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事和誰細講(修訂版)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這樣事和誰細講(修訂版)
◎書盡文革批鬥血淚的文學經典,甫出版即遭中國當局查禁
◎余英時 封面題字/艾未未 封面繪圖
左右搖擺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常態。左是「改造」出來的,右是「原生」的。
章詒和藉筆下知識分子命運,呈現一個不一樣的共黨歷史面貌。承繼《往事並不如煙》,《這樣事和誰細講》以更多元的史料,細膩鋪陳中國民主同盟一代知識分子的才情壯志、幽微無奈,從其進退見風骨。歷史的無情檢證與荒謬,章詒和領受、回首人生種種孤絕冰寒,但亦清晰清淡。
《這樣事和誰細講》涵括四位人物:翦伯贊、千家駒、羅隆基與李文宜,他們隨時浮沉,其中翦伯贊不幸自殺,千家駒終身反省贖罪,羅隆基自認心靈「無家可歸」,而李文宜則選擇一輩子對共產黨忠誠。一幅幅工筆的知識分子肖像,與中國近代史相互糾纏,映照出政治的殘酷與人性的脆弱。
誠如章詒和在自序所言,「我們民族很偉大,也很悲哀」,這樣悲哀到流淚的一本書,或許在這樣的時刻,還可以讓人記起一些自己信仰過的價值。
作者簡介
章詒和
章伯鈞之女。一九四二年生於重慶,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著有:《往事並不如煙》、《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伶人往事》、《雲山幾盤江流幾灣》、《這樣事和誰細講》、《總是淒涼調》等書。
新版序
自序
心坎裡別是一般疼痛-父親與翦伯贊的交往
滿腔心事向誰論-父母和千家駒
無家可歸-羅隆基的感情生活
此生為何-李文宜,一個交叉黨員的工作與生活
人物小傳
一九四二年秋,我出生在重慶北碚李子壩的半山新村。[1] 新村有兩幢二層小洋房,每幢可居住兩戶人家。第一幢裡,一號住的是莊明遠,二號住的是鄧初民。第二幢內,三號住的是我們全家,四號住的是翦伯贊夫婦。所以,章、翦兩家是緊挨著的鄰居。如果說,從娘胎裡出來,我第一眼是認識了父母的話,那麼,我的第二眼就是認識了翦伯贊。 一天,在溫暖的陽光下,母親、姨媽和戴淑婉(即翦夫人)把我抱到院子裡,仔細端詳。母親突然發現我的左眼角有個小小的黑點兒,以為是早晨沒把臉洗乾淨,便讓姨媽抱著我,自己跑到臥室找了塊濕毛巾,給我擦洗。可那黑點兒,怎麼也擦不掉。翦伯母看了,跑回自己的房間,舉著一把小刷子出來,對母親說:「可能是毛巾太軟了,我拿乾淨刷子試試。」 母親用兩隻手,將我的頭固定住,戴淑婉就用小毛刷在我的眼角蹭來蹭去。結果,黑點兒依舊。還是從事幼教事業的姨媽看出來了,說:「這是塊記!」 後來,小黑點兒變成了一片樹葉形狀,顏色隨之越來越淡。父親(即章伯鈞)和翦伯贊還對它做過討論。 父親說:「女孩子的記掛在臉上,不如長在屁股上。」 翦伯贊瞪著眼睛,說:「小愚的記掛在臉上,有什麼不好!還不容易搞丟呢。丟了,也好認。」 父親笑了。 以後,我長成了大姑娘,翦伯贊見到我,也還要扳起我的腦袋 「辨認」一番,嚴肅地說:「記,還在,這是小愚!」 山色入江流不盡,古今一夢莫思量 抗戰期間的重慶稱為陪都,黨、政、軍、學、文各界菁英,於一九四○年前後不約而至。天下之士,雲合霧集。起初,翦伯贊居無定所,在重慶市內搬來挪去。是父親的安徽老鄉陶行知介紹他來半山新村的。 乍聽房子建在半山,山高坡陡,上下要走三百個石階—體力欠佳的翦伯贊有點發怵。可陶行知說:「房子雖在半山腰,但你有好鄰居呀。」 「誰住在那裡?」 「緊挨著你的鄰居是章伯鈞。還有鄧初民。」 「去,去,我去。」為好鄰居而不惜爬山,翦伯贊立即搬了過來。 新村三面環淺山,一面臨路(由北碚至重慶的公路)。四周樹木稀疏,梯田層疊,大多種植水稻和紅薯。翦伯贊制定了一個山路行走方略:上山時,每走三十臺階,歇一次,共歇十次;下山時,每走五十臺階,停片刻,需停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