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頭:部落教室 II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山芋頭:部落教室 II
不管人在哪裡,部落的教育、文化的傳承都不能省略。──撒古流
這是一本關於排灣族古老智慧的生活哲學,也是國家文藝獎得主撒古流獻給部落、孩子以及這塊土地的人們最美好的禮物!
芋頭田與斜坡上的文化緊密而連結在日常裡,在千百年來的歷史中,部落祖先們累積了許多豐富的精神與物質文明,發展出獨特的排灣族「芋頭」食文化。
隨著高科技快速發展,以及全球氣候變遷破壞了地球溫度的平衡,該如何把傳統知識、傳統生計產業與主流經濟市場、現代知識系統銜接、轉化,將部落古老的芋頭品種再活化找尋新契機?在部落裡保存的傳統智慧,必須朝向新世界找尋各種適應的可能,這是一個延伸與再生的概念,需要被實踐。
藝術家撒古流以其質樸懇切的文字與優美細膩的繪圖,將部落芋頭品種的分類、傳統煮食料理以及部落族人共勞、共食、共享的精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現於書中。衷心期盼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能夠重新連結不同觀念與發展的可能,在斜坡上。
作、繪者簡介
撒古流‧巴瓦瓦隆
作者:Sakuliu 箭矢(音譯:撒古流)
家名:Pavavaljung 種子在泥土裡長大的聲音(音譯:巴瓦瓦隆)
社群:ravar 行動中的戰袍(音譯:拉瓦爾群)
族群:kacalisiyan 真正斜坡(排灣族)
著作:
《衛生安全》漫畫手冊,1986,世界展望會
《山地陶》1990,高雄文化中心
《排灣族裝飾藝術》1993,省政府
《排灣魯凱民族文化學園》1994,史前館
《部落有教室》第一版,1997
《小陶壺森林奇遇記》台灣首都原住民卡通原畫,1997,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部落有教室》一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1998,台灣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末代頭目》紀錄片共同導演
《祖靈的居所》2006、2014,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光的記憶》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
《路上.兔子》動畫,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
第1篇maretemaljimalji ya vasa 不同種類的山芋頭
一、maka cemecemel a vasa 野生的山芋頭
二、maka cemecemel sini tavalj a vasa 野生被移栽的山芋頭
三、kavasan sini talem 被植栽的正宗山芋頭
四、sini papangalj nua kadjunangan 土地的分享
第2篇 sisan kakanenan tua vasa 山芋頭食材的作法
一、seman cacapan tua vasa 建造山芋頭的烘烤架
二、patjatjukudakuda tua kini vasa 分類採收的山芋頭
三、cemapa tua vasa 烘烤生芋頭
四、penarat 芋頭乾去皮
五、seman palju 製作芋頭粉
六、supiq nua vasa 芋頭梗
七、asau nua vasa 芋頭葉
第3篇 sikesan tua vasa 山芋頭的料理
一、製作糕點之相關材料
二、qinavai 糕點
三、vasa tjinaljimuas 山芋頭下水煮
四、vasa pinaru qukai 山芋頭・粥
五、vasa pinu mugi 山芋頭麵食
六、vasa qinapiljan 山芋頭烤香腸
七、aradj qucequc 芋頭乾零嘴
第4篇 maljiya sipatjekaiyan tua vasa 山芋頭後續
一、ngadan nua kinavasan katua 單株山芋頭部位名稱及相關詞彙
二、 si patjekaiyan tua vasa 山芋頭之相關詞彙
三、傳說 tisa ramiljangan 一隻名叫貪婪之靈的小小幼蟲
前言
續二十三年前,第一版《部落有教室》1997年一書中,曾提起食、衣、住、行、育樂篇,該如何部落中推動教育這麼一段的內容,其中,食的文化特別以芋頭為例,提出了個人微觀點,拋出了山芋頭有幾種發展的可能,讓部落人在意它的價值(當時的情況,各部落幾乎放棄了傳統農耕產業,大量人力轉換到平地經濟勞動),如何將傳統知識、傳統生計產業與主流經濟市場、現代知識系統銜接、轉化,試圖將部落古老的芋頭品種再活化找尋新契機,為當時所要表達的理念。
其實不單單是芋頭而已,部落人過去所種植的農作物,還有其他五穀雜糧、瓜類、球莖類、水果類、菇類和野菜類等等,無不與祖先的生活綁在一起,每一樣品種的農作物,其背後承載著歷代與祖先們的生命經驗,有他(它們)相處模式,以汗水和汁液相容,維持了彼此間自然互惠原則,相互依賴養活了彼此,這樣深刻的情感,我們可以從較年邁的老人身上看見,他們在時間的經驗裡,累積了相當深厚的智慧,也為我們後代留下最適合這塊土地的苗和種子。
在《部落有教室》1998年第二版的自序中,曾經提到這麼一段話「……文化原來就是活的東西,活的東西原來就是會改變的,而且會因應著不同的時代而改變。十八世紀的芒果和二十世紀的芒果,看起來可能是一樣的,那是因為芒果核是不變的,那麼芒果核就像部落裡本質的古老智慧,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外在的環境不斷改變,陽光、空氣日日不同,春、夏、秋、冬時節交替。芒果可能變大、可能變好吃,也可能還沒長大就被颱風刮了下來,但是只要有果核,終究會出生新的芒果。十八世紀,芒果吃起來可能是大口亂嚼的;十九世紀,知道可以打起來喝芒果汁,到了二十世紀,製作芒果乾也不是難事。工具和知識不斷的進步,於是芒果就有了無限的可能⋯⋯。」在部落裡保存的傳統智慧,必須向著新的世界找尋各種適應的可能,這是一個延伸與再生的概念,需要被實踐的。
這幾年來原鄉最夯的農產業莫過於紅蔾了,這個品種是斜坡上的住民長年種植的旱作物,族人與它經歷了數百年的互動,明白那一個種子最適合在這塊土地上生長的作物。然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累積深厚的種植經驗,經歷採收、煮食、溫飽,隔年再種植,年復一年做同樣的事,這就是傳統(主方)。我們現代生活裡,對紅藜另有一番想法,有著不一樣的吃法與使用方式,假設這是現代的一方(副方),主方與副方的連結,才是我們要去思考的問題,並且要尋求被實踐的可能。
沒有發展文字的民族,相對的有著更縝密的生活方式,結構了與自然生態間的知識系統,透過經驗來解讀這些知識,這是後現代人最短缺的部分,擁有這些經驗的族人們,怎能只維持在傳統裡而不去運用在現代生活呢?其人類發展中流傳至今的古老食物基因,「旱」作物是生活在乾旱土地上的住民重要食物來源,它養活了歷代祖先們至今,乾旱的土地引水灌溉是極為不易的事情,靠近河水之平坦之地還可以開挖渠道引水、助長農作物,旱作物不需要大量的水來養活,它仰賴的是雨水和夜間降臨於葉片上少許的露珠生長,少有鄰近溪邊,較為平坦之地可以就地引水植栽農田,有時還得需要土質的幫忙,能有蓄水功能而不滲方可。當今世界水資源每況愈下,氣候變遷下的大地,許多小溪流都乾涸了,唯有颱風才有流水,雨停了溪流也乾涸了,這種情況和從前長滿青苔的河川大大的不一樣了。或許透過這一本關於斜坡上山芋頭的故事,重新再被探討與實踐,在斜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