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麵包史:吃軟到吃硬,從紅豆麵包到法國麵包,改變日本飲食的150年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百年麵包史:吃軟到吃硬,從紅豆麵包到法國麵包,改變日本飲食的150年

作者:阿古真理
出版社:智富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2日
ISBN:9789869913324
語言:繁體中文

沒有飯吃?就吃麵包啊!

攤開書本,一窺日本百年飲食發展史

象徵日本傳統的白米到基督徒視為神聖食物的麵包

從質地柔軟的紅豆麵包到硬到可以當武器的法國麵包

人們的飲食果真朝著西化前進?

 

  日本料理文化研究家阿古真理,繼《日本家庭料理80年: 和食餐桌的演變史》後最新力作!

 

  白米騷動是麵包業蓬勃發展的契機!

  象徵日本傳統文化──米飯與味增湯,當真與日本漸行漸遠?

  採訪多位麵包業界人士,並搭配數據佐證,深入了解實際現況。

 

  說到日本飲食,大家會想什麼呢?

  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和食?或是在台灣百貨美食街林立的日式連鎖麵包店?
 

  長久以白米為主食的日本人,從2016年開始,掀起了空前的「麵包風潮」,並在橫濱舉辦了為期三天、號稱日本最大規模的「麵包節2016」。

 

  日本人憑藉著擅長的「和洋合璧」之力,在麵包的進化史上寫下讓全世界驚嘆不已的一頁。最為人熟知的想必是紅豆麵包或咖哩麵包吧?亦或是連外國人也覺得很怪的炒麵麵包。

 

  在麵包問世的150年中,紅豆麵包可說是重要的角色,不僅是務農必需品,也是學校福利社熱銷款;同時它也是日本刑偵劇中的常客。
 

  由此可見,紅豆麵包在日本人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從2016年起到現在,日本吹起了一股歐式麵包風潮,知名家電大廠Panasonic(國際牌)也推出了全自動製麵包機。不僅在日本,甚至連台灣也曾賣到缺貨。

 

  日本的麵包風潮吹向台灣,這點從台灣眾多的日式連鎖麵包店便能得知,仔細想想,雖然是日式麵包店,但是否都是以販售歐式麵包為主?其中所代表的意義是否也能視為台灣逐漸朝著飲食西洋化前進。

 

  ‧由戰俘帶來的麵包文化

  --德國士兵修好瓦斯,還順道留下來當麵包師傅

  ‧紅豆麵包+鹽漬櫻花辦,天皇夫婦的最愛

  --四月四日因此被定為紅豆麵包日

  ‧這麼硬的麵包要怎麼吃!

  --操著一口關西腔的法國人帶來的超人氣棍子麵包

  ‧用麵包治好傳染病

  --麵包拯救了上萬人的性命

 

  於百貨公司美食街林立的日式、歐式連鎖麵包店,到造成搶購熱潮的高級吐司專賣店「一覚吐司」、「嵜SAKImoto Bakery」等店家的爆紅,台灣也逐漸吹起一股麵包風潮!

 

名人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張正衡 

  陳永信(2015世界麵包大賽雙料冠軍)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謝佳陵LISA(味覺の感動)

  羅爸(超人氣國民烘焙老爸)

  (依姓氏排序)

 

讀者推薦

 

  點出麵包與和食間的關係

  作者收集了龐大的資料,不僅是麵包發展史,對於麵包與和食之間的關係,也有深入的研究解說。

  不只點出日本的麵包風潮,也探討從前日本社會貧富不均的經濟,以及造成麵包流行的原因。

 

  集結日本飲食歷史的一書

  不只著墨在日本發展史,對於國外方面也有完整解說,討論西洋的麵包如何影響到日本的主食文化。

 

  戰爭促成飲食發展

  之前以為食用麵包的風氣是近幾年才興起,但沒想到從戰前就有吃麵包的習慣。

  看了這本書後才知道,麵包還被當作過軍糧,麵包甚至是由戰俘做的。

  原來飲食的發展與戰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者簡介

 

阿古真理

 

