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治療胸背部疾病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7月

針刀治療胸背部疾病

作者:張天民 主編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ISBN:9787506739818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總論介紹了胸背部骨與軟組織的發育、應用解剖、生物力學基礎、疾病的診斷、針刀治療疾病的原理、目的和治療原則、針刀適應證和禁忌證、針刀閉合性手術操作以及針刀術後整體康復的內容。下篇各論詳細介紹了20余種胸背部疾病針刀治療機制和原理,分別介紹了每一種疾病的概述、病因病理、臨床表現、針刀治療以及術後康復等內容;並強調了針刀術後整體康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了康復的具體措施和方法。重點介紹了根據網眼理論設計的針刀整體松解術治療胸背部疾病的新術式、患者體位、針刀定位、麻醉方法,並按照解剖學層次描述每一支針刀的操作過程。 全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文並茂,言簡意賅,實用性強。適用于廣大針刀臨床醫師和全國高等醫藥院校針灸骨傷、針刀及中醫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張天民,男,生于1963年,大學本科畢業,針灸推拿學針刀方向在讀碩士研究生。大學畢業後到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重慶醫科大學永川附屬醫院),歷任骨科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骨科主任從事西醫骨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5年,在骨創傷、脊柱側彎矯形、關節置換、斷肢(指)再植等方面多有建樹。其間,分別主持“胸腰椎骨折椎體復位外固定支架”等三項重慶市科委、重慶市衛生局及重慶市中醫藥管理局下達的科研項目,獲得3項國家專利,曾任重慶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2003年任北京針刀總醫院業務院長,成為針刀醫學創始人朱漢章教授的親傳弟子。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胸背部的胚胎發育 第一節 胸部的胚胎發育  一、肋骨的胚胎發育  二、胸骨的胚胎發育  三、膈肌的胚胎發育 第二節 脊柱的胚胎發育  一、脊索的形成  二、體節的形成  三、脊椎的形成  四、椎間盤的形成  五、椎間盤的發育  六、椎體的骨化 第二章 胸背部臨床應用解剖 第一節 胸部臨床應用解剖  一、境界  二、分區  三、體表解剖  四、胸壁  五、胸部骨骼系統  六、胸廓的關節  七、膈肌  八、胸腔及其內容  九、縱隔 第二節 背部臨床應用解剖  一、境界與分區  二、體表解剖  三、層次結構 第三章 胸背部的生物力學 第一節 脊柱的生理和生物力學特點  一、脊柱的生理特性  二、脊柱生物力學  三、負重脊柱生物力學 第二節 椎間盤的生物力學特點  一、受壓特性  二、受扭轉特性  三、受剪特性  四、疲勞的耐受  五、蠕變現象  六、滯後現象 第三節 椎體及椎間關節的生物力學  一、椎體  二、椎間關節 第四節 韌帶、肌肉及肋骨的生物力學  一、韌帶  二、肌肉  三、肋骨 第五節 脊髓的生物力學 第四章 胸背部疾病的診斷 第一節 病史采集 第二節 胸部體格檢查  一、胸壁  二、胸廓  三、乳房  四、肺及胸膜檢查  五、心髒檢查 第三節 胸背部體格檢查  一、望診  二、觸診  三、胸背部軟組織檢查  四、胸背部中樞神經系統檢查  五、胸背部各種特殊檢查  六、胸背部運動功能檢查 第四節 胸背部影像學檢查  一、胸背部的X線檢查  二、胸背部MRI檢查  三、胸背部CT檢查 第五節 胸背部其他檢查  一、血管檢查  二、常見的心血管病綜合體征  三、實驗室檢查  四、肌電圖檢查 第五章 針刀治療疾病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針刀醫學基礎理論  一、閉合性手術理論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病因病理學理論  三、針刀醫學骨質增生病因學理論  四、針刀醫學調節電生理線路的理論  五、脊柱區帶病因學  六、針刀醫學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第二節 慢性軟組織損傷病理構架理論——網眼理論  一、現代創傷愈合的概念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病理構架  三、骨質增生的病理過程  四、人體內的弓弦力學系統  五、網眼理論 第六章 針刀治療疾病的機制與治療原則 第一節 針刀治療疾病的原理  一、針的作用  二、刀的作用  三、針和刀的綜合作用 第二節 針刀治療疾病的機制  一、恢復動態平衡  二、調節能量代謝和體液代謝  三、促進局部微循環 第三節 針刀治療目的和治療原則  一、針刀治療目的  二、針刀治療原則  三、針刀手術療程 第七章 針刀閉合性手術操作 第一節 針刀術前準備  一、針刀術前的一般準備  二、胸背部針刀手術麻醉、體位  三、胸背部常用針刀類型  四、針刀進針四步規程  五、胸背部常用針刀手術入路  六、胸背部常用針刀刀法  七、胸背部常用針刀術後手法  八、胸背部針刀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 第二節 針刀術後處理  一、針刀術後常規處理  二、針刀意外情況的處理 第八章 針刀術後康復  一、概述  二、胸背部疾病針刀術後康復 下篇 各論 第九章 胸背部軟組織損傷 第一節 胸壁扭挫傷 第二節 胸大肌損傷 第三節 胸小肌損傷 第四節 肋軟骨炎 第五節 斜方肌損傷 第六節 肩胛提肌損傷 第七節 菱形肌損傷 第八節 下後鋸肌損傷 第九節 前鋸肌損傷 第十節 胸段棘上韌帶損傷 第十章 乳腺囊性增生 第十一章 胸背部開放性手術後遺癥 第十二章 強直性脊柱炎一胸背部病變 第十三章 帶狀皰疹後遺癥 第十四章 脊柱相關疾病 第一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二節 支氣管哮喘 第三節 陣發性心動過速 第四節 竇性心動過緩 第五節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第十五章 胸背部神經卡壓綜合征 第一節 肋間神經卡壓綜合征 第二節 胸長神經卡壓綜合任 附篇 胸背部針刀術後康復操 主要參考書目

