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空氣」但不盲從:不受情緒影響,拒絕「人際空汙」的思考練習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我讀「空氣」但不盲從:不受情緒影響,拒絕「人際空汙」的思考練習

作者:鴻上尚史(Kokami Shoji)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6日
ISBN:9789863598428
語言:繁體中文

「你在朋友中是一個常妥協、不說出真實想法的人嗎?」
「朋友都說你好相處,可是你卻感到愈來愈不快樂?」
 
──掀起日本各大社群媒體熱烈討論的話題暢銷書!──
 
我們以為配合別人很輕鬆,
但為什麼愈是讀「空氣」、和朋友群組往來愈密切,
就愈是感到疲憊不堪?
 
★展開26個對抗「社交微憂鬱」的思考練習!
 
  團體中不知道誰決定的「空氣」,常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無法撼動的決議。大多數人對於說「不」都會感受到糾結與壓力,因此在可忍受範圍內,我們寧可選擇順從已決定的事。
 
  然而,為了遵守「群體」的規矩和意見,我們愈來愈覺得痛苦,看事情的角度也變得狹隘,容易認定「只剩這個解決方法」、「也只能這樣做了」、「已經走投無路了」……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無力與脆弱,
  都是我們的人際關係早已「紫爆」的證明!
 
  如果你是────
  □在意人群眼光容易壓抑自己的人
  □於社群或社交互動感到筋疲力竭的人
  □無法對前輩或主管說「不」的人
  □總是察言觀色、看風向行事的人
 
  試著問自己────
  為什麼你很難拒絕別人的請託?
  為什麼拍合照時會這麼在意自己的表情?
  為什麼會順從討厭的長輩?
  為什麼太晚回覆Line和E-mail會感到焦慮不已?
 
  我們以為「團體」是保護傘,然而為了遵守「團體」的規矩和意見,拘束感讓我們和別人一起時變得愈來愈累……
  ▍久而久之,無論在學校、職場或社會上,身心都變得很痛苦。
 
  這本書要寫給的對象,正是太在意他人眼光,
  不擅長說「不」,總是活在世俗眼光甚至被視為異類的你!
 
  跟著這本書,展開拒吸「人際空汙」的思考練習────
  ✓思考❶ 真正的夥伴不一定需要「度過相同的時光」。
  ✓思考❷ 擺脫「我們都這樣做」、「以前也是這樣」的習性。
  ✓思考❸ 擺脫「假裝大家是朋友的痛苦」。
  ✓思考❹ 務必看穿霸凌者「哎呀,這是○○為了凝聚向心力故意找那傢伙來當犧牲品吧」的目的。
  ✓思考❺ 「大家想的都不一樣」並不表示「誰想的是對的、誰想的是錯的」,而是因為「大家真的都不一樣」。
  ✓思考❻ 務必、務必重視自己的意見!
 
  本書深入淺出介紹人們「讀空氣」文化的來龍去脈,並一一攻破迷思,帶你重新找回「不壓抑的自己」,以及即使讀空氣、也能做自己的生存之道。
 
名人推薦
 
  ★重版不斷,掀起日本各大社群媒體熱烈討論的話題暢銷書!
  張維中(旅日作家)────────專文推薦
  少女老王(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不盲從推薦
 
讀者好評
 
  ★日本亞馬遜4.5顆星,上百則網友好評推薦!
  「讓被『世人眼光』與『察言觀色』綁架、艱苦生存的人們為之振奮的作品。」────每日新聞
  「即便在多元世代,人們還是有『合群』的壓力。這本書給了一條思考之道。」────週刊朝日
  「一個人雖寂寞,但脫離群體的束縛才是減少寂寞感的源頭。作者提出許多不再盲從的好建議。」────週刊現代
  「終章〈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學會自處〉,現代人都應該一讀。」────Twitter網友
  「揭開『讀空氣』的祕密,以及人們苦悶源頭的好書。」────Amazon網友

作者簡介
 
鴻上尚史(Kokami Shoji)
 
  作家、導演,一九五八年生於日本愛媛縣。一九八一年組成「第三舞臺」劇團。二○○八年創立「虛構劇團」。目前活動以「KOKAMI@NETWORK」和「虛構劇團」等劇團演出為主。著有《「氣氛」與「世俗」》(暫譯;「空気」と「世間」;講談社現代新書)、《不死之身的特攻兵:當犧牲成為義務,一個二戰日本特攻隊員抗命生還的真實記錄》(遠足文化)、《放鬆的練習課──不緊張、不焦慮的練習》(暫譯;リラックスのレッスンーー緊張しない・あがらないために;大和書房)等。朝日新聞線上網站AERA dot.〈鴻上尚史的暢快人生相談室〉(鴻上尚史のほがらか人生相談)連載中。
 
