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路開始,全馬破4的路跑全攻略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從走路開始,全馬破4的路跑全攻略
如何才能跑完全程的馬拉松?而且是不到4小時的時間跑完?
如何才能跑得更穩、更快、更省力?
日本馬拉松教練、同時也是高木直子的跑步教練金哲彥
教你從走路開始練習,建立正確的跑步基礎,
不但跑完馬拉松,身心都變得健康!
所謂「跑力」不只是「腳力」,而是需要「體幹力」。 體幹中以腹肌、臀肌、腸腰肌……為主的核心肌群,支撐跑步落地的衝擊,再把它轉化為前進的推力。而「走路」是鍛鍊「核心」與改善「跑步姿勢」最簡單的入門方法。 .平日只要走30分鐘(2~3公里),假日挪空走2小時,鍛鍊基礎體力。 .從走路開始改善彎腰駝背的姿勢,找到省力不易受傷、最適合自己的跑步方法。 .做金哲彥教練體幹力「喚醒體操」與優質「伸展操」,訓練教果更佳。 漸漸的,你身體的毛細血管變得發達,血液循環變好。再透過金哲彥教練建議的各項練習,幫助你塑造成容易燃燒脂肪的身體!不僅基礎體力變好、如風般跑起來,還能自然減下體脂肪,身材愈來愈緊實! 從「裝備」、「走姿+跑姿」、「路跑賽當天的規劃」、「比賽中的疼痛管理」、「WS、配速跑、間歇跑等8大練習」、「養護與按摩身體」、「減重」、「飲食營養」等角度出發,金哲彥教練要你不累、不痛、不彷徨,加上「三個月全馬破4訓練菜單」,就算你是忙於工作與上課的市民跑者,也能駕馭馬拉松,充分享受路跑的樂趣!
名人推薦
各界跑者熱烈推薦
王麗雅(伊林黑珍珠名模).宅女小紅(知名部落客作家).馬克媽媽(作家.跑者).郭豐州(《郭老師的跑步課》暢銷作家).張嘉哲(倫敦奧運馬拉松國手).溫家成(新北市馬拉松協會理事長).歐陽靖(作家.馬拉松跑者)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幽默、易懂的教學方式,讓原本難意會的跑步肢體運用變得簡單、好掌握,
從走路開始到有關於馬拉松我們想知道的、有疑問的,
金教練在書裡一口氣全解惑了。──馬克媽媽
這本書幾乎將所有馬拉松的必備知識整理完成了,
熟讀後不但能避免運動傷害、更能增加練習成效!──歐陽靖
對於跑步,金教練和我有著諸多共同的觀點,
例如我們都建議市民跑者從走路開始練習起,
建立正確的跑步基礎。──郭豐州
作者簡介
金哲彥
1964年,出生於福岡縣。就讀早稻田大學期間曾於箱根驛傳有傑出表現,連續四年擔任爬山的第五區選手,獲得兩次區間賞,1984、85連續兩年幫助早稻田大學拿到箱根驛傳第一名。畢業後繼續爭戰各大馬拉松賽,全馬最佳成績2小時12分35秒。金哲彥教練目前擔任NPO法人Nippon Runners理事長,日本田徑競技聯盟女子馬拉松強化部長,以及東京經濟大學田徑隊顧問教練等職務。金哲彥也是日本各大馬拉松賽與箱根驛傳的轉播解說員,忙著指導後輩,致力於馬拉松的普及活動。
動作示範與封面人物/陳雅芬
1990年生,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國小四年級開始接觸運動,尤其對於長跑特別熱衷。目前馬拉松成績最佳為2:56:02,半程馬拉松則為1:26:37。重要成績:2013年東京馬拉松3:01:24/2013年全國運動會馬拉松第一名/2014年名古屋馬拉松2:56:02 (PB)
譯者簡介
葉東哲
日本東北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之餘熱愛跑步,譯有《跑步教我的王者風範》。全馬最佳成績為3:17:04,2009年於長野馬拉松創下。
前言
全程馬拉松的意義四小時內跑完全馬
第1章 裝備先從選好的鞋子和衣服開始
第2章 正確、有效率的跑步方法沒有多餘動作,有效率的跑步法
善用體幹
不好的跑步姿勢
從走路確立跑步方法
第3章 比賽管理比賽當天要怎麼規劃?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配速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剛開始10%的起跑
不累積乳酸
小小的衝速,大大的打擊
口渴前要補充水分
肚子餓的時候
第4章 比賽中疼痛管理側腹部疼痛時
腰部疼痛時
膝蓋疼痛時
腳踝附近疼痛時
預防起水泡
第5章 練習從生活習慣裡培養基礎體力
先從走路開始
慢跑/LSD
短距離全速衝刺(Wind Sprint)
配速跑
越野跑
長距離練習
速度遊戲(Fartlek)
間歇跑
如何去擬練習計畫
第6章 護養身體的重要性不要過度練習
所謂的「調整」是什麼?
