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

作者:班哲明・阿爾德斯・烏爾加夫特
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2日
ISBN:9789864592593
語言:繁體中文

★亞馬遜五星推薦★
一項創新、引人入勝的研究,
以充滿幽默譏諷的第一人稱敘事,
從培養皿到整個地球,嘗試勾勒人類的未來樣貌。

2013年,一位荷蘭科學家發表了世上第一個實驗室出品漢堡。自此以後,用精心培養的組織製 作肉品的想法,就像野火一樣透過媒體擴散開來。同時,培養肉研究人員也開始與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競爭,努力想要製造出具有永續性的蛋白質。《肉食星球》探 討如何在實驗室裡生成肉類的議題,並由此出發,提問設想食品在人類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本書作者既非支持者亦非批評者,而是投入五年時間研究,揭露有關實驗室培養肉的爭論如何超越了食品領域,肉類問題不僅僅是生產問題,在本質上是社會與政治 的問題,要我們去審視何謂正義,以及在一個共同且有限世界裡的理想生活模式。閱讀本書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動物的看法,其與農田、使用、水的關係,並思考人 口問題,以及我們脆弱的生態系統維持生命的能力。作者認為即使培養肉「不成功」,仍能像科幻小說般成為一面重要的鏡子,讓與肉類有關的當代功能障礙現形。

人類正處在一個奇怪的時代,2003年,當加拿大暢銷小說家Margaret Atwood寫出《末世男女》揭露一個普遍食用培養肉的未來時,荷蘭的實驗室已經製造出史上第一塊培養肉漢堡排。現實趕上科幻幻想的速度如此迅速,不禁令 我們吃驚。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已經從「虛擬空間」(Cyberspace)變成「肉感現實」(Meatspace)。

一項關於人類的基本事實是,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是來自死去的動物肉體,而這遠從我們還沒演化為智人(Homo sapiens)時就是如此。現在這件事可能很快會改變,科技的進展已經將人類從狩獵帶向農業,也正在將人類從農業帶向實驗室。這項轉變可是一件嚴肅的大 事,但有點好笑的又是,這項轉變竟是從最一種最知名的、現代的美國食物──漢堡開始的。

這項轉變的影響將遠遠超過食物議題本身,試想看看,如果我們可以用人工培養組織來生產肉類,就不再需要殺害活生生的動物了!一種從沒有過父母的肉,一種從 不會死去的肉(至少不會導致一整隻動物死去),一種從未真正「活過」的肉。這不僅將徹底改變我們思考和對待動物的方式,也將改變我們對農業、水的使用、汙 染以及脆弱的生態系統的看法,它將改變整個動物養殖業以及我們利用環境的方式。

然而,人類對「肉慾」的不斷追求將可能會反噬人類的未來嗎?我們是否只是用另一種科技來解決某種科技導致的問題?現在的人類每一個新的世代都比上一代吃掉 更多的肉類,肉類的議題至關重要且影響重大,就像我們食品系統中的所有問題一樣,它不僅僅是生產問題,它本質上是社會和政治上的問題,它也要求我們思考關 於正義的問題以及在我們所共享的有限世界裡,什麼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

本書作者花費了五年的時間研究培養肉這個現象,在本書中,他既不擁戴支持,也不嚴厲批評,而是以一種中立客觀的角度,引領我們看到培養肉的爭議事實上遠超越了食物議題本身,甚至也與食慾、成長以及資本主義有關。

當本書作者在2018年結束研究時,已經有許多事情改變了,當初示範史上第一塊培養肉的荷蘭科學家Mark Post成立了Mosa Meats公司,致力於培養肉的研究和普及;一家原本製造素食蛋黃醬的公司Hampton Creek,有一天則突然宣布他們正努力研究培養肉,並且承諾他們很快會將它端上客戶們的餐桌;由一位心臟病學家創立的食品技術公司Memphis Meats,則已經公布了一些培養的雞肉條和豬肉丸。從2013年到2018年的故事顯示的,已經不再是培養肉是否可能,而是「何時」的問題,然而與此同 時,相關的研究卻宛如被封在黑盒子般未受大眾的檢視,在2013、2014甚至2015年的時候,一位學者要參觀一家研究培養肉的公司是很容易的,但在 2018年時已經變得非常困難,即使看起來食品科學家宣布了某些研究成果,但社會科學家和媒體記者卻很難去確認和檢視當中的過程。當一切無法公開透明,你 就很難判斷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而誰又可以信任。如今這個領域的發展已經像是一個大染缸,摻雜了從善待動物的善心到純粹的商業利益等各式各樣的企圖。

