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圖卡的100種應用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藝術治療圖卡的100種應用
藝術治療圖卡全指南
或中或西,或絢麗或可愛,繽紛多樣的圖卡已經是藝術治療或諮商專業的常見工具。
作者是臺灣藝術治療圖卡應用的先驅者之一,並設計有多種藝術治療圖卡,
本書是她十多年實務經驗的無私分享。
市面上的藝術治療圖卡日趨蓬勃發展,幾乎專業人士手邊都有好幾套藝術治療圖卡,但要如何把手邊的藝術治療圖卡綜合運用,不僅能應用圖卡主題,同時應用不同圖卡,還能開發出具有創意的用法。
閱讀本書之後,你將可以瞭解:
──為什麼圖卡可以用於藝術治療?
──透過藝術進行會談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臺灣常見的藝術治療圖卡有哪些?可以在哪裡買到?
──藝術治療圖卡和藝術作品應用於會談時有哪些原則?
──不同的藝術治療圖卡,如何交互運用?
──藝術治療圖卡的延伸創作引導方法有哪些?
書中不僅闡明藝術治療圖卡的應用通則,更有延伸使用技巧與應用實例,是專業工作者必備工具書。
〈好評推薦〉
本書極具實務性,是學瀅將多年在專業工作上的心得,不論是教學、團體或個人諮商的經驗寫入這本書中,造福藝術治療師與相關專業工作者。這是一本藝術治療師必備,心理師更要擁有,助人專業者必看的好書。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管貴貞
藝術治療圖卡的豐富與有趣,只有身歷其中的你才能明白,相信所有喜愛圖卡的朋友們,能透過閱讀學瀅老師的這本書,讓內在產生新的理解,更豐厚扎實有底蘊!
──心理治療/藝術治療圖卡設計者、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陳盈君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田秀蘭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朱惠瓊
心理學家、榮格分析師 呂旭亞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藝術治療組助理教授 黃凱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學系教授 賴念華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生諮商中心兼任藝術治療師 蔡汶芳
心理治療/藝術治療圖卡設計者:
王釋逸、李泓、林維良、林盈君、周詠詩、姜亞岑、胡綺祐、陳怡婷、賀孝銘、康依婷、黃子琳、孫守宏、賴麗筠、蘇銘昌
作者簡介江學瀅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助理教授、台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教育博士、美國紐約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碩士。擁有美國藝術治療學會登記之藝術治療師資格(ATR),台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認證會員,高考及格諮商心理師。著有:《玩藝術,酷思考》(商周出版)、藝術治療圖卡《心文字:字字療心,畫畫理情》、《我的任意門:打開心門.看見自己》、《生命樹》、《貝殼卡》等。相關著作:《心文字:字字療心,畫畫理情(中英對照)(拆封不退)》《玩藝術,酷思考:親子一起學藝術,培養美力與思考力》
〈推薦專文〉既學術又實用的無私分享 管貴貞
〈推薦專文〉在牌卡世界中,我與自己相遇 陳盈君
〈前言〉以圖像引導創作
第一部 藝術、藝術治療與藝術治療圖卡
第一章 藝術能應用於治療?
第二章 臺灣的藝術治療圖卡發展與應用
BOX 何處找圖卡
第二部 面對作品.理解圖像
第一章 現象直觀法的藝術治療實務應用
第二章 現象統整與現象詮釋循環
第三章 四個濾鏡與其應用
第四章 強調美學觀點的藝術評論法之應用
BOX 作品象徵意義的探索
第五章 藝術治療與諮商會談
BOX 藝術治療過程的行為觀察
第六章 圖解藝術治療歷程
BOX 個別藝術治療與團體藝術治療
第三部 不只是圖卡
第一章 圖卡的藝術治療應用
第二章 全圖像圖卡應用於藝術治療的原則
1.情境引導
2.象徵性表達引導
3.投射引導
4.敘事引導
5.綜合圖卡應用
BOX 圖卡基本引導方法
第三章 以主題為主軸之應用圖卡具體引導
延伸探究的十種主題:
1.我
2.我的內在外在
3.我的童年
4.今天我想說OO
5.我的生涯
6.我感覺很OO
7.我對OO(事件)感到很OO(感覺)
8.我與我的朋友
9.我的家人
10.我與我的環境
結語:最高境界之自發性創作
後記:圖卡的美麗境界
附錄:學術性讀本的實務應用範例
〈推薦專文〉既學術又實用的無私分享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管貴貞
我喜歡這本《藝術治療圖卡的100種應用》。
這幾年圖卡(牌卡)在心理治療領域流行,實務界與學術界都有高度的興趣與好奇,實務界的夥伴期待知道有那些好用的圖卡?如何用於工作中?學術界想知道它的理論基礎在那裡?有效嗎?在眾說紛紜中依然有許多治療師紛紛地投入,也覺得運用上是有實用性和意義性的,如何學習這些圖卡只能透過各種工作坊提供大家嘗試的機會,卻沒有相關書籍提供我們在使用這些圖卡的參考工具,讓學術界感到不安,實務界卻又充滿疑惑。
