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骨就能救命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養骨就能救命
★中國國寶級中醫大師50年行醫心得
養骨健身才能百病不生
★韋氏獨門養骨操+食療方
預防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胃疾、糖尿病、高血壓、鼻竇炎、椎間盤突出、靜脈曲張……等現代文明病
★養生保健新觀念 健康長壽從養骨開始
現代大多數文明病的病根都在骨骼,對症下藥,從養骨開始
做好「米字」保健功,降低心絞痛
胸背部拍打法、養肺又養胃
脊椎調養好,糖尿病自然消
頸椎不僵硬,遠離頭痛、失眠、高血壓
骨盆養得好,心腎健康,幸福到
作者簡介
韋貴康
1938年生於廣西賓陽縣,國際著名骨傷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歷任廣西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院長、廣西中醫學院院長、骨傷科研究所所長。
社會職務有: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評審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終評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科研究會資深會長,廣西政協常委,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廣西科協副主席,廣西中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廣西國際手法醫學協會理事長,《廣西中醫藥》雜誌主編,《中國中醫骨傷科》、《中醫正骨》雜誌副主編,世界中醫骨傷科聯合會資深主席,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主席,香港骨傷科學院院長,國際中醫藥學院院長,美國國際疼痛醫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俄羅斯依爾庫茨克醫學院及骨科研究所客座教授,澳大利亞自然醫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中醫學院客座教授等。
韋教授長期從事中醫骨傷科教學、醫療、科研工作,擅長脊柱損傷性疾病與脊柱相關疾病診治,以手法治療著稱,獲得中國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五項,國家專利三項,發表論文九十多篇,主編或副主編著作二十六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中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中國名老中醫、中國骨傷名師、桂派中醫大師、世界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大師。曾應邀到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進行講學及學術交流。
序言:聽韋院長談健康
第1章 養生之計在於骨
生命源於健康的骨骼
養骨從中軸線開始
脊柱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骨骼是支起身體能量的網路
求醫不如先求家人
補鈣和運動,不是養骨的全部
講究飲食,增強骨骼,延緩衰老
第2章 摸摸胸和背,驅除病與痛
——胸椎相關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養護胸背部,體質不再虛弱
心腦血管疾病——請給發動機充足的空間
肺病——關愛身體裡的兩扇窗
養胃,從胸背部開始
糖尿病——靠脊椎整複來調節胰島素分泌
抑鬱症——理療改變情緒
第3章 脖子常轉轉,精神自然好
——頸椎相關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頸椎病,最典型的頸椎疾病
有一種高血壓與頸椎有關
打敗頑固性偏頭痛的妙方
老是失眠,不妨查查頸椎
記憶力減退,別光冤枉大腦
耳鳴、聽力不好,不要忽視頸椎
保養頸椎,治好鼻竇炎
巧治打嗝
容易與頸椎病相混淆的肩周炎
黃金三小時,搶救中風
第4章 骨盆正起來,人生就硬氣起來
——骨盆相關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骨盆是貫通身體上下的樞紐
骨盆是身體裡的能量之庫
腰酸腿痛的根本原因在骨盆
骨盆還是性福的發源地
孕育新生命獨一無二的地方
產後媽媽,別忘了關上你的幸福之門
第5章 拍拍腰和腿,給自己一個健康的明天
——腰腿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腰和腿密不可分
補腎先養腰
維持體型從腰部開始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療法
腰椎與男性性功能障礙
腰酸背痛不是準媽媽的必經之痛
防勝於治的膝關節炎
別對小腿上的「小青蛇」視而不見
為「第二心臟」添活力
第6章 孩子的骨骼需要我們悉心呵護
分娩過程中傷及孩子的骨骼怎麼辦
良好的姿勢絕不僅是外型問題
運動得當,才會長高
跌倒了就站起來——事情沒那麼簡單
視力減退,請幫助孩子及時挽回
養好骨骼,孩子更聰明
身心健康的孩子才可能骨骼強健
小孩骨骼未成熟,不宜過早扶走路
第7章 身子好,骨才硬朗
全身器官積極工作,回報骨骼有力的支援
得到新鮮能量,骨頭才能更加強健
骨質疏鬆,身體罷工的信號燈
現代生活方式暗含的危機
準備好,健步如飛吧
後記:向飲食起居要健康
生命源於健康的骨骼 到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個問題爭了幾千年,一直沒有定論。那麼,孕育生命之初,究竟是先形成心臟,還是先有骨架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生命之初,骨架先造形。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胎兒在母體四週左右,脊柱的雛形已經開始長成,而這個時候,心臟細胞才是一個小疙瘩。而後各種器官逐步發育。 既然上帝為我們的生命源起做了如此安排,當然是有他的道理的。正如所有的植物在成長過程中必定先長枝幹,後長葉,接著開花一樣,人體只有在長好了脊椎這一「枝幹」之後,才能生長出茂密的分枝和樹葉。 換言之,如果在胎兒時期,脊柱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成分,就必然會造成它的發育不良,進而影響出生嬰兒的體質健康。更重要的是,如果小生命在娘胎時就脊柱發育不正常,出生後必然會帶來許許多多的健康問題,如大腦發育不健全、智力低下、器官功能不全、四肢先天缺陷等。 試想,當一個胖乎乎的小生命啼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時,爸爸媽媽乃至他們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哪個不是心裡樂開花。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憂,剛當上爸爸媽媽的欣喜之情還沒減退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小寶貝是一個不健康、有缺陷的嬰兒,那種痛苦又讓人多麼無奈。 廣西某工廠一對年輕夫婦,二○○二年初登記結婚,這一年年底生了一個體質虛弱的孩子,頭三年,夫婦倆先後花了數萬元給小孩求醫看病。 小孩算是保住了性命,但也落下了殘疾,到了四歲多才學會走路,而且是一腳高一腳低地跛行。到我這來看病時,這個小孩已經七歲多,不僅走路不正常,還說話結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包括大小便都要父母幫忙。因為這個毛病,上幼稚園,園長都不收,父母只能請來保姆長年累月地照看他。這一個先天殘疾的小孩,給年輕的父母親乃至全家人帶來了長久的痛苦和沉重的負擔。 據統計,全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殘疾兒出生,他們給家庭,乃至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究其原因,發育是胎兒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成分或受到外邪襲體,造成脊柱不良,最終影響了出生嬰兒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