  1968年出生於兵庫縣。作家兼生活史研究家。畢業於神戶女學院大學。以飲食、生活、攝影與女性的生活方式等為寫作主題。
 

  著有《日本家庭料理80年: 和食餐桌的演變史》(時報文化/2017)。《何謂「和食」?》(筑摩Primer新書)、《小林勝代與栗原春美——料理研究家與其時代》(新潮社書)、《昭和年代的美味記憶》(筑摩書房)等。

 

譯者簡介

 

藍嘉楹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目前從事專職翻譯與口譯。喜愛閱讀與旅行。希望能翻譯出更多好書。

 

  近期譯作包括《池川明微笑生產筆記》《在北歐宅養小孩:跟著荷蘭父母打造居家遊樂園》《歡迎光臨吃貨俱樂部》《大人的昆蟲學》《世界泡麵評鑑百科》等。


前言……3

第一章日本人喜歡麵包嗎?……11

麵包風潮的到來/「米飯」代表的意義/充滿奶油臭的食物/西洋的麵包

 

第二章改變歷史的麵包師傅們……251

1日本人的麵包誕生……26

人見人愛的紅豆麵包/紅豆麵包的發明者/推廣麵包的武士/用麵包治療疾病

 

2由德國人打造的日本麵包街道……37

走在時代尖端的都市神戶/當作米飯的代替食品/借助德國戰俘的力量/帶來異國文化的俘虜們/德國麵包店的故事/Meister的基因

 

3丹麥麵包和自助式店面……56

由移民所建立的麵包文化/自助式麵包店/丹麥麵包所開創的新路

 

4一九六五年的麵包革命……64

最早當作正餐的麵包/日本人的法國麵包店/法國麵包之神駕到/通往正統派的道路/操著關西腔的法國人/青山的麵包店大戰

 

5邁入有機時代……84

麵包的製作方法/什麼是「天然酵母」?/製造「接近原點的麵包」/長壽飲食法和麵包/國產小麥風潮

 

第三章咖哩麵包是蓋飯……101

1日本人與小麥……102

華人區的麵包文化/日式甜饅頭的到來/庶民的主食麵食料理

 

2吐司何時變成早餐……111

把麵包當早餐的風氣從橫濱開始/商用酵母誕生/大型廠商的躍進/高級吐司熱

 

3咖哩麵包誕生……126

甜麵包的進化/菠蘿麵包之謎/將米飯和配菜混合的文化/調理麵包的登場/戰爭和麵包店
 

4營養午餐的長條形餐包……140

美國的陰謀/改善營養的麵包/學校供餐/值得受到珍惜的故鄉麵包

 

第四章西洋的麵包文化……155

1基督教和麵包……156

神聖的食物/大航海時代與日本/基督教徒的麵包店

 

2麵包的西洋史……165

古代文明的麵包/白麵包是奢侈品/不再吃麵包的法國人/穀倉地帶美國的誕生

 

3吃日本麵包的西方人……180

德國人的黑麵包文化/下午的「麵包時間」/英美人的麵包/棍子麵包不可以正反面顛倒放

 

第五章揭開法國麵包序幕的時代……201

不斷加速的麵包風潮/狂熱麵包迷的登場/以高級麵包一決勝負/不斷展店的正統派/重現法國的麵包店

 

第六章家用麵包機與麵包……219

把做麵包當作一種興趣/試著看食譜/開麵包店的女性們/家用麵包機誕生的故事/家用麵包機的食譜

 

第七章主食文化……239

當西方遇上東方/我的麵包日記/麵包與日本人/何謂主食

 

結語……257

 

參考文獻‧網站……263




 

  本書描述由西方人引進日本的麵包,如何被日本人民逐漸接受至今,是一本飲食文化兼生活史。

 

  因此,書中提到的店家以及製作麵包的公司,都是在介紹日本麵包史時不可省略的。本書不是美食指南,目的並非介紹好吃的麵包店,請各位諒解。另外,為了掌握位於歷史時間軸最尾端的現代,我採訪了五十間以上位於首都圈及京阪神地區的麵包店。

 

  我在二○一六年的上半年,為了本書的採訪與執筆,購買的麵包多到家中的冷凍庫快要塞不下,那陣子光靠麵包就能活了。在嚐遍人氣店家的麵包後,我再度體認到,在日本真的不愁找不到好吃的麵包店。而且不只我這麼認為,當時訪採的多位任職於麵包業界的人士,也異口同聲的說,近幾年的水準的確提升許多。

 

  日本人以享受美食為樂,自然不可能忽略美味的麵包,因此這幾年的麵包熱潮依然不減。
 

  其中備受注目的品項是棍子麵包等法國麵包。法國麵包的香氣十足、外皮脆硬,品嘗得到小麥的風味,而且外型也賞心悅目。以往的法國麵包大多質軟皮薄,相比起來,現在愈來愈多店家做出了層級完全不同的成品。
 

  究竟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吃也喜歡做這樣的法國麵包呢?

