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腿叔叔(精裝版附作者手繪插圖)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長腿叔叔(精裝版附作者手繪插圖)
花樣女孩的青春讀本。
女孩的虛榮秘密、戀愛心思、
偶爾的小倔強、永遠的做自己,
全部只有《長腿叔叔》可以包容。
※全書穿插三十二幅作者手繪插圖,帶讀者一起體會茱蒂的古靈精怪!
我想我大概可以稱你為「親愛的討厭女孩先生」,只是這樣的稱呼有點侮辱到我。或者我該稱你為「親愛的有錢先生」,但那又侮辱到你了,好像金錢是你唯一重要的特質。何況有錢是一種多麼表面的特質,而且說不定你不會一輩子有錢;華爾街多的是撞得鼻青臉腫的聰明人。不過至少你永遠都是高個子!所以我決定稱你為「親愛的長腿叔叔」,希望你別介意,這只是我對你的暱稱──我們都不要告訴李蓓特太太。
從小生活在孤兒院的吉露莎‧阿波特,因為一篇諷刺作文引起孤兒院董事會成員的興趣,於是資助她念大學,培養她成為一名作家,做為回報,吉露莎必須每月寫一封信給她的資助人,也就是吉露莎所暱稱的長腿叔叔。透過一封封單方面寄出的書信,吉露莎化名為茱蒂,傾訴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自卑、願望、大學生活的喜悅、偶爾的小心眼,但更多是良善的本質。而我們也從茱蒂的字裡行間找回青澀年華中的不安、摸索,回顧自己從女孩轉變為女人的後青春期。
青春懷舊系女子小說:
在那段娛樂貧乏的時光,我們看著紅髮安妮從愛作白日夢的傻丫頭長成《清秀佳人》、學茱蒂寫信給不認識的《長腿叔叔》,躲在心中的《祕密花園》逃避現實的一片荒蕪。那時候我們相信每個女孩都可愛,只要我們不放棄善良,不放棄去愛。
本書特色
◎一本加入女性自主意識的戀愛小說。
◎著重描寫年輕女孩的大學生活、朋友社交以及生涯規劃,當代女性可以自然代入自己的生活經驗。
作者簡介
琴‧韋伯斯特
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生於美國紐約州,是家中長女。她的母親是馬克吐溫的外甥女,父親則是馬克吐溫的業務經理,隨後還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成長,走上文學創作之路對琴‧韋伯斯特來說再自然不過。
自大學時起,琴開始對社會議題產生興趣,這些參與及觀察也被她寫進小說中,她的成名作《長腿叔叔》裡不只一次提到主角對婦女選舉權的關心,並且宣揚女性主義的思想。
一九一六年六月十一日,琴‧韋伯斯特在產下一名女嬰後因產褥熱逝世,得年三十九歲。
譯者簡介
趙永芬
畢業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及東海大學外文系,最近於任教的中國科技大學退休,目前專事翻譯及小說閱讀教學。大學畢業以來,她已有近百本翻譯作品,其中最難忘的是路易斯‧薩奇爾的《洞》(小魯出版)、奧利佛‧薩克斯的《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天下出版)和史蒂芬‧金的《四季奇譚》(遠流出版)。熱愛翻譯的她認為翻譯好比偵探,既要正確判斷原作者的意圖,還得找到最傳神的中文表達出來,刺激又有成就感。
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三是個十足可怕、難捱的日子,一個讓人戰戰兢兢、咬牙忍耐、過後即想快快忘掉的日子。每一層樓地板非得擦得光潔無瑕,桌椅一塵不染,床鋪平整無痕。九十七個身體扭來扭去的孤兒必須從頭到腳梳洗乾淨,身穿漿得筆挺的服裝,聽著大人叮囑他們要彬彬有禮,若是有董事問話,一定要恭敬回答「是,先生。」「不是,先生。」這是很煩人的時刻;孤兒當中年紀最長的吉露莎更是首當其衝。不過這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三也像往常一樣,總算捱到將近結束的時候了。吉露莎為孤兒院的貴賓備妥三明治後,便逃離食品儲藏室,轉而上樓完成她的例行工作。歸她照顧的六號寢室收容十一個四到七歲的小蘿蔔頭,寢室裡十一張小床一字排開。吉露莎請他們靠攏過來,拉平他們皺巴巴的衣服,擦淨他們的鼻涕,讓他們心甘情願又井然有序地魚貫走向飯廳,享受半小時有麵包、牛奶、李子布丁可吃的幸福時光。事後,她癱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把隨著脈搏跳動的太陽穴抵在冰涼的玻璃窗上。打從清晨五點開始,她就一直聽從每個人的吩咐忙這忙那,緊張兮兮的院長不是咒罵,就是催趕。李蓓特太太在董事大人和女士面前,總是冷靜自持、傲慢尊貴的模樣,人後,卻是另一副面孔。吉露莎眺望窗外凍結的寬廣草地,她的視線穿過孤兒院高聳的鐵圍籬,來到下方蜿蜒起伏的山脊上星星點點的鄉村大宅,和矗立在光禿樹林中的村莊尖塔。據她所知,這一天又順利圓滿地結束了。諸位董事和來訪的委員已經四處巡視一遍,讀過報告,喝了午茶,這會兒正匆匆趕往自家溫暖愉快的火爐邊,暫時把這個每月一次的小麻煩拋諸腦後。吉露莎好奇地傾身向前,只見川流不息的馬車與汽車紛紛離開孤兒院的大門,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嚮往。她想像自己跟隨一輛接一輛的馬車來到點綴在山坡上的大房子。想像中的自己身裹皮裘,頭戴綴有羽毛的天鵝絨帽,身子往後倚靠在座位上,嘴裡滿不在乎地低聲對司機說:「回家。」可是一踩上她家的門檻,那幅畫面卻變模糊了。吉露莎的想像力豐富,李蓓特太太告訴過她,要是不當心的話,想像力只會給她找麻煩。然而縱使有敏銳的想像力,也無法帶她一腳跨進那些大宅。可憐、熱切、愛冒險的小吉露莎已經十七歲了,她始終住在孤兒院裡,根本無法想像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