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12年國教108課綱的願景與挑戰)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素養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12年國教108課綱的願景與挑戰)

作者:韓國棟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27日
ISBN:9789571383941
語言:繁體中文

  這是一個翻轉臺灣教育的新契機!
  讓家長卸下心頭重擔,讓孩子放下書包及課本負擔,以人為本,成就自己。
  當教育新頁已重新開啟,您與孩子已經準備好自信的做最好的自己了嗎?

  認識十二年國教,35則必讀QA,解惑一○八新課綱的所有疑問!

   一○八學年度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堪稱臺灣自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後,最重大的教育改革。

   十二年國教徹底翻轉從前的教育思維,要從以往的國家主義思維,脫胎換骨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無論課程和老師教學,都要以成就每個孩子為目標!

  教育最前線,核心三要素:課程VS師資VS教學

  作者前為《中國時報》資深教育記者、《國語日報》總編輯、《中學生周報》社長,長期關注臺灣教育政策,實地走訪建國中學、松山工農、三重高中、中崙高中、樟樹國際實創高中、幸安國小、國語實小、復興國小等校,採訪各校校長,帶來第一手素養教育的現場觀察。

專文推薦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彭富源



作者簡介

 

韓國棟

 

  曾擔任過國中公民老師,後任職於《中國時報》,時藝多媒體,文化總會和《國語日報》,為國內資深文教記者,長期主跑教育部,深刻了解臺灣教育政策發展。

推薦序 新課綱現場自發、互動與共好的學習風貌(潘文忠)
推薦序 新課綱時代的教育核心價值(彭富源)
自序

第一章  教改核心價值  成就每一個孩子
一、為什麼教改
二、教改的核心價值

第二章 認識十二年國教課綱  三十五則必讀QA
一、素養導向的教學
二、十二年國教課綱對國小的影響
三、十二年國教課綱對國中的影響
四、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普通高中的影響
五、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技術高中、綜合高中和單科高中的影響
六、十二年國教課綱對升大學的影響
七、十二年國教課綱對升學四技二專的影響
八、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第三章  迎向翻轉的浪潮  校園改變ing
一、臺北市建國中學
二、臺北市松山工農
三、新北市三重高中
四、臺北市中崙高中
五、新北市樟樹國際實創高中
六、臺北市幸安國小
七、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
八、基隆市復興國小

第四章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五大亮點與二大挑戰
一、縣市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現況與挑戰(以新北市為例)
二、總結 



推薦序

 

新課綱時代的教育核心價值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 彭富源

 

  「因材施教」、「適性揚才」,進而「成就每一個孩子」,是教育最核心的理念,每位教育工作者也將此理念謹記在心,持續在教育現場貢獻心力、培育英才。我國自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到現行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一路走來,教學與學生輔導的方式不斷與時俱進,不僅呼應國際趨勢,更重視在地連結。但不論如何改革,都在引領每位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樣的教育精神不會改變。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一○三年八月實施,同年十一月,教育部發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並由各領域研修小組研訂各領綱後,送至課審會審議。十二年國教課綱(新課綱)的審議是項重大工程,教育部邀集各界代表擔任課審委員,密集進行了一九三場次課審大會,歷經二年六個月又二十九天的集思廣益與意見整合,終於完成此一重大教育工程,並順利於一○八學年度正式實施,為我國國民基本教育展開新頁。

 

  新課綱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之主軸,進行「國民教育」及「高級中等教育」間的連貫與統整,透過「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落實適性揚才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培養具備終身學習、社會關懷、國際視野的優質國民;新課綱不偏重學科知識及技能之獲取,強調學習與生活的連結,以培養學生具備「知識、能力、態度」,且能面對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不斷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追求夢想,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欣見《素養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十二年國教一○八課綱的願景與挑戰)》一書對新課綱進行深入、完整且專業的探討。從「成就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核心價值,剖析教育改革的原因,並綜合整理歷任教育部長的努力,見證臺灣教育改革的歷史軌跡;新課綱的種種議題,也精心整理出三十五則必讀QA,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引領讀者更瞭解新課綱;令人感動的是本書也深入全國不同教育階段的學校,以多元角度論述新課綱所帶來的校園改變,並反映教育現場的心聲;最後,再歸納出五大亮點與二大挑戰,作為對新課綱的肯定與期許。本署為國民基本教育的主管機關,除要對本書表達由衷感佩之意,更將持續自我精進,讓莘莘學子皆能在新課綱時代的良好教育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第一章  教改核心價值  成就每一個孩子 一、為什麼教改 宋朝詩人蘇東坡有一次和友人同遊廬山,看到廬山的壯麗多變,不禁詩性大發,寫下千古傳誦的詩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臺灣推動教改三十年了,對於教改的評價,褒褒貶貶,各有不同,不就像蘇軾所寫的這首詩一樣,就是因為大家身處在教改的大環境裡面,關心的焦點各有不同,卻忽略了教改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為什麼要教改?教改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我是臺灣師範大學七十二級的校友,七十二級的意思就是民國七十二年從師大畢業,分發到國中任教。我在國中擔任一年導師後,入伍服役一年十個半月,再回到原國中,當了兩年的訓育組長兼管理組長(現在的名稱是「生活教育組長」,簡稱「生教組長」)。當時,我任教的國中實施非常嚴格的能力分班,從國一開始,學生就被分成「前段班」(即升學班)和「後段班」(即放牛班)。每個年級六班,前段班有二班,後段班有四班,學校的教育資源大部分都放在學生人數佔三分之一的前段班學生身上,人數佔三分之二的後段班學生,可說是被放棄的一群。身為訓育組長兼管理組長的我,感受尤其深刻。 看到有些孩子,國一剛進來的模樣天真可愛,但被分入後段班後,到了國三,天真的模樣變了,有些走入歧途。 三十多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名學生和我的對話,讓我挫折得迄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 當時,快放學了,我看到這名學生在學校的後門附近逗留,好像在等什麼人,我走了過去,問他在那兒做什麼。 「老師,你去過舞廳沒有?」他沒有正面回答,卻冒出這麼突兀的一句話。我跟他說,沒有。他接著有些得意地說:「我現在在舞廳當保鏢。老師知道嗎?到舞廳喝酒要花很多錢,我都不用花錢!」他的話猶如晴天裡突然迸出的雷電,讓我震驚萬分。 這名學生的父親是賣臭豆腐的,他的哥哥比他大兩屆,七十二年我剛進學校擔任導師時,他哥哥就是我班上的學生,我還到過他家去做家庭訪問。 這名學生有大哥的氣勢,在學校裡,總有一群同學跟著他。我擔心他誤入歧途,因此誠心地對他說:「馬上就要畢業了,要替將來多想想,如果不升學,就要去學個技術,千萬不要去當保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