本書雖然以「培養肉」為話題的核心,然而更像是一本人類學的田野研究,它同時也深入歷史,如同一種民族誌研究(雖然使用這個專門研究人本身的學科名詞來描述有點怪!),透過這面稜鏡,我們將可以深度檢視我們這個患上肉類功能失調的當代社會各個面向。


【深思推薦】
王建鎧|本書審訂、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林紘睿|suiis素易創辦人
楊大偉|GREEN MONDAY集團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縱觀人類世系自智人而始上下十萬年,自然環境決定了人可以吃什麼,也形塑了人類最早的文明。隨著人類文明的開展與勃發,透過馴化大自然得到的糧 食作物與家禽畜,更進一步在這顆星球的千萬不同角落構築起繁盛的人類社會,伴隨著各地特有的飲食文化孕育反應各自風土的文明靈魂。
然而一如所有的地球生命,人類不會停下演化的腳步,所有的知識與技術都不停地碰撞著尋求出口。培養肉品,這個透過晚近尖端組織醫學技術所描繪的全新飲食文 明可能性,看來頗有徹底巔覆傳統禽畜肉品生產與消費產業的架勢。做為人類文明基石的要素之一,傳統肉品產業鍊結的改變,必然連帶重塑人類飲食產業甚至文明 結構。
此時此刻,熔鑄著各種新世代的道德訴求與技術革新的培養肉品,究竟是迎來完全不同的未來人類社會面貌?又或者只是包裝了新穎科技與善意的外衣,實則是混雜 了野心炒作與盲目妄想的新世紀鬧劇?本書將人類文明的種種面相、歷史與文明、哲學與科技、道德與欲求──環繞著培養肉這個主題,嘗試逐步思索與勾勒出人類 未來的樣貌。
──本書審訂、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王建鎧

▌實驗培養肉算不算素食?這個問題也曾在素食圈裡,掀起驚滔駭浪的討論。作者實地採訪各個從事培養肉、人造牛奶與其他人造食物等新創公司,也爬梳多方文獻,試圖從科學、哲學、神學等面向,找到對於培養肉,以及未來各種人造食品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作者文筆生動,探討層面廣泛,絕對能夠給你一場思辯震撼,十分精彩!如同作者自問:我之所以關注培養肉的故事,是因為它觸及我靈魂深處的一個複雜角落。吃 動物是道德的嗎?如果吃動物是不道德的,但是我還是吃動物,那麼這種虛偽的生活意味著什麼?這些並不只是關乎動物及其道德地位的問題,也是關於我們人類的 慾望和道德提升的前景問題,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物種。
──suiis素易創辦人 林紘睿

▌看畢此著作,你會明白為何研發植物肉是解決地球糧食危機的一大方向。書中提及多個跟食物有關 的「遠見」,並訪問了不同把遠見實踐出來的組織,我們見到改變正在發生(Change is Happening),但必須要全人類立即作出適切的行動,方能及時制止糧食和氣候危機。」
──GREEN MONDAY集團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楊大偉


【各界好評】
▌「歷史學家班哲明・烏爾加夫特藉由綜合科學報導與哲學沈思的深度研究中,探索了(實驗室培養肉)這個『小卻奇怪的世界』。」
──《Nature》

▌對那些倦於培養肉界各種大話的人來說,本書可謂一帖良藥──人們已經厭倦了無止境的承諾,也厭倦了對未來美好日子的等待。
──新食物經濟網站(今The Counter新聞網)

▌歷史學家班哲明・烏爾加夫特藉由綜合科學報導與哲學沈思的深度研究中,探索了(實驗室培養肉)這個「小卻奇怪的世界」。
──《自然》

▌獲選為2019年秋季最佳獨立製作書籍之一。
──《出版者周刊》

▌對圍繞培養肉發展的技術、倫理與文化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這是一個關於實驗室培養肉的製造、融 資與品牌的機敏調查。在這個複雜的釀造過程中,人們對食品未來與工業化農業的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反思,如人畜共通疾病的傳播、環境破壞與抗生素抗藥性等…… 資訊密度大但不枯燥,抽象的問題與宏大的想法穿插著鮮活迷人的對談,如與拉比談到培養肉是否符合猶太教規,以及與組織工程師談到用於替代人體器官與時尚業 皮革的可能性。風險資本主義與未來主義等高深精妙的次文化也滲透其中。
──《Foreword》

