是我自己——寫作給我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給了我一碗飯吃,而是讓我的內心一點點成長、強大。
 
  在寫作中,我學會了獨處,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處世,學會了規劃,學會了求助與助人……我相信這是任何其他工作都無法給予我的。
 
  寫作有時候就像做夢一樣,能夠滿足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欲求和情感。用佛洛伊德的觀點來看,夢具有對現實生活的補償作用。如果你睡覺之前饑腸轆轆,夜裡很可能會做一個滿漢全席的夢。寫作其實也一樣,它可以幫助你回味過去的甜蜜場景,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也可以幫助你宣洩當前的不滿情緒。
 
  多年前的一天,堂姐打電話給我。她遇到了一件很不開心的事,但又不知道對誰說。我說:「你可以對你自己說呀!」她不理解。
 
  「你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出來,如果不想被人知道,就設置人物,編個故事寫出來,用隱喻的方法……」堂姐似懂非懂。那時我正讀高中。

  現在翻開我的日記本,裡面有很多只有自己依稀能讀懂的詩歌、散文和故事。「如煙」「菲菲」「小璐」,在那些我早已淡忘的故事中,我能肯定的是,所有文章的主角一定是我自己。
 
  日記本是一片很好的心靈棲居地。當你高興時,煩惱時,無聊時,孤獨時,它都會默默地陪伴在你身邊。我青春期的那些小秘密大概也只有它知道。
 
  是的,作品發表對我的意義遠不如作品本身對我的意義大!這是我從未料到的事。寫作對我最大的意義不是出版多部作品,不是獲得他人的好評,而是透過它發現自己,瞭解自己,幫助自己,優化自己。
 
  寫作有種無法想像的神奇力量,學過心理學後,我更加確信了這一點。有時下筆前的思考,彷彿是一次人生省思,讓我本來混沌的思緒頓時茅塞頓開;有時候自由而快速地書寫,能宣洩內心壓抑已久的悲傷,寫過之後暢快淋漓。
 
  四年前我開始著手這部書稿時,正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學習心理治療與諮詢方向的碩士課程。在寫作與學習中,我開始關注寫作對一個人心靈的意義。我發現有一種寫作可以用來洞察生活,探討生命,使自己思路更加清晰,內心更加睿智和淡定,這種寫作的目的不是發表作品,而是促進自我成長。
 
  在查閱大量國外文獻和書籍後,我發現站在科學的角度,原來寫作真的有助於人們療癒情感創傷,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獲得幸福感,減少壓力感,而且這種方法已經運用到心理治療領域。心理學的研究者和學者們稱之為「表達性寫作」,我則更願意稱之為「心靈寫作」或「自由寫作」。
 
  這幾年,我在寫這部書稿的過程中,也將心靈寫作付諸行動(我建立了「心靈寫作」小組,常與成員們討論相關話題),帶領大家從一方白紙中重新審視自己以及周圍的一切。同時,為了更好地學習和探討寫作的治癒意義,我目前正在翻譯「表達性寫作」概念提出者詹姆斯‧ 彭尼貝克博士,和約翰‧ 埃文斯博士合著的作品《走出心靈荒野:用表達性寫作擺脫孤獨與迷茫》(Expressive Writing: Words That Heal ),該書即將出版。
 
  這本書不是一本簡單的寫作技巧指導,而是一次次直達心靈的探索活動。你的筆下將出現另一個從未熟知的自己,而文字知道你需要怎樣的生活!
 
  把寫作看成一個遊戲,讓文字直抵我們的內心,並帶著它一起起飛。讓它探索曾被我們隱藏、忽視、未及深思的思想和情感,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也使別人更好地認識我們。
 
  現在,你的構思也許並不巧妙,你的文字也許並不華麗,這都不重要。你只要知道它是你內心的聲音,你能讀懂它,它能幫到你,足矣!
 
  希望這本書能讓你有所收穫。讀完之後如果能給你帶來一些心靈上的觸動,或是讓你產生不同的觀點,請不吝與我分享。
  我的郵箱是flower_ 97@ 163.com,個人微信:shuimiaosmile。
 
水淼 2018 年夏

人人都可以成為寫作者 會說就能寫,只要願意,你就會成為一個好的書寫者。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有天份才能做成,只要去做就好了。 幾年前,我被邀請參加一個心理團體活動。活動結束後,與這群剛認識的學弟學妹們喝下午茶。他們時而走心交流,時而相互調侃,我則在一旁微笑靜聽。 一會兒,有位學弟得知我是一位作家,便特意走上前來詢問有關寫作的事。他過來時滿懷熱情,但開口後卻顯得有些拘謹。我們的討論因此也只是點到為止。 起身離開之前,他對我說:「姐姐,你知道嗎?你乍看給人一種親近感,但是又靜得讓人感到可怕。」 哦?原來是我的「可怕」導致了他的不自在!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好像真的很久沒有對他人暢所欲言了。我幾乎每天都只是默默地閱讀、觀察、思考和寫作,以至於已經習慣在人群中靜靜傾聽或審視。 我曾一度認為自己的手已經能完全代替嘴巴來表達自己,其實這種狀態並不好,我的嘴巴顯然因此而變得笨拙和懶惰了。 「作家都像你這樣不善言辭吧!」那時我的朋友也常打趣我,陌生人也對我充滿好奇。 大腦的想法已經習慣透過文字來作表達,嘴巴當然就無事可幹,因而多人聚會時,朋友們時常會看到我呆坐一旁,若有所思的樣子。 我的大腦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寫起文章來暢快淋漓,但口頭表達時卻往往大打折扣。很多人正好與我相反,他們自認為「說」沒問題,但「寫」起來就很傷腦筋。 蒂娜是我的良師益友,在北京某所大學任教的她,能將同一主題滔滔不絕連續講七、八次,而且風趣幽默,自然生動,每次都有新意。但是當我邀請她寫書時,她卻差點把頭搖掉,寧死不寫:「不會,不會!寫東西能要我的命!我從小到大沒寫過一篇像樣的文章,更何況寫書!」 我鼓勵她說:「會說就會寫啊!如果我悄悄把你說的話錄下來,然後轉換成文字,稍加修改、潤色,這不就是你的文章了嗎?現在我也經常這樣鼓勵寫作新手。」我也曾以為自己能寫不能說,因此在作品暢銷後拒絕了很多次演講的機會。七、八年前出版社編輯就用我現在的話來鼓勵我:「你能寫就會說啊!」我當時也像蒂娜一樣,抵死不講:「不會,不會,演講會要了我的命!」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