譯者簡介
 
陳美瑛
 
  畢業於輔仁大學國際貿易學系、(輔系)日本語文學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日筆譯組。現為專業譯者。    
 
  譯有《經營之神的初心3:松下幸之助的職人精神》、《經營之神的初心4:松下幸之助的幸福之道》(春光出版);《睡不著、睡不好,絕對有救》、《哈佛.慶應最受歡迎的實用談判學》、《讓角色活起來!最強漫畫故事講座》(商周出版)、《TOYOTA職場教戰手冊》、《1秒鐘的用心之道》(台灣角川)等書。

推薦序  讓你跟別人變得幸福  張維中
前言
 
01 為什麼要服從前輩?
02 為何無法拒絕別人的請託?
03 「世俗」與「社會」
04 「世俗」的起源
05 意圖破壞「世俗」的人們
06 根深蒂固的「世俗」觀念
07 「世俗」崩壞中
08 外國沒有「世俗」觀念
09 拒絕他人請託感到痛苦的秘密
10 當他人請託時
11 知己知彼
12 所謂「氣氛」
13 「世俗」的規則1 年長者的地位高
14 「世俗」的規則2 「度過相同時光」很重要
15 「世俗」的規則3 重視送禮
16 「世俗」的規則4 排擠同伴
17 「世俗」的規則5 神祕感
18 「世俗」很難改變
19 對抗「世俗」五項規則的方法
20 對抗強大「世俗」的方法
21 同儕壓力
22 重視自己
23 不怕被排擠
24 「世俗」不只一個
25 支援自己的網絡
26 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學會自處
結語


推薦序 
 
讓你跟別人變得幸福
張維中(旅日作家)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長年住在日本的我,經常被臺灣的朋友詢問:「日本人到底怎麼了?」大家都抱著一種難以理解的情緒,不懂為什麼印象中個性嚴謹,非常遵守規矩又有執行力的日本人,這一次面對疫情的態度是如此慢半拍,而且滿不在乎?當我讀完了鴻上尚史的《我讀「空氣」但不盲從》以後,我想這本書裡提到的日本民族性,多少可以解答各位的疑惑。雖然這本書真正要說的是關於日本人「讀空氣」這件事,但因為探討是什麼樣的前因後果形塑出這種狀況,所以也將歷史中的民族特質爬梳了一遍。
 
  當日本人面對各種的苦難或困境時,經常最後都會冒出一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作為結論。鴻上尚史認為,這跟日本人從未被外族侵略或統治過有關。自古以來日本人面對的多是天災,你不可能對天災生氣,你只能默默接受,頂多就是從反反覆覆的受害中,看看能否找出一點規則和方法來防範。但如果完全沒經驗可循呢?那麼也只能自認倒楣,慢慢去摸索解決之道。然而,因為最終心裡總潛藏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的態度,於是這種認命的生死價值觀,在外人看來,有時候就感覺是種消極和無所謂。
 
  確實,回想起來,我身邊有太多的日本朋友,聊起這次毫無應對經驗的傳染病時,最後都會像口頭禪似地來一句:「真要感染了也沒辦法啊!」倘若抱持此般心態,再極端一點的話,就成為新聞中那些不戴口罩、不遵守自主隔離,趴趴走也無所謂的日本人了。
養成了「那也沒辦法啊」的價值觀,上述的天災算是「自然成因」;其實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影響來自於「人為成因」,那就是《我讀「空氣」但不盲從》這本書裡談到的「約定俗成」和「讀空氣」兩者之間的關係。
 
  約定俗成是一種「世俗」的概念,鴻上尚史認為,經年累月下來,形成了讀空氣的文化。因為所謂的世俗,是沒有明文條列的規矩,傳統怎麼做,大家就會遵守。日本人篤信這股自我約束的力量。一旦你有不同的意見,成為反對者,就可能被認為破壞世俗。同樣地,如果你突然改變一股群體中都默認O K的氣氛,或是個不太察言觀色、不太順從意見的人,就等於是破壞約定俗成的規則。於是你就成為一個「不會讀空氣」的「白目」的人。要是遇人不淑的話,不會讀空氣的你就會被對方討厭;要是在學校或公司裡,更可能被一大群正義魔人,以不存在也看不見的規則來排擠和霸凌你。
 
