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與辨的培育模式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思與辨的培育模式

作者:莎荊.拿殊保羅.拿殊
出版社:宗教教育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1日
ISBN:9789624887648
語言:繁體中文

  透過思與辨,我們得以深入思忖事奉經驗,反省自己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思考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作者結合專家理論與真實經歷,鼓勵我們重構過去,想像未來,理解現在,以神學與靈性方法、理論範式、流行文化、圖象、音樂和大自然等,為事工進行個人或群體的反思。

  本書提供生活化的練習與實用點子,引導我們成為活用反思的事奉者,探索幫助自己和事奉對象反思與覲見上帝的不同方法,能夠以基督教精神處事,讓事工變得更加整全。

作者簡介

莎莉‧拿殊(Sally Nash)

  米德蘭茲青少年事工中心(Midlands Centre for Youth Ministry)的董事。該中心由諾丁漢聖約翰神學院(St John's, Nottingham)和基督青少年團(Youth for Christ)合作營運。她在基督青少年團參與培訓與支援青年工作者的工作逾二十五年。著作包括A Theology for Urban Youth Work及Sustaining Your Spirituality(中文暫譯:《城市青少年工作的神學》及《靈命永續》)。

  拿殊牧師夫婦於1986年結婚,自此並肩工作與事奉,更一同與祖‧翩樂(Jo Pimlott)合作撰寫Skills for Collaborative Minishy (中文暫譯:《協作事工技巧》)。縱使二人在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上南轅北轍(分別是ESFP與INTJ),他們的共同反思時光總是豐盛又具挑戰性。

保羅‧拿殊(Paul Nash)

  伯明翰兒童醫院的高級院牧,亦是米德蘭茲青少年事工中心的導師。他的事奉生涯由基督青少年團開始,受按立前已是領導團隊的一員。在牧職以外,他也參與各種社區及教會項目,更發起出版樹叢青少年系列(Grove Youth Series),系列著作包括What Theology for Youth Work?(中文暫譯:《青少年工作的神學觀》)。

  拿殊牧師夫婦於1986年結婚,自此並肩工作與事奉,更一同與祖‧翩樂(Jo Pimlott)合作撰寫Skills for Collaborative Minishy (中文暫譯:《協作事工技巧》)。縱使二人在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上南轅北轍(分別是ESFP與INTJ),他們的共同反思時光總是豐盛又具挑戰性。


 
引言
為何閱讀本書?
何謂反思?
事奉
識別與抉擇
學習與學習模式
如何善用反思?
札記
本書其餘部分
 
甲、理論基礎
 
一、活用反思
不同情境
反思的定義與探究
反思操練
反思操練入門
 
二、神學反思
何謂神學反思?
以神學反思為方法的爭議
神學反思所需的技巧與條件
神學反思的比喻
神學反思操練入門
神學反思的框架
總結
 
乙、應用
 
三、使用隱喻
使用隱喻進行反思的步驟
《聖經》的隱喻
事奉與聖職的隱喻
塑造生命的隱喻
轉化的隱喻
詩歌隱喻
總結
 
四、反思的屬璽操練
使用《聖經》進行反思
基督教傳承的資源
神學故事
記念品
處理我們的過去
總結
 
五、重構過去,想像未來,理解現在
重構與重寫經典文字
《聖經》資源與起步點
使用神學進行反思
向修道群體學習
範式轉移
總結
 
六、使用文化進行反思
情境
凱爾特靈性觀
圖象與想像力
文化的隱喻
分析流行文化的文字
使用音樂進行反思
使用電影進行反思
故事
俗語
總結
 
七、無字反思
為何進行無字反思?
視覺神學
創作過程
標記與符號
音樂
無字反思的工具與練習
總結
 
八、以大自然進行反思
以大自然進行反思的例子
使用我們的感官
季節
以大自然進行反思的工具
總結
 
九、共同反思
包容、操控與情感
基本守則
群體建立活動
實踐社群
共同反思的工具與練習
總結
 
後記
活用反思的事奉者
旅程的終結
 
參考奢目
延伸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