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伸展呼吸健康大法【簡易版】(附贈60分鐘教學DVD)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6月

少林伸展呼吸健康大法【簡易版】(附贈60分鐘教學DVD)

作者:林勝傑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6日
ISBN:9789866228025
語言:繁體中文

第一本由少林寺釋永信方丈親收的台灣弟子現身傳授養生功【少林寺第34代傳人】林勝傑(延勝)親自示範少林獨門拉筋呼吸健康大法
  精彩收錄少林寺獨門拉筋三式【燕式拉筋】.【肩背拉筋】.【抱腿拉筋】
  獨家公開少林寺【拉筋運動】、【呼吸功法】、【袪病穴道】健康大法,傳授一千五百年健康法,動作簡單易學,不受場地限制,掌握36式每個動作,在家也能學會少林養生操。
本書特色
● 特色一  公開少林獨門【拉筋運動】、【呼吸功法】、【袪病穴道】  36式功法包含拉筋與呼吸技法,每式皆有不同的調節作用,可選擇數式反覆習練,搭配少林寺內最常使用的袪病穴道,以達身強體健目的。
● 特色二   動作簡單易學,不受場地限制  作者將少林寺的武林絕學,化繁為簡,匯整出最有效又簡單的36式,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小孩、上班族、老年人都可以做,動作簡單易學。
● 特色三   少林正宗武僧,親自示範DVD  本書作者延勝,是台灣唯一親赴河南登封「少林寺」內習武的武僧,親自示範36式標準動作,並詳細說明每個動作的原理與功效,清楚易懂。
作者簡介
林勝傑【延勝】
  【第一位由少林寺釋永信方丈親收的台灣弟子】
  【少林寺第34代傳人】
  自幼年病痛不斷,體弱多病,孩童時期經常進出醫院,身體狀況極差。七歲時,父親開始親自教他武術、氣功,身體健康狀況開始大為改善,從此對練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輔仁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練武,在不斷的磨難努力之下,成為台灣第一位正宗少林的武術傳人及少林寺第34代弟子,練就了八段錦、易筋經及鐵頭功絕技等少林養生功法,如今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健壯青年。2006年成立「釋門少林功夫團」認真推廣少林功夫,毫不藏私的將自己強健體格的養生秘訣傳授各地人士。
經歷  1979年出生於台北,自幼開始接觸武術基本功  2004年進入中國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團接受訓練習武  2005年拜於少林寺現任方丈釋永信方丈門下,並親收為「座下弟子」,賜法名延勝,成為少林寺第34代弟子。  2006年成立「釋門少林功夫團」,認真推廣及教學少林功夫,要繼續宏揚少林「禪、武、醫、藝」文化的精神。  2007年出版「台灣鐵頭出少林」一書。
