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很平靜:一起練習正念靜心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我可以很平靜:一起練習正念靜心
讓情緒覺察成為你一生的助力
活在當下、學習「正念靜心」的方法,
讓心靜下來,專注於現在,
得以開闊的心面對各種挑戰。
榮獲亞馬遜書店五顆星★★★★★
榮獲★紐約時報★最暢銷繪本
以詩意的語言、柔和的畫風,將內在情緒圖像化、動作化,
親子一同慢慢讀、靜靜想,
陪伴孩子覺察情緒、調節情緒、轉化情緒。
讓心安定下來,
不慌張、不憂慮,看向希望與未來。
《我可以很平靜:一起練習正念靜心》
一本透過「正念靜心」覺察和調節情緒,
讓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學習專注當下的書。
有時候,我會擔心未來;有時候,我會擔心過去,
那些想法就像是急流,而我就像是沒有錨的船。
要如何能夠活在當下,讓身體平靜、思緒也平靜呢?
要如何讓慌亂不安的想法集中,只關注現在呢?
透過身為小學老師和兒童瑜珈指導員的蘇珊.維爾德,與插畫家彼得.雷諾茲,
為了幫助小孩學習並建立社會情緒力,將深奧抽象的學理,
以淺語的方式和小孩的實際生活與成長經驗結合,
以貼近小孩生活的圖文,引導小孩從
閱讀中理解自我覺察的方法、意義和重要性,
然後鼓勵他們在生活中練習和實踐。
本書特色
1. 由暢銷繪本插畫家彼得.雷諾茲與國際童書作者蘇珊.維爾德聯手,以詩意的圖文,將內在情緒具像化、圖像化、動作化,你們將能從閱讀中體驗「覺察自我」是如何發生:一旦學會「覺察」,也就是「發覺、察覺、觀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緒後,即能讓慌亂不安的心稍微平靜,讓思緒只專注當下,如此,在面對生活各種困難或不安的情緒時,也能更有彈性、更開放的,以平靜穩定的狀態前進。
2. 透過引導讓自我覺察成為建構整全自我概念的基礎:書中的每一個「我」,在唸讀過程中不僅是一種位格的指涉,讓閱讀的小孩自然而然「對號入座」,也是一種不斷反覆內省的提醒。透過書中的「我」,深入剖析自己,了解自己,建構完整的自我概念後,再逐步擴及人際關係和群體生活,最後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獨特角色與存在的意義。
3.《我可以很平靜》、《我們都是人》兩書搭配,套組附贈由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楊俐容特別設計之30張「正念靜心卡」,親子或個人可進行四款遊戲,透過三種不同類型的卡片,交互遊戲:以「問題卡」定錨情緒、「方法卡」直接操作和「目標卡」設定情緒目標,一起練習「正念靜心」的方法,來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學習。
暖心推薦(照姓名筆劃排序)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
情緒覺察讓孩子專注於當下的感受,清楚了解與敏銳辨識情緒狀態。像情緒教育導演般,引導如何與情緒對戲。
何翩翩 牧村親子教室負責人
平靜是一種需要練習的能力,它可以幫助我們在快速且煩躁的世界找到安定;接納是一股溫暖的力量,它將在我們挫折沮喪時,重新點燃生命的動力,在與人相處時,享受和諧與共好,因著孩子,我們可以開始重新面對與學習,找到免於受苦,充滿平靜之道。
周育如 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情緒能力包含許多面向,而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覺察是最重要的基礎。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情緒覺察是什麼? 情緒覺察與同理,是一個人幸福的關鍵。
一個人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少了幸福,成功便沒了滋味。
郭葉珍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
「正念是正正地把念頭放在與妳相遇的人、事、物上。沒有想著過去,沒有想著未來。那是一種很省心力,讓人感受到幸福的心法。」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我可以很平靜》我們時常要孩子向前看,又常回頭檢討孩子的不是;而忘了,此時此刻才是人唯一能掌握的。正念就是全然地覺知當下,在當下的那一刻,我們回歸平靜,因而感受到存在。
《我們都是人》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理由無他,因為我們都是人。同理心能串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高品質的人際連結,是一個人幸福感的來源。
陳德中 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正念」就是「覺察」,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會更專注、更當下、有較好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這套繪本,相信是今年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了!
