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武俠片向來被視為盛載着中國文化國族主義,但在香港的大眾文化脈絡下,卻是與香港現代都市工業式社會息息相關。葉曼丰指出,武俠片在香港的六、七十年代意義重大,不單關乎其時香港人的生存狀況,同時表現出各種在社會上互相爭競的主體性和性別論述,也能從中看出資本、人口、貨物、資訊和科技如何在香港流轉。
本書為香港武俠電影研究提供了重要而全新的理論框架,說明社會變遷與文化/美學形式如何交織在一起。本書不單詳細地闡明宏觀的狀況,同時仔細分析個別影片。作者一方面論及胡金銓、張徹和李小龍的經典作品,一方面談論比較少人注目的作品,像是劉家良和楚原的影片。透過這些作品,葉曼丰鑽進武俠電影中的身體符號學和感官世界,點出武俠片中的性別之難,兼而闡明這個香港電影中重要的類型如何跨越邊界,與世界各地的邊緣與少數接合在一起。
《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為讀者點明了武俠片研究的新方向,是電影研究學者和華語武俠電影影迷不可錯過的重要作品。
作者簡介
葉曼丰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大學電影與媒體研究系副教授,著有本書外,另合編有《American and Chinese-Language Cinemas: Examining Cultural Flows》(2015)與 《The Cold War and Asian Cinemas》(2019)。
譯者簡介
譚以諾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系講師,著有《 香港獨立電影圖景:訪問評論集》(合著),譯有《蔡明亮與緩慢電影》。
中文版序
引言: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第一章:身體符號學
第二章:感官世界
第三章:男性神話
第四章:差異之難
第五章:邊緣電影,少數跨國主義
後記
參考片目
參考書目
摘自〈引言〉2004年《功夫》上映之時,正值沙士後遺、經濟轉差,香港人信心下滑。在這背景下,周星馳這部極受讚譽的動作喜劇,可看成是復甦所謂「香港精神」——亦即推動這英國前殖民地在社會和經濟上驚人發展的正面能量和頑強決心——的一次嘗試。影片很大程度上透過阿星(周星馳飾)這角色帶來這場回復。這可悲的小混混在變成功夫大師前,忍受了多少辛酸,最後以新得來的武功復仇,為正義而戰。但同樣重要的是,影片借用了不少香港武俠電影的傳統——例如六十年代粵語神怪刀劍片、李小龍與張徹的經典功夫電影等,並在當下荷里活特技大片主導的語境下,重新想像並創造這些傳統。作為類型,武俠片被廣泛地視為香港電影的代表,但它也可以看成是香港戰後急速且成就非凡的現代化過程的象徵。香港在它六十和七十年代起飛,變成世上最富裕城市之一;同一時期,武俠片亦在本地和國際市場上受到注目。更重要的是,武俠片背後的意識形態論述——像競爭與征服的精神、苦幹和紀律的倫理、面對逆境時的努力不懈——召喚出一種社會精神特質(ethos),這種精神特質往往被視為是成就香港非凡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力。從這點看來,《功夫》嘗試回到較早的武俠發展傳統,並以這科技特效重新改造它們,其目的主要有兩方面︰在荷里活主導的全球電影文化之下維持武俠片的影響力,並在危機之時重新確認一些塑造香港人自我身份認同的核心價值。《功夫》的文化政治固然引人入勝,但影片更吸引我的,是它引發出對更廣泛的香港武俠電影研究的理論問題︰《功夫》強調了武俠片和香港戰後發展的重疊與交接,把這類型放到急速現代化與其衍生的廣泛社會轉變這更廣闊的歷史語境中,因而為這類型發掘出嶄新的分析空間。這也是我對本書的期許︰探討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複雜的重疊關係,特別是在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末這時期。六、七十年代一直被視為香港社會和文化的重要轉折期,我們在期間見證着武俠片的新潮流,同時看見香港由小小的轉口港變成現代工業城市,人們的生活和經驗也有了新的形式。兩者的重合並不是歷史的偶然。它們表面上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趨向,但實質卻是緊密扣連的。事實上,香港這時期的武俠片出現了新的美學策略、主題內容和跨國形式與實踐,這些改變展現出當時香港生活的感官經驗、社會和意識形態矛盾,還有資本、產品、人口、資訊與科技的急速流轉。從這一點看來,我們可以說武俠片是香港殖民和都市——工業現代性最好的文化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