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

作者:朱壽桐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ISBN:9787500478058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新文學中的新人文主義研究》(項目批准號:05B2W044)的結項成果。 本書系統地揭示了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運作中新人文主義的基本范疇,將辜鴻銘阿諾爾德式的近代人文觀念以及新儒學人文主義納入新人文主義的價值視野進行審視與評騭,從而較為科學地完成了對新人文主義中國影跡的歷史把握。本書揭示了新人文主義的理論特征是意念理性,由此出發判斷中國新人文主義的思想內涵,判別新舊人文主義的原則分歧。書中的新人文主義就概念內涵而言指向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白璧德人文主義,將這種新人文主義輸導到中國現代思想界和文化界的骨干人物當然是學衡派文人如吳宓、梅光迪等,以及新月派批評家梁實秋等,而就外延來說,則現代人文主義的先驅者辜鴻銘,以及后來的新儒學家,甚至包括后來轉向人文主義的林語堂,都與這種人文主義有着相當的學術聯系和理論聯系。

前言導論 新人文主義與現代中國文人的文化認知 第一章 新人文主義:西方背景及中國場域的概念論辯 一 關於新人文主義的概念 二 新人文主義的寬泛傾向 三 新人文主義理性形態 第二章 中國新人文主義文人群體的確認 一 白璧德主義的現代認知 二 中國新人文主義文人群體的確認 三 新人文主義及其中國影跡分論 辜鴻銘與中國新人文主義的前奏 第三章 辜鴻銘與新人文主義的理論關聯 一 文化怪胎的人文主義理解 二 面向世界、面向現實的新人文主義意念理性 三 道德本體的人文政治理念 第四章 辜鴻銘的文學傾向及其與新人文主義的契合 一 辜鴻銘的文學批評本體特征 二 辜鴻銘的文學觀與人文性情 第五章 辜鴻銘人文主義歷史文化價值 一 不同角度的歷史認知 二 辜鴻銘與歷史文化屏蔽現象分論二 新人文主義的中國主體:學衡派 第六章 新人文主義內宇宙系統——理性人文 一 新人文主義概念之進一步辨析 二 理性的深度及其古典意蘊 第七章 新人文主義內宇宙系統——道德人文 一 內心自省與道德實現的途徑 二 人文道德與宗教道德 三 道德與文學的理論關聯 第八章 新人文主義外宇宙系統——古典人文 一 新人文主義的古典主義文化情懷 二 新人文主義與古典主義的共同理性 三 人文主義的秩序意識與古典主義的規范化 第九章 新人文主義外宇宙系統——儒學人文 一 儒學人文法則:執中持正 二 儒學人文主義與仁學 三 人文道德與人道主義 第十章 新人文主義外宇宙系統——實證人文 一 實證人文主義的現實關懷 二 人文關懷的現實理路 三 對經驗層次的意念性超越 四 新人文主義的社團實踐分論三 梁實秋的文學人文主義 第十一章 文學人文主義的確立 一 梁實秋與新人文主義關系的復雜性 二 意念理性的選擇 三 文學人文主義的批判視角 第十二章 文學的紀律:新人文主義話語權 一 態度的嚴重性與文學的紀律 二 文學紀律的批判視野 第十三章 人文主義與古典主義意念理性 一 意念理性意義上的古典主義倡言 二 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 第十四章 文學人文主義的理論張力 一 古典主義的意念理性及時代意義 二 永久性與人性 三 文學人文意念的輻射力分論四 林語堂的性情人文主義 第十五章 復雜的新人文主義感興 一 對於精神故鄉的意念沼澤現象 二 與新人文主義的思想鄰壑效應 第十六章 性情人文主義的闡示 一 與新人文主義的分歧:近情、個人化 二 一個近情的性情人文主義者綜論一 新人文主義的文學審視 第十七章 新人文主義與中國文學界 一 白璧德的感召與意念影響 二 學衡派的「拖累」及梁實秋的發現 三 白璧德在中國文學界的妖魔化 第十八章 中國新人文主義思潮的文學品性 一 新人文主義思想資源的片面性開發:歸斂於文學 二 新人文主義理念的偏向性表達:聚焦於文學 三 新人文主義寫作的文學化形跡:批評本體建構綜論二 新人文主義的文化論析 第十九章 新人文主義的意念理性及其中國影像 一 新人文主義的意念理性特征與品質 二 新人文主義意念理性的中國影像 第二十章 儒學人文主義與新人文主義 一 疏離意念理性的儒學人文主義 二 儒學意念理性與新人文主義后記參考文獻與資料目錄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