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作者:艾德.楊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5日
ISBN:9789862357781
語言:繁體中文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是什麼樣的科普書,讓祖克柏放在床頭,更讓比爾.蓋茲提筆撰文推薦?

新銳科普作家艾德.楊首部力作
一推出旋即與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同躋身科普經典之列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20餘個國際媒體推薦及年度科普最佳選書

李家維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邵廣昭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高文媛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副院長
徐堉峰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東君    科普作家、譯者和審訂者的學姐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湯森林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合聘教授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楊倍昌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教授
潘彥宏    北一女中生物科老師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國內推薦
有一些學門,是假如沒有人領進門,你一定不會知道它有趣在哪裡、為什麼會讓人深陷於那個領域而無法自拔。
由細菌人陳俊堯審訂的這本《我擁群像》就像一本旅遊導覽書,帶領我們走入微生物的世界,認識微生物的好處與壞處、貢獻或破壞、過去和未來,以及現在的進展。──張東君 科普作家、譯者和審訂者的學姐

打開這本書時,完全沒預期到自認是專家的我會受到內容深深地吸引。作者利用熟悉的大自然裡的生物關係,來闡述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互動關係,這樣的比喻技巧可以讓不同背景的讀者更容易認識微生物。閱讀不久,我很快地進入作者描繪的微生物大世界:從不曾間斷地主宰三十幾億年的微生物世,到近四百年精采的微生物研究過往,和現在才認知到所有生物和微生物間有著難以想像的緊密關係,最後預想未來的應用。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本超出原有對微生物和大自然認知的書 !──湯森林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合聘教授

一般人是害怕細菌的,基本上這也沒什麼不對,因為大家覺得細菌這個詞直接和髒亂、疾病等連結,總之就是充滿貶義。也因此約莫二十年前,優格、優酪乳在國內的乳製品市場上正要大展身手時,廣告行銷花了好大的力氣告訴大家,細菌也是有好的,你一口一口喝下成千萬上億的細菌,非但不會生病,還能維護你的身體健康。時至今日我們應該都能相信細菌有壞有好,卻沒能意識到細菌跟我們生活的關聯性竟然這麼強,重要性竟有那樣大。等到這本書讀完之後,細菌這個詞仍然有貶義也好,轉變成有褒義也罷,但至少你一定能體會,我們人類這種構造這麼複雜、在演化上這麼晚才出現的物種,其實也沒比細菌厲害到哪。──潘彥宏 北一女中生物科老師

這是我今年,甚至是近幾年以來,讀過最精采的一本科普書。科學界近年在細菌上的發現極為高產且多樣,從應對全球暖化到治療阿茲海默都有細菌的戲份,然而作者不愧為當今最優秀的科學作家之一,既能寫出科學的深度,也能描繪科學家的態度,輕巧細膩地引領我們滑過「微生物很重要」跟「微生物到底為什麼很重要」之間的鴻溝,外行人也能大有收穫。看完本書,你我的肉眼雖然依舊看不見微生物,但卻能開始「見微知著」,察覺微生物如何與萬物共創了這世界,也讓我們知道人類該走的下一步。──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長久以來,我們對微生物的想法都太過偏頗,甚至與它為敵,但其實我們需要它。」──本書作者艾徳.楊
 
你知道嗎?當你伸手觸摸桌子,微生物會從你的手飄到桌面上;當你開口說話,它們會像吐出的霧氣一樣從嘴裡噴出來。這些看不見的小居民以難以想像的數量住在我們的皮膚、腸道、口腔等各個身體部位裡,既能幫助我們建立免疫系統,但也可能讓我們生病,微生物與動物的互動關係其實就像八點檔,充滿愛恨情仇。自然界中有一種看似是極端仇男主義者的常見微生物,會讓雄鼠婦漸漸變得「女性化」,然而,它卻也是蚊子重要的營養補充來源,或是決定某些昆蟲是否能順利繁衍的要角;也有一些昆蟲會假借保護之名,把密密麻麻的共生菌囚禁在細胞裡,需要用的時候將它們鬆綁,一旦沒用了就「全數殺光!」;至於人類,母乳中的寡糖可不是要給嬰兒的養分,而是要餵給寶寶腸道共生菌的飼料,乳汁裡的脂肪球更可以打包許多會吃細菌的病毒,給嬰兒當作第一套共生病毒新手包。