▌烏爾加夫特對細胞培養肉各種工業與文化議題的調查,可以是這個主題的基本介紹。
──《Publishers Weekly》

▌一本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書。
──《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

▌對於對地球食物未來感到好奇的人來說,這本書讓人欲罷不能。
──「Good Food Revolution網站」Jamie Drummond

▌博學、妙筆生花且風趣的烏爾加夫特是一名優秀的嚮導。他引導讀者參觀焦點團體、裝置藝術、專題討論、甚至奇特的實驗室。烏爾加夫特開始了精彩的探索,即『真正的』與『自然的』概念在培養肉運動中所具有的強大地位。
──Public Books書評網

▌在實驗室培養『肉類』的追求(一個從科幻小說化作現實的概念)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食品的範 疇。人工與天然的區別是什麼?當我們成為肉類的設計師時,我們對肉類的理解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從倫理學到經濟學,班哲明・烏爾加夫特的新書揭露這些問 題,讓有關實驗室培養肉的爭論成為審視食品未來一個強有力的視角。
──Gastropod podcast共同主持人 Nicola Twilley

▌班哲明・烏爾加夫特是一位活躍且興趣廣泛的思想史家,他的《肉食星球》是一本值得閱讀、包容廣泛且具有啟發性的反思,反映出我們對食用動物肉的思考與生產方式正在發生的變化。
──《食物與廚藝》(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作者 Harold McGee

▌《肉食星球》對殺戮動物為食的曖昧性,提供了深沈且見解通透的思考,這本書帶來一個可喜的變化,一方面是培養肉支持者的熱心擁護,另一方面是許多反對肉食者尖銳的擬人觀。
──《帝國與料理》(Empire: Cooking in World History)作者 Rachel Laudan

▌隨著新形式的後動物蛋白質開始出現在我們的餐盤上,肉類已經成為可食用的科幻小說。班哲明・烏爾加夫特在他那本饒有趣味的新書中,呈現出技術與設計如何重塑食物的未來,對人類演化的影響,我們如何定義我們的動物同伴,甚至是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劃下的界線。
──BLDGBLOG部落格與《紐約時報》暢銷書《盜賊視角的城市指南》(Burglar’s Guide to the City)作者 Geoff Manaugh

▌班哲明・烏爾加夫特以優雅風趣的筆法講述了他追尋實驗室培養肉漢堡的五年歷程,絮絮不休地訴說著現代人對肉的渴望。《肉食星球》質疑的是,作為一個會吃會思考的人類,夾在想像中田園農場的過去與誇大的生物反應器未來之間,會是什麼樣子。
──榮獲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肯定的飲食作家 John Birdsal

▌《肉食星球》這本書既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盲目樂觀,它探討了肉食對我們這個物種、對喜歡吃肉的數十億人、以及對那些從事在容器中重塑重造肉品或類似物這 等具有不確定性的複雜技術創業工作的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這本書是一種創新且魅力十足的人種學,藉由幽默諷刺、世故的第一人稱敘述,橫跨了從培養皿到 星球的尺度。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人類學系教授 Mike Fortu

作者簡介班哲明・阿爾德斯・烏爾加夫特Benjamin Aldes Wurgaft是一名作家與歷史學者。他曾先後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紐約新學院與衛斯理安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任教。他也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人類學訪問學者,以食物和其他主題為題的撰文,經常出現在《食品研究期刊》(Gastronomica)、《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與《刺蝟評論》(Hedgehog Review)等知名期刊上。推特帳號 @benwurgaft譯者簡介林潔盈台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如果,你來佛羅倫斯:漫步在天堂美食與文藝復興之間》、《法式料理聖經》、《希利爾講藝術史》等。

誌謝

Chapter 1 虛擬生活/現實生活
Chapter 2 肉
Chapter 3 承諾
Chapter 4 迷霧
Chapter 5 疑慮
Chapter 6 希望
Chapter 7 樹1
Chapter 8 未來1
Chapter 9 普羅米修斯
Chapter 10 飲食文化
Chapter 11 複製
Chapter 12 哲學家
Chapter 13 馬斯垂克
Chapter 14 猶太潔食
Chapter 15 鯨
Chapter 16 同類相食
Chapter 17 採集/分別
Chapter 18 艾比米修斯

