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精裝版)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月亮與六便士(精裝版)
亞馬遜2018年度Kindle電子書暢銷榜冠軍
本書譯者徐淳剛榮獲波比小說獎
該守著腳下的六便士,
還是該出發去尋找天上的月亮?
人到中年,你是否有勇氣拋棄安穩,拚盡一切,
只為追尋心中那一直呼喚著你的夢想……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
一個人掉進水裡,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沒關係,
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本書書名源自《人性的枷鎖》出版當時,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的書評,其中說《人性的枷鎖》一書中的主角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卻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毛姆喜歡這個說法,便為一九一九年出版的書取了《月亮與六便士》這個名字。
本書中的斯特里克蘭正是義無反顧追尋夢想的代表,這個四十歲的股票經紀人,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但在結婚十七年後,卻突然不告而別,只寄了一封信給妻子說,自己已去到巴黎,不會再回來。
頓失所依的妻子出動說客想要把他從「那個女人」身邊搶回來,最後卻發現他不是和女人走的,而是去畫畫。他的舉動,旁人完全無法理解,動之以情、說之以理,都無法撼動他一分一毫,因為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傳統對他無可奈何。他就像是一個身上抹油的摔跤手,你根本抓不住他。他的眼中只有畫畫,即使貧病交迫,死亡的威脅就在眼前,依然堅持創作到底,因為「他無法忍受不把自己感受到的東西傳達給別人,這是他創作的單純意圖。」
毛姆以其對人性的敏銳觀察,生動描述了一個創作天才的精神世界,令人讀來為之動容。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
英國小說家,劇作家。生於法國巴黎,直到十歲因父母雙亡,才由叔叔接回英國撫養。但因為口吃嚴重,在校總受同學欺負。十八歲起到倫敦念聖托馬斯醫學院五年,並取得外科醫生資格,後來因為一八九七年出版的小說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成績斐然,因而棄醫從文。一九一五年發表第一本代表作《人性的枷鎖》,一九一九年《月亮與六便士》出版。另有多本劇作搬上舞台,也頗受好評。作品有多國譯本,逾二十部改編電影。
他的人生經歷很奇特:一次大戰期間,參加戰地急救隊,不久進入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多次遊歷南太平洋及遠東,足跡曾來到大溪地。他並且自稱「四分之三喜歡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歡男人。」
毛姆對人性觀察深刻入微,筆鋒如刀,每個人彷彿都能在他的書中看到自己。
譯者簡介
徐淳剛
一九七五年生於陝西西安,知名詩人、翻譯家、攝影師。出版有詩集《自行車王國》、《面具》、《南寨》,小說集《樹葉全集》,譯詩集《弗羅斯特詩精選》、《生來如此:布考斯基詩集》、《塵土是唯一的祕密:艾米莉•狄金森詩選》,布考斯基首部中文版權詩集《愛是地獄冥犬》。曾獲水沫詩歌獎、天街詩歌獎、後天學術獎、波比文化小說獎等。策展並出版《全球電線攝影展》。出版英文版攝影集《Xi'an》。二○一六年簽約作家榜,翻譯了毛姆代表作《月亮與六便士》,各界讀者好評如潮,一舉榮獲四項大獎:京東二○一八年度小說銷量總榜冠軍、亞馬遜二○一八年度Kindle電子書暢銷榜冠軍、豆瓣二○一七年度銷量總榜冠軍、豆瓣圖書好評榜好書銷量總冠軍。
推薦序
作家榜推薦詞
一個十歲就失去父母的孤兒、一個身材矮小得總被同學欺負的結巴、一個從童年起就輕度抑鬱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是毛姆,他會過著一種燦爛的生活。
