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後我國的貨幣供給過程和貨幣政策分析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後我國的貨幣供給過程和貨幣政策分析
本書包括我國基礎貨幣的來源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分析、我國貨幣乘數穩定性實證分析等。 黃燕芬,女,1966年生,江蘇靖江人。1998-2002年受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資助,在德國埃森大學經濟系留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受會評議專家,曾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世界銀行委托項目、國務院經濟普查課題等研究工作。在《財貿經濟》、《管理世界》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2004年榮獲第三屆「薛暮橋價格研究獎」。
第1章 導言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本書結構第2章 中國貨幣政策操作回顧和實施效果分析:1998-2005年 2.1 引言 2.2 治理通貨緊縮階段:1998~2002年 2.3 防范經濟過熱階段:2003~2005年 2.4 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計量分析 2.5 結論第3章 我國基礎貨幣的來源及中央銀行的調控能力分析 3.1 引言 3.2 我國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基礎貨幣來源 3.3 我國基礎貨幣的主要來源及其變動分析 3.4 1998年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后我國中央銀行基礎貨幣調控能力分析 3.5 結論及政策建議第4章 我國貨幣乘數穩定性的實證分析 4.1 引言 4.2 我國的基礎貨幣調整及其他數據說明 4.3 單位根檢驗 4.4 關於基礎貨幣和貨幣量的協整分析 4.5 結論第5章 貨幣供給內生性:基於利率視角的解釋 5.1 引言 5.2 中國宏觀貨幣(信貸)市場特征分析 5.3 基礎貨幣市場 5.4 整個貨幣供給模型 5.5 結論及政策建議第6章 利率雙軌制下貨幣政策傳導的資產價格渠道分析 6.1 股票價格渠道的不暢通 6.2 房地產價格渠道的不暢通 6.3 結論及政策建議第7章 利率雙軌制下貨幣政策傳導的銀行信貸渠道分析 7.1 引言 7.2 1998—2002年治理通貨緊縮階段的銀行信貸渠道分析 7.3 2003—2005年經濟過熱趨勢下的銀行借貸渠道分析 7.4 充分發揮銀行借貸渠道作用的政策建議第8章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影響:理論與實證第9章 結論、政策建議和未來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