除此之外,微生物也共同形塑了我們的飲食習慣、身體構造,甚至個性。沙漠的林鼠因為在啃食毒葉子時,也會吞下上面的微生物,而漸漸對其有毒物質免疫;當管蟲幼蟲想「轉大人」時,必須倚賴一大群特定的細菌,才能順利成年;如果不小心將副小鏈蟲從中間切成兩半,沒關係,其體內的微生物賦予牠的超能力會讓牠變成兩隻完整的個體。還有,你今天晚餐究竟會選擇漢堡薯條還是健康減脂餐,或許有一部份是因為微生物「操控」了你的腦呢!

幸好,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微生物。或許有一天,從診所看病拿回家的「藥包」,將不再裝著一顆顆藥丸,而是由許多種微生物組合而成的個人化處方;消滅登革熱的利器再也不是化學藥劑,而是一群載著共生菌的蚊子自己;添加益生菌的抗屑洗髮精,因為效果顯著而大賣;整座建築物,乃至於整座城市都被塑造成充滿對我們有益的微生物,人類因此更加健康……。

這是一個以微生物為中心的未來,這是一本縱橫微生物學研究的著作。作者艾德‧楊整理了數百篇的學術論文,先是徹底翻轉我們對這個微小宇宙的認知,再帶我們探進密集、複雜又絢麗的花花世界,最後,楊還將為你換上截然不同的眼睛與腦袋,讓你不僅看自己不再是自己,還能瘋狂想像微生物主演的未來。

▎海外佳評
「本書整理數百篇學術論文,卻絲毫沒有企圖用科學知識壓垮你,隨著書頁,你將跟著作者的文字掉進迷人又令人驚奇的新見解裡,《我擁群像》是艾德.楊的傑出之作。」──比爾.蓋茲

「 本書大量且鉅細靡遺地描述那個看不見的宇宙如何塑造的我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完全不辜負它的書名,在優美,饒富閱讀樂趣的散文裡,充滿許許多多關於眾多微生物的真相……作者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加入人文的觀點,豐富了這本書的科學細節。……還有,他實在太有趣了。」──《華爾街日報》

作者簡介艾德.楊Ed Yong楊是一位獲獎無數的知名科普作家,曾獲2016麥可迪貝克生物醫學類報導新聞獎(Michael E. DeBakey Journalism Award for biomedical reporting)與2016沃克斯曼生命科學領域最佳公共傳播獎(Byron H. Waksman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Life Sciences)。畢業於劍橋大學動物系,並在英國倫敦帝國大學得到碩士學位,現為《大西洋》雜誌撰寫報導。他的部落格「Not Exactly Rocket Science」曾在2010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凱克科學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Keck Science Communication Award ),如今是國家地理雜誌的重要科普網站。他的文章也散見於《連線》雜誌、《紐約時報》、《自然》期刊、BBC、《新科學人》、《科學人》、《衛報》、《時代》雜誌等其他刊物。現居倫敦。他於2014年的 TED 演講,該影片觀賞人次已逾百萬。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譯者簡介田菡臺中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社會學碩士。文字工作者,撰寫評論,也作翻譯、編劇。翻譯建議歡迎email:[email protected]。楊仕音熱愛科普寫作、散文寫作、稱不上詩或小說的文字創作,以及從科學角度發想的各類型藝術創作。臺大動物學系學士、碩士畢,主修病毒遺傳。常春藤 Dartmouth College 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畢。因經歷過個人金融海嘯,而不小心在爆肝的正職+兼職日子裡,學會雜七雜八的謀生技能,幸運地成為餓不死的自由工作者。曾獲頒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類獎。喜歡偶爾獨自一人靜靜躺在雪地裡仰望星空整晚、想像無邊的未知與未知的無邊,也非常享受與老中青愛智的大腦們相互交流、迸出火花。夢想是建造一座小型圖書館,並住在裡頭。email: [email protected]。劉蓉蓉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熱愛生物學的奇聞軼事,不慎養成滑手機看文獻,隨手翻譯資料的習慣。曾夢見自己是費雪弧菌,卻不知道怎麼製作反應所需的蛋白質,只能暗暗的看著大家發光。

