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全傳︰從呼蘭河到淺水灣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5月

蕭紅全傳︰從呼蘭河到淺水灣

作者:袁權
出版社:中國青年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ISBN:978750069899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57元

《蕭紅全傳(從呼蘭河到淺水灣)》由袁權所著,是那樣毫無來由的不期而遇,是那樣抵擋不住的一見傾心。于是愛上了這個人,並試圖慢慢走近她。 有知情的老朋友幫我推算,說我“戀”上這個人已近三十年了,我听了有些吃驚;天哪!三十年,白雲蒼狗就這麼過去了。可自己心知肚明,一路走來,有“她”陪伴, “她”儼然已變成了生活里的一部分。

序 第一章 呼蘭河畔 第一節 搖籃 第二節 祖父後花園童年 第三節 入學 第四節 哈爾濱——外面的世界 第二章 古城北平 第一節 難以為繼的求學 第二節 謎一般的匆匆往返 第三章 哈爾濱 第一節 “福昌號”屯 第二節 重返哈爾濱流浪落難 第三節 求助報社遭遇激情 第四節 洪水襲來絕處逢生 第五節 浪兒無國亦無家 第六節 起步商市街 第七節 海上幾月里浪小 第八節 別了家屋 第四章 美麗海濱青島 第一節 青燈坐對細論文 第二節 棧橋風雨流亡夜 第三節 青春驛站 第五章 闖入上海文壇 第一節 面師 第二節 初宴 第三節 拉都路上幾春宵 第四節 力透紙背明麗新鮮 第五節 情殤之惑 第六節 最後的晚餐 第六章 東瀛孤旅 第一節 這是異國了 第二節 我想一步踏了回來 第三節 歸去來 第七章 重返上海 第一節 只說一聲︰久違! 第二節 小住北平——心緒仍是亂絞 第三節 滬戰爆發 第四節 告別上海 第八章 江城武漢戰時首都 第一節 萋萋芳草歷歷晴川 第二節 《七月》復刊前後 第三節 紫陽湖畔三人行 第四節 奔赴山西 第九章 臨汾民大 第一節 來去匆匆翩若驚鴻 第二節 汾河圓月今在否 第十章 西安行走在西北的風沙中 第一節 長安古城留紅影 第二節 緣結緣分兩自明 第三節 《白頭吟》約在流水各西東 第十一章 又回江城 第一節 重返小金龍巷 第二節 三鎮告急艱辛人川 第三節 此地空余黃鶴樓 第十二章 山城重慶 第一節 警報的笛子 第二節 北碚往事 第三節 雋語常思魯迅翁 第四節 離川赴港 第五節 嘉陵江的煙波 第十三章 香港——最後的停泊地 第一節 忙碌在港九 第二節 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第三節 巔峰之年巔峰之作 第四節 病榻沉痾 第五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 第六節 香島雲山夢已空 外一篇 裊裊余音 後記

