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2:姚以婷審定推薦,愛太多的父母,如何透過瞭解自己而改變孩子,培養孩子的品格與能力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0月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2:姚以婷審定推薦,愛太多的父母,如何透過瞭解自己而改變孩子,培養孩子的品格與能力

作者:簡‧尼爾森雪柔‧埃爾溫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26日
ISBN:978957328538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4元

  你對孩子的愛,
  究竟是幫了孩子,還是傷了孩子?

  用盡全力愛孩子,真的是有效的教養方式嗎?事實擺在眼前:有時候「愛」反而使得立意良善的父母,走向控制、溺愛或放縱的極端,使家庭生活變成了親子權力鬥爭,牽扯出無止盡的口角與衝突。
 
  本書的目的,便是幫助家長找出對孩子、對父母來說最管用的教養方針,培養出理想的親子關係;並且刺激家長思考:自己真正想教給孩子的是什麼,同時引導家長在教導孩子時把眼光放遠,想想長期的影響。
 
  本書還能幫助父母建立自信與知識,培養必要的教養技巧,不只用愛,也用智慧來教育孩子。書中有許多實用的教養工具、技術、態度 、行為,包括:
 
  ・7個方法,使你脫離「失控生氣→愧疚懊悔」的循環
  ・9個原因,造成父母一再使用無效的教養方式
  ・家庭品格教育的4種基礎
  ・孩子最需要的關鍵7項能力
  ・孩子缺乏歸屬感時會出現的4種補償行為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愛太多的父母」?
  ・如何進入孩子的世界?
  ・為什麼許多「當下感覺最好的」教養方式,往往不是最佳選項?
 
  透過書中的內容,父母可以開始協助孩子做出妥善的決定,引導孩子成長為積極、有競爭力的成年人,不但活得快樂、享受人生,也能為周遭的世界做出貢獻。
 
精彩推薦

  大樹老師(趙崇甫)/育兒顧問
  李佳燕/家庭醫師
  李顯文/《高效能父母》、《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作者
  林上能/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 所長
  姚以婷/諮商心理師、亞和心理諮商中心院長、台灣唯一正向教養認證導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其正 (醜爸) /親職教育顧問
  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教育創辦人
  鄭皓仁/寬欣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家長與學校課程認證講師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按筆畫)

好評推薦

  ★ 父母師長可從本書中學習掌握阿德勒導向的尊重、平等態度,並實踐兩代間正向的合作係,以培養孩子的社會興趣。林上能/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諮商心理師
 
  ★ 現代父母常在對孩子究竟要「管多一點」還是「管少一點」之間矛盾衝突,本書提供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教養新指引,介於高控制與高放縱之間的智慧教養原則—溫和而堅定,是我始終認同的人際互動法則,最能培養出獨立自主且懂得關懷與尊重的孩子。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 五十年的教育智慧,值得浸泡其中,感受不同層次的力量。陳其正 (醜爸) /親職教育顧問
 
  ★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可以培養出自立的孩子性格、以及共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可以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愛,而不是威權型的錯愛、或放任型的溺愛,是非常值得學習和實踐的教養心法喔!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教育創辦人
 
  ★ 缺乏智慧的愛與教養,反而更傷害孩子。謝謝作者指出許多現今成人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並提供更有智慧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成長。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 內容周詳,範圍全面,書中有詳細的建議,可幫助父母們用愛心教養出獨立、抗壓力強的孩子。Richard Bromfield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 父母付出「沒有智慧的愛」,反而會傷害孩子。本書可以幫助你採用更有智慧的方法、對孩子更有益處的方法,付出你的愛。Richard Eyre,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教導孩子價值》作者
 
  ★ 本書的訊息直接又詳細,適用不同年齡的孩子和不同的家庭關係。這是一種符合常識的教養原則。Leslie Hayes, 青少年飲酒、禁藥輔導團體創辦人
 
  ★ 本書幫助我們與孩子溝通,也幫助孩子培養出自信與尊嚴。Bruce Ettinger,,兒童協會執行董事
 
  ★ 許多父母告訴我,他們實踐了書中的方式,非常有用!這是第一次碰到真正對人有幫助、能讓大家擁有能力的教材,可以改變我們的家庭。Karen Pierce, HCA Portsmouth Pavilion

作者簡介

簡・尼爾森博士  Jane Nelsen, Ed.D.

