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龍象限檢痛法:30種常見痠痛的自我理療法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陳朝龍象限檢痛法:30種常見痠痛的自我理療法
中醫聖手點到痛除!
*作者首創象限檢痛法並運用動力鏈,教你找出痛源
*常見痠痛與運動傷害的自我檢測及減痛理療,易懂、易操作
*治痛絕招一次懂:針刀、針灸、拔罐、傷科手法、按摩
*運動醫學+中醫針刀+傷科手法的完美結合
十人九痛!身體痠痛問題困擾著許多民眾,但是「你覺得痛的地方,並非真正要治療的地方」,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根本之道。本書作者陳朝龍中醫師首創「象限檢痛+動力鏈」檢視法,教你找出痛源,才能快速有效地解決疼痛。
作者陳朝龍長期專注於疼痛治療,結合運動醫學、中醫傷科療法,經過二十多年、三十萬人次的臨床行醫經驗,成為今日的解痛聖手!本書帶領讀者從醫學科學的角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自己就能找出疼痛根源,在家輕鬆理療痠痛、逐步遠離疼痛。
書中強調必須依照四大重點來進行痠痛理療:
(1)放鬆肌筋膜
(2)將骨架還原復位
(3)將回復正確位置的骨架及關節進行固定
(4)患者日後需時時鍛鍊,維持回復原位的骨架關節之健康。
如果都有依照這些程序進行治療,所有痠痛幾乎都能得到八成以上的緩解!
本書第一二篇談陳朝龍的治療理念、思路、治療方法與器具。第三篇介紹針傷科門診中最常見的三十種病症,利用簡單、易懂、易操作的自我診斷方法,搭配作者在臨床針傷手法的操作模式,教導讀者如何用自己的手、眼及本體感覺來感受身體的變化,自我檢測全身的筋膜、骨架結構角度,了解痠痛從何而來,讀者可以簡單地進行自我保健,享受自在的無痛人生。
作者簡介
陳朝龍
現任:
全生中醫診所院長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秘書長
接觸中醫藥從五十年前祖父傳給父親的百草堂開始,至今累積二十多年、三十萬人次的中醫臨床實戰經驗
善治專長:
各類運動傷害、偏頭痛、五十肩、網球肘、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脊椎骨刺、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各種皮膚疾患、過敏性鼻炎、氣喘、鼻竇炎、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症、消化道功能障礙
學經歷:
1985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碩士
中華黃庭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第10屆)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第16-18屆)
台北市立大學兼任講師
教育部部定講師
台灣針刀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運動醫學專科醫師訓練完訓
2017世大運場邊防護指導醫師
私立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調理保健科兼任講師(2012-2017)
推薦序
陳旺全 遠離痠痛,造福民眾
呂東武 一冊在手,痠痛遠走
馬西屏 九天龍吟,健康無價
自序
陳朝龍 起心動念,願景實現
健康中心報告
PART 1了解痠痛,由淺入深
肌筋膜與骨架的緊密關係
為何痠痛找上身?
軟組織沾黏讓疼痛好不了
消除痠痛必知-人體動力鏈
自我檢測-象限檢痛法
PART 2認識中醫解痛療法
小針刀大妙用
善用拔罐解痠痛
傳統中醫絕技-刺絡放血
精準傷科手法
PART 3解痛良方大公開
中軸
頸椎病
落枕
頸因性頭痛
膏肓痛
胸部挫傷
椎間盤突出
腰椎滑脫
閃腰
尾骨挫傷
上肢
五十肩
肩峰下滑囊炎
網球肘
高爾夫球肘
腕隧道症候群
媽媽手
腱鞘囊腫
扳機指
下肢
退化性膝關節炎
跑者膝
鵝掌肌腱炎
習慣性踝扭傷
跟腱炎
足底筋膜炎
跗骨隧道症候群
舟狀骨症候群
趾骨挫傷
其他病症
薦髂關節錯位
髖關節錯位及缺血性壞死
膝蓋常見運動傷害
推薦序1
遠離痠痛,造福民眾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 陳旺全
中醫醫學之所以能在華人世界歷久不衰,迄今更成為全球顯學,有很大原因可歸功於它的「親民」與「實用」等特質,相較於西醫在理論與臨床的高度專業獨佔性,中醫為了落實預防醫學與推廣民眾保健,有不少理論、觀念是易懂易學,可以融入日常養生保健之中,特別是民眾常見的輕微痠痛等問題,均能獲得有效的解答;簡言之,若能熟悉中醫的基礎常識,在症狀初期便能掌握正確的照護技巧,進而改善痠痛對於作息的影響。
陳朝龍醫師學養豐厚、醫術精湛,在民國九十七年間,秉持濟世救人的熱忱,接任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並竭力弘揚臺灣中醫,造福無數的民眾與家庭,並獲得各界高度讚揚,當時旺全曾建議陳醫師,不妨將自身寶貴的知識與經驗,訴諸筆墨文字予以薪傳,以嘉惠醫界與民眾;而陳醫師為了造福更多人,使渠等遠離痠痛所苦,並改善自我健康、提高生活品質、落實修復保養、緩和身體痠痛,特別於百忙之中,將其二十多年的診斷經驗與治療技巧,編纂成《陳朝龍象限檢痛法》乙書。
觀諸該書內容不僅是中醫傷科理論的精髓,更含括當代運動醫學等多元知識,無論是有心研究的醫者,抑或是各族群的民眾,均能毫無負擔地閱讀與吸收。旺全深信,透過陳朝龍醫師深入淺出的介紹,讀者可以簡單、易懂、易操作地進行自我保健,維護個人健康,值茲該書付梓前夕,欣喜之餘,爰鄭重推介!
