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以XX之名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7月

藝術,以XX之名

作者:高千惠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ISBN:978986683356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8元

以XX之名,藝術悄悄進入
藝評家高千惠最新集結!
  這是藝術家的事件分析術,也是最引人入勝的產業側寫,更是跨越時空、地理、文化的藝術寓言書。《藝術,以 XX之名》集結藝術圈二十個案發現場的分析評論,作者以「XX」之名,道出藝術界善用的姿態與藉口。
  作者從無限擴張的「X X」中,提供二十個非純粹美學的視角,並認為今日的藝術問題不再只歸因於藝術,而是視藝術為一種媒介,承載政治、經濟、科技或大眾文化等跨領域的人文面相。甚至像是擁有權力,戴上藝術的高帽,所有的事都顯得合情合理、義正嚴詞。
  本書從龐貝城下的蜷曲骨骸、安迪沃荷的戀物癖,談到1878年一場價值一千英鎊的藝術官司;從日本的御宅文化談生活美學,甚至從酒神祭祀談文化經費的正名性。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全面性檢討藝術界的權力本質與論述結構,抽絲剝繭事件背後的脈絡與成因,對於藝術產業總有美好想像的讀者,提供另一套更深刻的現實詮釋。
作者簡介
高千惠
專研現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文化現象∕前衛理論與當代思潮。
出版著作:
《當代文化藝術澀相》(1996)
《芝加哥公共藝術現代化運動》(1997)
《百年世界美術圖象》(1999)
《當代藝術思路之旅》(2001)
《千里絲一線牽:漢唐織錦的跨域風華》(2003)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2004)
《日常的誘惑》(2005)
《非藝評的書寫》(2005)
《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新迷思》(2006)
《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2009)
展覽策劃:
活性因子 (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威尼斯)
迷思之區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南土風象 (國立歷史博物館∕紐約、台北)
方與圓 (國立台灣美術館∕紐約、台中)
偷天換日 (台北當代美術館∕台北)
女人香 (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美術館、奇美美術館三館合作)

序1 藝術在無限擴張與潰散的廣袤 黃海鳴
序2 藝術光譜的備忘錄 曾少千
自序 藝術發生的可能:當個體∕文本,遇到集體∕脈絡
X.1
1 以最愛之名
2 以戀物之名
3 以超模之名
4 以性向之名
5 以另類之名
6 以御宅之名
7 以獵酷之名
8 以裝飾之名
9 以護譽之名
10 以前線之名
X.2
1 以享樂之名
2 以酒神之名
3 以觀光之名
4 以乞丐之名
5 以介入之名
6 以標語之名
7 以權威之名
8 以文獻之名
9 以我們之名
10 以末日之名