 

  我之所以這麼問,原因在於日本人原本偏好的應該是紅豆麵包等質地柔軟的麵包。
 

  對麵包皮軟硬度的喜好,也是本書探討的主題之一。另外,正統派法國麵包的登場,也反映出麵包進入日本人的生活後,這一五○年來改變了什麼,又帶來何種新的變化。

 

  即使是順應時勢、自然發生的變化,恐怕還是有人會感到不安吧。因為麵包一旦朝道地的西式風格發展,表示飲食的西化程度只會有增無減,象徵著日本傳統文化米飯與味噌湯的組合也會和日本人漸行漸遠。到底米飯的地位,是否真如這些人的揣測,會受到麵包的威脅呢?

 

  把麵包視為主食這件事,不僅牽涉到和食文化的定義問題,同時也令人思考起全世界的麵包與日本的位置。麵包是形狀很小的食物,不論是大亨堡、紅豆麵包、一條土司(約四五○公克),都是可以放在手掌的大小。

 

  但是,上述質地柔軟的麵包們,如果拿的時候太粗魯,一不小心就會壓扁。然而,外表如此弱不禁風的日本麵包,不但躍為全球麵包界的主流,也為我的書寫指點一條明路。

 

  在本書中登場、同時也親自接受我採訪的人士,我會加上敬稱來稱呼,但此外的對象,請容我省略敬稱。雖然我省略了敬稱,但現在的麵包文化能有今天的發展,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疑是拜多位先進鼎力支持才得以成立。

 

  麵包的世界博大精深,永無止境,歡迎各位一起進入這個世界,一窺堂奧。

2吐司何時變成早餐 把麵包當早餐的風氣從橫濱開始 不知道一提到麵包,各位會想到的是哪一種?是甜麵包還是調理麵包,或是令人懷念的大亨堡麵包(日本學校供應的午餐會出現的麵包),還是洋溢著法式風情的可頌麵包……。 我想,每個人對麵包口味的喜好各有不同,但如果我說吐司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基本款麵包,應該沒有人會提出異議。畢竟吐司已經成為早餐的主角之一。超商的麵包貨架上,陳列吐司的空間不但最大也最顯眼。 走進許多咖啡店,塗著厚厚一層奶油的厚片吐司也是很受歡迎的人氣料理。關東人和關西人對吐司的喜好不同,前者喜歡薄脆的口感,所以一包切成八片的薄土司吃起來最合胃口;但關西人喜歡切成五片的厚吐司,因為他們喜歡Q彈有嚼勁的口感。 日本人對麵包的喜好已發展出地域差異,從這點正足以證明吐司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穩穩紮根。不過,歐美並沒有相當於「吐司」的單字。法文的「pain」指的是棍子麵包等當作正餐吃的最單純麵包;德文的「Brot」指的是味道最單純的大麵包。 上述兩個單字,相當於英語中的「bread」。代表麵包的單字,指的都是最單純的麵 包,也有食糧的意思。日文之所以地把麵包稱為 「食パン」,理由或許是麵包一開始只被當作點心,直到足足耗費了幾 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被當作是正餐吃的麵包吧。 日本把麵包視為正餐的歷史,始於幕府末期的橫濱。在橫濱開了第一間麵包店的人是在橫濱開港隔年一八六○年開業的內海兵吉。兵吉出身於本牧,他把店開在橫濱運上所(運上所為稅關的前身)附近,以外國人為目標顧客群。雖然店裡的麵包被評為「不知道烤出來的是麵包還是日式甜饅頭」《橫濱洋食文化的起初》(ヨコハマ洋食文化事始め),但據說店裡的生意相當興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