「完全休養」和「積極休養」
慢性疼痛
保養的方法1:冰敷
保養的方法2:伸展
保養的方法3:按摩
第7章 減重體重輕,跑得才快
減肥,最少需要三十分鐘左右的練習
燃燒脂肪的訣竅
這種練習會有反效果
第8章 營養身體是由吃進去的東西所構成的
飲食治療身體
肝醣超補法的觀念後記
序
每個人都可以跑全程馬拉松
「大家都可以跑得完全程馬拉松!」
如此斷言,一定有很多人會反駁說「沒有這種事吧」。但這是事實。從初學者喜愛參加的檀香山馬拉松可以看出,年齡的問題其實不大。曾經在這比賽裡看過不到十歲的孩子被爸爸牽著手跑步,也看過高年齡(在二○○五年曾經有九十歲!)的跑者,每年在那裡都會有令人驚訝的發現。
男女之間也沒有甚麼差別。一般常會聽到,女生的肌耐力不如男生,所以在各種運動裡女生的表現也會不如男生。但是在馬拉松裡顛覆了這種說法。曾經有一對夫婦一起參加檀香山馬拉松,最後竟是嬌小的太太比擅長運動的先生還快跑到終點。像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
所以馬拉松是不分男女老少,是一項大家都可以平等地去挑戰的運動。
但是,這有條件。那就是必須「身心都要健康」才行。
沒有健康的身體,不要說跑完全程,連站到起跑線上都很難。
但是,難道過著不健康的生活就沒有資格跑馬拉松嗎?
身體不健康,的確是沒辦法讓人充滿自信地站到起跑線上。但是抱著要挑戰馬拉松的決心,然後慢慢去改善自己生活的話,對身體一定會產生好的變化。
就算現在是不健康的狀態,但還是可以堅定要挑戰全馬的意志,去付出行動。只要踏出了第一步,就會發現自己身體從未有過的狀態(也許一開始會覺得自己很沒用)。然後只要持之以恆,慢慢會轉變成可以跑完全馬的身體。
最後,你會發現身心都變得健康。挑戰馬拉松是會帶給我們健康的。
跑馬拉松很痛苦?
「馬拉松!我辦不到啦!」
事實上,很多人都不喜歡跑步,這是為甚麼?
通勤或是上學的途中,稍微爬一下樓梯就上氣不接下氣,這時我們會對自己的身體沒有自信。再加上在學生時期,被強迫參加校內馬拉松,總是只有痛苦的回憶。也許就是這種經驗助長了對馬拉松的痛苦印象。
甚至曾經被體育課的老師說:「罰你跑校園二十圈!」我們對跑步一直像這樣被植入了負面的印象。除此之外,喜歡《巨人之星》的年齡層,一想到意志力的訓練一定會聯想到要半蹲跳或是跑馬拉松吧。
在小孩運動會的親子接力賽裡常常會看到,以前曾經是運動健將的爸爸不是被繩子纏住絆倒,不然就是弄斷阿基里斯腱的例子。甚麼準備都沒有就突然跑步的確是很危險。面對著鏡子看著衰退又肥胖的身體,自暴自棄的想說:「馬拉松!我辦不到啦!」這也許是很自然的反應也不一定。
馬拉松的理論
我不否定不喜歡跑步的人保持的「痛苦」印象。
馬拉松無庸置疑是一個會伴隨痛苦的運動。就算是一流的選手也沒有人能哼著曲子跑完42.195 公里。這就是馬拉松。
但是我們會聽到一些例子,就是幾個月前根本沒想過會跑步的人,發現他竟然跑完了全程馬拉松。相信其中有沒做甚麼練習,全程都用走的狼狽到達終點的人吧(在檀香山馬拉松裡很多這樣的人)。
所以沒有勇氣跑馬拉松的人,或是接下來想挑戰它的人,我希望可以稍微改變你們對馬拉松=痛苦的印象。
不顧一切盲目地去跑步或許會碰到許多痛苦的體驗,但只要能了解馬拉松正確的理論,痛苦的程度不只是會減半,甚至會變得很快樂。馬拉松,乍看之下只是單純地在跑長距離,但其實內含探索到身心深處的理論。
在過去參加的路跑賽裡,幾乎是用走的才跑完全程的人,如果能理解正確的理論,並照著做準備的話,相信在下一場路跑賽裡一定可以跑得更好。
這本書的目的在於,讓這樣的人能夠去理解並實踐,跑完一場馬拉松所需的正確知識和訓練的理論。
成就感
馬拉松的魅力是一言難盡的。那是因為跑過馬拉松的人各自都有自己的感想。大家跑步的動機都不一樣,最終目標也都不同。如果硬要找出個共通點,我想那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的「成就感」。
人,可以從各種事情得到「成就感」。比如說,像完成一份工作或是完成一個作品時,那份成就感會帶領人朝向無比幸福的境界。