終於出現了契機,學瀅寫了這本書,看到這本書讓我又驚又喜,它為現在這個模糊狀態提供說明,讓藝術治療圖卡的運用有所依據,也讓學術界和實務界對於圖卡的運用有更深入的認識。這本書說明了藝術治療理論基礎,介紹了臺灣目前的圖卡,更有意思的是把會談技術整合於藝術治療圖卡,讓藝術治療師能善用助人技巧的部分,心理師也可以在圖卡中妥善掌握各種助人技巧,讓圖卡能充分發揮其效能,這是這本書非常有意義的部分。透過這本書,完整且清楚地說明如何運用藝術治療圖卡在治療工作上。
那幾年有幸與學瀅共事,那真是美妙的日子。學瀅是一位學養深厚的藝術治療師和諮商心理師,能兼具這兩種身分的大學教師不多,她能把藝術治療概念巧妙的融入教學和實務上,常常令我嘖嘖稱奇。這本書極具實務性,是學瀅將多年在專業工作上的心得,不論是教學、團體或個人諮商的經驗寫入這本書中,造福藝術治療師與相關專業工作者。這是一本藝術治療師必備,心理師更要擁有,助人專業者必看的好書。
〈推薦專文〉在牌卡世界中,我與自己相遇 左西人文空間、學爾國際教育機構創辦人/陳盈君
從第一次接觸牌卡,我就深深的著迷。從此一頭栽進牌卡的世界,開始自己創作各種牌卡,結合心理諮商、藝術治療、心靈療癒的概念,在台灣開始進行本土化的出版,並在牌卡教學中傳遞力量。
投射牌卡,是擁有魔法般的工具,能夠直接帶出內心想望,引導出潛意識的隱藏訊息,帶領我們進入更深的探索。這是一個與自己相遇的過程,更是一個看見自己的歷程。
在輔導諮商的運用中,經過引導,讓抽卡者能夠有一個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機會,投射出自己內在的所思所感,並進而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帶出解決策略以及智慧力量。透過投射及敘說,內在產生心理位移,說著說著,生命板塊能進行重組,建立新的生活架構。
目前的許多牌卡都自國外進口,而台灣創作者的作品,也在這幾年開始蓬勃發展,產量與輸出,有不小的累積。然而,在使用方式及相關書籍的參考上,目前還是少之又少。
很開心,學瀅老師出版了《藝術治療圖卡的100種應用》,詳細羅列了台灣創作者的出版作品集,不僅解答了我們在使用上可能會有的疑問,並有系統地整理了透過圖像對談的內容,整合了各個層面的資訊,對於牌卡愛好者,真是一大福音。
書中篇章層次分明:藝術能應用於治療、現象學方法之應用、四個濾鏡與其應用、強調美學觀點的藝術評論與其應用、藝術治療與諮商會談、圖解藝術治療歷程⋯⋯等等。我特別喜歡其中現象學與四個濾鏡的應用,不只滿足了我研究的好奇心,更讓我能從不同層面去思考,帶出新的高度與切入角度。藝術治療圖卡的豐富與有趣,只有身歷其中的你才能明白,相信所有喜愛圖卡的朋友們,能透過閱讀學瀅老師的這本書,讓內在產生新的理解,更豐厚扎實有底蘊!無限祝福。
〈前言〉以圖像引導創作 受訓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的過程當中,實習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依稀記得,我的實習場域在紐約市立療養院系統底下的一個日間留院機構,樓下是藥酒癮患者中心,樓上是因毒癮引起之思覺失調者長期心理復健的機構。紐約市政府提供給這裡的成員很好的福利,裡面有完整的醫療團隊,藝術治療團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藝術治療師必須參加晨會,和醫療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開會討論各種最好的處遇做法。若藝術治療師在藝術治療團體發現成員什麼樣的特殊狀況,透過會議報告與討論,共同形成最好的治療方法。 每週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的藝術治療團體是機構內的開放團體,只要機構內成員有意願參與,隨時可以加入。團體以自發性創作引導為主,參與者被視為具有創作能力的個體,能夠自由取用創作媒材,自由決定創作主題。團體結束後,無論作品有沒有完成,都會收在一個個人作品檔案夾當中,課程進行時,參與者可以自由取用前一次沒有完成的作品繼續創作。機構的牆面上掛滿了成員在藝術治療團體當中創作的各式藝術作品,整個走廊和公共空間就像一個小藝廊。 藝術治療團體在這個機構是長期且常態進行的團體,持續的進行之下,參與成員從未因為擔憂自己不會畫畫而無法參與。每次課程開始,藝術治療師會把參與成員的作品資料夾拿出來,讓參與者決定要繼續畫未完成的作品,或是開始新的作品。他們多數都很有創造力,可以直接拿起自己想要的媒材開始創作,能夠很有信心的以圖像表達,也能支持其他成員的作品表現。 樓下和樓上的成員們雖然診斷上的分類不大相同,但藝術治療團體的自發性藝術創作引導模式是一樣的。參與成員通常不會表示自己不會畫畫,有時候他們會很委婉的說「今天不想畫」,或是「今天不知道畫什麼」,通常藝術治療師就會推出各種各樣的畫冊供欣賞。 猶記得機構有一部行動推車,上面滿滿的畫冊和攝影集,提供不想畫畫和不知道畫什麼的人,隨意取用與翻閱。有些人享受翻閱並欣賞藝術作品,有些人則很快地從畫冊中找到靈感。這一部作品集推車是團體成員找資料和增廣鑑賞眼界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