  教育心理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州婚姻暨家庭執業諮商師,猶他州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創始人,曾多次在影視名人歐普拉的節目上介紹如何有效的進行正向教養。
 
  她年輕時不到20歲就結婚,總共生了7個孩子。為了撫養孩子,花了11年時間才把大學部唸完。她一直苦苦尋找最適當的教養方式,當過嚴厲的虎媽,也當過無微不至的直昇機父母,但都沒有用,甚至到後來她的孩子開始吸毒、在家後院種大麻。
 
  有一天,學校的教授推薦她採用阿德勒的正向教養法。經過不斷嘗試與實用,她發現這套方法最適合在家庭、學校裡應用。取得教育博士學位之後,她重新整理阿德勒的理論,率先開始把「正向教養」發展成實用課程。學界也因此推崇她是「推廣了大師的理論」之第一人。
 
  如今,她發展出的正向教養課程在全球各地受到廣大歡迎,且已推出18本相關著作,包含最經典、最重要的《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2》,以及《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正面管教A-Z》(簡體譯本)、《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簡體譯本)。而當年在家吸毒、種大麻的孩子,早已成為傑出的經營優秀人才。
 
雪柔・埃爾溫  Cheryl Erwin, M.A.

  婚姻與家庭治療師,開業之餘也擔任講師與訓練員,並參與多本《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的撰寫,現居於美國內華達州雷諾市,也在當地主持一個以親子教養為題的廣播節目。

譯者簡介

簡捷

  師大翻譯所畢業,以故事為精神食糧的自由譯者,因熱愛寫作而踏上譯途。譯有《往復書簡 初戀與不倫》、《美國文案大師私房密技大公開》、《先生白書》等英、日文小說、實用書籍、童書、漫畫共十餘冊。信箱:[email protected]

 

導讀
引言
第一章 父母真的有可能「愛孩子太多」嗎?
第二章 愛太多,傷害也多
第三章 愛太多的兩個極端:縱容與控制
第四章 什麼叫縱容
第五章 愛太多的成因
第六章 愧疚感:愛太多的根源
第七章 為什麼父母老是用無效的教養方法?
第八章 成長的痛苦:從斷奶說起
第九章 品格教育
第十章 健康的愛:孩子真正的需求
第十一章 爸媽請先瞭解自己
第十二章 人格特質:你把什麼擺在第一位?
第十三章 通往健康愛的橋樑:走入孩子的世界
第十四章 實際運用溫和且堅定的教養法
結語
 

 

引言
 
  問問你身邊的成年人: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常常得到的答案是「小孩」和「教養」。再問問他們生命中感到最挫折的是什麼,那你很可能會聽到這兩個關鍵詞再出現一次。我們在勾勒理想人生藍圖的時候,「生小孩」這件事聽起來如此單純,但實際情況可是複雜到難以想像。
 
  今日去拜訪任何一個家庭,如果他們家裡有小孩,你只要靜靜坐在角落觀察一會兒,馬上就看得出來了――孩子活動的跡象隨處可見。你會看到家裡有玩具,也許整齊收在籃子裡,或是被活力旺盛的小朋友撒得滿地都是;相片點綴了一面牆、幾張桌子,年幼的小臉在裡頭燦爛地對你微笑;冰箱上可能貼滿了美勞作品、成績卡、各種童年時光的紀念。
 
  再往遠一點的地方看,你也許還會看到孩子本人。每個孩子的體型、年紀、能力、性格都不同,但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父母非常愛這些孩子(儘管掙扎和挫折在所難免)。事實上,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孩子的出生是重要大事,極具意義,所有細節都鐫刻在父母心中,一輩子永難忘懷。隨著孩子成長、轉變、學習新知、啟程探索他們自己的生命之旅,父母也累積了滿屋子珍若至寶的回憶。父母們會把這些回憶故事告訴其他父母,也說給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聽,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地傳下去。
 
  以上是最理想的情況。但事與願違的狀況太常發生了――有些父母無法理解為何孩子不感恩他們的付出;有的父母因為孩子貪得無厭而備感挫折;當孩子長大了、父母要求他們獨立的時候,孩子卻感到氣憤、埋怨;還有的父母無法理解:為什麼「我都教了這麼久」,孩子還是沒有成為積極、負責任的人。最令家長不解的是,「我處處為孩子想,為什麼孩子卻沒有學會為他人著想?」
 
