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從宗教、都市傳染病到戰地手術,探索人類社會的醫病演變史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醫學,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從宗教、都市傳染病到戰地手術,探索人類社會的醫病演變史

作者:馬克‧傑克森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6日
ISBN:9789862355367
語言:繁體中文

今日的絕症,明日的醫學,
醫學,如何讓疾病終成歷史?

  |書中收錄「醫學史大事紀」編年表!|

  結合東西方的醫學發展和社會變遷史,
  從醫療觀念與專科技術、公眾互動出發,
  重新閱讀三千年醫學史。

  |醫學如何在人類病史中尋找生機

  ‧身在西元前,希波克拉底為什麼認為生病不是魔法造成的?
  ‧傳染病、麻風病和死亡環繞中世紀,眼見醫院和隔離所紛紛成立,宛如死神的瘟疫醫生是否會消失?
  ‧連文藝復興的達文西也解剖屍體!?手術劇場是讓醫生得以窺看人體的內在靈魂,還是病徵的意義?
  ‧當社會視動手術為歧途時,催生出第一批外科醫師的,竟然是「理髮師公會」?
  ‧瘧疾、霍亂、天花、俄羅斯流感……如何催生疫苗接種和現代細菌實驗室?
  ‧為何女助產士、女醫生曾被排除在醫界之外,女醫師的時代在哪裡?若女性得性病、未婚懷孕或者生產,她要找男醫生還是走向密醫?
  ‧戰亂頻仍,如何透過戰地麻醉手術、整形重建外科和身心症治療,讓一批批傷兵離開醫院,努力在戰後活下去……

  |『醫生,我這裡痛那裡痛......』、『我剩幾天好活?』

  當病患走進診間、坐在醫生面前時,他脫口而出的苦痛、症狀和憂愁,跟千年前的神農氏、希波克拉底和蓋倫聽聞的何其相似......歷史上的醫生怎麼看病?又從何處習得從醫的技術與道德規範?

  曾是英國醫生、後來投身醫療史研究,甚至接任世衛健康與文化專家小組主席,實踐醫生公共參與精神的馬克.傑克森揭開了歷史的舊頁。

  在古老文獻、城市史、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細菌實驗室和戰地醫院裡,思索醫學的制度和物質、文化發展的方向。他以編年史爬梳觀念的變遷,發現醫生的職責跟著社會對醫病關係的期待而變動,而醫院從一開始的救貧慈善,轉而和社會健保制度整合,看病這件事,不再是個人、家庭死生之大事,而是國家的事......

  |當一個醫生願以自身判斷力所及,依希波克拉底誓言行醫時--他看見的不只是病患,還有社會。

  整部醫學史,不只關於病與痛,還反映人們對醫病關係和死亡的焦慮。

  當今社會所關注的醫學問題,社會如何參與?跟著這位醫學史家的探索之路,或許能從本書得到進一步的啟發。

本書特色

  一、重量級學者+醫生+WHO專家幫你上醫學人文史第一課
  二、橫跨中西和歐洲上古、中古和現代重要大事,一書掌握史實和議題
  三、隨書附醫學史大事紀,編年史大事一目瞭然

好評推薦

  導讀 郭文華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審訂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STM中心 副教授
  林正焜 醫生作家、吳大猷科普獎得主
  邱大昕 高醫大醫社系教授兼主任
  陳恒安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潘震澤 前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蘇上豪 外科醫師、金鼎獎《暗黑醫療史》、《開膛史》作者

  本書循著歷史時序描述西醫的軌跡,內容生動有趣,與Roy Porter所作《醫學簡史》,各有長處,互相輝映。書中字裡行間透露出作者社會史觀的洞察力,包括文化、階級與性別,並重新衡量傳統說法中的英雄人物。對於中文世界的讀者而言,無論是醫療工作者、歷史工作者、醫學生、大學生或是任何對於醫學史有興趣的人,都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王秀雲,成功大學醫學系/STM中心 副教授
 