電視媒體曝光  2010年3月 大陸中央電視台 / 天涯共此時 專訪  2009年12月 東森 / 夢想街57號  2009年10月 台視 / 熱線追縱  2009年10月 東森財經新聞 / 57金錢爆  2009年10月 年代新聞採訪  2008年1月 三立新聞採訪  2008年2月 公視 / 流言追追追  2008年2月 東森 / 關鍵時刻  2008年3月 華視 / 快樂星期天  2008年5月 世界電視台 / TV課輔班-健康我最大  2008年4月 三立 / 國光幫幫忙  2008年5月 中央電視台CCTV4新聞專訪  2008年5月 中視新聞採訪  2008年6月 八大 / 娛樂百分百  2008年7月 前進奧運,中華健兒加油音樂會表演  2008年11月 三立 / 王牌大賤諜  2008年12月 東森 / 台灣啟示錄  2008年1月 Channel V / 哪裡怕  2007年8月 中天 / 康熙來了  2007年6月 中天 / 年代新聞專訪  2007年11月 中視 / 綜藝大哥大  2007年12月 TVBS / 新聞念真情  2007年12月 超視 / 新聞挖挖哇  2007年12月 TVBS / 國民大會  2006年8月 TVBS獨家專訪  2006年9月 中視 /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2005年6月 東風 / 娛樂在亞洲
平面媒體曝光  非凡壹周刊、蘋果日報、今周刊、中國時報、聯合報、中興保全雜誌、FHM男人幫雜誌等。
廣播專訪  中廣(蠟筆小嵐小姐、于美人小姐與呂如中先生、黎明柔小姐)、飛碟電台-候文詠先生、NEW98-張大春先生等。

Part 1 少林寺獨門健康養生之道
童年體弱多病,「練武」改變我一生
少林養生功法,動作簡單易學,不受場地限制
少林養生五大關鍵,天天做「關節伸展操」和「拉筋運動」
Point 1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一定要做關節伸展操
少林寺「關節伸展操」,這樣做就對了!-轉頸、繞肩、雙手畫大圓、轉腰、擰腰、抬腿
Point 2 別越吃越不健康!請掌握正確飲食原則
每一餐都要攝取高纖蔬菜及水果
三餐維持正常的飲食時間
攝取不同種類且多樣化的營養素
時時刻刻補充水分
Point 3 少林寺獨門拉筋三式+正確的運動方法
掌握對的運動時間
掌握對的運動節奏
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少林獨門拉筋三式:「燕式拉筋」、「肩背拉筋」、「抱腿拉筋」
少林寺「拉筋運動」,這樣做就對了!
Point 4 簡單易學的「呼吸氣功」
慢吸慢呼的調息呼吸法
去蕪存菁的丹田呼吸法
Point 5 少林「武術禪」,講究禪武合一
Part 2 我的健康運動之道
從少林寺回台灣,60公斤增胖至70公斤
做對運動+吃對食物=37天健康瘦10公斤
Step1 搞清楚自己的基礎代謝率
Step2 計算出每日所需熱量
Step3 健康減重的飲食原則-我的三餐飲食原則、我的健康輕食食譜
Step4 用運動來消耗熱量
Part 3 少林武僧36式伸展呼吸健康大法
【基本功1 ~ 16式】一定要學好的基本功夫
拳掌各部位介紹
身體部位及穴道介紹
第1式 衝拳-帶動肩臂筋骨.美化手臂線條
第2式 砸拳-活絡腿部穴道,放鬆臀部肌肉
第3式 劈拳-伸展少動的頸部關節,消除疲勞
第4式 崩拳-帶動兩邊肩胛骨及手肘,活絡肩井穴
第5式 栽拳-強化下肢肌肉,加強膝關節安定性
第6式 撩拳-拉動腰部肌肉,鍛鍊關節的運動機能
第7式 推掌-運行全身氣血,促進血液循環
第8式 挑掌-改善駝背,強化腰椎肌肉
第9式 插掌-活絡肩背及雙手的穴道,強化脊椎關節
第10式 穿掌-大幅度扭動筋骨,活絡全身穴道
第11式 劈掌-改善肩頸僵硬,柔軟兩側肩關節
第12式 砍掌-左右伸展肩臂關節,疏通雙手的穴道
第13式 拍掌-拉開全身筋絡,按摩腰腹的器官
第14式 搶手-增加腰腹肌能,舒緩臀部梨狀肌的壓力
