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謠言追追追1:牠們都是大壞蛋嗎?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動物謠言追追追1:牠們都是大壞蛋嗎?
翻轉孩子的刻板印象
建立探究式驗證的學習精神
第一套揭露動物祕辛和生存法則的超有趣圖畫書
蝙蝠最喜歡吸食人血?
狐狸是狡詐奸險的貪吃鬼?
巨大的熊最愛追著遊客跑?
看到恐怖的黑貓就會招來惡運?
這些說法是真的嗎?
超多出乎意料的動物真實習性
統統在這裡告訴你!
千萬別被這些流傳在童話故事裡的動物刻板印象給騙了!其實,蝙蝠不但不會吸人血,還會幫人類吃掉討厭的蚊子和害蟲。熊生性害差,聞到人的味道,不僅不會主動攻擊,還會趕快跑去躲起來。鴕鳥當然也不可能把頭埋在沙子裡讓自己悶死!那麼,這些常聽到的動物迷思,究竟從何而來?一起來看這本趣味圖畫書,你會發現──動物其實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本系列三大特色
特色1 真實習性 + 共生關係 + 演化適應,囊括動物界最有趣的三大主題
特色2 超可愛插畫 + 幽默故事,輕鬆建立90種動物的基礎知識
特色3 趣味練習題 + 專家導讀,提煉知識精髓,加深讀後印象
◎本系列共3冊
動物謠言追追追1:牠們都是大壞蛋嗎?
動物謠言追追追2:牠們竟然是好朋友?
動物謠言追追追3:牠們只能住那裡嗎?
◎內含注音,4-6歲親子共讀、7-12歲自己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海洋、環境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幼兒學習指標:語文領域、認知領域
各界推薦
STEAM科學繪本專家按讚推薦
劉淑雯∣臺北市立大學教授
*有注音
作者簡介
派芙拉‧漢納寇凡 Pavla Hanáčková
來自風景如畫、四周環繞著葡萄園的摩拉維亞村莊。從小喜歡閱讀,並且一直渴望寫作。畢業於奧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學藝術學院(the Faculty of Arts of Palacký University),獲得中、英文學位。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從她的熱情所在──食物或關於食物的一切,萃取創作靈感。
繪者簡介
琳‧道爾 Linh Dao
出生於越南河內,從事藝術工作,擁有插畫及動畫學位。畢業作品在國際藝術節上獲得多項大獎。2016年,獲得ADC創新獎的年輕創意類獎項。現為插畫師和動畫師。
譯者簡介
連緯晏 Wendy Lien
自由譯者、作者、中英雙向口譯員。英國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翻譯研究所碩士。2006年與英國籍先生創辦獨立的專業英語學院,從事英語教學至今。與兩個臺、英混血兒子實踐在臺灣的「在家自學實驗教學計畫」。喜歡一家人一起探索、學習、體察世界。現已出版《生活中的數學1:飼養員的任務》、《生活中的數學2:發現大海怪》、《生活中的數學6:登月大冒險》、《我的寵物好朋友》、《我的植物好朋友》、《樂高認真玩:打造成功優質的企業團隊》、《拼湊夢想》、《優雅英國腔》、《是很酷,但又如何?》、《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雜食者的詛咒》、《牆面的無限創意》、《一枝鉛筆就能畫》等譯作。
不能只看動物的外表
蝙蝠
熊
驢子
狐狸
鴕鳥
鬣狗
豬
老鼠
狼
蛇
鯊魚
烏龜
大象
變色龍
黑貓
專家導讀:從探究動物的真實面目養成思辨力
練習題:真的假的?假的真的?