  《醫學,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原文書名,就是《醫學史》(The History of Medicine),但中文書名卻提出了一個好問題:為什麼現代醫學不再講四體液、四元素與四特性的蓋倫醫學那一套?為什麼現代醫學不再使用放血、浸泡、催吐、灌腸等療法,也不再使用草藥複方等成分不明的藥物?又為什麼現代醫學曉得使用麻醉、消毒、輸液,以及進行各種愈形精密的手術,也有疫苗、抗生素、激素以及各種成分固定的藥物可供使用?答案就在於解剖、生理、生化、藥理等基礎科學醫學的進展,也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潘震澤,前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海外推薦

  一如往常的,馬克.傑克森教授提供了我們一個有人性的、開闊的歷史視野,並告訴我們未來的醫學願景。作為一本精彩的醫學史導論,當醫學人文學者與臨床醫生、科學家在第一線影響醫學臨床實踐與療法的方向時,必讀這本書。——珍.麥克諾頓(Jane Macnaughton),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醫學人文教授

  筆法清晰,思路走在時代前端,而且見聞廣博。任何讀者(包括修習醫學史的學生)都更能了解我們每天面對健康保健在新形式、令人驚訝的發展時,和醫學的倫理、道德、文化問題的相互作用。——桑德.吉曼(Sander Gilman),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大學文理學院特聘教授

  在這本醫學簡史中,傑克森教授改變了我們過去理解醫學理論和實踐的方式。——喬安娜.伯克(Joanna Bourke),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Birkbeck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歷史學教授

  這本真實且易入門的書形塑了一種新奇的方式,關於教導學生學習醫學史的重要性,以及在健康和醫學領域能定義和影響醫學史的因素。——琳達.布萊德(Linda Bryder),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kland)歷史學教授

作者簡介    

馬克.傑克森 Mark Jackson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醫學史教授,具有醫師資格,醫療專長在免疫學,同時也是該校醫學人文(Medical Humanities )領域的研究計畫主持人。曾出版數本醫學史入門書,並且是牛津大學學術叢書系列(The Oxford Handbook)醫學史(The History of Medicine)一書的編者 。

  除了在學術領域有所創新,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擔任衛爾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醫學史基金委員會主席,致力促進醫學史研究的開展,現任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研究諮詢委員與健康與文化專家小組主席(WHO Euro Expert Group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Health)。
 
譯者簡介

王惟芬

  臺大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

  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醫學院。譯著有《氣候變遷地圖》、《HOME:地球降溫手冊》、《左手、右手:探討不對稱的起源》、《蝴蝶、斑馬與胚胎》、《測量野性的人:從叢林出發,用一生見證文明與野蠻》、《動物的武器:從糞金龜、劍齒虎到人類,看物種戰鬥的演化與命運》等十餘本書。
 
 

|書中收錄「醫學史大事紀」,不錯過重要時刻|

導讀 醫學與人文的共生之路上,人人都是專家與初學者
|郭文華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平衡與流動:古代世界
|陰陽
◎黃帝與岐伯:健康的脈搏,健康的心臟
|古代生活與健康
|埃及醫學莎草紙
|血液、黏液與膽汁
◎希波克拉底誓言
小結 東西交會

第二章 養生與宗教:中世紀醫學
|都市的貧窮和瘟疫
◎麻風患者
|醫學和信仰
|學習和治療
小結 翻譯和傳播

第三章 身體與書籍:一場醫療復興?
|藝術和解剖
◎作家佩皮斯的手術後一年
|科學革命
◎自學的鍊金術師帕拉賽爾蘇斯
|死亡和絕望
◎1583年牛津學者巴洛論憂鬱
小結 希臘羅馬醫學的延續和改變

第四章 醫院與希望:啟蒙運動
|理論與療法
◎新生兒殺人案的「肺部測試」
◎埃克塞特大教堂中殿北側的墓碑銘文
|醫療市場
◎詹姆斯‧格拉漢的「天體床」療法
|瘋癲與助產
小結 醫療啟蒙時代?