那背後的理由是甚麼? 我想那是因為成就感會牽動我們心裡的琴弦吧。
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主張人類的需求可分為五個層次。而五個層次的最高等級是「自我實現需求」。我想「成就感」這感情就是來自這裡。「自我實現」是人人都會想要實現的最高慾望吧。
但是要嚐到成就感的過程往往都不輕鬆。完成工作或是要完成一件作品也是,都有它辛苦的地方。而馬拉松的辛苦會伴隨著肉體上的痛苦。
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會面臨辛苦的事。不管是有錢或貧窮,社會地位高或低,長得漂亮或是不漂亮。這些都沒有關係。
抵達終點前的漫長時間裡,我們必須要用堅強的意志去克服這個大家都得平等面對的痛苦才行。
脫下世俗的外衣,一個人他最赤裸裸的原始感情,會被投射在此。所以抵達終點時的那份成就感,會比其他任何事都還來得更幸福吧。
我相信面對了內心深處純真的自己,才能換來這份難得的喜悅。
四小時內跑完全程馬拉松
破○○是一道牆
跑完42.195 公里的選手一定都會有一個紀錄。
有聽過「破4」這個詞嗎?對沒跑過馬拉松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詞。所謂「破4」就是要在四小時內跑完一場全馬──也就是指要以三小時多的成績跑完。
同樣的破5就是指未滿五個小時,破3就是指未滿3個小時的意思。
體驗過初馬的人,下個階段的目標會放在挑戰「紀錄」上。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個人他的初馬花了七個小時。他記取了在這場初馬裡經驗到的痛苦之後,在下一場比賽裡就會變得比較慎重。總之會比跑初馬的時候會更加緊努力去練習。最後有人一口氣縮短三十分鐘的個人成績,甚至有很厲害的人竟然縮短個人成績一個小時多。
雖說是縮短一個小時的成績,但如果以平均速度來講的話,其中可能只有一點差別而已。達成紀錄的原因也許不在於他提高了平均速度,反而有可能是因為在比賽途中因為沒有停下來而節省了時間。
看著自己的紀錄慢慢縮短,心裡會產生新的一個目標。要設定目標,簡單的算法最容易懂。破5之後就要破4,破4之後就是要破3,會想要去克服一道接一道牆。
破4的速度
稍微用心去練習的話,要達成破5並不難。但對抽不出完整的練習時間的人來說,破4會是一道牆。
但是破4是可以靠努力和花一些功夫達成的。對市民跑者來說,算是剛剛好的目標。
順帶一提破3是沒辦法靠隨便的練習達成的。破3的意思是和菁英選手一樣要在兩小時多的時間跑完才行,這對市民跑者而言是憧憬的成績。事實上,在日本市民跑者裡每年只有幾個百分點的人可以達成破3。
話題回到破4。
簡單來計算一下要達成破4的速度。首先,一公里的平均速度大約會是5分40秒。跑五公里平均大約要28分20秒,跑半馬(21.0975 公里)差不多跑將近要2小時。對沒有跑過路跑賽的跑者而言,也許不是很容易理解一公里或是五公里的平均時間。
相信只要跑過一次半馬,應該都會記得自己的成績吧。不知道你是否在兩個小時內完成。
如果半馬可以在1小時50分左右跑完的話,在全馬裡也有可能達成破4。但是半馬的成績超過兩小時,要達到破4就滿難的。另外,半馬的成績剛剛好破兩小時的跑者,要達到破4也很難。
全馬以距離來說雖然是半馬的兩倍,但以腳力來說,沒辦法單純的乘以兩倍來看。要達成破4,必須保留足夠的餘力通過中間點才行。
順帶一提,一公里5分40秒的速度比一般市民跑者在慢跑時還快。那種感覺就像是狀況好的時候的快跑吧。
推薦序
看在我眼裡這本書根本在發光!──馬克媽媽(作家.跑者) 幾年前開始跑馬拉松後,透過愛跑步的日本圖文作家高木直子小姐關係,認識了金教練,在高木小姐的圖文中,他教會了我幾個重要的跑步技巧,直到現在都很受用,內心也常默默期盼著:「什麼時候金教練也能當我的教練啊~」太好了!現在終於讓我盼到金教練的跑步書,人人都有金教練這位金牌教練了!幽默、易懂的教學方式讓原本難意會的跑步肢體運用變得簡單、好掌握,從走路開始到有關於馬拉松我們想知道的、有疑問的,金教練在書裡一口氣全解惑了,看在我眼裡這本書根本在發光,一旁還搭配著高音女聲樂:「如獲至寶?~」 揮汗推薦給只是想跑步、已經在跑步、全馬要跑進四小時的你。推薦序
