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人文譯叢:十字軍史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7月

二十世紀人文譯叢:十字軍史

作者:(英)喬納森·賴利-史密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ISBN:9787100123846
語言:繁體中文

十字軍運動自11世紀始,直至18世紀末,歷時數百年,深刻影響了歐洲乃至中東、北非的歷史,然而我國讀者卻鮮能對這段歷史有全面的了解。本書正是一部有關十字軍的通史,作者為當今該領域最傑出的學者——劍橋大學教會史教授喬納森•賴利-史密斯。《十字軍史》記述了幾次主要的十字軍運動,同時穿插了十字軍的組織形式、東征過程中的故事,以及十字軍戰士的經歷等內容。本書還展示了十字軍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中國讀者也能一覽西方史學研究之前沿。本書的英語版已多次再版,廣受英語世界讀者好評。對於十字軍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理解,無論來自19世紀浪漫主義還是當今伊斯蘭世界,都被作者納入了考慮的范圍。因此無論是對歷史專業的學者,還是對普通讀者而言,本書都堪稱一部了解中世紀歷史的范本。喬納森•賴利-史密斯(Jonathan Riley-Smith,1938—),英國十字軍史研究專家,十字軍與拉丁東方研究學會創始人。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劍橋大學伊曼努爾學院榮休教授。編着有《牛津插圖十字軍史》《十字軍地圖集》《十字軍簡史》《十字軍、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等數十部與十字軍和拉丁東方相關的作品。

地圖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導言 第一章十字軍運動的誕生: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傳道工作 開戰的原因 教皇烏爾班二世 為解放而戰 一場苦行贖罪的戰爭兼朝聖之旅 耶路撒冷 作為贖罪者的十字軍戰士 回應 「第一次大屠殺」 第二章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歷程 伊斯蘭世界的狀況 第一波浪潮 第二波浪潮:行軍至君士坦丁堡 第二波浪潮:從君士坦丁堡到安條克 第二波浪潮:圍攻安條克及其后果 第二波浪潮:解放耶路撒冷 第二波浪潮的成果 第三波浪潮 十字軍聖戰觀念的發展 第三章耶路撒冷和安條克的聖地及大主教轄區 定居點建立 裝點聖地 拉丁教會成立 1110年以后與當地人的關系 拉丁教會的貢獻 第四章拉丁東方地域的建立、管理和防衛(1097—1187) 鄉間與城鎮 管理 王室與領主們 從鮑德溫一世到鮑德溫五世 保衛定居點 哈丁之戰與耶路撒冷失守 第五章成長中的十字軍運動(1102—1187) 十字軍戰士還是朝聖者 12世紀最初的十字軍運動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士氣低落 傳統的發展 第六章十字軍運動的成年禮(1187—1229)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97年的十字軍行動 教皇英諾森三世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波羅的海的十字軍運動 針對安維勒的馬誇德的十字軍運動 針對阿爾比派的十字軍運動 西班牙的十字軍運動 兒童十字軍運動以及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的宣道活動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的歷程 腓特烈二世的東征 第七章成熟期的十字軍運動(1229—約1291) 13世紀中期的十字軍思想 伯爵們的十字軍行動(1239—1241) 聖路易的第一次東征 普魯士和利沃尼亞的十字軍行動 第一批針對蒙古人的十字軍行動 西班牙的十字軍運動 針對異端的十字軍運動 政治性的十字軍運動 聖路易的第二次東征 教皇格列高利十世 1276年后沒能再發動大規模東征 第八章拉丁東方(1192—約1291) 西里西亞亞美尼亞 塞浦路斯 希臘 意大利人 阿尤布王朝 定居者們對伊斯蘭世界政治的了解 安條克一的黎波里 耶路撒冷王國內的制度性沖突 馬穆魯克王朝崛起 亞洲貿易路線的變遷 馬穆魯克王朝的征服 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定居點被毀 第九章十字軍運動的多樣化(約1291—1523) 可選擇的范圍 十字軍理論家 聖殿騎士團的瓦解 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和利沃尼亞 聖約翰騎士團在羅得島 騎士團國家的特征 塞浦路斯 希臘 西班牙的十字軍運動(1302—1354) 意大利的十字軍運動(1302—1378) 阿卡陷落后導致的十字軍東征行動 十字軍東征行動(1323—1360),以及同盟的出現 塞浦路斯的彼得一世 對土耳其人的關注 大裂教危及十字軍運動 馬赫迪亞和尼哥波立的十字軍行動 針對土耳其人的十字軍行動(1397—1413) 針對胡斯派的十字軍行動 瓦爾納的十字軍行動 對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多種反應以及農民軍的再次出現 庇護二世 征服格拉納達與進攻北非 十字軍行動籌划(1484—1522) …… 第十章舊時代與十字軍運動的消亡(1523—1798) 后記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十字軍在很多地區進行過戰爭,而且,很多卷入這些戰爭的地區在幾個世紀內曾多次易主。因此,這些地區大多都擁有好幾個名字。我認為,本書的一些讀者可能會想去拜訪那些比較重要的地點。因此,基於這樣的假設,在地名方面我盡量遵照《泰晤士世界地圖冊》(The Times Atlas of the World,1984年第六版)中的名稱。但有些地方的某個名字對英語圈的讀者來說實在太熟悉,如果改掉的話會讓他們覺得別扭,所以對這樣的地名,我沒有 采用上述地圖冊的名稱(比如我采用、了「格但斯克」[Gdansk]而非「但澤」[Danzig],「菲茲」[Fez]而非「菲斯」[Fes],「馬林 堡」[Marienburg]而非「馬爾堡」[Malbork])。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在第一次出現時把其他的拼法加括號列出來,在索引里也是這樣處理的。《泰晤士世界地圖冊》采用的是一種在英美廣泛應用的拼寫體系,而歷史學家們並沒有采用這種體系。我認為,如果我試圖按照這本圖冊的標准把阿拉伯人名都重新拼一遍,反而會引起混淆。因此,我在地名上用的是一種拼寫體系,而在人名上用的又是另外一種。研究阿拉伯的學者估計不會喜歡我的這種處理方式,但我的主要目的是讓普通讀者能夠盡可能方便地去理解。每一位在大學任教的歷史學家都知道,他最應該感謝的是他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兩位學生:彼得•埃德伯利(Peter Edbury)博士和諾曼•豪斯利(Norman Housley)博士。他們閱讀了本書的打印稿,並為我指出了若干硬傷和不妥之處。不過,我並沒有完全聽取他們的建議,因此,本書所有的闡述和觀點都由我負全責。在此,我還要感謝珍妮特.戴恩斯(Janet Daines),是她為我錄入了最終的稿件。喬納森•賴利-史密斯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