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紅樓夢青年版(六)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紅樓夢》的結局 (7CD+導讀書)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蔣勳紅樓夢青年版(六)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紅樓夢》的結局 (7CD+導讀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紅樓夢》,關於結局,每個人也都可以改寫。
多少年來,我們執著於紅樓夢的真偽,卻忘了讀見文學對於生命更深的包容,
寶玉出家了,賈母也遠去了,人聚人散,一步一步我們看賈家盛極而衰,
在一片白茫茫大雪裡,我們看見有人頻頻回頭,也有人只剩背影依稀。
蔣勳說給每一位曾經年輕、正在年輕、即將年輕的你,
《紅樓夢青年版》最終回,故事從來沒有結束,有些人一直都在。
如果你是曹雪芹,你會怎麼寫《紅樓夢》的結局?
人人心中都有一本《紅樓夢》,結尾也都能各自改寫。然而在巨大的悲劇背後,文學若沒有了寬容,就只能是一個故事。《紅樓夢》不同,它不只是故事,它是一本懺悔錄,是修行的書。它像是一部佛經,從繁華到沒落,作者對一切看得如此透徹,就算經歷抄家,仍要盡力寫出一本書,如同鴛鴦活下來,把賈母的餘生照顧好。他們是在死亡前修行,而不只是在找死的方法如此簡單。
你還記得青春期的自己嗎?
那時候我們都有尋找另一個自己的渴望,也同時有著恐懼。「甄」、「賈」寶玉的對照,彷彿現代心理學,是對青春期自我最好的詮釋,自戀如此,叛逆也如此。無論結局如何,我們要不斷回到前八十回做印證,一步一步踏尋自己心中那場白茫茫的大雪。
作者簡介
蔣勳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大學、淡江大學、東吳大學,並曾為中山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駐校藝術家,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創系系主任七年。現任《聯合文學》社長、並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共同主持中廣《藝文Fun輕鬆》節目。
現專事寫作、繪畫、藝術美學研究推廣。舉辦個展、聯展二十餘場,著作有詩集、散文、小說、藝術史、美學專論、畫冊、有聲書等數十種,作品多次獲獎。近年在美學教育推廣方面,更推展向兩岸四地,散播無數美學種子,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CD目錄(7CD/6小時22分15秒):
上卷
Disc 01-57’54’’
1. 秦可卿現身
2. 鬧鬼
3. 夏金桂猝死之謎
Disc 02-57’41’’
1. 醉金剛
2. 抄家
3. 賈母禱天
Disc 03-59’02’’
1. 賈政復爵
2. 寶釵的生日
3. 錯把五兒當晴雯
Disc 04-57’38’’
1. 壽終
2. 鴛鴦殉主
3. 妙玉遇劫
下卷
Disc 05-57’08’’
1. 鳳姐之死
2. 真與假
3. 惜春的命運
Disc 06-57’29’’
1. 泡影
2. 欲斷塵緣
3. 判詞的預示
Disc 07-37’23’’
1. 寶玉赴試
2. 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導讀書目錄:
偏見與偏見之間 07
其他領域的切入 21
尾聲 26
〈偏見與偏見之間〉 三十年前,第一次講《紅樓夢》,高雄講了一次,台北講了一次,各講了四年,都只講八十回。因為是各行各業愛《紅樓夢》的大眾,每次聚會像讀書會,我講一些自己的閱讀心得,很隨興,沒有什麼章法。有心人錄了音,事隔三十年,在網上流傳,也未經我校訂,已經無法控制,始料未及。 當時為閱讀方便,我推薦台灣藝文印書館依據上海石印本戚蓼生評註的本子,大約六冊一函,藍布線裝,很典雅,一共兩函。這個本子只有八十回,原名其實是「石頭記」,怕大家容易糊塗,上課也還就沿用「紅樓夢」。 那個年代,大眾閱讀已經少見手工線裝書。學生說,在家裡「歪」在床上讀,手中一冊「藍布線裝」《石頭記》,常常把下班回家的先生嚇一大跳。我覺得小說就是小說,跟「手工」、「線裝」沒有必然關係,主要還是要好看。不好看,故作「古典」,也還是不會好看。我也不喜歡文學孤芳自賞,小說被大眾喜愛,純粹興趣,也不是跟教授作論文,拿學位,還是不要嚇人的好。 聽到一個學生敘述她先生如何被線裝《石頭記》嚇到,覺得抱歉,因此就又推薦了大陸在1982年由馮其庸領導團隊重新校勘整理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石印本《石頭記》只有八十回,這個本子一百二十回,故事完整,校訂註解特別詳細,對一般讀者幫助最大。書前有插圖,是近代畫家繪作,不及清代改琦(1773-1828)畫得那樣古雅。敷彩濃豔,造型寫實,顯然已受西畫影響,對大眾來說,更具當代性,也還賞心悅目。 馮其庸的本子是大陸紅學學者共同參證世界各地手抄本、木刻本的集大成,「校記」、「註釋」工作做得最詳盡,尤其對一般讀者,是很好的入門書,我以為至今仍無他本可比。 這個版本也有它的「偏見」,到了後四十回,很顯然不太承認是作者原稿,因此常常在每回的結尾加上「說明」,評比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的不同。例如,讀到第一百零二回〈大觀園符水驅妖孽〉,馮其庸的「說明」指出:「原作和續作對於鬼神迷信的描寫都佔有篇幅,但是前後兩者卻有所不同。曹雪芹筆下關於鬼神迷信的描寫,用的是虛筆,似有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