蕭紅去世後,描述她的,男性為多,從未中斷過。最為熱烈的是民間研究者的聲音,不時從書林中冒出。他們好奇眼光里的存在,有著神異的色彩,也把昔日文壇的影像由模糊到不斷地清晰化著。有人告訴我,其實理解女人,大概還是女人自己,男人眼里的蕭紅,與女性眼里的形象還是有別的。證之于學林,可以找到許多的例子來。比如梅志筆下的蕭紅,比如季紅真的研究等都是。 這個看法後來也得到了一點印證。記得是十幾年前,我在中國美術館參觀了“蕭紅故居館藏中外名人書畫作品展”,鮮活的場面多多。袁權女士一直都在現場,那時候她還是曲阜一所小學的老師。她何以參與了這個展覽,以及怎麼搞起了研究,現在已經忘記了。那個展覽很樸素、平常,卻印象深深,這個完全民間化的聚會,在那時似乎沒引起多少人關注,也匆匆地從京城的熱鬧里淡出了。 然而此後便注意到袁權這個有趣的老師,她偶然出現在一些學術會議的現場,從不發言,只做听眾。後來她到北京搜尋各種資料,偶然到我這里來。我知道她在覓尋蕭紅的檔案資料,在我看來,那都是大海撈針之舉,渺乎如雲煙的存在,實在是無米之炊。然而不料十幾年之後,竟看到了她關于蕭紅的傳記手稿。完全是新的天地——朗照的黑土下的人生和漂流的女子的寫真,蒼涼年月的靈光片段,一頁頁被還原著。我知道,一本更有趣的蕭紅傳誕生了。 關于蕭紅的傳記多矣。印象最深的是葛浩文與林賢治先生的。他們都是男性作家,或為教授,或為詩人,都從自己的視角去嘹望自己的審美對象,已被廣泛地接受。袁權不同于他們的是,靠女性細膩的筆觸和詳細的資料理解自己的傳主,視角自然也有了新意。 蕭紅是個天籟。從寂寞的北方一落腳到上海,便有異樣的韻致襲來。她幾乎沒有受過什麼國學的訓練,可文字天生的好,是晨曦般清晰的光度,照著灰暗的地帶。北方枯燥而可愛的生活,就那麼如詩如畫地流來,帶給人的是野味的遐想。魯迅認可她,一定與其身上的天然的美有關系。那些作品有從野草和叢林里散出的清香,有曠遠的幽怨和遼闊的心緒。這個沒有文藝腔的女子,是混濁的上海灘的一泓清泉,沖刷著世間的亂相。最沒有作家調子的人,其實更接近作家的本色。我們看魯迅為《生死場》寫下的序言,真的覺出眼力的不凡,那是捕捉到其精神的亮點的。這個“天外來客”的叩門,讓魯迅嗅到了泥土的氣息。在閱讀《生死場》手稿時,說是意外之喜也並非不對。 我曾讀過魯迅博物館館藏的蕭紅手稿,那文字俊美有力,可以想見其人的透徹。像狂風里的勁草,頑強里吐著綠色。她的感覺絲毫沒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奇異的句子夾帶著苦澀的夢,流轉于暗夜里。我曾想,粗糙的蕭軍對她的內覺是常常忽略的,這造成了悲劇。在彌漫著恐怖氣息的世間,有什麼辦法呢?也只能任無奈在此間蔓延,愛與快慰是短暫的。而這短暫的間歇,竟也有精神焦慮後的寧靜。那些美文與佳句,實在是她無望之後的喘息。藝術有時乃惆悵里的突圍,在弱小者那里,支撐精神的文本,是黑色存在的盲點的填補。卡夫卡、川端康成等,都是這樣。至于女性作者吳爾芙、艾赫馬托娃,亦有此意。文學史里的相近性片段,我們還可以找到許多。 許多記述蕭紅的文字談到了她心地的美。梅志生前寫到這位朋友,有很多細節頗為傳神。20世紀30年代的青年,精神的突圍是多重的。蕭紅經歷了饑餓、失戀、漂泊的苦運,也卷入了革命的風潮。她的左翼選擇,乃無奈命運的推動。理論上亦無任何準備。生活困頓了,沒路可走,只能做苦態的記錄。走到左翼隊伍的人,也有偶然的因素。底層的青年易在絕境里作抗爭的選擇,乃歷代社會固有之現象。魯迅在晚年,對青年有如此深的感應,那也是自己還在一樣的苦態里吧。不過有一個現象值得思考,魯迅的痛感里,有古老文化的糾葛。蕭紅那代人,只是己身的痛感,層次不一了。但青年的能量,在魯迅看來是一種純美的儲存,它可以抵擋陳腐的舊影的襲來。晚年魯迅的快慰之一,就是在蕭紅、蕭軍這樣的青年那里,看到了舊式士大夫身上缺少的天然的美。倘說文壇還會有希望,是在這類青年身上的。 這種天然的美,不是逃離世間的隱逸,那是與惡的存在對峙的抒懷。他們在困苦里表現的不安與抗爭,也是魯迅心以為然的。蕭紅的作品,和許多左翼作家不同,她的世界除了對世道的冷嘲外,有生命自身的困境。她對內在矛盾的敏感,超出了一般作家。中國的激進文人抱怨別人的時候,將自己洗得干干淨淨,似乎黑暗與自己無關。蕭紅是一個迷茫的女子。她在最冷靜的時候,依然清晰自己的無力感。在到青島、上海、西北抗戰的途中,她顯得縴弱和痛楚,一直被愛情糾纏和困擾。當一些作家苦于無法寫作,或寫不出滿意的作品時,蕭紅卻沒有那些問題。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人文,這樣的生命狀態,使她身邊的許多男性作家顯得輕浮。在意識形態里,又不僅僅屬于它們,不凡的文人往往就是在這樣的空隙里誕生的。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