他做過助產士,做過間諜,做過演員,做過救護車司機;他做過丈夫,做過情人,拒絕過女人求婚,他的求婚也被另一個女人拒絕,他的後半生住在一座仙境般的別墅裡。
這座名叫毛雷斯克的別墅是世上最偉大的傳奇,因為這座別墅裡的人加起來就是一部歐美文學史。
他在大地上度過了整整九十一個年頭,享受著一個偉大的作家所能得到的一切舒適與自由。他以漫長的一生證明他的偶像王爾德的這句話是對的: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
跟王爾德一樣,他愛女人更愛男人;跟王爾德不同,他沒有身敗名裂,而是巧妙地度過了完美的一生,這不是天才的幸運與不幸,而是天真與智慧的分野。
除了王爾德,他算得上是全英國最大的毒舌了,他的毒舌讓邱吉爾驚恐不已,邱吉爾央求他:「我們倆訂個約吧,如果你答應不取笑我,我也保證不取笑你。」
他嘲笑人生像海市一樣虛無,但他接納愛情的繁花嘉樹,他雇美國勤務兵傑拉德照顧自己,結果這一場愛情讓他操碎了心:傑拉德打架了,他去保釋;傑拉德喝醉了,他去勸解;傑拉德要錢揮霍,他從不拒絕。傑拉德死了,他像失去整個世界一樣傷心。
他年輕時聲稱寫作是為了點燃泰晤士的大火,晚年他幾乎獲得了整個歐洲文學界的一切殊榮。但他說,作家應該從寫作的樂趣中、從鬱積在他心頭的思想的發洩中取得寫作的酬報;對於作品的成功或失敗、受到稱譽或詆毀,都應該淡然處之。
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人的自然天性。我相信這是他寫作《月亮與六便士》的祕密與初心。
何三坡
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於作家榜
第十一章 旅途中,我對自己巴黎之行的使命,疑慮重重。現在,我已看不到斯特里克蘭夫人痛苦的模樣,可以更從容地考慮這件事。我發覺,她的行為有些矛盾,這讓我疑惑不解。她很不幸,但為了引起我的同情,她向我表演她的不幸。顯而易見,她準備大哭一場,因此準備了好多條手帕;我很欽佩她的深謀遠慮,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她眼淚的分量變輕。我說不準,她讓丈夫回來,是因為愛他,還是怕招人議論;我也懷疑,愛的痛楚是否摻雜著虛榮心受傷的痛苦,這對我年輕的心靈來說,簡直齷齪。我那時還不懂得,人性有多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虛偽、高尚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 但是,我的巴黎之行本來就有些冒險,我離目的地越近,情緒就越高漲。我也反觀自己,就像在演戲,我對自己的角色非常滿意: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要把誤入歧途的丈夫,帶回給寬宏大量的妻子。我決定,第二天晚上去找斯特里克蘭,因為本能驅使我精心挑選了這一時間。在飯前想說服一個人,幾乎不可能。我自己就常常憧憬愛情,但只有在茶餘飯後,才有力氣幻想美滿生活。 我在我住的旅館打聽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住處。那裡叫比利時旅館。但出乎意料,門房說沒聽過。我聽斯特里克蘭夫人說過,這家旅館很大、很豪華,在里沃利大街後面。我們在旅館名錄中找。叫這個名字的旅館只有一家,在摩納街。它既不時尚,也不是有錢人住的地方。我搖搖頭。 「肯定不是這家。」我說。 門房聳了聳肩。巴黎再沒叫這名字的旅館了。我想,斯特里克蘭隱瞞了自己的住址。他給合夥人的那個,也許是在捉弄他。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顯示了斯特里克蘭的幽默感,他把一個怒不可遏的證券經紀人,騙到巴黎一條下三爛的街道、臭名遠揚的房間,讓他白跑一趟。不過,我覺得,還是去看看。第二天六點左右,我叫了輛馬車,到了摩納街。我在街角下了車,想走到旅館,在外面看看再進去。這條街的兩邊,都是為窮人開的小店,走進去一半,路左邊就是比利時旅館。我住的旅館很一般,但和這家相比,氣派多了。這是棟高樓,破舊不堪,多年沒有翻修過,但兩邊的房子整潔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