註解
中英對照
參考書目


【審訂序】
        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縱觀人類世系自智人而始上下十萬年,自然環境決定了人可以吃什麼,也形塑了人類最早的文明。隨著人類文明的開展與勃發,透過馴化大自然得到的糧食作物與家禽畜,更進一步在這顆星球的千萬不同角落構築起繁盛的人類社會,伴隨著各地特有的飲食文化孕育反應各自風土的文明靈魂。
        然而一如所有的地球生命,人類不會停下演化的腳步,所有的知識與技術都不停地碰撞著尋求出口。培養肉品,這個透過晚近尖端組織醫學技術所描繪的全新飲食文明可能性,看來頗有徹底巔覆傳統禽畜肉品生產與消費產業的架勢。做為人類文明基石的要素之一,傳統肉品產業鍊結的改變,必然連帶重塑人類飲食產業甚至文明結構。
        此時此刻,熔鑄著各種新世代的道德訴求與技術革新的培養肉品,究竟是迎來完全不同的未來人類社會面貌?又或者只是包裝了新穎科技與善意的外衣,實則是混雜了野心炒作與盲目妄想的新世紀鬧劇?本書將人類文明的種種面相、歷史與文明、哲學與科技、道德與欲求──環繞著培養肉這個主題,嘗試逐步思索與勾勒出人類未來的樣貌。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王建鎧

