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重量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水的重量

作者:莎拉.克羅森
出版社:水靈文創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18日
ISBN:9789869181204
語言:繁體中文

★ 知名作詞人姚謙 專文導讀
★ 金鐘編劇吳洛纓、金鐘導演鄭有傑一致盛讚!
★ 2014年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決選作,改編為德文舞台劇
★ 2013年愛爾蘭童書協會圖書獎最佳首作(CBI Eilís Dillon Award for a First Children’s Book)得主
★ 2013年卡內基文學獎決選作
★ 2013年英國讀寫學會青少年小說獎(UKLA Book Award)7-11歲組決選作
★ 2013年英國基礎教育讀寫中心詩歌獎(CLPE Poetry Award)決選
★ 著名童書作家凱西.卡瑟迪(Cathy Cassidy)盛情推薦!

  全書以詩句寫成的獨特小說,初戀、友誼、安靜的勇氣融合在一個簡練優美的故事裡,備受矚目的兒童文學新銳作家!

  女孩凱希恩卡的父親某日不告而別,拋下妻女離開波蘭追尋自己的新生。傷心欲絕的母親一心一意要找到丈夫,憑著寄來支票的信封地址,與凱西恩卡帶著一只行李箱、塞滿衣服的舊洗衣袋,前往英國。

  凱希恩卡原本就不願離開波蘭,她們在考文垂(Coventry)落腳的公寓破舊又潮濕,讓她更是憂鬱。更糟的是,將近十三歲的凱西恩卡硬是被分到較低年級,男同學對她投射異樣眼光,女同學排擠她,成為格格不入的邊緣人。回到家也無法得到溫暖,母親一有空就在街上繞了又繞尋找父親的身影。凱希恩卡非常寂寞。

  只有游泳是她堅持的事,她在水裡釋放能量,像鬥士一樣踢水。直到某個特別的男孩威廉游進了她的生命,凱希恩卡才逐漸發現,要不被悲傷和孤單淹沒,還有很多別的方法……

  《水的重量》(The Weight of Water)充滿驚人的原創性,無押韻的詩句順暢流動,賦予凝練的情感與呼吸空間,核心是簡單的青少年成長主題,同時也觸及移民兒童普遍經驗的孤寂處境。女孩安靜的勇氣流倘其間,是一個獨特動人的故事。

國際媒體評價

  「引人如勝、文字優美且極具吸引力的首部之作」——《蘇格蘭人報》(Scotsman)

  「這部極具詩意的小說完美無缺……令人愛不釋手」——《愛爾蘭觀察報》(Irish Examiner)

  「深刻濃烈、強而有力、完美無瑕」——凱西.卡西迪(Cathy Cassidy)

  「簡潔挾帶溫柔的抒情表達,這些詩闡述關於移民、偏見、自欺、家庭與初戀,和生命蛻變的過程」——《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這是場與眾不同又令人著迷的閱讀體驗……時而幽默、時而深受感動」——《書商》(Bookseller)—書商精選好讀

  「莎拉.克羅森的出道作品十分精彩、真實、令人心碎但最終卻又積極正面」——Ink Pellet雜誌

  「這是一本簡練、情感濃郁的書,寫得好優美,我直到翻開最後一頁才知道自己已經看完了」——Bookbag書評網



作者簡介

莎拉.克羅森Sarah Crossan

  莎拉.克羅森(Sarah Crossan)在愛爾蘭和英格蘭長大後移居美國,現今住在美國。她在取得哲學與文學學位後,於劍橋大學受訓成為英語及戲劇老師。攻讀完寫作碩士學位後,莎拉致力於推廣校園創意寫作。欲知更多作者資訊,請參見作者官網:www. sarahcrossan.com。

譯者簡介

江莉芬

  江莉芬,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因為體會到跨語言轉換無窮的樂趣,於是將熱愛的文學翻譯作為終生職志,當個熱血的翻譯人。譯有《食慾風暴》、《飛向新生》等書。

