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與國家的崛起:西方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5月

債務與國家的崛起:西方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

作者:(英)詹姆斯·麥克唐納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ISBN:978752016334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616元

中國歷史上最後三個定都北京的王朝,其滅亡的直接原因似乎都是被“缺錢”壓倒了脊樑:元朝亡於濫發紙鈔;明朝以元為鑒不敢發行紙幣,卻亡於籌集“遼餉”導致的農民大起義;清朝以明為鑒,“永不加賦”,結果導致其在國運攸關的甲午之役,以其30餘倍日本之疆域,10餘倍日本之人口,竟只能籌集到不足3千萬兩白銀軍費;反觀日本之軍費預算,卻高達1億6千萬兩。三朝的歷史只給出了一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雙失敗的反面教程。
 
可是反觀同時代的歐洲,似乎一貫“缺錢”的歐洲王室,卻從沒有因為“缺錢”而亡國。因為國王們找到了一條比“濫發紙鈔則全民反、過度徵稅則貧民反、永不加賦則亡於夷”更好的出路:借錢。為什麼歐洲的君王可以借錢以緩解財政危機,中國的皇帝們卻無從借貸呢?或許,中西大分流的一條線索,正在于“完善的金融市場”之有無?
 
本書正是以這一視角為出發點,力圖證明民主制度在歐洲的建立,是在金融手段大發展的基礎上的。古代的國家之所以日趨集權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戰爭的需要:唯有一個集權的國家才能收集足夠賦稅以支持戰事,從而免于亡於外族。
 
可是,義大利城市邦國卻發現了一種不同于“集權—徵稅—養戰”的模式:向公眾借款打仗。從此以後,歐洲戰爭的勝敗,越來越取決於參戰國能否從金融市場上借到被對手多的借款;而借錢的能力,自然取決於一個國家還錢的信用度;而公民控制的國家的信用,自然大於君主控制的國家的信用。從這以後,民主化的國家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才在國家間的競爭中有了勝出的可能性,才促使歐洲的王權國家日益向民主的道路上前行。

詹姆斯·麥克唐納(James Macdonald),英國經濟史與金融史學者(獨立),曾經長期在金融界工作。出版圖書A Free Nation Deep in Debt : The Financial Roots of Democracy(2003)、When Globalization Fails :The Rise and Fall of Pax Americana(2015),在《金融時報》等刊物發表多篇評論文章。
 
楊宇光,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在研主題包括李約瑟之謎與大分流問題、計劃生育政策對當代中國生育率的影響等。


引言 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

第一章 部落與帝國
一 白手起家
二 蠻族入侵
三 自由人的反擊
四 希臘人的饋贈
五 市民債務
六 國王與僭主
七 迦太基戰爭
八 羅馬帝國
九 崩潰與瓦解

第二章 公民債權人
一 城邦的回歸
二 威尼斯共和國
三 熱那亞共和國
四 佛羅倫斯
五 可償還稅收的衰敗
六 聖喬治銀行
七 自私的公民

第三章 君主的債務
一 君主與商人
二 西印度的財富
三 安特衛普與里昂
四 破產理財術
五 賣官的狂熱

第四章 對霸權的抗爭
一 城市聯盟
二 弑君者
三 光榮革命

第五章 奇美拉
一 太陽王
二 戰後的蕭條
三 奇美拉
四 南海貿易公司泡沫

第六章 困境
一 清算
二 統治階級
三 危機與抉擇
四 專制主義的局限
五 貴族的革命

第七章 革命
一 新世界
二 次和第二次美國革命
三 人民公敵
四 大象與鯨魚

第八章 資產階級的世紀
一 不列顛治世
二 資產階級財政的
三 身份的紐帶
四 食利者的國度
五 林肯綠幣和5~20年期公債

第九章 全民皆兵
一 全面戰爭(部分)
二 帳戶的結算(部分)
三 全面戰爭(第二部分)
四 蘇聯和德國的戰時財政
五 帳戶的結算(第二部分)
結語 聯盟的瓦解

術語表
附錄 關於貨幣單位的說明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