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生涯(一):劍客生涯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劍客生涯(一):劍客生涯
與司馬遼太郎齊名、時代小說重要代表作家池波正太郎最受歡迎系列作
在無數的勝負中,每存活一次,便得多背負一份怨恨,這就是劍客的宿命……
全心投入劍術的一名個頭嬌小、滿頭銀絲、通曉人情事理的男子秋山小兵衛,以及他那膚色黝黑、一身精壯體魄的兒子大治郎,這對有名的搭檔,將性命投注於手中長劍,在江戶城內鏟奸除惡。
池波正太郎擅長憑藉素養與常識把鮮活的現代伏流在作品的底層,他筆無遮攔,上自戰國、下至幕末,描繪各色人等,多采多姿。「劍客生涯」系列以田沼意次聲勢如日中天的江戶中期為背景,藉由描寫這對劍客父子縱橫江湖的活躍表現,寫盡當時日本社會生活的日常、庶民的悲歡。
池波正太郎重要得獎記錄
1955年《太鼓》 第2回新鷹會賞獎勵賞
1957年《錯亂》 第43回直木賞
1972年《殺□�四人》 第5回小說現代黃金讀者賞
1973年《仕掛針》 第7回小說現代黃金讀者賞
1977年《市松小僧�女》 第11回吉川英治文學賞、第6回大谷竹次郎賞
1988年 第36回菊池寬賞
作者簡介
池波正太郎(1923-1990)
出生於東京淺草。自下谷.西町小學畢業後,便至茅場町的股票買賣行工作。戰後成為東京的職員,在下谷區公所等地工作。後來進入長谷川伸門下,負責新國劇的腳本和演出。1960(昭和35)年,以《錯亂》榮獲直木賞。以「鬼平犯科帳」、「劍客生涯」、「殺手.藤枝梅安」這三大系列為首的眾多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並且改拍成電視劇及舞臺劇,收視率居高不下。與「司馬遼太郎」並稱日本文壇二大名家。
「劍客生涯」系列為池波正太郎1972年1月至1974年12月在《小說新潮》的連載集結。
譯者簡介
高詹燦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作有《祕劍.柳生連也齋》、《蟬時雨》、《隱劍秋風抄》、《光之國度》等書。
個人翻譯網:www.translate.idv.tw
導讀者簡介
李長聲
1949年出生。隨筆家、翻譯家。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日本文學雜誌編輯、副主編,自一九八八年僑居日本,任職於出版教育研究所,專攻日本出版文化史。為北京、臺北、上海、廣州等地的報刊撰寫專欄,結集有《四帖半閑話》等。譯書多種。中文創作以隨筆,散文居多,基本內容多為日本風土人情及日中文學界的話題。曾為《日本新華僑報》顧問。
女武者
劍之誓約
藝者的轉變
井關道場.四天王
雨中的鈴鹿川
畫眉的阿金
毒殺老中
導讀 劍光閃亮一池波 李長聲
池波正太郎卒於一九九○年。
他生前常說:「時代小說早晚要滅亡。」這並非預言,而是一種喟嘆。時代小說獨具日本特色,因傳統式生活急劇衰變,其賴以存在的條件有朝不保夕之虞。但畢竟是喟然一嘆,時代小說似未見式微,尤其他池波的作品仍然在書店的架子上像防風林一樣為文學出版抵禦著蕭條的秋風,又像是一池碧波照人眼,供疲於工作的讀者怡然小憩。
池波正太郎出生在淺草,當年發生關東大震災,即一九二三年。七代居東京,祖父製作金屬裝飾品,看戲看畫展總帶著他,也薰陶給他匠人氣質。自幼好吃,也喜好畫,日後經常給自己創作的人物設計形象。小學畢業,從業於股票經紀公司,手頭有了錢,讀書、看戲、練劍術、遊花街,還學過江戶音曲,但自知難聽,不敢在人前唱。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十九歲池波學車工,很快就可以當師傅。此時投稿應徵,得到第一筆獎金。一九四五年入伍,做電話接線員,戰敗之際為二等兵曹。戰後荒蕪,仍熱衷於觀賞歌舞伎。家屋被空襲燒毀,當上東京都職員後住在職場,白天到處噴灑滴滴涕,晚上伏案寫劇本。應徵入選,被搬上舞台。二度入選,長谷川伸是評選者之一,從此師事。寫劇本難以維生,改行寫小說。小說家、劇作家長谷川是文壇領袖,門徒甚夥,多人獲得直木獎,如戶川幸夫、新田次郎、平岩弓枝,但正太郎命途多舛,六次被列為候選才終於折桂,作品是《錯亂》,時年三十七歲。得知消息,馬上整裝謝師恩。他說過,對他寫作影響最大的是長谷川的歷史小說和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的小說及隨筆。池波重禮儀,女作家澤田藤子回憶:「寫書暢銷,其忙可知,但每年元旦都按時收到池波先生的親筆賀年片。」池波在隨筆中也曾說,每年寄出千餘張,入夏就抽空寫,一張張寫到年底。獲獎後辭掉工作,專事寫作。
池波正太郎的剋星是海音寺潮五郎,此公充任直木獎評選委員二十餘屆,幾乎把司馬遼太郎捧上天,卻偏要按池波入地。與五味康祐、柴田煉三郎的異想天開相比,池波當初風格很質樸,不看好他的人批評其手法是吉川英治等人早已用過的。海音寺更甚,說這樣的作品也拿來候選真教他意外。唯有第一屆直木獎得主川口松太郎力挺,說直木獎的目的不在於給一個獎,重點是培養後進作家。雖然《錯亂》的結構有點亂,但沿著大眾小說的正道走下去的執著態度很令人放心。藤澤周平比池波晚十二年獲直木獎,寫的世界、寫的方法都不同,竟然說:?大概用我這樣的方法寫我這樣的世界的作家以後還會有,但能用同樣方法寫池波所描寫的世界的作家不會再出現。?