第15式 摟手-拉開手指關節,活絡雙手少動穴道
第16式 崩手-活絡腕關節,舒展僵硬的肩背肌肉
【初階功法17 ~ 24式】順氣伸展四肢的初階功
平靜身心,達到養生功效
氣血順暢運行,調節身體各器官
拉動四肢筋骨,刺激末梢神經
第17式 雙手托天理三焦-帶動全身的律動,按摩內臟器官
第18式 左右張弓似射鵰-促進心肺循環,伸展肩膀及胸部肌肉
第19式 調理脾胃單舉手-打開淋巴結,健全脾臟及腸胃功能
第20式 搖頭擺尾去心火-活絡暢通心包經,消除心情煩燥不安
第21式 五癆七傷往後瞧-導引出體內小病痛,強化內臟機能
第22式 雙手攀足護身腰-保健腎臟機能,緊實腰腹肌肉
第23式 轉拳怒目增力氣-打通身體經絡,袪除肝內濁氣
第24式 背後起點舊病消-刺激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進階功法25 ~ 36式】強化五臟六腑的進階功
提昇運動的效率
每天只要20分鐘
招式簡單不複雜
第25式 一字通關-運用協調綿密的呼吸,獲得最多的能量
第26式 伏耳抱柱-養神提氣,拉開肩頸和胸椎關節
第27式 三鳴擊鼓-按摩風池穴,強化中樞神經機能
第28式 犀牛望月-促進體內臟氣循環,增強免疫力
第29式 靈貓拱背-改善胸悶氣脤,強化心肺機能
第30式 佛光沐浴-運用雙手的氣感能量,活化臉部器官
第31式 玉帶纏腰-活絡肺部呼吸循環,促進胸腔臟器蠕動
第32.33式 左式拽九牛尾、右式拽九牛尾-強壯腿膝的力量,促進下肢氣血運行
第34式 獨步蓮舟-促進下半身血液回流,增加腿部肌肉強度
第35式 御風著步-預防肌肉萎縮,結實臀部線條
第36式 腳踏蓮花-紓通腋下淋巴結,全身達到舒緩放鬆
Part3 少林獨門對「症、痛、病」下穴訣竅大公開
對「症」下穴——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時,請按壓此穴道!
頭暈目眩
心悸、呼吸不順、想嘔吐
小腿抽筋、腰腿無力
吃太飽、腹鳴、腹痛、腹脹
坐骨神經痛、下肢筋骨僵硬
失眠
容易疲勞、精神不濟
胸悶
對「痛」下穴——身體感覺疼痛時,馬上使用穴道指壓!
心痛、肋間神經痛
肩背疼痛、肩頸僵硬
胸痛、胸□疼痛、胸腔內傷
落枕
腕關節疼痛、膝蓋疼痛
頭痛、感覺頭重
腰部痠痛、閃到腰
生理痛、月經不順
胃痛、消化不良、胃氣不順
對「病」下穴——常生活中容易得到的病症,即用此穴道!
鼻塞、鼻子過敏、流鼻水
眼睛痠澀、視線模糊
咳嗽不止、化痰
預防感冒
便秘、宿便
中暑
五十肩
喉嚨發炎、沙啞失聲、調理聲帶
腸胃炎
下肢水腫
腹瀉、拉肚子

推薦序1 找出人生的節奏, 用心感受
  本書作者林勝傑先生是我兒少雍的高中同學,他在24歲時獨自一人遠赴河南加入「少林寺武僧團」,練就一身武藝的經歷,已是一則動人的傳奇,更難得的是為人謙遜有節,可謂是當代年輕人的典範。
  本校生物科技系陳柏源老師從小學功夫健身,他是研究生技工程的專家,最近幾年也與勝傑學習,因他熱心安排得以大家聚在一起,席間勝傑誠懇的邀請少雍得空一齊練功健身。幾個月後我問少雍心得如何,底下是他的回答:
  「接觸少林功夫一陣子,一開始從最基本的熱身拉筋開始,到調整自己的呼吸與每一個動作,簡單的步驟但是都很有學問,扭腰甩手個個不能馬虎,而蹲正確的馬步更是非常耗費體力以及意志力,可想而知厲害的少林功夫一定需要經年累月的苦練累積而成。一些比較不是那麼激烈的像是八段錦或是易筋經,持之以恆練了數十年的人比比皆是,對於養生健康更是有極大的幫助,每個招式都能活絡身體的肌肉與器官。」