第五章 科學與手術:十九世紀的醫學
|病理學和公共衛生
◎威廉.帕爾默一案
◎遺傳性心臟病
◎胡佛吸塵器
|麻醉和消毒
|對抗病菌的實驗室
小結 公共衛生的發展趨勢和轉變

第六章 戰爭與福祉:現代世界
|戰爭與醫學
◎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宣言」
|工作與社會福祉
|生物科技的興起
◎腹腔鏡和內視鏡
◎器官販賣
小結 醫學的邊界?

結論
醫學史大事紀
延伸閱讀

導讀

|醫學與人文的共生路上,人人都是專家與初學者

  很高興看到又一本精彩的醫學通史在台灣上市。如其中文版書名《醫學,為什麼變成現在這樣子?》所提示的,本書不只於介紹生物醫學的光輝過往,或者是醫術高明,視病猶親的前輩。它善用敘事技巧,以人文洞見,邀請讀者進入過去,彰顯閱讀醫學史的時代意義,簡單說:「醫病關係,或者是醫療與社會,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子?」

  作者Mark Jackson教授具有行醫經驗,研究免疫學,教授醫學史與醫學人文,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研究諮詢委員與健康與文化專家小組主席。他既是醫學史專家,也是資深教育者,著作等身。這本書是繼他編著的Oxford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之後,另一本醫學史的入門之作。它承繼醫師史家Erwin Ackerknecht在A Short History of Medicine(中譯本《醫學史概論》,戴榮鈴譯)彰顯的醫學人文精神,更引進晚近研究成果,將各個時代醫學與社會加以呈現。作為醫學史教材,它銜接以單元與主題為中心的「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課綱」網站(李尚仁教授主持,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htm),補充此間已有中譯本的《醫學簡史》(Roy Porter著,王道還譯)。而作為醫學與社會的大眾讀物,它更可以與資深醫學史家William Bynum的力作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相互呼應,反映近二十年來醫學史領域的蓬勃發展。

  本書原書標題為「為初學者的醫療史指引」(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 Beginner's Guide,收於寰宇一家出版社的「初學者指引系列」),但它的內容絕不簡單。如導論所言,這本書藉由分享醫療與社會的共同過去,超越傳統將醫學與人文對立兩分的框架,主張「醫學史以及更廣泛的人文學科,就跟生物醫學一樣,應當要整合進我們對於健康和幸福的追求中」(頁14)。因此,固然其架構按照年代介紹古代、中世紀、近世、啟蒙與當代的醫學發展,但各章都有特別安排,可見作者的巧思。

  舉其要者。第一章裡不但有醫學生熟悉的希波克拉底與希臘醫學,也有東亞醫學與印度阿育吠陀醫學(Ayurvedic medicine),呈現古人探求生命與身體關連的共通性與差異性。而作為「醫學傳統」,非西方醫療並非就此為止。之後各章作者適當穿插相關內容,顯示這些「另類」治療在各時代的演變。在古典醫學建立後,第二章的中古時期雖然肯定醫療活動的遍地開花,但也提醒讀者這段期間一般人對於疾病的認知與宗教的深遠影響,因為「對許多人來說,心靈的治癒仍比身體的治療更重要」(頁63)。闡述「醫療復興」的第三章固然含括如哈維的血液循環實驗等重要發現,但作者將主軸放在知識傳遞,將醫學放回文藝復興的脈絡,與前一章的跨文化知識傳播與翻譯相互銜接。同樣的,在頌揚科學革命之餘,作者點出中古與文藝復興時期在社會文化上的連續性。一方面宗教依舊影響疾病的解釋,一方面世俗醫療活潑進行,與解剖知識的進展互不干涉。