推薦序2
一冊在手,痠痛遠走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呂東武
健康,是人們追求一切夢想的基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但是,真正的健康卻似乎仍有一步之遙。緊張的生活步調、過大的工作量以及各式生活壓力所帶來的身心問題,諸如身體各部位的痠痛、發炎、落枕、五十肩、足底筋膜炎、媽媽手、網球肘等疾病,卻更加長期地折磨著現代人。究其原因,往往是不當的生活作息、高壓的生活環境、對身體照顧不當及錯誤使用的結果。
中醫對全身骨關節與肌肉痠痛等問題有千年累積的治療方法,一般人難窺其堂奧,更不用說運用其觀念於自我的日常保健。陳朝龍醫師結合其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學養,完成這本《陳朝龍象限檢痛法》,以易懂易學的方式,介紹最基礎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學、運動醫學及中醫骨傷科治療學等科學的知識,並具以說明如何運用動力鏈的概念,找出直覺痛點的原發病根源「起始痛點」;更藉此將中醫的精要,帶到每一個人的居家生活中,引導我們自我檢測全身的筋膜、骨架結構角度、了解痠痛從何而來,讓我們在家就能輕鬆地自己理療痠痛,一步步遠離疼痛、甚而遠離痠痛。
隨著網路的普及、資訊快速傳遞,人們嘗試涉獵更多的自我保健方式,為健康打下基礎。但是,網路上過量或不完整甚至互相衝突的資訊常常讓人無所適從。陳醫師的大作,正符合現代潮流的期望,是一本最豐富實用的參考書,值得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3
九天龍吟,健康無價
康寧大學副校長馬西屏
朝龍醫師要出書了!最高興的人之一應該是我,因為我一直鼓勵朝龍醫師出書,造福眾生。
我跟朝龍醫師相識是在2014年,那一年我在年代主持「新聞左左右右」節目,本來是一個新聞性評論節目;後來改為類似「關鍵時刻」,從外太空講到內子宮,幾經試探,最後終於定調改為健康醫療節目,朝龍醫師就成為我們節目的常客。
節目中朝龍醫師口條流暢、思慮清晰、台風穩健、內容扎實、深入淺出,非常受到觀眾的喜愛。怪不得邀約演講絡繹不絕,我當時就覺得這樣的醫師非常容易獲得病人的喜歡。
第一次找朝龍醫師看病,進入全生中醫診所大吃一驚,朝龍醫師的診間竟然是一整片大玻璃,外面看得清清楚楚,就好像現在很多餐廳都將廚房透明化,讓客人安心放心。
有一天我打球扭到腳,寸步難行,朝龍醫師扎針扎在背上,真是絕了!還有一次扭到腰,結果針灸插在前腹部,本來寸步難行的腳傷與腰傷扎針之後頓時好很多,再加上朝龍醫師替我整脊,整完脊後竟然從寸步難行到順暢走路!因此我開始研究朝龍醫師,才發覺他們是家傳絕學,從祖父、父親到三兄弟,全都身懷絕技。
朝龍醫師的祖父陳金港先生於民國49年在台北市大龍峒蘭州街創立「百草堂」中草藥店,草創之初蓽路藍縷,仍本持著懸壺濟世精神為民服務。民國60年由其獨子陳廷煌先生繼承衣缽、克紹箕裘延續百草堂之基業,業務大增,擴大使用面積為60坪,「百草堂」歷經三代中醫世家。廷煌先生培養其子潮宗、潮明、朝龍皆成為優異的中醫師。
因此,後來我每次去看病的時候,總是鼓勵朝龍醫師能夠出一本書造福病患、嘉慧讀者,將自己多年來從事中醫的經驗寫出來,對社會大眾有所助益。尤其是在健康醫療節目中,我常常聽到朝龍醫師指導觀眾們做一些養生操、健康操,以及配合時令的飲食與作息,都是對健康非常有幫助的事,應該讓社會大眾知曉,因此我一方面鼓勵朝龍醫師出書,也多方聯絡出版社,出版這本好書,今天終於美夢成真,不僅我感到高興,也是讀者們福氣。
這本書最好看的地方不僅僅是從醫師的角度出發,很多篇章更教導讀者如何用自己的手、眼及本體感覺來感受身體的變化,自我檢測全身的筋膜、骨架結構角度,了解痠痛從何而來,這是在其他書中少見的。
這十年來我因生病動了幾次手術,其中一次是心臟大手術,也曾是新流感的重症病患,深深地感覺到「健康無價」,其他都是假的,名與利都是虛幻的,因此鄭重推薦大家來看這本奇書,這是一本健康寶典。
自序
起心動念,願景實現
陳朝龍