  少林養生功法我不懂, 但勝傑在這本「少林伸展呼吸健康大法【簡易版】」中講的都淺顯易懂簡易可行,所需者恆心而已。他所揭示的幾個原理原則,則非常具有人性感覺, 好像在講一個人如何學習做人一樣,那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但是我們常因為生活太過急促,很少往內自省,看完這本書才知道過去遺漏了太多身邊隨手可及的修練之道。原則看起來很簡單,其中之一是:不要好高鶩遠,要有耐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節奏,用「心」去感受氣感的流動。練功好像做人,做人就像練功,高手已經點出基本原則,但切忌有輕忽之心,因為不管是做人或練功,都需要一輩子的用心。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
推薦序2 認真好學的少林武者
  每次邀請延勝上節目,總不免會請他表演一兩招套路,增加節目的可看性。
  攝影棚不大,因此延勝只能示範基本的動作以饗觀眾,但即使是很簡單的招式,延勝在表演之前,都會認真仔細的調整呼吸,拉筋,做好暖身的工作。準備的時間絕不會比表演的時間少。而且每次的表演,延勝都會問清楚攝影的細節,自己要做幾個動作,看清楚場地的狀況,並走位過一遍後,才正式的上場演出。
  有一次忍不住好奇的問他,不就是幾個動作,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的調息、拉筋與熱身嗎?「每一個動作都會帶到全身,如果熱身不夠,容易受傷」只要談到武學,延勝的表情馬上會變得很認真,再對比場上的表現,延勝的確是用盡氣力在每一個舉手投足之上。
  從這樣一個螢幕看不到動作反映出,延勝不是一個只做表面工夫的武者,他認真的看待自己出手的每一個動作,也對自己的武學,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因此才會不厭其煩的重覆著基本功,做好基礎的工作。
  後來更熟悉一些,進一步發現延勝是個好學的人,只要跟武學與少林有關的知識,他都廣泛的涉獵,也因此從節目的表演者進一步變成講者,聽他信手捻來的道出少林的逸事,武學的掌故,証明他在武學之路內外兼修。
  從小我就著迷於宮本武藏與大山倍達等武道者求道的故事,宮本武藏與大山倍達都曾把自己置於山林之間,過著非人般刻苦的日子磨練目己,他們的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強化自己的武藝,藉著不斷的挑戰,先是挑戰自己身體承受的極限,接著挑戰擋在前面的強者。直到死去那一刻,武學之路都不會稍歇。
  延勝也有著相似的路徑,放棄台灣舒適的生活,遠赴河南少林求道,一心一意進入武林正宗的少林習武,這期間身心的折磨,大概遠非台灣的小孩能夠想像。我不懂武學,也不長於養生,但我相信延勝凡事認真的態度,對這本書也會是一貫的認真付出。
主持人  劉寶傑
推薦序3 氣態的旅行
  你獨立大氣。
  放鬆地,以舒緩的動作,引領意念,進入固態的身體。逐一覺知、喚醒體內龐沛的氣,讓它流動、充盈,創造不可思議的寧靜,渾然忘我──身體融解,化為氣態的一部分……。
  收勢。世界成為你,你與它優美回歸圓滿的結局。
  那氣、那寧靜,打開你意識之眼。你對世界、身體、生命自此領悟全新。
  這世界是固體的,也是氣態的;是動的,亦是靜的──身心也是如此。
  身體是固體、液體構成,呼吸是氣態的。情緒、欲望、壓力是固體的,精神能量是氣態的。我們每天在虛空裡走動,卻少感知動中之身,埋藏巨大的靜。而當發掘體內深邃的靜,又發現它也是動的。
