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找回身體的快樂:結合呼吸、筋膜釋放與感知的練習,打開身心的結,進行覺知之旅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動,找回身體的快樂:結合呼吸、筋膜釋放與感知的練習,打開身心的結,進行覺知之旅

作者:Rachel Tsai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25日
ISBN:9789571369808
語言:繁體中文

動,不只是為了健康、瘦身或鍛鍊肌力,
更是開啟身心覺知與豐富感受的起點。
12個結合筋膜、呼吸與感知的練習,
讓你打開身心的結,以動療癒身心,
重新找到與身體自由、毫無疼痛的喜悅關係。

  【瑜伽展開的意外人生路】

  在學習瑜珈之前,作者Rachel定居香港,是負責招聘跨國高階人才的企管顧問,事業成功,擁有人人稱羨的生活,意外進入瑜伽的世界後,她重獲身心自由,走上自我探索與深入生命本質的旅程。機緣巧合下,她遠赴紐西蘭自然療法學院學習西方醫學與阿育吠陀醫療法,從內到外完全翻轉,從飲食、生活到人生道路……。現在,她是瑜伽教育者和以「動」療癒身體的工作者。

  【十八年的探索,「動」的關鍵原來在筋膜】

  我們動的方式,就是個人身心現況的展現;身體無法感知,心靈也將受到禁錮。

  超過十年的瑜伽教學與學習,為了鑽研身體組織與動的科學,了解身體訊息如何傳遞,她一頭栽進複雜的人體解剖世界,並赴美國「解剖列車」學校學習筋膜與經絡的秘密。原來,包覆全身內臟肌肉,無所不在的筋膜上布滿神經,正是連結內在感受與生理訊息的關鍵。

  現代充滿壓力,及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導致身體某些區域的筋膜逐漸變形、變厚、變密和硬化。緊繃、糾結和水分不足的筋膜,無法正確執行溝通任務,並影響水分、養分和訊息的傳遞,及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出,最終可能導致身體逐漸變得失衡、虛弱、姿勢不佳,及產生疼痛。

  【有覺知的「動」,才能讓你遠離疼痛,感受生命】

  無法自由喜悅的動,就無法真切體驗豐富的生命。

  想要喚醒筋膜,讓筋膜溝通渠道不再阻塞,必須修正過去累積壓力的行為與模式,如姿勢不正確、走路方式與運動習慣等;而結合運動與感受能力的練習,才能讓我們找到正確方式,啟動正確的肌肉及周圍的筋膜區域。 

  在書中,她將分享十多年學習以及教學、實務經驗所得,從人體結構及筋膜切入,加上簡單的十二個練習,帶領我們感受筋膜的放鬆與回應、強化肌肉與筋膜的連結、釋放或處理緊繃與無力的肌肉,並結合呼吸與意識,喚醒筋膜的覺知。透過本書,我們將能找回呼吸、肌肉、筋膜與感知的和諧狀態,同時開啟感官,擁有全然的身心喜悅。

名人推薦

  維傑.穆爾提   阿育吠陀及自然療法醫師,澳洲醫學研究博士 推薦

作者簡介

Rachel Tsai

  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宗教思想系碩士;美國加州克來蒙特學院商管碩士。在全力投入瑜伽工作之前定居香港,於跨國高階管理人力招聘顧問公司擔任執行顧問,以及投資管理公司任聘助理董事。

  獲得美國瑜伽聯盟註冊最高資格認證E-RYT 500小時老師,教授瑜伽哲學、梵文,阿育吠陀、哈達瑜伽體位法/調息法,禪坐思想與修習。

  二○○六年,赴自然草藥醫學和療癒教學界富有盛名的紐西蘭Wellpark自然療法學院學習,得到阿育吠陀和瑜伽療癒認證雙證書,並在印度阿育吠陀草藥研究中心研究實習,有10年健康顧問經驗。