2008年我奉命接任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當時恩師陳旺全講座教授就鼓勵我應該在卸任前寫一本書,也為自己臨床心得留下一些紀錄,「寫書」這件事就常在午夜夢迴時浮現於腦中,但總是給自己太多理由而遲遲沒有著手動筆,一直到2020年初,因2021年有教育部教師升等的機會,可以出版與教授科目相關領域的書籍做為專門著作的方式申請審查,又燃起寫書的念頭。
接觸中醫藥可從祖父傳給父親不到四坪大的百草堂青草店開始,那也是我有記憶以來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從小看著祖父與父親賣苦茶、青草茶、抓草藥、推拿、貼膏藥等景況歷歷在目,轉眼間卻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再回溯到退伍後的幾年,因緣際會下在二哥陳潮宗醫師的診所擔任推拿師,後來因著先父的倡議及經濟的支助,才算有機會正式摸到中醫的門楣。準備中醫師檢特考時承蒙幾位啟蒙老師與三哥陳潮明醫師的教導,讓我在前後三年不到的時間就順利通過筆試,在正式通過實習拿到執照前有幸認識林源泉博士,才有機會輾轉與林兩傳醫師結緣,是我在中醫這條路上最大的轉捩點,讓我重新認識現代解剖與中醫傷科的精髓;又因專利申請案與台大醫工所呂東武教授結識,除了學習生物力學外,也才得以到當時的台北市立體育學院攻讀研究所,跟隨周適偉與賴政秀教授伉儷真正踏入運動醫學的領域。
2016年我又重新接觸到針刀的課程,我的治療思路有了另一番轉變,參加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專科醫師的訓練課程後,更了解中醫傷科及針刀的結合在運動醫學上可扮演的角色,找出自己在臨床上的定位,修正成我四年來臨床主要的操作模式。
這本書的第一、二篇分別談我的治療理念、思路、治療方法與器具,第三篇以後編列的是我在針傷科門診中最常見的各種病症,利用簡單、易懂、易操作的自我診斷方式,並介紹我臨床針傷手法併用的操作模式。
這本書可說是我願景的初步實現,希望能藉由本書將我二十多年、近三十萬人次的臨床體驗心得與讀者分享,也可做為日後無論是對專業人士或一般民眾發表各種演講的大綱及講義,同時能成為醫學生、新進醫師想要快速進入骨骼肌肉系統治療的敲門磚。
了解痠痛,由淺入深 痠痛並非文明病,黃帝內經《痺論》就已有相關的論述,「痺者,閉也」乃氣血運行不暢,閉阻經絡之意。那什麼是經絡?為什麼引起痠痛呢?很多人懷疑這些看不見的經絡,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拜時代演進,整體工藝技術提升,尤其顯微影像科技的發明,促使解剖學發展更快速,加上生理、病理學的各種理論之驗證,使得筋膜學說更趨完整而成熟,利用這些科學的方法同時也能歸納出中醫經絡、經筋理論是確實存在的。 經絡閉阻,可視為是人體的骨骼肌肉系統,或稱之為肌筋膜網絡受到外力或過度使用產生攣縮變形後,使得肌肉、肌腱及韌帶張力變化,隱藏在其內部代表循環網絡的血管,及神經網絡之一的感覺神經受到壓迫,輕則痠,重則痛,甚至麻木,更甚影響運動神經則無力或無法控制。所以只要排除一些內科疾病續發的痠痛症狀外,常見的痠痛可說是整個骨骼肌肉系統最大的問題,以傳統中醫的說法就是利用「理筋正骨」的手法將骨架還原、筋脈理順、血通氣行,痠痛自能迎刃而解。 本單元將介紹讀者如何用自己的手、眼及本體感覺來感受身體的變化,自我檢測全身的筋膜、骨架結構角度,了解痠痛從何而來,運用書中述明的簡單易學之理療技巧,當可遠離痠痛。 肌筋膜、骨架的緊密關係 本書中我所介紹的治療,無論是在診所內或是教讀者在家自己止痛,都強調肌筋膜的放鬆、骨架的復位,為什麼呢?現在全世界無論是健身界、復健醫療,都在強調「肌筋膜」,但是你知道肌筋膜在治療痠痛時多麼重要嗎?讀者一定要了解肌筋膜,以及為什麼骨架一定要復位。 肌筋膜放鬆、骨架復位為何如此重要? 我的治療重點,第一是放鬆肌筋膜,第二是將骨架還原復位,第三是將回復正確位置的骨架及關節進行固定,第四則需要患者日後時時鍛鍊,維持回復原位的骨架關節之健康,如果都有依照這些程序進行治療,所有痠痛幾乎都能得到八成以上的緩解。很多人因為痠痛請人推拿按摩,當下按得很舒服,但是沒多久又痛起來,就是肌筋膜放鬆以後沒有把骨架復位及固定,才導致病情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