自從1976年,小針刀作為一個新療法呈現在中醫藥界以來,已經過去了31年。31年來,針刀療法在不斷地擴大臨床應用範圍的同時,還不斷地從臨床向理論升華,形成了包括診療技術、臨床應用和基本理論三位一體的針刀學科。在這個過程中,針刀教育從在職技術培訓發展為正規的大學本科教育,在中醫藥院校開設了針刀醫學課,設立了針刀醫學專業。針刀醫學隊伍迅速發展到3萬余人,其中有些人來自骨傷專業,有些人來自針灸專業,也有些人來自中醫或西醫的其他專業。31年,對于一個人來說是漫長的,而對于一個學科從誕生到成長壯大來說則是彈指一揮間。針刀醫學作為新生事物能夠如此快速發展,表明它有強大的生命力,生命力的根基是什麼?是療效。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針刀療法對慢性軟組織損傷和骨質增生等病療效優異,對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的某些與脊柱相關的疾病也有較好的療效,所以它深受醫生和病人的歡迎。 隨著歲月的推移,在針刀醫療這個群體里,診療技術不斷改進,臨床經驗日益豐富,這些都是繼續提高針刀療效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邀集全國有經驗的針刀專家,發揮各自的所長,編寫一部涵蓋各科疾病的針刀專著,既符合針刀醫學發展的需要,又有助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現在,吳緒平、張天民等針刀專家集體編寫的《分部疾病針刀治療叢書》就是這樣一部大型著作。本套叢書依照針刀施術部位與疾病所在部位基本一致或基本對應的特點,按部位分為9個分冊,介紹了將近300種疾病的針刀治療。這種劃分方法,對于針刀的臨床應用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有益于針刀療法的普及。本套叢書的每個分冊都分為總論與各論兩大部分,體現了診斷與治療的統一、整體與局部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可以讓學習針刀的醫生由梗概到細微,由淺顯到深入,把握住針刀臨床要領。 我一向認為,針刀與針灸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謂密切關系,不僅僅是因為兩者所用的工具有相似之處,更重要的是針刀刺入機體除了發揮切割作用以外,還像粗針那樣發揮較強的調整作用。所以我希望針刀與針灸臨床密切結合,針刀研究與針灸研究密切結合,以期互相借鑒,開闊思路,共同提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