藝術在無限擴張與潰散的廣袤
黃海鳴
  《藝術,以XX之名》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比較像是津津有味地迷航於藝術世界的獵奇行動,既敏感但又不受限於現實的藝術家,生產出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藝術表現,這個持續的獵奇迷航正好見證了藝術王國的不斷擴張。第二個部份比較像是揭露藝術從一個自律的、獨立的位置,以偷渡或明目張膽的方式去服務各式各樣現實目的的過程。這個部份讓認識台灣藝術生態的讀者立即就能辨識出它的意有所指,而且相當準確,高千惠經常用一種淡淡的冷眼橫批,來描述這些台灣特有的現象。
  在社區營造式的藝術介入社會、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城市,或是某些政治口號滿天飛的時代,高千惠這本從純藝術界的角度與高度所寫的大視野專書,讓人覺得純藝術圈在這一波正負難分的衝擊中並沒有全然缺席。藝術從來都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清純,雖然還不至於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但是藝術也從來不總是往前演進。高千惠告訴我們可以在多少片段、模糊、從來不可能完全透明、無遮蔽的世界文明史中,得到很多的啟示。
  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對於並不位處世界藝術文化核心的台灣讀者,還真有點預言的味道,因為很多看來新鮮的事情,在外面可能已經進行了十年。當然,也讓我們察覺,很多似乎很有原創的本地創作,其實是學來的。
  高千惠在寫這本書的第二部份時候,對於類似創意產業,特別是類似社會運動的藝術還是具有一定的認同,但總在最後關頭提出藝術與這些滲入者的關鍵性差異。她說:「無論如何,介入社區有理想主義也有浪漫主義,但藝術行動不等於政治革命,其顛覆上的拿捏本身就是藝術。」「以介入之名,行為可以成為藝術,但只在公共空間發生的行為,不一定是公共藝術,更未必就是藝術。」「藝術終究不等於社會運動者,它畢竟允許可以帶點詩意、隱喻、或預言上的不負責任。」此外,高千惠對於狂熱的政治集體主義有強烈戒心,她說:「許多哲人智者,都看透我們的不存在,我們只是恐懼的我,強行徵召出『護體幻象』。另外,不安的襲來,有時並非壞兆,但以不安為名,理直氣壯地行事,有時更讓人害怕。」
  為這本書寫序,多少有點壓力,因為這本書的豐富、深刻、批判、包容、多元、靈巧、華麗、不確定、遙遠……。或是說,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是台灣最重要的藝術評論、藝術策展人、以及國際藝術趨勢的勤奮觀察者。在台灣的藝術雜誌中,經常可以看到高千惠的評論與快速且深刻地對於世界各地大型展覽的報導分析,如果看過她為台北當代美術館所策劃的《偷天換日》,就能了解她對於千奇百怪的藝術世界以及幕後操作的理解。
  接到典藏藝術家庭寫序的邀請,我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為甚麼要我寫,是因為我和高千惠等在1990年代初一起獲得藝評獎?是因為我也有一些策展經驗?是因為我持續觀察台灣的藝術生態、並且還具有一些社會運動的經驗?還是因為這幾年我經營文化產業學系,因此在純藝術生態中,我可能是對於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比較有認識的人?答案可能主要是後面的兩個理由。
  接著我的第二個問題是,這本書的預設讀者是哪些人?我沒有問,但就我的經驗,有志於在藝術圈中成名的年輕藝術學生們是需要讀的,因為這本書中告訴我們藝術世界中的許多幕後操作。有志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精進的工作者是需要讀的,因為書中有大量篇幅都在談文化創意產業如何以藝術之名增加其產值。如果你想成為策展人,也必須知道哪些展覽策略、手法已經被不斷使用。如果你是一位剛出道的藝術評論,你應該知道藝術冠冕堂皇背後的一些醜陋,以及藝術潮流的演變,以便採取準確的寫作策略。如果你只是一位藝術的愛好者,或只是想拿藝術當作別人不會厭煩的聊天題材,那麼你也應該讀一讀,因為這裡面有不少有關於藝術或藝術家的軼聞。
  其實,我把這本書當成一本帶有末世啟示錄性格的小說,小說中作者談的是在這個時空訊息均無限擴張的世界中渺小人物的自處之道。我把最喜歡的一段節錄出來:
  2008年,第五十五屆的卡內基國際展以「火星生命」為標題,展出內容同樣對另類空間展開興趣,尤其是一種無遠弗屆的孤獨與孤立空間。「火星生命」傾以宏觀角度,俯瞰近三、四十年年間,人們在面對現代世界變化中各種生存異境上的人際距離。而外星人的生活,隱喻的正是一種異己的、敵對的、疏離的、陌生的相對關係……此展主要宣傳圖像選用1974年紐約藝術家保羅.泰克所繪的一幅地球圖,這件丙烯畫是畫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左上方是一片塗黑的暗物質宇宙,中間是一個從外太空觀看到的地球圖像,所有剩下的新聞文字,局部或全部被塗抹……塗鴉式的物件彷彿意味深長,也彷彿漫不經心。它們從冷戰時期的國際事件、性別和認同、情色和宗教等被抹去的文本背景中,簡易而帶詩意地浮現。除了以地球為主題之外,系列中還有赭土的恐龍、望著紅海的人、看著蹺蹺板的兩隻飛鳥、以綠色丙烯畫出湯姆叔叔著火的小屋,這些畫面事物不是完全地突兀,如果從渾沌理論思考,這種非線性系統乃更具有更多樣性和更多尺度性的聯想可能。
  這裡面牽涉到無望的孤獨、偉大的共同世界消失、以及從消極面看只能用瑣碎的物件去縫補個人的或集體的世界,從積極面看,用這些碎片去不斷建構、啟動新的世界。
  還有一句話非常經典:「在戀物行為當中,歡聚時光容易讓人產生收集紀念物的念頭,而名流的戀物,更往往是時尚的指標,至於藝術界的戀物、戀舊、戀人當下,則可能成為未來的文件。」古今許多藝術家在作這件事情,她更是非常有意識地在作這件事情。我覺得作者在寫第一部份的許多文章時,有這樣的興奮,但也經常流露出「火星生命」中的先驅者的孤獨感。但我覺得,高千惠在浩瀚的藝術宇宙繁星中,連結出許多的奇特星座,這是最好面對孤獨與消失的存在方式,我真的這麼覺得。