  世界或者生命,是虛實動靜合一的圓滿體。然而,虛靜的一面,即使存在身心之內,距離卻非常遙遠。我們需要兩個領航員,才能旅行身心的宇宙:一是放鬆的意念,二是具體的想像。此二者,在武術上言就是悟力。凡不鍛鍊放鬆、想像,即無法深入內在感受氣之虛之靜之動,也就缺乏悟力。
  在延勝師父由拉筋、基本功到八段錦、易筋經的教導裡,那些拉筋的動作、基本功的拳掌,都要有放鬆意念(專注在緊的部位做放鬆),才能明白鬆開、活絡之所指。至於八段錦、易筋經談論氣感、導氣部分,更要積極調動想像,方有深刻體會。
  而當他將少林功夫展現紙頁,很多人以為這是少林祕訣。的確,他在八段錦的氣感教習頗為深入,而其易筋經與傳統所見有別(理應是少林祕傳)。然而,所有密笈最秘密的心法,始終是:相信才是最秘密的密笈。
  修習者如果衝著密笈之故而練習,不免容易灰心,因為掌握放鬆常令人洩氣,想像讓人摸不著邊際。很多人懷疑兩位領航員,輕易放棄了,於是我們體內的宇宙,既是最近又是最遠,始終黑暗而不圓滿。我們無法從一般呼吸與肢體行動裡,獲得更深的覺悟。然而,一旦願意相信,努力去放鬆去想像,再平常不過的呼吸與動作,都隱隱與生命深層聯繫。每一個放鬆或想像,都是一艘宇宙的船艦,劃過星際。 
  很幸運的,我們的延勝師父具有讓人相信的特質。
  我大略記得一個故事。
  某虔誠教徒登山,入夜不慎掉落山崖,死握手中繩索不放,並向上帝求救。回應是:放手!他不敢相信,體能耗損致死。隔日,救援者發現他懸空離地不過一兩公尺。
  他的不信非常笨。然而設身處地,誰能相信?延勝師父正是這樣相信的人。
  多年來,台灣欣羨少林寺者不下千百,真正成行入山出山,不過一人。他相信他應該到少林習武,不止帶回少林真功夫,且引領更多人往少林寺。相信,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所以,此刻,在相信面前翻展書頁,祕訣就顯露它最平凡的祕密。
  相信,氣態的旅行就此升騰──。
《找死拳法》作者  吳龍川
推薦序4 少林武術,「氣」的極致表現,老少咸宜的養生術。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氣」的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武術與中醫學,皆認為氣的強盛關乎身體機能的良窳。從古至今,中國人以武練氣強身,以中醫調氣養身,特別是武術家能夠利用武術來強化身體機能,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
  「武術」與「中醫」,老祖先的智慧傳承
  氣弱身薄的體質,藥力難濟其身時,藉由練武強化氣機的流竄,達到細胞的活化,助藥力以達全身臟腑肢節,通行經脈,讓體質轉弱為強;練武過程中,難免會傷筋損骨,氣滯血瘀造成一般所謂的內傷與舊傷,藉由中藥辨症論治,舒暢氣機,通行血脈,使氣脈流暢而周流不止,循環不已,避免練武不成反傷身的遺憾。
  此兩類養身治病的方式,都是建立在「氣」的基礎上,沒有了氣的觀念,中國武術便成為藝術或是運動,中醫藥則變成健康食品或只具有效成分的西藥。
  在與林教練習武之前,我對氣的觀念來自針灸與在臨床用藥。臨床上,有些患者針灸時,有循經走氣的現象,恰好與經絡圖譜的路線一致,頗讓我驚奇,這種現象多了,病也順勢而癒,加深我對中醫所謂「萬病不離其氣」的觀念;而用藥上,中藥有所謂入經的觀念,藥物隨著特性,會歸於不同臟腑,作用在相關臟器與其循環之經絡,而達到疏暢氣機,氣調病安的目的。以這種傳統中醫的觀念用藥治病,其療效,遠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純想法,取效的多,甚至一方同治數症的情形在中醫治例中也不在少數。