時代小說細分為劍豪、捕物帳、忍者、股旅(遊俠)等類型,短篇小說《錯亂》是忍者小說。池波據史料一句話「明曆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放逐家臣堀正種」,浮想聯翩,將堀家父子寫成幕府打入松代藩的奸細,最終被真田信之鋤掉。池波有很多作品取材於松代藩藩主真田家,巨篇《真田太平記》是這一題材集大成之作。真田家活躍的地方主要在信濃國(別稱信州),即今群馬縣,那裡建有池波正太郎真田太平紀念館。
池波自一九六八年開始寫「鬼平犯科帳」,計一百三十五篇(一百三十個短篇,五部長篇);一九七二年開始寫「劍客生涯」,計八十三個短篇,四部長篇;同年又開始寫「殺手?藤枝梅安」。這三大系列寫到死,先後獲得吉川英治獎、菊池寬獎。「鬼平犯科帳」是戰後捕物帳小說的代表作,此類時代小說可稱作「時代推理小說」,以岡本綺堂《半七捕物帳》為嚆矢,而淵源更遠在中國公案小說之中。「犯科帳」是江戶時代長崎官府的判決記錄,名編輯花田紀凱自道,他初當編輯,乍聞此詞甚新奇,推薦給池波。雖類似中國武俠小說,但日本時代小說的世界裡沒有游離於正常社會之外的所謂江湖,小說家憑藉素養與常識把鮮活的現代伏流在作品的底層。池波筆無遮攔,上自戰國、下至幕末,描繪各色人等,多采多姿,更寫出生活的日常、庶民的悲歡。
「殺手?藤枝梅安」(原文書名為「仕掛人?藤枝梅安」)可歸為股旅小說。日文?仕掛人?一詞是池波自造,藉以造成另一個時代的閱感(閱讀感覺),是殺手之意。他還設計了殺人的社會結構,把出錢殺人的人叫「起」,生起事端,找來一手牽兩端的中間人「蔓」,由他去僱用「下手人」下手殺人;這樣,「起」與「下手人」兩者不存在主從關係,從而避開了近乎時代小說的永恆主題「忠」。梅安明裡是治病救人的鍼醫,暗裡是用鍼殺人的殺手,但池波的濃墨重彩不是寫他如何殺人,而是寫這個殺人的人如何過日子。
時代小說最大的魅力在於俠,在於活得非同尋常的人物,例如機龍之助、鞍馬天狗、錢形次平、眠狂四郎、木枯紋次郎,而池波成功塑造了長谷川平藏、梅安、秋山父子等,這些人物更具有現代性、現實感。「鬼平犯科帳」的長谷川平藏被盜賊呼為鬼平,史有其人,是官府人物;梅安則受雇殺人;而秋山小兵衛卻是為好奇心驅使,快快樂樂投身於各種事件。
五短身材的小兵衛是無外派高手,五十七歲時關了武館,隱居大川之濱,和小他四十歲的女僕阿春成奸而婚。本想放下劍遠離世事,耽樂酒色,但總是對人家的日子感興趣,扯出事件,雖幾經周折,終歸是一殺了之。以劍解決問題是時代小說的宿命,其根底似在於人皆有殺人之心。小兵衛訓徒:「抱女人時出手收手也是練劍。」兒子大治郎七歲喪母,從父學劍,十五歲入師門,修練有成。遊歷諸國後返回江戶,在田沼意次宅邸比武,脫穎而出。娶男裝麗人佐佐木三冬,生小太郎。三冬乃田沼與侍女所生,因正妻嫉恨,交家臣佐佐木撫養,自幼習武,是單刀派武館四天王之一,揚言娶她須先打敗她。這田沼史上有名,受第九代和第十代將軍重用,升任有閣老之稱的老中,改革幕政,史稱田沼時代。整個江戶時代已過去三分之二,生活方式及文化已定型,也就是說,今天所謂的日本習慣那時候大都形成了,但武家社會也趨於崩壞,市人尤其是商人得勢。田沼推行商業政策,改善了財政,卻也弄得農村凋敝,一切向錢看,賄賂橫行,治安惡化。正如原文書題「劍客商賣」(「商賣」意即中文的「生意」)所象徵的,劍術也用於賺錢。池波把秋山父子與田沼掛上鉤,給小說以真實的社會背景,問題迭出,事件頻仍。秋山父子倆老的世故而灑脫,小的卻為人古板,聯手出招,在在展現了江戶城下的利劍與人情。