【作者自序/誌謝】
        看吶,這是我肉身所欠的債。
        若是沒有培養肉(kweekvlees)界諸位的慷慨與善意,這本書的研究是不可能達成的。我特別要感謝非營利組織新收穫(New Harvest)的Isha Datar 與Erin Kim,以及Kate Krueger、Marie Gibbons、Jess Krieger、Natalie Rubio 與Andrew Stout等,還有最後提到但絕對不是最不重要的會議策劃專家Morgan Catalina。Mark Post 歡迎我前去他位於馬斯垂克(Maastricht)的實驗室拜訪,以罕見的坦率與我分享了他的想法;感謝他與他的家人以及波斯特實驗室(Post Labs.)
的每一位。感謝突破實驗室(Breakout Labs)的Hemai Parthasarathy 與Lindy Fishburne 就科技未來的分享;感謝Oron Catts 有關生物技術的談話、挑釁與笑話;也要謝謝善待動物組織(PETA)的Ingrid Newkirk。Ryan Pandya 與Perumal Gandhi 願意與我為友,讓我在他們從愛爾蘭科克(Cork)到加州柏克萊培養牛奶蛋白的過程中,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感謝好食研究所(the Good
Food Institute)的Bruce Friedrich、Paul Shapiro 與Jacy Reese,謝謝你們啟發性十足的意見交流。Nils Gilman 是帶領我進入未來世界作品與諮詢的第一位導師,我對未來主義(futurists)的想法反映了我們近十年的談話;我對此感激萬分。Scott Smith 與Ramez Naam 也從市場行銷、心理治療再到科幻小說寫作的角度,分享了他們對未來主義作品與這些作品對其他實踐的影響。Mary Catherine O’Connor 與Amy Westervelt 幫助我建立起培養肉與氣候變遷報導這個廣大世界的連結。Michael Rudnicki 糾正了我對幹細胞(stem cells)功能的錯誤看法。Cor van der Weele 則與我分享了有關生物倫理與生物哲學的觀點。我在這裡還想表彰其他許多研究人員與行動主義者,不過他們要求匿名,因此我不會公開他們的身分——我非常感謝他們的幫助。
        不是每個作家都能在研究過程中玩到度度鳥形狀的假雞塊,或是聽到有關培養肉與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美學的過渡有著何種關係的臆測;非常感謝設計組織「下一代自然網絡」(Next Nature Network)的Koert van Mensvoort 與Hendrik-Jan Grievink 在阿姆斯特丹給了我一次非常棒的訪談。
在此特別向未來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IFIF)的諸位對話者致意: Rebecca Chesney、Sarah Smith、Miriam Lueck Avery、Lyn Jeffery 與Max Elder。謝謝你們讓我能夠實際觀察未來諮詢的實踐。在研究期間,我很幸運能經常訪問倫敦,在此想感謝我在英國培養肉界的友人Marianne Ellis與Illtud Dunsford。我對Neil Stephens 也是感激不盡,我的作品是以他多年來對早期培養肉界研究人員的採訪為基礎,我們兩人的對話也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如果沒有他,這本書就不會這麼重要了。Alexandra Sexton 在我們兩人研究道路不斷交叉之際,教我許多有關肉品替代培養實驗的知識。David Benqué 闡明了培養肉與設計界的交集。在美國,Christina Agapakis 分享了她早期對培養肉的疑慮,以及她對像她自己這樣的生物技術專家的觀點的幽默感。感謝Amy Harmon、Tom Levenson與Nicola Twilley 就當代科學新聞的詳細狀況所進行的分享;以及Warren Belasco、Nadia Berenstein與Rachel Laudan 對食物歷史的思考,他們的反思交織在一起,貫穿全書。Cassie Fennell 指導我民族誌田野調查的方法,教我不要放過任何機會。
        晚上睡個好覺,民族誌研究也會更有效率。所以我要感謝Jennifer Schaffner 讓我使用她在舊金山波特雷羅丘(Portero Hill)的客房,謝謝Jeremiah Dittmar 將她在倫敦哈克尼的充氣床墊借給我睡,也要感謝Jordan Stein 讓我在紐約Hell’s Kitchen 的舒適沙發上借宿。謝謝你們!
        我在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擔任安德魯梅隆跨領域博士後研究員時,對本書主題有了模糊的概念。當時我很幸運地搬到Nicolas Langlitz 旁邊的辦公室,並因為他而認識了科學人類學。感謝Langlitz 與新學院的諸位同事,鼓勵我在歐洲思想史以外的領域進行研究。一筆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補助(編號1331003 :組織工程與永續性蛋白質開發),最終讓我在麻省理工學院做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繼續進行科學史與科學人類學方面的額外訓練。我非常感謝Stefan Helmreich 與Heather Paxson ; Stefan 贊助我到麻省理工學院的人類學系,並為我的研究提供建議,他和Heathe 同時扮演了朋友與對話者的角色,教了我很多東西。Irene Hartford、Barbara Keller 與Amberly Steward 讓我瞭解如何在麻省理工學院內行動自如。Maria Vidart-Delgado 加入我的行列,和我一起讚美與哀嘆博士後研究的情況。Anya Zilberstein 與David Singerman 教我環境史與科學史。謝謝Mike Fischer、Jean Jackson、Erica James、Graham Jones、Amy Moran-Thomas、Harriet Ritvo 與Chris Walley 在我逗留麻省理工學院期間的友好對話與專業回饋。我還要感謝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Hannah Landecker,謝謝她就組織培養史的分享與指導,還告訴我《太空商人》(The Space Merchants)這本書;還有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的James Clifford,謝謝他和我討論歷史與人類學之間的學科關聯與分界。
        《肉食星球》這個帶有實驗性質的寫作形式,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我多年研究生涯中的作家夥伴。我想感謝Alice Boone,她的談話啟發了這本書所採用的方法學;我也要感謝洛杉磯貝塔水平/勘誤沙龍(BetaLevel/The Errata Salon)與《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的諸位:Nicole Antebi、Amina Cain、Jason Brown、Colin Dickey、Boris Dralyuk、David Eng、Ariana Kelly、Evan Kindley、Sarah Mesle、Heather Parlato 與Amarnath Ravva。舊金山的普雷林格圖書館暨檔案中心(The Prelinger Library and Archive)是我主要的創作靈感來源,當研究與寫作的挑戰似乎太過巨大時,這裡幫助我重新找到方向,開啟新的道路;衷心感謝Megan & Rick Prelinger。我能夠寫下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我的精神分析師Michael Zimmerman 所擁有的專業技巧與提供的照護。
        我的父母Merry (Corky) White 與Lewis Wurgaft 是本書的秘密英雄,他們幫助我度過了好幾次的崩潰。他們不要求回報,只希望我能繼續寫作。他們為我做了很多,所以就當這是本書的第二個題獻,僅將本書獻給他們兩位。我也要感謝Gus Rancatore 與Carole Colsell,感謝他們在手稿準備過程中艱難的幾個月裡對我的幫助。
        我感謝每一位讀過本書初稿的人。Lewis Wurgaft 在我撰寫時仔細閱讀了每一章,並坦承告知他的想法。所有最漂亮的文句,都是我們來回討論的成果。我很幸運能有他的指導。Merry White從人類學家的角度閱讀了我的草稿,並提出專家建議。Stefan Helmreich 亦是如此,他確保了我書中能充滿人物與他們的思想。我要感謝Kate Marshall,也就是我在UC出版社的出色編輯,是她引導我走過出版過程的各種潛在陷阱,確保這本書盡量能觸及更多的讀者。同樣也要感謝Bradley Depew、Enrique Ochoa-Kaup、Kate Hoffman、Richard Earles、Alex Dahne 以及UC出版社的整個團隊。讓我感到同樣幸運的是,Darra Goldstein 認為可以將《肉食星球》納入她的食品研究系列中;在《美食學:食品文化雜誌》(Gastronomica: A Journal of Food and Culture)的早期,Darra 是採納我食品專題著作的編輯,我非常感激她一路上的幫助。感謝Mike Fortun、Rachel Laudan、Tom Levenson 與Sophia Roosth 協助UC出版社閱讀手稿,提出周到、有支持性與建設性的建議。
        在編輯工作方面,同樣也非常感謝Kat Eschner 的協助,她敏銳的評論與有關文體的建議,讓這本書能呈現出最優秀的層面,也讓編輯工作成為一種樂趣;還要感謝Rebecca Ariel Porte,她的細心閱讀為我指明了文學創作中超越政治生命與自然生命的方向,也讓我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把自己看得太重。在我撰寫本書之際,Josh Berson 正在完成他自己以肉品為題的著作,我的書反映出我們當時的一連串對話,以及彼此閱讀草稿的看法,也非常感謝他能分享自己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人類生存利基的理解。Alice Boone 讓我發現自己的做法有什麼毛病與錯誤,並幫助我從新的角度看待我的論點與結論,瞭解每一個疏忽能如何徹底轉變成幸運之處。我也要感謝下面諸位的閱讀與評論: Elan Abrell、Christina Agapakis、Nick Barr、Warren Belasco、Shamma Boyarin、Isha Datar、Nathaniel Deutsch(他在聖塔克魯茲健行時幫我為本書命名)、Jeremiah Dittmar、Aryé Elfenbein、Nils Gilman、Erin Kim、Kate Krueger、Edward Melillo、Ben Oppenheim、Alyssa Pelish、Justin Pickard、Nick Seaver、Alexandra Sexton、Sarah Stoller 與Shannon Supple。
        在試圖將《肉食星球》介紹給這個世界時,我做了很多學術與科普演講。我要感謝許多機構的主持人與聽眾,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沃爾夫人文中心(以及該機構的Jim English 與Emily Wilson)、牛津食品暨烹飪研討會(以及Ursula Heinzelmann 與Bee Wilson)、巴納德學院、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紐約大學、漢庭頓圖書館、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勘誤沙龍、腦殘沙龍(the Lost Marbles Salon)、未來研究所、未來論壇(Forum for the Future)以及Continuum創新諮詢公司。
        感謝來自麻州北安普頓獸肚公司(Belly of the Beast)的Aimee Francaes 與Jesse Hassinger。他們至少確保讓我吃到一些符合永續原則的當地美味肉品。
        謹將本書獻給Shannon Supple,她的關心與支持支撐著我走過這一段路,她的好奇心與驚奇感為我帶來許多啟發。
班哲明.阿爾德斯.烏爾加夫特(Benjamin Aldes Wurgaft)
加州洛杉磯
加州奧克蘭
麻州劍橋
 