導讀 最該推薦你讀的一本微生物群落入門書
序 動物園之旅
第一章 生命是座島嶼
第二章 只求親眼看見的人
第三章 身體的建造者
第四章 請嚴格遵守合約條款
第五章 不論疾病或健康
第六章 漫漫華爾滋
第七章 共同創造的雙贏
第八章 暢行在E大調的快板中
第九章 任君挑選的微生物
第十章 明天,進軍全世界
謝辭
註解
參考書目

最該推薦你讀的一本微生物群落入門書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陳俊堯


我很喜歡這本書,也很幸運掛了審稿,有機會把這本書認真讀了好多遍,所以該來跟大家介紹這本書到底在寫什麼。

這本書告訴我們,人類全身內外布滿細菌,細菌多到數量比我們自己的細胞還多。不只人類,其他動物、植物也全被細菌占滿。而且這個星球上的許多生物還被細菌控制生理、思考和行為。更可怕的是,我們每個細胞裡都有古早古早以前就入住共生的細菌。我們甚至還算是細菌的後人──有沒有比聽見黑武士那句I am your father更驚嚇?
 
讀了這樣的介紹,大概有很多人會尖叫,同時把書丟得遠遠的,接著趕快拿酒精努力擦手,或許還想灌一大口烈酒想幫自己消毒腸道兼壓驚。如果你有這樣做的衝動,那你是最該讀這本書的人。過去兩百年來,人們認定細菌生來就是要害人的,不擊敗它們的話就換人類被擊敗,好像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才是人的生存之道。但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誤解。醫院裡的生離死別當然不是假象,我們的確天天面對細菌的威脅。但是這個星球上超過百萬種的細菌和病毒,有這本事的比例其實微乎其微,大部分連理都不會理我們。

是的,我們動物是闖入細菌星球的小白兔。動物的祖先從出現以來,就靠著跟細菌訂定某種合約,甚至展開各種形式的合作,才跟它們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到現在。而人類一直到最近才開始認清這個事實。達爾文當年以天擇說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改變了後世人們對生物的看法,堪稱生物學上最大的典範轉移。我們學會從演化的角度來欣賞生物,了解原來生物可以依著環境改變,找出構造隨時間改變的原因,理解各式各樣的生物可以從同種生物慢慢演化而來。這個全新角度的詮釋,造就出了一個新世界。

當艾德.德隆(Ed DeLong)和傑夫.高登(Jeff Gordon)開始發表論文,展示他們用DNA 序列分析描繪出的世界樣貌時,生物學家的世界觀又出現了一次驚天動地的大改造。我們看世界的角度又再次改變。動物和植物的生活,不再只是這隻動物或這種植物自己的事,原來住在上面的細菌們也有發言權。每個多細胞生物都像是在細菌海洋裡航行的巨型船艦,帶著巨量的微生物闖蕩江湖。我們的所做所為都可能不經意地影響了微生物,造成我們還不知道的影響。該是時候來重新認識這個有微生物共存的世界了。

作者艾德.楊(Ed Yong)是知名科普作家。用科普作家稱呼他好像還不到位,其實他是位受過科學家訓練,而且擅長報導科學事件的記者。記者的專長是追蹤挖掘真相寫成好故事,而他的故事說得真好,帶著讀者在這些頂尖科學家的實驗室裡,好奇地到處張望。整本書看起來只是他到處找朋友串門子,閒聊之間就帶出一個個重要的概念。這本書從開頭出場的穿山甲巴巴,短尾烏賊的發光器,鞭毛蟲小領,不吃東西就能長大的管蟲,綁架昆蟲的沃爾巴克氏菌一路聊過數十個讓人驚呼連連的研究案例,就像讀著鄉野傳奇故事一樣有趣。我還發現這些德高望重、喊水會結凍的研究泰斗們,原來也跟隔壁實驗室煩人的研究生一樣,會抓著人滔滔不絕地講自己最近發現的神奇現象。然而有趣之餘,作者的科學訓練也讓人放心。書裡每句話背後可能就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支持,內容是經得起檢驗的。

