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的動力機制研究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冷戰後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的動力機制研究
主要研究中國周邊地區政策差異化發展的動力機制。本書認為,冷戰后中國周邊地區政策已逐漸發展為次區域一雙邊一地區的多層次政策框架,國內因素和地區互動因素的雙重作用導致了冷戰后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的差異化發展。在國內層面,多元利益主體組成不同的「國內聯盟」,通過跨部門、跨層次、多渠道的相互博弈影響中國周邊政策在不同地區議題上的決策過程和結果;在地區層面,與中國密切互動的四個周邊地區板塊因其「地區自主性」的不同,導致中國與這些地區互動的社會化模式、角色扮演及其地區政策取向存在顯著差異。中國周邊外交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差異化,進一步完善層次化、差異化的周邊地區政策將是未來我國塑造周邊環境和構建地區秩序的長期任務。
導論第一節 選題理由及意義第二節 研究現狀與政策文獻梳理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結構框架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概念界定第一編 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的維度分析第一章 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發展的歷史維度第一節 「周邊」在中國周邊外交布局中的定位第二節 過渡期(1989—1995):全面建交與經濟外交第三節 調整期(1996—2001):受制於大國關系和大國戰略第四節 成熟期(2002—):次區域一雙邊一地區多層政策結構的成型第二章 新世紀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的多層結構第一節 次區域層次第二節 雙邊層次第三節 地區層次第四節 層次間比重與相互關系第二編 構建中國周邊地區政策動力機制的分析框架第三章 解釋中國周邊外交的研究視角第一節 幾種可能的理論解釋及其局限性第二節 實踐轉向背景下的「一地區互動」研究視角第四章 聯盟與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第一節 中國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及其對決策過程的影響第二節 利益主體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國聯盟第三節 不同議題上聯盟對中國周邊地區政策偏好的影響第四節 聯盟競爭及其對中國周邊地區政策偏好的影響第五章 地區自主性與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第一節 對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的社會化解釋及其局限性第二節 地區自主性的界定與評判標准第三節 地區自主性、社會化模式與中國周邊地區政策第三編 驗證與啟示:以中國的東南亞和中亞地區政策比較為例第六章 聯盟、地區自主性與中國的東南亞政策第一節 聯盟與中國對東南亞的經濟政策第二節 聯盟與中國對東南亞的安全政策第三節 中國對東南亞的地區塑造第四節 東南亞地區自主性與中國對東南亞的地區塑造第七章 聯盟、地區自主性與中國的中亞政策第一節 聯盟與中國對中亞的經濟政策第二節 聯盟與中國對中亞的安全政策第三節 中國對中亞的地區塑造第四節 中亞地區自主性與中國對中亞的地區塑造第八章 政策比較第一節 中國對東南亞和中亞的政策比較分析第二節 總結與反思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