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雨後
沒,我沒有生病。
只是不能留住所愛之人的心罷了。
哪有生什麼病……
人生是場綿延細雨,偶有暴雨狂風,那正是我活著的證明。
艾騰.伊格言執導作品《意外的旅程》原著作家,威廉.崔佛最動人短篇傑作!
美好糖衣下包裹的是苦藥,看似美滿的生活,實際卻帶來一身傷。
12則直抵人心的短篇故事,揭示人生種種窘迫處境,教你面向殘酷,直搗生活難處。
一切慣常景象被第二任妻子悄然摧毀的盲人調音師、以重現父母猙獰面目與對話為樂的孩子們……被喻為愛爾蘭契訶夫的威廉.崔佛,善於描寫小人物生命裡,那些不置人於死地,卻使人哭笑不得的窘境;也以溫暖筆觸賦予書中人物一點柔軟,一點堅毅。
人生的難像層緊覆全身的膜,起初你不以為意,它卻使你日漸發癢,潰瘍,喘不過氣。它時刻提醒著你:我一直都在。威廉.崔佛彷彿在我們耳邊低語:別急著剝去那層煩人的膜,像貓輕輕舔舐傷口,正視它,也呵護它,下一齣鬧劇就在拐個彎的街口埋伏,那又如何?
崔佛的字針針打在創口上,你痛著,卻也正通往癒合的路上。
本書特色
◎甫出版即獲《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好書
◎作者被《紐約客雜誌》譽為「當代英語文壇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大師」
好評推薦
◎作家張怡微專文強推!
◎國際文壇/報章媒體好評盛讚!
★英語文壇最受矚目的小說家之一,被譽為「愛爾蘭契訶夫」!
★風格沉靜、細膩,媲美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喬伊斯!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四度獲提名曼布克獎 (Man Booker prize),各大英語文學獎常勝軍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授予騎士爵位
★榮獲愛爾蘭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紐約客雜誌》譽為「當代英語文壇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大師」
★曼布克獎得主,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我想不到有任何人比他更應成為『偶像』。」
★「他是當代最傑出的小說作家!」──奧伯隆華,每日電訊報年度好書榜
★「耀眼,悸動!大師級的短篇小說集」──紐約時報書評
★獲選《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年度好書
來自國外媒體的一致好評!
「他自然的簡樸文字,以及他對荒謬的意識,也許妨礙了他應得的國際認同。我想不到有任何人比他更應成為『偶像』。」——曼布克獎得主,愛爾蘭作家John Banville
「崔佛所寫的日常生活中那些椎心的悲劇和戲劇化的衝突都帶有一種腔調,在這個腔調裡,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契訶夫和莫泊桑的回聲。像他們一樣,崔佛看世界的觀點是憂鬱的,絕情的…但是,也像他們一樣,他的作品裡有一種根本的樂觀支撐著,那是一種信仰,對人性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恆久不變的愛的力量。」——珍.西林,《星期日泰晤士報》
「崔佛這本嶄新的作品《雨後》一共有十二個短篇,每一篇都引發一場無聲的,極具毀滅性的小地震。婚姻,家庭,友情都有一道斷層,當壓力來了,震動就跟著發生,前因後果嚴絲密縫…就像是,沒有一樣東西逃得過他的眼睛;事事物物在他的筆下無所遁形。」——彼得.肯普,《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些短篇故事看起來很安靜,但隨時都能被暴力和殘酷一刀兩斷。崔佛讓故事中那些天真無邪,頭腦簡單的角色玩弄於心機和暴力者的股掌之中…這就是他的特色,他的細膩和智慧讓我們在不同的故事裡,感受著全然不同的感受。」——赫妙麗.李,《星期日獨立報》