  也許,這就是問題所在。
 
  現代的家庭生活以孩子為中心。儘管現代家庭有許多不同型態(而我們身為作者,也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活得精采),不過大多數的父母都有個共通點:養育孩子、與孩子相處,對他們來說都是生命中最有挑戰性、收穫也最豐富的一件事。我們知道你一定深愛你的孩子——正因為你如此關心他們,你才會翻開這本書。但是,「愛孩子」並不代表我們真的知道該如何把孩子教好。雖然有關親職教育的資訊這麼多,可是慈愛的父母肩負教養重任,每天面對孩子帶來的各種苦惱和疑難雜症,有時候仍然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父母拉拔孩子長大,必須做出許多犧牲。為人父母為孩子付出時間、資源、精力,在所不惜,更得從內心深處發掘出足夠的愛,才能甘願為孩子奔波勞苦。教養孩子必須有耐心,這絕非易事;不僅如此,父母還得學習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設下妥當的規範,領導孩子擁有快樂、健康的人生。只要想到這些,許多愛子心切的父母們便開始擔心了。
 
  稍後我們會提到,論起教養這件事,「愛」往往不是主要的問題所在。凡是當過父母的人,只要見證過嬰兒降生的瞬間、與咯咯笑的幼兒玩過捉迷藏,曾經目送青年啟程邁向外面的世界,一定會告訴你當時感受到的愛是多麼豐沛,令人動容。父母的愛是如此深厚,他們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願意為孩子的幸福犧牲自己,願意縮衣節食,只為了滿足孩子的願望。父母們不管是控管孩子的行為和營養攝取,還是為孩子的生活增添趣味娛樂,或是督促孩子力爭上游,全都以愛為名。
 
  但,只要有愛就夠了嗎?畢竟父母們舉著同一面愛的大旗,實際行動卻千差萬別。父母的控制與縱容、給予與剝奪、懲罰與擁抱,全都出自於「愛」——而且這些行為還有可能在一天之內同時發生!有一集「莫瑞波維奇脫口秀(The Maury Povich Show)」邀請幾位家有嚴重肥胖嬰幼兒的媽媽們上節目,其中甚至有孩子年僅三歲,卻重達四十五公斤。現場的醫學專家、震驚的觀眾還有主持人紛紛詢問這些家長:醫學早已證實肥胖有害健康,為什麼她們明知道,還是縱容孩子一直吃?這些媽媽一個接一個說出了同樣的答案:「因為我愛我的孩子。」其中有不少媽媽年輕的時候家境貧寒,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現在要她們剝奪孩子渴望的東西,不論它有多不健康,都令她們感到無比殘忍。
 
  這確實是非常極端的案例。但是,當代社會的家長是史上教育程度最高、經濟最富裕的,為什麼下一代暴力行為的比例卻急速攀升?為什麼自私、霸道的小朋友比比皆是?上一個年代的感恩、勤勉到哪兒去了?我們的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日後又會長成什麼樣的大人?
 
  事實擺在眼前:用盡全力愛孩子,並不是健康又有效的教養方式;有時「愛」反而會使得立意良善的父母走向極端。家長要不是嚴格控制孩子、緊迫盯人(用意都是「為了孩子好」),就是太過慈愛放縱(目的是「希望家裡每個人都感到溫暖」)。有次我們建議一位媽媽,不妨讓她八歲的孩子動手做自己的午餐便當,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自己辦事能力產生信心,相信自己對這個家有所貢獻;另一方面,孩子也更樂意吃完自己費心準備的便當,不會再動不動把食物倒進垃圾桶。這位媽媽聽了很震驚地說:「可是我一直以為,愛孩子的父母就是應該幫孩子準備便當。」
 
  愛太多的父母,總是為孩子做了太多。有時候父母以愛為出發點,卻在某些地方管得太過嚴,其他方面又過度縱容。稍有不慎,家庭生活便可能演變成一連串的權力鬥爭,牽扯出無止盡的口角和衝突。真巧,我們身為作者對這種情況也很瞭解,因為我們也是愛孩子的父母,該犯的錯都犯過。
 
  我們在工作坊或演講中接觸過的每一位家長,都想當個好父母;他們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養,卻感到無所適從。現代父母不僅得面對五花八門的親職教育課程和教養原則,同時自己內心矛盾的感受和需求(該以工作還是家庭為重?)又使得他們愧疚不已。專家意見氾濫,書店架上擺滿了親子教養書,每一本都說這樣教小孩最好。電視和廣播節目裡隨處可見親子專家的主題,親子雜誌裡談教養的文章隨便一翻就有幾十篇,各有各的主張。專論親子教育、家庭關係的網站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每一家都告訴你這是「最好」的教養方針。家長怎麼可能知道該怎麼做呢?究竟誰說的才是事實?如果控制和縱容都不是正確解答(後文會解釋,我們堅信這兩種做法都不對),那答案到底是什麼?
 