  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姚謙 感動推薦  文字的重量

──水的重量 第一階段

──水的重量 第二階段

──水的重量 第三階段

──水的重量 尾聲

──謹謝

【推薦序】知名作詞人、製作人、音樂經理人 姚謙 專文推薦

  文字的重量

  我覺得創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無論是藉由繪畫、文字或是音樂去創作,它可以巧妙的記錄著某個人某一個時間裡的想法、認知和感受。而文學、音樂、美術之間有著相近的承擔能量,又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面向與可能,卻又可以莫名其妙的相互感染流通,這就是創作上我認為最有意思的部分了。近期在藝術圈裡的跨界創作就明顕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有許多藉由影像與文字之間、音樂與影像之間、繪畫與雕塑之間、文字與繪畫之間各種跨越等等,形成了更立體的能量去感染別人,或者與他人循綫探索認同。
    
  回到這美術、音樂、文字中,我最熟悉的文字。我不得不說説我怎麼看文字:文字是從溝通的根本;語言的延伸,慢慢成了我的生命中,一個獨立而有能量的工具與平台。過往我曾寫了一些流行音樂的歌詞,那就是語言、文字的延伸,跨越到聲音與音樂之間的融合,因此形成新的面向可以與別人溝通。一直以來,每次書寫歌詞時,我常常覺得若能把歌詞寫到最高級或最美好境界,那就應該是接近詩的境界吧。讀詩的愛好一直存在我的生活裡,也因為愛好,才不間斷地閱讀了許多優秀詩人的作品,一方面享受別人給予的美好,另外一方面讓自己更覺得需要謙卑地面對文字,以及還要有更多的閱讀和學習,對自己在文字上的表現仍然深深感到不足,每次閱讀詩時,都會引發我的自省。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先讀了一本小說《水的重量》,再次証實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太多太有才華的人了,作者把一個故事類小說的創作,以詩的文字方式來進行,這是我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詩對比敘述文在某些角度上應該更形而上才是,然而故事的傳遞卻必須很清晰地把人、事、物等交代清楚,才能把故事說明白。《水的重量》作者在這兩者之間,如何巧妙銜接融合,正是這本書最精彩之處!一位隨母移民英國尋父的女孩,初少女的歲月過程。那界於童心與少女之間的時光,應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也是最接近詩的時光!因為對許多事情還不會那麼世故俗套的去看,卻又不由自主的一步步地接近真實世界;恰好詩就有這個特質:可以抽離事件之外,形而上的描述感想與聯接,卻又能精準的把真實的細節感受給表達出來。這一本以獨白方式進行的故事,因為以詩的文字體進行,於是有了更大的空間去想像、去替換、甚至去猜想!文字最大的樂趣就是它的抽象性而非具象,所有人的閱讀若要具象化,大部分都是與自己曾經的經歷,或是其他曾有過的視覺閱讀去置換。而這個故事獨白者是位年少女孩初入少女,時而童言童語,時而叛逆固執,這些主觀性卻充滿了詩意的獨白屢屢打動我的心!很快地把我拉回自己的年少時光。
    
  千萬不要以為詩都是唯美又脫離真實的,在《水的重量》裡面我看到許多真實得看得見血肉毛髪的描述,但是又因為它是詩,所以那些具象的描述雖然清晰,又可以透徹晶瑩,縱然帶了一些濕氣與溫度,卻不會逼真難忍。我常覺得這就是文藝的力量,把真實生活中許多怵目驚心的事,用一個精準卻又可以面對的方式記錄下來,記錄下來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是為了沉澱、是為了憑證存在,引以為礎延伸發展。我常覺得閱讀真的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讓自己想像的更多,透過閱讀看到另外一個時空的自己,而《水的重量》這本書正好有的這份能量,讓你忘我的沉靜,但是又不脫離真實。


