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商管博士獨創「六步深度思考養成法」:幫助你建構強大邏輯腦,毫不費力判斷虛實,作出精準決策,破解99%思考困局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哈佛大學商管博士獨創「六步深度思考養成法」:幫助你建構強大邏輯腦,毫不費力判斷虛實,作出精準決策,破解99%思考困局
百萬暢銷書團隊最新策劃力作!
Google、微軟與甲骨文企業顧問、哈佛大學商管博士執筆
◆定義 ◆抽離 ◆辨別 ◆篩選 ◆設計 ◆反饋
只要六步驟,有系統幫助你建立深入且精準的思考邏輯,
讓你破解99%思考困局,做出正確決策!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國洋
職場黑馬學│黑主任
為你而讀執行長│蘇書平
你是否對權威人士、媒體訊息照單全收,結果造成金錢或其他損失?
你是否覺得經驗不可靠?
為何聰明會反被聰明誤?
為何選擇越多,反而越容易選錯?
為何股票漲了,仍然不能買?
我們通常根據經驗和統計數據,對事情做出判斷,
但這裡其實有個危險地雷:這些判斷通常都不是你的判斷,你只是被訊息引導而不自知!
這是所謂只停留在表面的「淺思考」,仔細檢驗,常常充滿謬誤,
最明顯例子,是我們常對新聞不辨真假吸收,輕則誤解真相,重則造成金錢、健康等損失,不可不慎。
「所有的真知灼見都要透過深度思考才能實現。」因此,
哈佛工商管理學博士、長期為國際企業做思維培訓的作者說:
「要避免思考謬誤,我們需要深度思考。」
而要培養深度思考,作者提出獨創「六步深度思考養成法」——定義、抽離、辨別、篩選、設計和反饋,
不單單是理論,而是實際幫助你從一團亂中抽絲剝繭,深入且有系統,案例淺顯易懂,無痛建構強大邏輯腦!
從此不再被虛假訊息矇騙,想得對、想得通,繼而做出正確決策,一通百通,職場與生活皆可運用。
*本書教我們從海量資訊、層層包裹的表象中剔除迷惑感知的假象,如剝洋蔥般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質。
作者簡介蕭亮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著名人力資源專家。曾任職於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ASTD),長期為Google、微軟、Facebook、甲骨文等國際知名企業提供專業顧問服務,也是腦力開發、思維培訓領域的學者。著有:《應變思維》等。
【目 錄】
深度思考的核心思維模式
1.定義資訊,嚴格遵循80/20 法則
2.抽離,清除思考的障礙
3.辨別,從似是而非中看到真正的問題
4.篩選,我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5.設計,讓精準決策毫不費力
6.反饋,用結果修正思考的偏差
第二章 深度思考養成第一步:定義
1.資訊,不是一個確定的YES,就是完全的NO
2.性質,用n-WHY分析法接近事物的真相
3.路徑,心智模式的較量
第三章 深度思考養成第二步:抽離
1.放空,為思考留出「偷懶」時間
2.打破,遠離複雜的無關線索,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
3.回歸,讓「純粹」的思考聚焦「原始目的」
第四章 深度思考養成第三步:辨別
1.割裂,去除「理所當然」,擁抱理性
2.識別,確認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3.論證,用對比的方式展開分析
4.堅定,不要偏離最初的目標
5.掌控,從問題中挖掘機遇
第五章 深度思考養成第四步:篩選
1.取捨,分開無用的90%與高價值的10%
2.勇氣,放棄「二者兼得」的奢望
3.止損,向沉沒成本說再見
4.重組,將資訊重新組織,賦予其新的意義
5.界限,畫線才能贏得思考的自由
6.清除,刪掉影響思維運轉的雜念
第六章 深度思考養成第五步:設計
1.搜集,準備一切必備資訊
2.歸納,整理邏輯與要點
3.導圖,用思維導圖展開「可視化決策」
4.提升,從完善思路,到精準決策
5聚焦,專注並執著於當下
第七章 深度思考養成第六步:反饋
1.跟蹤,永遠不要偏離主要目標
2.修正,查補執行漏洞,讓下一步的思考更完善
3.攀登,用不斷的小勝,累積成最後的大勝
4.歸零,緊抓本質,讓思考「更少但更好」
尾章 培養深度思考的100個方法
【序言】我們總以為自己在思考本書的主題從「蕭亮的思考」開始。假如蕭亮在五年內對自己的生活狀態記錄了五千次,平均每天三次,每次他都活蹦亂跳,而在統計學上,五千個樣本是很完備的資料,足可說明蕭亮永遠都能活蹦亂跳。那麼,他可以欣喜地說:「我獲得了永生。」但,這是一個多麼荒謬的結論。蕭亮的情況和他鄰居養的母雞貝利有些類似。作為一隻嬌生慣養了兩年的母雞,貝利一直養尊處優,主人每天給牠送飯,為牠打掃雞舍,而牠只需定期施捨主人幾個雞蛋。於是牠望著主人想道:人類是雞的奴隸。時間來到第七百三十一天,主人的手又伸進了雞舍,並把牠揪了出去。兩小時後,貝利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蕭亮不會死」和「人類是雞的奴隸」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都有成立的條件。雖然看起來有些荒謬,但人類的很多思考和結論都是基於這種通過統計學路徑得來的資訊形成的。統計學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解決問題的效率,但也逐漸讓人形成了「淺思考」的思維模式,在分析資訊時總會忽視「時間尺度」,缺乏全局觀。觀察所得的資訊必須加上足夠長的時間才有助於思考,某一段時間內單純的資料統計,往往只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很難在實際生活中幫到我們。假如在二○一七年三月,蕭亮從媒體上得到消息,某地區的房子突然變得很值錢;同時,與該地區的基礎建設工程相關的股票也已經連續出現了幾個漲停板,專家們表示看好,身邊的人也都躍躍欲試。作為一個想通過投資獲利的人,蕭亮心裡有些猶豫,他需要做出一個決定,就像玩俄羅斯輪盤的冒險家一樣,是下注還是觀望?在設想中,我看到蕭亮大賺了一筆,從滾沸的「油鍋」中撈出了一條「肥魚」,不到四個月,他的資產就從一百萬元飆升到了五百萬元,成為讓人嫉妒的大贏家。但是,出現這個結果的前提是蕭亮接收到的資訊必須是正確的,他要從這些正確的資訊中提煉出精髓,然後還要果斷地抓住時機。然而,不得不遺憾地說,在現實生活中,市場「違背」了這些資訊,撒歡似的走出了一條漂亮的抛物線。蕭亮被飢餓的「油鍋」奪走了一隻手,他試圖撈「魚」的手成了祭品。他的資產從一百萬暴跌到了負債五十萬,且只用了三十天。這個傢伙不但進行了一次愚蠢的「淺思考」,而且還進行了一次失敗的投資,因此他招致市場的懲罰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