  本書的目的不是要告訴你唯一的「正解」,而是找出對你和孩子來說最管用的答案,以便培養你心目中理想的親子關係。本書旨在刺激家長思考,鼓勵家長探索:自己真正想教給孩子的是什麼――每個人重視的教養重點可能都不同。我們希望引導各位父母在教導孩子時把眼光放遠,想想長期的影響(詳待後述),同時幫助父母們建立自信,培養必要的教養技巧,為孩子做出妥善的決定(隨著孩子長大成熟,你會陪著孩子一起做決定),引導他們成長為積極、有競爭力的成年人,不僅活得快樂、享受人生,也為周遭的世界做出貢獻。
 
  我們也希望,讀者讀完本書之後,能建立起必要的知識和信心,不只用愛,也用智慧來教育孩子。我們也想告訴各位: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和技能,好讓他們長大以後成為健康、快樂、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那麼家長當下「感覺」最好的做法,通常不是最佳選項。
 
  你也知道,教養孩子不容易。現在的世界日新月異,爸媽教育孩子的技巧和理念,往往跟不上環境變化的速度。在後文當中,我們將會帶你探索親子教養的世界。這些年來,有許多父母慷慨與我們分享自己的教養經驗,現在我們也會把這些故事說給你聽。同時,本書也會帶你檢視自己的教養方式(不論是否有效),探索你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父母,以及你的這些教養觀念是怎麼來的。書中也收錄了不少妙計,幫助你瞭解孩子,瞭解他們對人生、對自己的看法,教你如何在他們的世界中發揮父母的職責。
 
  最重要的一點,本書會傳授一招真正有效的教養方式,那就是「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只要善加運用你對孩子深切的愛,父母便能引領孩子走向雙方都由衷滿意的人生。深思熟慮,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長期影響,你就能以此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教養方法。

  身為家長,你一定也曾經懷疑自己是否「做對了」;難免也有那麼幾次,你很確定自己做錯了。犯錯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我們都是過來人。身為本書作者,同時也是孩子的父母,我們對這個機會滿懷謙卑,在此對所有為了孩子奉獻出龐大時間、心力的人,致上由衷的敬意。請找個舒適的位子,為自己找點東西喝,保持開放的心態――因為你對於親子教育的某些既定觀念,現在就要受到挑戰了。不過,我們相信結果是值得的:你會教出健康、獨立、快樂的孩子,自己也會成為自信、樂觀的家長。我們開始吧。
 

第一章  父母真的有可能「愛孩子太多」嗎?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每個人對「愛」的定義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但親子之間的羈絆幾乎是神聖的。書籍、藝術、音樂,甚至連廣告都歌頌著珍貴的童年時光。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告訴你,他們曾凝視搖籃裡沉睡的嬰孩許久,享受這段美妙的時光,感受新生命的份量和喜悅,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父母知道他們肩負莊嚴的義務,必須保護、養育、珍愛自己的孩子;父母也知道這是個機會,他們會與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彼此陪伴,珍惜孩子生命中的每一個「第一次」:第一顆牙齒、第一個字、第一次走路、第一天上學,一直到第一次約會,然後終於抱了第一個金孫(當然,我們都希望這一天別來得太早)。親子之愛至此又開始下一個循環,迎接新的世代。 我們都明白,愛是奇蹟。許多人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在生命中真正感受到愛的時刻(那些未曾真正感受到愛的人,也憧憬著自己有朝一日能有這樣的機會)。父母對親生孩子的愛是如此強烈,懾人心魄。人類的愛是沒有極限的。難道不是嗎? 許多人覺得,父母怎麼可能愛得「太多」?事實上,愛不是問題;問題是父母打著愛的名號所做出的選擇。通常,這些選擇一開始造成的後果並不明顯,但等到後果浮現,又已經太遲了。 現在,我們鼓勵父母重新審視自己對親子教養的觀念,以及自己用什麼方式經營親子關係。父母也應該瞭解,有時候扮演最慈愛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其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我們無意攻擊或責備家長,我們常與爸爸媽媽們來往;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是孩子的媽。把孩子教好難如登天,我們太瞭解了。我們只希望幫助家長意識到,自己以愛為出發點做出的決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長期影響。 愛太多,很正常 如果你也是一般的父母,那麼多少會有點「愛太多」的傾向;事實上,幾乎所有父母都太愛自己的孩子了(也許除了極少數有心理疾患,完全沒辦法愛的人之外)。接下來就讓我們花點時間,看看你是不是也有下列傾向吧。(沒關係,這些事我們都做過。)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