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的重組與再現──臺灣文學與城市論述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5月

時∕空的重組與再現──臺灣文學與城市論述

作者:許秦蓁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ISBN:9789862211922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長期關注臺灣作家的城市經驗、文字書寫,以及消費文化相關議題,本書所收錄的研究論文,除了城市消費文化的觀察之外,討論的作家,還包括劉吶鷗、郭建英、林文月、隱地、琦君…等,試圖勾勒出作家作品中的時空、記憶與文學∕文化版圖。
本書主要分為3個子題,包括:
1、城市.作家—從「我城」到「他城」
2、上海.女性—圖∕文對照記
3、另類.臺灣觀點—城市想像與消費文化
作者簡介
許秦蓁
  臺北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目前服務於清雲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著有《桃園陂塘:興盛與垂危》、《戰後臺北的上海記憶與上海經驗》、《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編有《劉吶鷗全集》、《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序 他鄉與故鄉的辯證:在城際網路無國界時代的臺灣研究
I城市.作家──從「我城」到「他城」
租界區與殖民地──新感覺派作家筆下的城∕鄉
壹、醞釀「新感覺」──當「城市文明」遇上「天災人禍」
貳、租界上海:小說的「鄉土」是「城市」
參、殖民臺灣:東京留學生「苦悶的象徵」
肆、結語──不同感覺,感覺不同
伍、參考資料
追憶「走過的年代」──隱地《漲潮日》中的文化地理學
壹、前言──作家童年記憶的醞釀與發酵
貳、想像上海──未漲的潮水
參、臺北少年追想曲──克難歲月的痕跡
肆、結語——渴望一座興建完成的都市
伍、參考資料
蜜蜂、胡蝶、名牌——琦君散文中的上海書寫
壹、琦君的文學地景——永嘉、杭州、上海
貳、童年的上海想像——上海是「名牌」
參、蜜蜂牌毛線——隻身上海滿鄉愁
肆、上海娛樂圈——從「胡蝶」到「荀慧生」
伍、結語──水是故鄉甜
陸、參考資料
II上海.女性──圖∕文對照記
「近代的產物」──劉吶鷗的上海女性風景學
壹、前言──「上海新感覺派」的歷史身世
貳、研究的研究──上海新感覺派的研究脈絡
參、摩登上海──光鮮的男男女女
肆、尤物?蕩婦?──走出「女性嫌惡症」的陰影
伍、近代的產物──從「風景」到「女性風景」
陸、結語──建構「上海女性風景學」
柒、參考資料
捌、「附圖」
漫畫∕話女性──劉吶鷗與郭建英的「上海新感覺」
壹、前言──關於劉吶鷗與郭建英
貳、「女性」──上海街頭風景線一瞥
參、都會與女性──新感覺派的詮釋系統
肆、「我有什麼好看呢?——劉吶鷗與郭建英的女性對照記
伍、漫話與漫畫——月份牌、電影工業、女性風景
陸、結語──上海「新感覺」
柒、附錄
捌、參考資料
再現童年記憶的地理版圖──細讀林文月〈江灣路憶往〉
壹、前言──值得細讀的豐富文本
貳、身份解碼──何處是家鄉?
參、江灣路憶往??童年記憶的地理版圖
肆、告別童年──少女的成長
伍、「回家」──從近鄉情怯到令人幻滅
陸、參考資料
柒、論文附圖
III另類觀點──城市想像與消費文化
另類的上海書寫──臺北人的上海攻略與城市想像
壹、「上海」──如此迫切想要認識的一座城市
貳、陳彬──紙上談「上海」,臺灣第一人
參、前進上海──從認識「上海人」開始
肆、把家搬到上海去──從淘金、工作到定居安家
伍、結語──「臺北.上海」面對面
陸、參考資料
文化臺商在上海──談劉吶鷗的多元身份
壹、前言──多元身份、值得再思
貳、藝文事業──翻譯寫作、雜誌出版、書店經營
參、生意眼──電影事業的發展
肆、結語──從新感覺派的製造到房地產的投資
伍、相關參考書目
陸、劉吶鷗生平重要事蹟
後 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