  作為醫療實作的場域,醫院在台灣醫學史中不是核心課題,但第四章以此為題,讓它成為鋪陳臨床理論、儀器與醫療市場的環節,間接但有力地回應「真的有所謂『啟蒙醫學』的存在嗎」的大哉問。醫學通史固然不能迴避十九世紀科學醫學與醫療產業的興起,但第五章在眾多人物與醫學進展間編入社會議題,像人體買賣、職業衛生、慢性病經驗、公共衛生與清潔用品等,讓第六章從戰爭與福祉(war and welfare)轉進醫療體制時毫不突兀。最後作者以戰爭的比喻點出當代醫療的矛盾與困境。他同意醫學不會新疾病的出現就放棄創新,但他提醒讀者固然「可以期待『醫學史上出現新的篇章』,但這一章裡可能充滿種種疾病,就跟之前的幾章一樣;只是疾病的種類和過去的有所不同而已」(頁238)。

  透過上述巧思,讀者可以發現歷史流轉中宗教與養生、都市化與公共衛生,戰爭與群體健康等三條醫病主軸隱然浮現。這些並非天外奇想;它們一部份是醫學史的既有課題(比方說醫院醫學),一部分反映晚近社會史取向的研究成果。醫學史家,也是《歐洲醫療五百年》作者的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在其書評中指出本書雖為通史,但還是以醫學專業與社會因應為敘述主軸,堪稱中肯。這不意味本書只是《歐洲醫療五百年》的摘要或摘錄。對於已有《歐洲醫療五百年》中文版的讀者而言,本書提供架構相通,但更涵蓋時間更長,提綱挈領的歷史,可以與大部頭的《歐洲醫療五百年》相互參照,各取所長。

  此外,瓦丁頓指出本書重視醫病關係,但病人聲音並未充分呈現,點出本書與《歐洲醫療五百年》共同的挑戰:末期與安寧照護。在高齡化社會到來的今日,困擾現代人的不只是愈來愈多的疾病與層出不窮的藥物,而是如何避免醫療失速與醫療關係失調,在個人、家庭、社區與社會層次上安頓身心。特別在臺灣的情境裡,健康保險型塑尖端醫療的應用範圍,牽動原本就不穩定的醫病關係。讀者或許會問:當「無效醫療」與「善終」看似成為共識,卻無法落實到醫病互動時,醫學史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這本通史從醫療與社會的角度,邀請大家體會古人的養生智慧,看到醫學的貢獻與限制,或許還能進一步跳脫醫療中心的敘述框架,對過去與現代的生死關係有所著墨。

  翻譯則是本書的另一大挑戰。本來通史涵蓋上下古今,內容不易掌握,加上作者引入醫學史的研究成果,信手拈來固然舉重若輕,但翻譯者如何得其要旨,將傳統醫學史裡不會觸及的人物與文獻介紹給讀者,在在需要功夫。對此,翻譯者的努力值得肯定。以醫學教育重視的「醫師誓詞」(Oath of Hippocrates)來說,目前流傳的大多不是希波克拉全集的版本(是1948年世界醫學大會的宣言,見頁211),而維基百科的文言文翻譯又拮据聱牙。相較於此,本書的翻譯直接明朗(頁36-37),可讀性較高。另外,《黃帝內經》的論脈象段落(頁24)出自「平人氣象論」,翻譯者加以還原,給讀者更多思索空間。比方說,原典的「心平」原文將其翻譯成英文「healthy heart」,翻回中文後,兩相對照,讀者可以思考中文的「平」是否等同英文的「healthy」,反省異文化對於健康的不同詮釋。

  此外,對這樣融會醫療與社會,牽涉眾多領域的跨界書寫,一些註解有其必要。固然像亞里斯多德的養生「黃金比」(golden mean)的概念在正文中已有說明(頁41-42),但畢竟受限於篇幅,許多人名事件只能點到為止。比方說,因信仰而遇難的醫學研究者塞爾維特(Michael Servetus)書中僅以「否認上帝是以三個人的形式存在(即教義中的三位一體),因此遭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唾棄,並且為新教改革倡導者約翰‧喀爾文譴責為異端,最後燒死在火刑柱上」(頁89)簡單帶過,但這段時期宗教與科學的關係十分複雜,如果沒有對「反三位一體」(non-Trinitarianism)的論點有所了解,很容易忽略塞爾維特的主張與主流的差異,將他簡化啟蒙論述的「科學烈士」。即便如此,作為篇幅合理,處處可以咀嚼玩味的醫病簡史,其翻譯固難盡善盡美,但這些落差與其說是「問題」,毋寧是刺激讀者將狹窄的醫病對立拉出歷史縱深,反省醫療與社會的起點。