「威廉崔佛十足就是描寫家庭暴力的高手…他小說中的場景都很家常,很舒適,鋪地磚的廚房,塑膠板面的流理台。但,家卻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在關著的門裡,人們過著也許安靜幸福,也許失望痛苦的日子,而在他們的心牆之內,難以啟齒的恐懼更是無處不在。」——克萊兒.波伊蘭,《獨立報》
作者簡介
威廉.崔佛(William Trevor, 1928-2016)
愛爾蘭知名小說家,一生出版作品豐富,獲獎無數,國際上擁有極高的文學地位。他出生於愛爾蘭科克郡(County Cork)米契爾斯頓(Mitchelstown),童年時期生活在愛爾蘭,1954年起和妻子移居英國。他上過幾所愛爾蘭學校,之後進了都柏林的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同時也是愛爾蘭文學學會的會員之一。
崔佛做過雕塑工作,曾任教師,也在廣告公司寫過文案。他曾寫過童書、散文、舞臺劇、廣播劇和電視劇本,其中有幾齣電視劇是以其短篇故事為拍攝基礎。其作品《Felicia’s Journey》曾獲惠特比文學獎、週日快報年度選書,並於1999年由國際知名導演艾騰.伊格言翻拍成電影《意外的旅程》。
譯者簡介
余國芳
中興大學合作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主編,目前是自由譯者,有《大魚老爸》、《在地圖結束的地方》、《爆醒惡夢的第一聲號角》、《屠夫男孩》、《冥王星早餐》、《慾望的盛宴》、《輝丁頓傳奇》、《外出偷馬》、《能不能請你安靜點?》、《大教堂》、《新手》、《需要我的時候給個電話》等超過四十部文學與非文學譯作。
鋼琴調音師的太太們
一份友情
提摩西的生日
兒戲
一點小買賣
雨後
寡婦們
吉伯特的媽媽
馬鈴薯販子
失落之地
一天
嫁給戴米恩
兒戲 傑若和蕾貝卡在一次痛苦的紛爭後,變成了兄妹。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見證了這場紛爭。傑若在這棟房子,蕾貝卡在另外一棟。兩年火辣的爭執吵鬧,相容,重修舊好,一再破裂又一再和解,極致的羞辱與排斥,構成了他們各自窺看到的荒謬戲碼。 這兩段糟糕透頂的婚姻裡,除了他們倆,沒有其他孩子。在最後一次充滿火藥味的爭吵結束,談到孩子的歸屬問題時,雙方意見竟出乎意料地一致。庭上認定,兩位當事人的決定要比離婚法庭的裁決更為妥善。傑若的父親,在整場事件中是無辜的一方,他同意為了方便起見,傑若應該跟他母親同住。蕾貝卡的母親,同樣是無辜的一方,聲明自己不適合繼續撫養這令她作嘔的婚姻所留下來的孩子,並且宣稱她也不可能再繼續在那棟屬於這段婚姻的房子裡住下去。她表示自己已有自殺的傾向,在那熟悉的環境裡只會使情況更加惡化;為了孩子好,她寧願承受失去孩子的痛。「她處心積慮。」另外那女人堅持這麼認為,最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於是便成了定局。 一個暖和的星期三下午,追名贏得了達比錦標賽大獎,也是在那天,傑若的母親嫁給了蕾貝卡的父親。婚禮過後,他們四人排排站,瞇著眼迎向強烈的陽光,有人在替他們拍照。兩個小孩年紀相仿,傑若十歲,蕾貝卡九歲。傑若黑髮,非常瘦,戴眼鏡。蕾貝卡留有一頭紅髮,圍著圓圓的小臉蛋。她的眼睛明亮,帶點深藍。傑若的眼睛則是褐色的,帶點嚴肅。 兩人對彼此的觀感很中立,既不喜歡也不討厭:他們對彼此都不甚熟悉。傑若在這棟原屬於蕾貝卡的屋子裡,是個侵入者,但比起母親的離去,這實在算不了什麼。 「他們會習慣的。」婚禮結束後,蕾貝卡的父親在一家小餐館裡輕輕地說。看著安安靜靜並排坐著的兩個孩子,他的新婚妻子說希望如此。 他們確實做到了。兩個無計可施,必須和睦相處的人,成了彼此的同伴。他們懷念過去;怨憤和失去拉近了兩人的距離。他們聊著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探望的那兩個人,那兩個曾經舉足輕重的人,現在不但被打敗,甚至連位置都被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