  日本從古到今,無論群體結構(村落或社會)如何改變,這種世俗的傳統一直殘存著。根深柢固的觀念,到了現代就變成讀空氣的文化。久而久之,日本人認命的那一面顯露出來了,反正覺得孤掌難鳴無法改變群體的規則,那麼就噤聲順從吧,因為「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鴻上尚史在這本書裡,深入淺出且言簡意賅地分析了讀空氣文化的來龍去脈,目的是帶著讀者一一攻破這些迷思,為「不一樣的你」找到解套,尋求做自己的生存方式。我想那不僅是寫給日本人的,也是寫給所有太在意他人眼光,不擅長於說「不」,總是活在世俗眼光甚至被視為異類的每一個人。這些社會價值觀是正確的嗎?難道只是因為大家都這麼想,所以就成為不可挑戰的信念?鴻上尚史提出形成世俗的五大規則,包含年長者的地位高、珍惜「度過相同時光」、重視送禮、排擠同伴、神祕感,領著讀者一條條重新審視這些造成約定俗成的因果。於是,在閱讀之後,或許你才會驚覺其實你也不知不覺被這些奇怪的價值觀給制約了。漸漸地,在群體中,你為了配合大家,變成一個選擇妥協、不表達真實想法的人。不敢說「不」,一開始只是不想找麻煩,也不想帶給他人麻煩,結果委屈自己,最後甚至變成見風轉舵的人,愈來愈投機和冷漠。
 
  我喜歡鴻上尚史在書的後半部提到,我們可能在生活中會遇到困難,其實很想發難,但因為想做個會讀空氣的人(也就是臺灣人說的不白目或息事寧人),所以屈就於害怕同儕反對的壓力而沉默。但鴻上尚史說,那其實不是麻煩,而是生存中的「互相」,那是一種「讓你跟別人變得幸福」的生存方式。換作我的話來詮釋,我想就是人與人之間,偶爾「欠人情」並不是壞事。因為欠了人情要還,才有互相牽繫,才有互助合作。
 
  我們應該將讀空氣視為一種設身處地的著想,而非一種隨波逐流的盲從及委屈。察言觀色並非壞事,抱著體貼之心,但別消弭自己的想法,回歸一個不壓抑的自我。

前言
 
  你是否曾有過受託於人,明明心中百般不願意,卻還是拒絕不了的經驗?
  是否曾經內心有其他想法,卻因在意旁人眼光,只好按捺下來,勉為其難去做其實沒那麼想做的事?
  是否曾在接到前輩的指示之後,心裡忍不住埋怨:「為什麼我非得當個應聲蟲不可呢?」
  明明不想再管訊息了,卻還是得不斷回覆LINE、電子郵件和私訊?
  你是否曾受困於難以擺脫的「空氣」或「團體氣氛」,因此綁手綁腳,難以發揮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為什麼我們總是會為了生活中這些鬱悶的感覺而長嘆不已呢?
  本書將解開讓你感到鬱悶的祕密,提供你人生變輕鬆的方法。
  「咦?這種事還有祕密喔?」你或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
  當然有。而且,一旦知道了祕密,人生也將瞬間變得輕盈起來。
 
  為什麼拒絕別人的請託這麼困難?
  為什麼會這麼在意旁人的眼光?
  為什麼一定要順從前輩?
  為什麼總是得配合大家?
  為什麼要一直在意LINE和電子郵件?
  為什麼總會被周遭不知不覺間形成的「空氣」影響?
 
  以下我將依序說明。事實上,這些問題一點也不難。
  如果仔細思考,答案就出來了。
  「我討厭動腦」,或許有人因而皺起了眉頭。
  思考,非常重要。
  比方說,當你身上發生了一件非常悲傷的事。你覺得很痛苦、很痛苦,
  甚至傷心到想死的地步。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就會一直悲傷、痛苦下去吧。
  所以此時,你必須試著思考:「為什麼我會感到這麼悲傷呢?」
  在思考的過程中,你會察覺到悲傷的程度降低了。
  有這麼簡單嗎?也許你會嗤之以鼻。
  舉個例子吧,假設你養了很久的小狗波吉死掉了。你覺得悲傷不已,止不住淚水。
 
  但如果這時你腦中想的是:「為什麼我會這麼傷心呢?那是因為我和波吉共同生活了十二年的緣故吧。正因為我和波吉擁有開心的回憶,才會覺得這麼悲傷吧。對了,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是什麼時候呢?我想我是因為再也無法和波吉一起擁有快樂時光,才會這麼難過吧。」像這樣不斷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悲傷的情緒也會逐漸消散。
 
  當然,悲傷的事情本身並不會消失。波吉離開的悲傷確實會一直持續。
  但是,如果我們能針對悲傷的情緒進一步思考,思考過程就能帶我們逐漸遠離悲傷。
  這就是所謂「思考力」。
  為了不受情緒左右,我們必須學習思考。這並不是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或為了考進知名學校而思考。
  而是為了避免忽略周遭的情況,為了避免陷入鬱悶而思考;
  也是為了避免感情受創或失敗而思考;
  為了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為了讓人生更加輕鬆而思考。
  因此,你也必須思考讓你身陷鬱悶的祕密。
  思考一點也不難,不如說是變開心的過程。在一個一個解開祕密的過程中,發現事情真正的本質,相信這會讓你感到雀躍不已。
  現在就出發,讓我們一起找出那些讓生活陷入「鬱悶」的祕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