推薦文
從探究動物的真面目養成思辨力
胡妙芬(兒童科普作家)
孩子們都喜歡童話故事和卡通,但童話故事裡的描述都是真的嗎?其實,孩子們也跟大人一樣,天生不喜歡「被騙」。如果我們可以藉由「提問─釋疑─觀察─驗證」的過程中,帶領他們破解童話故事中的刻板迷思,進而探究事物本質的真相,他們會更有學習樂趣,印象也將更深刻
如果你問一個孩子說:「老鼠最愛吃什麼?」
「起~司~」幾乎十個孩子九個半會這麼堅定的回答。
再繼續追問:「為什麼?」
他一定會這麼說:「因為卡通裡的老鼠都這樣。」
接著再告訴他:「哈哈,你被騙了!」
「怎麼可能,哪裡被騙了?!」這時,他的注意力會瞬間被吸住,眼睛瞪大,耳朵張開,超想知道自己到底哪裡被騙。
從小學會不能「人云亦云」
這,不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時機嗎?接下來,你再告訴他們真正的真相,其實鼠類有很多種,大家喜歡吃的食物都不同,像是溝鼠喜歡穀物、魚肉、垃圾;家鼠偏愛堅果、穀類;倉鼠則偏愛吃種子……這些原本屬於比較無趣的科學知識,但因你前面的懸疑情境鋪陳,反而讓孩子很快就能記住了。
接著再告訴他:「更何況,誰家的老鼠這麼好命,隨時隨地有起司吃?」孩子聽了果然覺得很有道理,從此學會了不能「人云亦云」的習慣。這麼一來,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為了以後不要被騙,他們很願意的),也順便學到了生活常識──好吃的起司其實不便宜,要珍惜啊!
帶領孩子看見動物迷思的起源
不過,除了真實的動物知識之外,對孩子們來說還有一個重點:「為什麼卡通要騙人呢?」、「童話故事為什麼亂寫呢?」
書裡介紹的每種動物迷思,其實都交待了這些刻板印象的來龍去脈。有些是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觀念,那時候的人類生活在大自然裡,對難以控制的洪水猛獸,以及無法解釋的疾病厄運,都可能會歸因到某些動物的身上,像是「黑貓會帶來厄運」、「蝙蝠是巫婆的手下」……然後代代相傳、以訛傳訛,流傳到現在。卡通和故事書只是把人們普遍的想法演出來或寫出來,並不是故意騙人。
還有些動物迷思,是出於人們對動物行為的錯誤解讀。例如,鴕鳥遇到敵人,會嚇得把頭埋進沙子裡──看起來強壯又結實的鴕鳥,真的那麼笨嗎?
聽說製造這個「謠言」的「始作佣者」,是西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學者大普林尼。他在書中寫道:「……鴕鳥想像著,當牠們把頭和脖子插進灌木叢裡時,牠們的身體也跟著隱藏了起來。」而在他寫作的當下,幾乎沒幾個人仔細的觀察過鴕鳥,既然是大學者說的,大家當然全盤相信了,後來這個說法以訛傳訛到現在,漸漸變成了「鴕鳥把頭埋進沙裡」的刻板印象。童話和卡通當然也跟著這樣寫或畫,因為這種行為蠢極了,最適合拿來逗樂大家。
還有一種動物迷思,是因為人類改變了動物的生活所致。像是養在豬圈裡的豬,什麼也做不成、哪兒也去不了,當然又胖、又懶、又骯髒。另一方面,當人們把雞、鴨、牛、羊等弱小的動物集中養在農場裡,自然會吸引狐狸、野狼等動物來襲擊,這些肉食性動物也因而被冠上「貪婪、殘暴、狡猾、小偷」等不稱的外號,其實牠們只是食物在哪就往哪兒去,這是動物的自然天性。
透過共讀、反詰,涵養思辨力
當親子一起共讀書中探討論動物迷思,您都可以進一步反問孩子:「如果是你一直被關在一個房間裡,哪兒也不能去,會不會變得跟豬一樣又髒又沒精神?」「如果你想吃櫃子裡的糖菓、餅乾,卻跟狼或狐狸一樣,沒有說一聲就直接抓來吃,別人會不會覺得你是貪心的小偷?」當孩子設身處地的想過一次之後,不但能打破對動物的刻板印象,也會把全新的體悟運用在待人處事上。
總之,這一本書適合孩子,也適合大人閱讀的書。別忘了,我們大人也曾經是小孩,我們小時候在童話和卡通裡累積學到的動物刻板印象,說不定比孩子還多!趕快翻開這本書,一起來發現動物們的真實面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