【推薦文】《白色巨塔》、《痞子英雄》金鐘編劇 吳洛纓 誠摯推薦

  文字從來都是誠實的,像棉花糖一樣,會朝繞出美麗又虛空的夢,這本書介於詩文之間,勾畫出具有戲劇張力的畫面,輕盈中傳來的情感卻非常真實。


【推薦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金鐘導演 鄭有傑 感動推薦

  最深的情感,最輕的筆觸。

  這是一本極為特殊的書。既是小說,也是詩。

  作者用最簡單的文字,卻精準道出一個女孩在成長中的心境,以及從她眼中看見的世界。

  就像一部美麗的電影,時而脆弱細膩令人落淚、時而一擊重拳打中讀者的心房。

  正因為句句誠實,所以不需多說。

  書中的女孩在面臨殘酷的環境時,仍然堅定地保持自我,「游」出一條生路。即便在別人眼裡她是個怪咖,但她卻是她世界裡的主角。而我們不都是如此嗎?

  希望這本書能給每一個成長中的「怪小孩」勇氣與力量。

第一階段 離開格但斯克火車站 行李箱的輪子在我們還沒離開格但斯克火車站就壞了。 媽媽把輪子撞上台階,砰砰、劈啪、嘎嘎……沒用了。塑膠碎片碎落一地。 媽媽吃力地提著行李箱和一只裝得鼓鼓的洗衣袋。 每個人都在看,這讓媽媽覺得難堪。 那只洗衣袋令她羞於見人,尼龍材質、老舊不堪,是向奶奶借來的。 爸爸離開我們時,把所有好的行李箱都帶走了。在他離開媽媽和我的時候。 「這裡面有乾淨的衣服,」媽媽提醒我,彷彿這是某件值得驕傲的事。 她什麼都不讓我提,除了我自己的小行李。 「凱希恩卡,妳負責保管我們的護照。凱希恩卡,乖女兒。還有那些錢。我們會需要那些英鎊。收好這些錢和護照。凱希恩卡,乖女兒。」 媽媽不停叨念,我小跑步跟在她身後,閃避一套套西裝與後背包。 在這擁擠的車站裡,沒人認得媽媽。 可是媽媽卻從頭到尾對那只洗衣袋感到難為情。 「跟緊喔,凱希恩卡。跟緊,」我們走出格但斯克火車站,搭上前往機場的巴士時,媽媽咕噥說。 我抓緊媽媽外套的繫帶,我已經長得夠大,不牽手了,儘管她有一手是空出來的。 史坦斯特機場 我們沒有搭船。外來移民已經不再乘著過於擁擠的船隻,像老鼠一樣一窩蜂湧上濕漉漉的船塢。現在不是一九二〇年,這裡不是埃利斯島——再也沒有像自由女神那般浪漫的景致迎接我們。 我們坐飛機去史坦斯特機場。不算是倫敦不過離倫敦夠近了。 我們在移民入境站排隊,緊張地在腦中練習英文:對的—謝謝你—移民官。我知道自己不在家鄉,說話讓我的胃在翻攪。我排練著要說的話就像一齣戲裡的台詞一樣,然後我才張嘴說話。 在行李提領處,那只洗衣袋在輸送帶上滑來滑去,大家都在看。 有人指指點點,於是媽媽說:「別管它吧,凱希恩卡。那個袋子裡只有長袖長褲的衛生衣。我們在這裡不需要。我們需要的是橡膠套鞋。」 媽媽說的沒錯:英國的空氣像沼澤,天空是一件灰毛毯。而雨,隨時都可能把我們濡濕。 住處 媽媽在考文垂租了一間房間。 在找到爸爸之前,這裡就是我們的落腳處:一棟破舊大樓裡位在四樓的一間房間。那讓我想起歷史課,想起那些黑白照片裡被炸彈炸毀的村裝。 房間裡有白色的廚房,在角落,有一張大床,中央凹凸不平,像冷掉的波蘭餃子,讓媽媽和我共享。「這裡只有一間房間,」我說,但我真正的意思是我們不能住這裡。「這叫小套房,」媽媽告訴我。彷彿這三個字能改變事實。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