或許要等到你把書從頭到尾讀完,喝杯咖啡讓過度興奮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後,你才會注意到作者埋在故事次序裡的用心。這些故事不是照著作者的旅行計畫隨意編排,整本書其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訓練手冊,要循序漸進幫助讀者認識這個與微生物共存的世界。這書在做完導航(第一章)後,從微生物研究史(第二章)切入,接著談微生物怎麼幫助動物建造身體(第三章),動物怎麼控管住在自己體內的房客(第四章),微生物如何跨坐在疾病和健康間的模糊界線上(第五章),如何將微生物盟友代代相傳(第六章),互利共生(第七章),動物運用微生物來突破困境(第八章)以及我們運用微生物改善生活的機會(第九、十章)。

身為微生物生態研究人員,天天從文獻裡看到令人驚嘆的微生物故事,看著這個菌群巧妙地幫動物補上欠缺的能力,那個菌群幫助植物跟來犯的惡霸節肢動物嗆聲。但是想要跟人分享這些故事卻不容易,我得在講故事的同時附上一堂課來解說知識背景才能讓讀者聽懂故事。大學課本知識密度高,不如科普讀物容易入口,好看易懂的書不可能塞進大量專業知識的。但是這本書做到了,裡面引用的學術資料比研究所課程還多,觀點全面完整,又是本讓人捨不得放下的有趣小書。

謝謝你拿起這本書來讀,你不會後悔的。下次有人想跟細菌交朋友的時候,推坑這本書就對了。
 

 

「你要找的東西大概就像高爾夫球那麼大。」涅爾.貝基亞雷斯(Nell Bekiares)說。我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實驗室裡,仔細地盯著一個小水族缸。它看起來空空如也,我沒看到任何高爾夫球大小的東西,除了一層砂子外,裡面一無所有。接著,貝基亞雷斯用手在水中攪動了一下,有東西噴出一團黏稠的黑色墨汁。原來是隻夏威夷短尾烏賊(Hawaiian bobtail squid),雌性,大小與我的拇指相當。貝基亞雷斯用碗把短尾烏賊舀起來,牠四處亂衝,觸手伸長,鰭猛烈撲動,身體因為受到驚擾而像幽靈般蒼白。當短尾烏賊平靜下來,觸手收在身體下方,身體從飛鏢的形狀變成像一顆大雷根糖。牠的皮膚也會改變,針尖般的各色小點,擴大成深褐色、紅色和黃色的扁平圓盤,周圍點綴著虹彩色的斑點。烏賊不再是白色,牠現在看起來像點描派畫家秀拉(Seurat)畫的秋色景緻。「當牠們回復到這樣的棕色時,代表牠們的心情好轉,」貝基亞雷斯說,「牠現在是棕色,很不錯。通常雄烏賊會更暴躁,一直噴墨,一直噴墨,還會橫衝直撞。當牠們朝你的臉或胸口噴水時,代表牠一定是故意的。」我喜歡。這烏賊很有個性,外型也十分漂亮。雖然碗裡沒有其他動物,但短尾烏賊並不孤單。牠腹側的兩個腔室(發光器)充滿叫做費雪弧菌(Vibrio fischeri)的發光細菌投射出向下的亮光。這種光在實驗室的日光燈下太微弱,所以不太容易發現,但在短尾烏賊原本生活的夏威夷淺礁灘中,卻清晰易見。到了晚上,發光細菌發出來的光會和從夜空流淌而下的月光交融在一起,藏起烏賊的身形輪廓,使牠不被掠食者發現。短尾烏賊是沒有影子的動物。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