了解自己的條件與能力,按照自己的練習條件去自己排課表練習──郭豐州(《郭老師的跑步課》暢銷作家) 對於跑步,金教練和我有著諸多共同的觀點,例如我們都建議市民跑者從走路開始練習起,建立正確的跑步基礎,又例如對鍛鍊核心肌群都非常重視,認為跑步時軀幹的肌力決定了跑步的姿勢、有了足夠的核心肌力,跑步時才不會左右搖擺,能保持重心不下墜。許多跑步者跑姿沉重,就是肇因於核心肌群不足,跑步時無法長時間挺腰前進,上身軀幹也無法保持適度的前傾,下腳時無法保持在身體的正下方之故,這些都有賴於核心肌群的鍛鍊才能改善。 儘管金教練有訓練出世界級的選手的實績,但是在高階的訓練領域裡,其實是很個人化的,不同的選手有不同的訓練方式與內容,這部分很難表達得很清楚,一般市民跑者也不宜按照高階選手的課表練習,因為彼此的條件有重大差異,照著練沒有應有的效果也容易受傷。一般業餘跑者要進步,只有吸收更多的跑步知識,更了解自己的條件與能力,按照自己的練習條件去自己排課表練習。這本書的功能就是讓一般跑者能充實跑步知識,適合給想跑馬拉松的人閱讀。推薦序
熟讀後不但能避免運動傷害、更能增加練習成效!──歐陽靖(作家.馬拉松跑者) 在四小時內完成馬拉松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要達成它卻也沒那麼遙不可及,而關鍵就在於正確的運動觀念、與循序漸進地努力鍛鍊。這本書幾乎將所有馬拉松的必備知識整理完成了,熟讀後不但能避免運動傷害、更能增加練習成效!跑馬拉松是身、心、靈的提升,也是改變自我的挑戰;一步一步來,你將會看到自己的改變。
第2章 正確、有效率的跑步方法 選手的跑姿,真的很美。那不是單純的肉體之美,而是有效率地驅動複雜的身體時所呈現的終極功能之美。市民跑者不要只模仿選手的表面動作,重要的是去找尋適合自己的姿勢。這樣應該自然就能學會漂亮的跑步方法。 *任何運動體幹都很重要 最近,「體幹」廣泛的在各種運動裡被受注視。另外有人會稱它叫核心(body core)。體幹以身體的主軸為中心,不只是在跑步上,對其他運動也一樣有它的重要性。 比如說,我們來分析看看棒球裡的「投球」的動作。 要投球時,首先會先伸長背肌,挺直身體。身體如果彎曲的話,沒辦法順利的做下一個動作。 接下來,輕輕抬起腳往前踏出。然後利用連接腰到軀幹的迴轉軸,去擺動肩膀, 把力道傳到手臂和手上。最後,透過手腕使力從手指把球丟出。 一連的動作中,軀體的迴轉軸也就是體幹,會產生極大的力道。 像在柔道、拳擊等格鬥技裡,體幹弱的選手是無法變成一流的選手。或是像游泳、自行車等需要endurance(持久力)的運動也是一樣。從巧妙利用體幹的觀點來看,這些運動和跑步的共通點其實是非常有趣的。 游泳時用手臂划水,不只用手腕而是要動到肩胛骨和背部的肌肉才是正確的游法。騎自行車時,不是用股四頭肌(大腿前側的肌肉)踩踏板,而是握著把手扭動上半身,從骨盤把力量傳到下半身去轉動,這樣才是正確的騎車方法。 和跑步不同的環境下所做的運動,在運用體幹的方法上共通點還滿多的。 *著地的瞬間要善用體幹 那麼,跑步中體幹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甚麼? 跑步時用到體幹肌肉的時機是──著地的瞬間。回想一下跑步時著地的衝擊是體重的三倍以上。靠腿的肌肉去支撐這麼大的衝擊是很難的。只靠支撐沉重的上半身的雙腿去緩和衝擊,讓身體著地是不簡單的事。 這時候,以腹肌、臀肌、腸腰肌為主的肌肉群,也就是用「體幹」的大肌肉去支撐衝擊,再把它轉化為推力。 保持上半身挺直,兩腳步行前進時,腹肌有固定身體重心的功能。沒有腹肌的力量,身體容易晃動。跑步時也一樣,如果不善用腹肌的話,跑步時身體會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