  少林武術以「氣功」為基底,進而強化身體,達到養生目的。
  跟隨林教練習武之後,對於經絡之氣是否存在就更加明確。林教練的少林絕技是鐵頭功,強化的部位是頭部的百會穴,百會穴是督脈的穴,為人體最高的一個穴,有提補陽氣上升的功效。中國武術必練氣,而少林武術的絕技更是氣的極致表現,因為需要將氣匯集至巔頂的百會穴,才能達到以頭來擊破的目的,而首要的條件就是要將督脈練通,而督脈通任脈亦通,任督二脈通達,則身體中央氣脈運行就能無礙,才有能力運氣至頭頂百會穴。原本對氣的理解與證明,僅能藉由治療病患的反應來觀察與印證,接觸少林武術後,經由林教練的絕技得到直接的證明。
  要達到擊破的目的,其方法甚多,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敲擊的方式,重覆敲打肌肉至骨,增加肌肉受擊的耐受性,同時增加骨質密度,再以巧勁達到破壞的目的。這種是以以卵擊石的方式來強化皮肉筋骨的耐受度,對身體其實是一種傷害,外國人孔武有力,喜以此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武功高強,到老了身體會迅速老化,受到長年練武的傷害會逐漸浮現,疼痛難耐。少林武術的絕技以及林教練的鐵頭功則不同於此,是以氣功為基底,進而強化身體耐受度,逐漸練成。
  氣功是練氣的功法,強調身體以最小的能量(氣)發揮最大的效能,也就是以最小的耗能來提供身體機能所需。一般人而言,能做到這點,即能養生,身體無病,得病速癒。對練武的人來說,就是期望對這股能量,擁有自由掌控的能力,若能運用巧妙,武術進步神速,發揮到極至便是絕技,鐵頭功就是其中一例。
  一輩子都能練的,才是真正好的武術。
  既然是以練氣為基礎,練少林武術本身所含的意義就是養生,武功練得好的,必定身體一定要棒,反過來說,幾乎沒有一位少林武僧,擁有絕世武功,卻身體堪慮。另外,少林許多套路是建立在養生功的基礎上,進而演變不同的變化,年輕人可以練,年長者也是可以練,甚至同一種套路,老少有不同的練法,相當靈活,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的武術,也是養生的武術,更是可以練一輩子的武術。練氣、練武與健康、養生有沒有關係由此可知。
  以我本身的經驗,年輕時,想練中國武術,遍尋不到良師,於是就練了十多年跆拳道,從無數的比賽實戰中,讓我擁有相當的成就感與實用性,但總感覺缺少了什麼。後來發現,年紀日長,身體的敏捷性日弱,甚至三個月不練,猶如常人。
  另外,練習所受的傷害也日漸浮現,容易生病、閃傷、腰背痠痛、疲勞倦怠。過去所累積的似乎只剩運動傷害。慢慢體悟出過去練武所欠缺的東西,就是中國武術所強調的「氣」與「養生觀」。現今大多數的武術經過演化後,只能說是強化筋骨型的武術,甚至表演或運動型的武術,對我個人來說這不是真正的武術,練武除了強身之外,還要能養生,一輩子都能練的才是真正好的武術。
  以中醫師的角度看來,學習少林武術就是「養生」,老少咸宜。
  少林武術講「意」與「藝」,依個人的淺見,中國武術都有一種「意」的層次,其中包含「形意」,例如,不是人人都能練好「龍拳」,要能掌握龍的姿態、韻律與靈動,才能練得,否則只是像龍的動作或武術而已,甚至一般人只是學老師的動作,不知每一個動作所蘊含的武術意義與形象意義,而依樣畫葫蘆,也只能說是像某種武術的運動。「藝」是少林武術獨特的意境,武術的境界不在是能打多少人,能擊多少磚,破多少瓦。而是讓全身的氣,透過無拘無束的意念,融入特定武術,人、氣、神合一,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勁」與「美」。有時看人打猴拳還真是拍案叫絕呢。