以酒神之名以酒神之名,許多節慶活動都動起來了,許多公共經費也灑了起來。1.廣義的文化創意產業範疇義中,有一種以酒神之名的活動,成為官民「公共性」的橋樑。因為,以酒神出巡之名,任何套上「文化」的行動和活動,都正當有力,一切都具有「奉獻」和「犧牲」的社會意涵。屬於常民節慶式的文化活動,基本上是建立在對節慶主題的信仰,並且透過年度的變化,延伸出它的歷史意義,以便積累出新的文化資產。它有「大拜拜」的意味,乃在於「festival」或「fest」一詞,在精神上、俚俗上,都具有以祭物牲品供奉主上的意思。與「祭」相關,自然須要供奉出許多好東西,同時也要享用許多平日不易享用的好東西。季節性的「節慶」,因與四時運轉有關,往往呈現人們對自然生息的祟敬與讚美。是故,節慶化的活動有其特點,一是關乎地方上的風俗信仰,二是期能造成承傳的儀式活動,三是具有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目的,四是每一次的文化內容,都能是未來的參照。因為這些虔誠的心意,推出的活動作品,應該都是好東西才對。當代藝壇,繼「雙年展」之後,另一個新名稱「藝術節」或謂「藝術祭」( Art Festival),正以節慶化、活動化的姿態紛紛在各地出現。當代藝術原與傳統文化相對,有了這些「節」或「祭」的出現後,當代藝術也意謂著承傳的渴望。取代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不連續或斷裂性的語意,現行藝術(Live Art)以涵括當代和傳統並存的親和力,逐漸出現在當代文化活動的名稱裡。無論是用「Festival」或「Live Art」,地域性的當代文化活動,以回顧與再生的方式,總希望能在年代風潮中,推廣出地方性或社區性的文化觀光魅力。這個構想並無過,但若沒有一個承傳性的集體信仰,對活動主題的投入支持,並使其滲入生活,所有的活動,很可能是消耗意義大於文化意義。不過,活動有沒有意義,現在已愈來愈不重要了,反觀昔日的節慶文化活動,其實有其年代生活條件。2.在各地城邦節慶活動裡,最早完整出現活動美學,並因此建立哲學系統的論述之地,當屬希臘雅典。希臘的酒神戴奧尼斯崇拜是在西元前13世纪左右,從小亞细亞傳到希臘,並成為希臘大城雅典的傳統活動。至西元前七、八世纪,酒神祭的活動,除了傳統遊行之外,也出現了表演競賽,使整個城市為了競賽活動的準備,上下全年都有了文化狂熱。酒神的祭祀一年有四個。十二月是「鄉鎮上的戴奧尼斯節」,一月是「雷納亞節」,二月下旬是「安塞特亞節」,三月下旬則是「城市的戴奧尼斯節」。除了安塞特亞節之外,其它三個節慶都有戲劇演出。十二月的鄉鎮酒神祭,是屬非常地方性的部落活動,鄙俗不拘。一月的雷納亞節,因值風浪較大的時序,外地觀光客少,乃以雅典居民為主要參與對象,所以不用擔心家醜外揚,可以努力以臧否城邦人事為主題。至三月下旬的城市酒神祭,氣候宜人,海上觀光客擁進,活動自然要提昇到「國際規格」,重要表演競賽,也在這為期四、五天裡發生。這至少二千五百年前的城市文化活動,已顯示出具有宗教、經濟、藝術、娛樂和外交等多重意義。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