  確實。在追求醫病和解,醫學與人文共生的路上,人人都是專家與初學者(對此,一個最近的例子是賴其萬教授主導的「醫病平台」網路專欄,www.peoplenews.tw/list/專欄/1464679601)。我們需要尋找真理永不妥協的研究者、以人為本,捍衛健康的醫療工作者,更要有關照群體福祉、擘劃永續健康的政策制訂者。如作者的宣示:「在我們試圖改善人類健康的努力中,醫學史和生物醫學是相輔相成的工具。歷史不僅揭露出醫學理論和實踐的連續性和變化之間的種種要素,也展現出個人的疾病經驗、身體和心靈的科學知識以及影響我們對健康和疾病理解的那些更為廣泛的社會因素之間的密切關係」(頁13)。希望讀者透過本書輕鬆掌握醫療與社會上下數千年的變遷,更可以從在文化中感知的身體、在機構與實驗室中成長的醫療,在戰爭與衝突中演化的社會的交相纏繞下回歸原初的醫病經驗,進而深思健康的社會文化意涵。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郭文華

希臘時期的醫療血液、黏液與膽汁(節錄) 在希波克拉底醫學中,健康和疾病,以及人格和個性,不僅會受到神力的影響,更多的時候是由四種體液的平衡與否來決定的,這分別是:血液(blood)、黏液(phlegm)、黃膽汁(yellow bile)和黑膽汁(black bile)。一種或多種體液的過量或耗盡會導致器官阻塞或功能異常,造成外在的病徵和症狀。雖然他許多的同業都認為癲癇是一種神聖或是具神性的病,希波克拉底堅持其成因僅是因為累積太多痰在大腦中。在這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希波克拉底體液說中的自然系統的平衡,並不局限於醫學。根據許多古代文獻所記載的,四體液與四項要素(土、風、火、水)與四個主要特質(熱、乾、冷、濕)與四種氣質(粘液質、抑鬱質、多血質和膽汁質)以及四季相對應。就跟中國和印度阿育吠陀醫學一樣,平衡和對稱在古希臘中足以解釋個人、社會、宇宙以及健康和疾病的關係。 體液說不僅用來解釋個人,還論及跟遺傳有關的罹患某些疾病的傾向,也用以說明特定族群罹患特定疾病的易感性。一般認定婦女和兒童的體液比男人冷濕,因此較容易罹患因痰過量而起的疾病,像是痢疾、氣喘和黏膜炎。體液說也是當時養生之道的中心,著重於環境條件對生理的影響。不同地理區的健康和疾病模式是以風的強度和方向、乾淨和污染水源的位置以及季節天候的變化來判定。在他的《論風、水域和地方》(Airs, Waters and Places)中,希波克拉建議不同體質的人在要在一年中的某個時間到某個地方住一陣子,以減輕特定疾病的症狀,因此建立了醫療氣象學(medical meteorology)的雛形。 希波克拉底全集包含有許多折磨古希臘人的疾病的經典描述,包含破傷風、胸膜炎、氣喘、糖尿病、癌症和躁症與憂鬱症等各種形式的精神疾病,在探討這些精神疾病時,也同樣沒有訴諸於神力的作用,而是以膽汁和痰在大腦中的效應來解釋。古希臘人口因為戰爭、飢荒和瘟疫而大幅減少,而流行病有時是隨著新的農法和家畜傳播開來,或是沿著貿易路線傳開。事實上,由於經濟上對綿羊和山羊等牲口的依賴越來越重,很可能因此促進細菌和寄生蟲傳染病如炭疽病、鼠疫、狂犬病的傳播。古希臘人也比較容易因為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足、工作條件不健康,以及偶爾過度縱欲的生活方式而生病,或是加重病情。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