  最後,以中醫師的角度,來談學習少林武術的心得,那便是「養生觀」三個字。年輕人練少林武術,必定以練氣為基礎,氣足而暢,必然練功而無害,既防身強身且養生。年過30者,練少林武術,必定氣順而行,疲勞得失,肌力強健,體力充沛,減少老化,充滿活力,既強健體魄還能防衛;年長者,則,養精蓄銳,氣充神閒,返老還童,能年輕數十歲。另外,很多身弱數疾,久病難醫的病患,經由林教練的調教,再透過中醫的調理,體質的改變可以說是一日千里,進步神數。譬如小孩子常見的過敏體質,像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腸胃功能不佳,經常感冒發燒等等,在練習少林武術後相當好調理與治療,甚至因此根治者不少。
  釋延勝師父秉持武德精神,是少林寺在台灣的代表與象徵
  少林禪武醫藝的文化,在我這裡體現不少。這種真材實料,真正從少林寺走出來的少林武僧,台灣目前是唯一,也是我練武以來較能認定為武術家的教練。可敬的是,教武之人都稱之為師,也就是「師父」,而林教練只允許學員稱他為教練而不是師父,一方面是年齡、一方面不是出家人,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沒有師徒間繁複縟節與陋習,並且相當重視學武之人的德行,與自己的武德精神。這是少林寺在台灣的代表與象徵,林教練謹記在心,這也是十多年前我遍尋不著的中國武術家。如今,與我有緣的少林武僧、釋延勝師父、林勝傑教練,讓我有機會在武術與健康方面,得到更深層的體悟外,更讓我對中國人所講的「氣」得到印證,不僅揭開神秘的面紗,也給予我個人在領悟中醫浩瀚無垠的醫學領域中獲得提升。
學員:施丞修 中醫師 敬筆
推薦序5 性養即是養心
  與延勝師父認識是一個機緣,原本是在電視上看到他的傳奇故事,後來發現原來他的好朋友兼經紀人是我原本就認識的朋友,而他為了推廣武術養生教育,也在學校教學,我的小孩在桃園念的幼稚園的小學也都知道這位【功夫老師】。
  從台大醫院來到桃園已經10年,除了醫療服務外,總是覺得預防醫學的教育推廣是更重要的。曾經在主辦的衛教演講後的問卷調查,得到以下簡單結論:醫師講的內容都很好,但是生活上不易直接執行,民眾需要的是簡單的操作項目,可以DIY及自己掌握;所以舉辦演講以及在做衛教建議時也盡量朝此方向進行。
  在關於養生及抗老化醫學演講時常會引用古籍裡提到【性養、形養、食養、藥養】的建議,所謂性養就是養心,換成現代語言就是情緒管理及EQ;形養就是起居有節,現代流行語即是生活模式(life style)調整;食養的重點不是要補得多好,而是【慎食】;最後的藥養解釋在於【良藥莫離手】,意思當然不是叫大家隨時吃藥啦,要知道中國傳統上的藥物來自於身邊可得的藥草,重點在於負擔的起,以及可以隨手取得。而延勝師父書中提供的訊息其實就是這些觀念,如基本功、基礎功法、進階功法等功夫,去除掉神祕色彩其實就是西方醫學強調的呼吸運動以及伸展運動,而拜讀之餘也跟著做起來,的確很好學而且很快身體就有感覺。
  【知識就是力量】,但是真實生活是【經過實踐的知識才是力量】,否則只是重量(大家回想大學時的大堆頭教科書就知道重量的意思)。少林的CEO住持提到少林文化的內涵在於【禪、武、醫、藝】,未來的發展在於【傳承、修持、教化】,我想這本書完全詮釋了這些精神,很高興可以在此幫延勝師父寫推薦序,更高興民眾可以有一本好的健康促進的參考書籍。
寫於上海 參加 台大EMBA與中歐、復旦論壇
敏盛醫院副院長 陳保仁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