「鬼平犯科帳」與「殺手?藤枝梅安」寫的是惡濁世界,但誠如大眾評論家尾崎秀樹所言,讀來很乾淨,體現了池波正太郎的庶民性資質,這正是池波文學的特質。時代小說家南原幹雄說過:「三個系列裡恐怕『劍客生涯』最難寫。」池波去世後創作筆記被公開,上面貼了一張日本畫現代畫家前田青?身穿和服的照片,是塑造小兵衛形象的參考;大治郎的形象貼的是美國演員詹姆士?史都華和賈利?古柏的照片。一篇接一篇的懲惡故事,究竟要寫什麼呢?池波在筆記中明確寫道:?人心叵測?,也就是他的人物常說的:?人是不合乎邏輯的活物?、?人有幾張臉,這一存在深不可測?云云。池波為老秋山設定的年齡與自己相仿,慨嘆人生,說出的不就是自家心底話嗎?
池波正太郎在吃上很有名,寫過《食桌情景》等隨筆。不過,這些吃食還是在小說中讀來更有味。縱情描寫吃,是池波小說的一大特色,不僅藉以營造季節感,而且字裡行間的傳統吃食可能比實際吃進嘴裡更大快朵頤。把小說中的佳餚重新炒作,出版有《梅安料理曆》、《鬼平料理帳》、《劍客生涯菜刀曆》,合在一起是全本「大江戶味道」。不過,中國讀者或許要覺得那些吃食太簡單,敲不響舌鼓。
女武者一竹林隨冷冽的寒風搖曳。西邊是一片開闊的水田,遠方天空白雲低垂,晚霞自雲縫透射而下。從剛才起,石井戶周遭便頻頻有鷦鷯盤旋,以清亮的叫聲引吭鳴唱。這戶人家的年輕當家不動如嶽,以雙眼捕捉鷦鷯的動態。他一身精壯的體格宛如矗立的磐石,在昏暗中浮現的那張臉龐,看起來比二十四歲的實際年紀更年輕,黝黑的皮膚就像繃緊的皮革般光滑油亮。數隻小巧靈敏的鷦鷯正交錯飛翔,這位青年濃眉之下的雙眼定晴不動,對牠們的動作看得入神。廚房飄來一陣蔥花味噌湯的香味。近來不論早晚,三餐吃的都是醃蘿蔔配蔥花味噌湯。這位青年名叫秋山大治郎。在荒川分支成大川(隅田川)、改變流向的淺草外郊,有座鄰近真崎稻荷明神社的森林,秋山大治郎在此設立無外流的劍術道場已將近半年。「今後一切全部由你獨自打理,我一概不管。」父親秋山小兵衛對大治郎如此說道。他替大治郎在此蓋了一座十五坪大的道場,道場走廊兩側各有一間六張榻榻米大和三張榻榻米大的房間,但是裡頭幾乎沒有任何家具。三餐皆由附近一名村婦替他張羅。那名村婦走出廚房,來到佇立於井邊的大治郎跟前,比手畫腳示意晚飯已經作好,接著便頭也不回地走回廚房。這名村婦是個聾子。大治郎這才返回屋內。開始吃起白飯配蔥花味噌湯的他,無邪的雙眸一如孩童,飽滿的鼻頭嗅聞著味噌湯的香味,一副樂在其中的模樣,厚實的雙唇專注地將剛煮好的麥飯一口一口送進嘴裡。用膳完畢,屋外已夜幕低垂。當時他的門下沒有半個門生,在這個家裡進出的只有那名聾啞的村婦。此時有位訪客前來。「在下名叫大垣四郎兵衛。」對方報上姓名。秋山大治郎從未見過這名武士,也不曾聽聞他的名諱。大治郎領對方走進六張榻榻米大的房間,為他倒了杯白開水。這個家連待客的茶也沒有。大垣不住上下打量眼前空蕩蕩的房間以及大治郎一身潔淨卻過於簡樸的裝扮,接著臉上頓時綻開笑容。「今年夏天,在下曾於田沼大人的宅邸見識過您的劍技。」大垣說。大治郎微微頷首。他絕不可能忘卻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