  多年來持續相關領域精進及訓練,包括解剖學、筋膜學(美國「解剖列車」系統)、身心學治療、禪坐內觀靜修。

自序  感受生命與世界,從動開始
前言   動的真喜悅:我的十八年追尋之旅

第一部 找回身體的動感
1.你動的方式,就是你的身心現況
2.你可以「毫無疼痛」的動
3.走法是天生

第二部 打開筋膜的結
4.全然敏感的筋膜
5.感覺=知道;無感=不知道
6.喚醒筋膜的感受力:兩個練習,感受筋膜的放鬆與回應
練習一:澆灌
練習二:公主與豌豆
7.走出優雅與協調:四個練習,強化肌肉與筋膜的連結
練習一:躺著走
練習二:黏住腳底
練習三:向天伸展
練習四:強化闊背肌
8.舒緩身心,釋放壓力:三個練習,活化筋膜,調整內在平衡
練習一:雙向髖運動
練習二:臀部卍字
練習三:後背釋放與強化
9.走路帶來的滋養與修復

第三部  覺知,讓生命更豐富
10.觸覺經驗的自然喜悅
11.呼吸的覺知:三個練習,覺察呼吸與意識
練習一:呼吸到手掌
練習二:強化呼吸深度
練習三:覺察自己的呼吸
12.感知與感覺,是最棒的人生禮物1

結語

前言 找回「動」的喜悅:我的十八年追尋之旅 母親曾告訴我,三、四歲時我常常讓自己頭下腳上倒立起來;後來,更常使出這一招,逗外婆開心。外婆一樂,就會給我一些餅乾糖果做為獎勵。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嘗到讓身體動起來的快樂。現在回想起來,運動一直是引領我探索周遭世界,很重要的一部分。 肢體流動的啟蒙感受 孩提時候,我挺擅長跑步及游泳等運動,十歲時還被選入舞蹈隊參加地區比賽。那天下午,我們全部三十名成員被叫進學校大廳,聽著指令做完各種伸展練習。過了一會兒,嚴厲的總教練要我們一起擺出一模一樣的姿勢,她在我們中間遊走,仔細觀察,接著將我們分成不同小組,然後每個小組各自練習一小段編舞。 練了一小時後,她要我們站定,然後放出音樂。擴音器才傳出樂聲(後來才知道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我小小的身體立刻感到一陣戰慄。我當時又詫異又興奮,開心的看著同學表演,等著輪到自己上場。我們這一組被叫上去後,我才舉起雙手,就覺得自己的思考、感知完全臣服於身體的律動中。那短短五分鐘裡跳些什麼我已不復記憶,唯一留下的是脈博跳動、氣喘吁吁、汗水滑落等肢體流動的感受。佇立的當下,一陣明快的顫動滑過我的肌理,那天回家路上,我感到平靜又舒展,腦子裡依然迴盪著貝多芬的音符。 練舞那年的生活,充滿快樂與興奮,不只是因為不遠千里的前去參加比賽,能化上美麗的妝,梳起頭髮,穿著漂亮舞衣也有加分效果。但我最珍愛的記憶,依舊是初次嘗到以運動表達自我的那個歡喜片刻。在我幼小的心裡,優雅、精準、有力的移動,總帶來異樣的喜悅,遠遠勝過當年十一、二歲無趣的學校生活。那些在學校禮堂練習的下午,沐浴在夕陽餘暉的時刻,是我面臨升學壓力前最快樂的時光。 很快的,我也成了聯考制度下追求成績進步的十幾萬學生之一。六年的中學生涯,多數時間我都待在書桌前,對著成堆參考書埋頭苦讀。K書之餘我還是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像是打排球與參加合唱團。然而,延展四肢或扭轉脊椎,在地板飛躍,把自己蜷曲成一顆球,這種伴隨「動」而產生的純粹喜悅,還是漸漸遺失了。慢慢的,身體被奪去了渴望的養分,慢慢習於靜止與封閉。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