作者簡介
蘇珊.維爾德(Susan Verde)
蘇珊.維爾德和彼得.雷諾茲合作了多本膾炙人口的暢銷書,其中包括:《I Am Yoga》、《我可以很平靜》、《我們都是人》、《I Am Love》、《I Am One》等。除了寫作,她也教授兒童瑜珈和正念思考。她目前和三個小孩定居在紐約的東漢普敦區。
繪者簡介
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彼得.雷諾茲創作了許多獲獎暢銷書,其中包括:《有一天》、《點》、《一個我不夠用》、《I Am Yoga》、《我可以很平靜》、《我們都是人》、《I Am Love》、《I Am One》等。目前定居在麻薩諸塞州的戴德罕市,在那裡經營了一間藍兔子書店和玩具店。
譯者簡介
劉清彥
每天透過禱告和讀聖經,練習為自己注入生命的活力。喜歡翻譯和創作能帶給小朋友正面影響的書,也喜歡透過說故事將正向的品格和信念傳遞給小孩。目前除了譯寫童書,也在電視主持兒童閱讀節目。
專家導讀
閱讀「情緒覺察繪本」建構整全自我
陪孩子發展自我覺察能力,作自己的主人
「盡可能將威脅縮減至最小;將回饋擴展到最大。」〜艾比.麥帝考特(Dr. Abby Medcalt/澳洲雪梨大學教授)
這些年躍然成為顯學的「正念」(Mindfulness)思潮,藉由各種出版和課程,宛如徐徐春風拂過許多人的心頭,喚起了「自我覺察」的意識,期盼透過這樣的覺察過程,透析自己的身心狀態,並且奪回自我掌控權,讓自己即使身處負面情境和情緒中,也能以平靜的態度去面對和化解一切。
這種「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清楚知道或感知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處身的環境;也能專注於當下,客觀的看待自己,並且留意正向經驗,使自己不受情緒或環境牽引,做出適切的判斷和行為反應。
小孩大概一歲半左右便開始發展這種自我覺察的能力。他逐漸了解自己是獨立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看待自己的行為方式也開始出現改變,會藉由觀察、模仿和旁人(尤其是父母)的回饋,形成自己的判準,區分是非對錯,成為自己行為反應的依據。
為了幫助小孩學習並建立這樣的能力,許多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創作者,努力將深奧抽象的學理,以淺語的方式和小孩的實際生活與成長經驗結合,配合鮮活生動的圖像,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引導小孩從閱讀中理解自我覺察的方法、意義和重要性,然後鼓勵他們在生活中練習和實踐。
身為小學老師和兒童瑜珈指導員的蘇珊.維爾德,與插畫家彼得.雷諾茲,便以貼近小孩生活的圖文,成為小孩自我覺察清楚又實用的導引。
《我可以很平靜》一開始便點明所有造成負面情緒的疑惑、擔憂、不安、害怕和受挫的各種情境。然而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不必被這些情境困住,也不致被負面情緒綁架。從思想開始,認清我們所面的客觀事實,現實雖然無法改變,但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看待它的眼光和角度,並且留意這當中所浮現的各種正面訊息,用心感受當下一切美好的事物,便能逐漸拂去負面的情緒,讓自己漸漸平靜下來。當「我」平靜後,便能進一步將這樣的平靜傳散感染出去,幫助身邊的人也能獲得平靜。
在小孩自我覺察萌芽的時期,如果身邊的大人能夠以適切的方式引導,使這樣的覺察能力得以成長茁壯,並且提供一個安全而自由的環境,讓小孩有機會發掘和探索自己的特質和能力,建構整全的自我概念,相信即使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他們依舊能以不變應萬變,作自己真正的主人。
劉清彥 兒童文學工作者
專家導讀
用正念靜心與同理心強化SEL社會情緒力
引領孩子覺察自我,接納情緒,體驗靜心
現代家長和老師需要什麼樣的新思維,才能培育出迎向未來的優秀人才?答案就在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裡。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情緒智能)教育。
研究發現SEL(EQ教育)對個人的學習成效、自信自尊、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巨大的正面影響,在聯合國大力倡議下,歐美許多先進國家都將SEL納入正式教育中。臺灣也不落人後,二○一七年幼兒課綱正式將情緒和社會列為幼兒六大學習領域之二,二○一九年發布的一○八課綱也融入了多項EQ能力指標。
在所有EQ能力中,最基礎的就是自我覺察。令人振奮的是,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這種潛能,只要加以琢磨,就能成為一生相隨的珍貴能力,近年來風起雲湧的「正念靜心」正是鍛鍊這種能力的最佳方法。
《我可以很平靜》以繪本的形式傳遞正念靜心的概念和方法,對於還不太能掌握抽象思考的孩子(4~11歲)來說,這大大地幫助了他們將內心世界具象化,讓他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內在心靈,也因此更能掌握情緒、掌握自己,進而能同理他人、關懷世界。
《我可以很平靜》以情緒調節為主軸,在前幾頁,作者先以清晰而平實的文字,引領孩子接納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雜亂思緒。接著,作者以更多的篇幅,透過文字與插圖的搭配,將孩子也能體會的靜心概念和方法一一導入,從停下來、深呼吸,以及打開五感、體驗當下,進而能和自己、和大自然連結在一起,最終找到自己的錨,找回內心的平靜,甚至能將這份美好和別人分享。
建議家長或老師試著找出生活中相對安靜的時間,以緩慢、安定、溫暖的聲音,為孩子朗讀書中的文字,同時讓孩子隨著這個節奏仔細欣賞插圖畫面。此外,也可以參考文末所附的「引導式默想」帶著孩子實際操作,您將會發現孩子內心本來就存在的平靜角落,也幫助孩子發現體驗所帶來的力量。
楊俐容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