 
第十一章〈複製〉的擴充版本,將以〈論擬態與肉品科學〉(On Mimesis and Meat Science)為題發表於科學史期刊《歐西里斯》(Osiris)。
第十二章〈哲學家〉的擴充版本,將以〈純素主義者希望的生物科技安樂鄉〉(Biotech Cockaigne of the Vegan Hopeful)為題,發表在二○一九年春季的《刺蝟評論》(Hedgehog Review)。
第十四章〈猶太潔食〉的早期版本,曾刊登在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的線上期刊《揭露者:宗教與媒體評論》(Revealer: A Review of Religion and Media),題名為〈實驗室培養肉可以是猶太潔食嗎?〉(But Will the Lab-Grown Meat Be Kosher?)
引用自〈霧中蜀葵〉(Hollyhocks in the Fog)的文句,出自詩人奧古斯特.克萊因扎勒(AugustKleinzahler)的《黎明之前/霧中蜀葵》(Before the Dawn/Hollyhocks in the Fog)。二○一七年奧古斯特.克萊因扎勒版權所有。經法勒、史特勞斯和吉魯出版社(Farrar, Straus, and Giroux)授權轉載。
引用自〈匿名者:我與彭古爾〉(Anonymous: Myself and Pangur)的文句,出自愛爾蘭詩人保羅.穆爾登(Paul Muldoon)的《1968-1998 年詩作》(Poems 1968–1998)。二○○一年保羅.穆爾登版權所有。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