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別人成功,你可以少一次失敗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看別人成功,你可以少一次失敗

作者:蓋.川崎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7日
ISBN:9789867778871
語言:繁體中文

Porchlight Book評選
史上最好的100本商業書之一

  成功的創業者必備三神器:一個車庫、一個想法,還有這本書。
  ──Yahoo、Google股東、矽谷紅杉資本 麥可.莫里茨(Michael Moritz)

  前蘋果首席品牌傳教士、矽谷創投家 ── 蓋﹒川崎
  暢談創業之道與成功經驗的精煉力作

  川崎能成為實踐創業理想的典範人物,因為他總能在任何細節處發掘可能。
  他的成功來自以往失敗的教訓──
  你將從他的「後見之明」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

  創業是理念與實踐的過程,多數談創業、談經營無一不是講述所謂的「技巧」、「法則」,後真正起步的人又有多少?
  川崎不以為然,誠如他所言:「創業家應是一種思維狀態,而非一個頭銜。」也就是說,創業之路必須不斷學習、精益求精。
  在創業之前,不妨先問自己:「我要做什麼?錢從哪裡來?人才在哪裡?我懂經營嗎?」如果你仍有存疑,那麼你的頭銜恐怕只是虛名……

  成功創業應有的態度:

  ※成功與人連結:做事簡單,但「與人最難」。如何「解讀人話」、聽出「弦外之音」對工作成效大有影響。不同職位的人說不同的話,察言觀色不能只憑技巧,更重要的是聽出他到底在說什麼、對你是否有利。

  ※成功籌措資金:理想遠大,但你口袋夠深嗎?集資是創業中的必經過程,鞠躬哈腰、伸手要錢,可以說艱辛無比。群眾外包、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三者有何利弊?身為創業家的你,最適合靠哪種方式找金援?

  ※成功簡報提案:創業理念如何說與人聽、獲得支持,提案簡報是面對投資人、消費者的第一步。本書要讓你站在講台(市場)的最前緣,掌握10/20/30黃金守則,用說話擊中目標,一舉成功。

  ※成功進軍市場:社群媒體取代傳統廣告行銷,互聯網形成的商業生態圈不再是單線的產業鏈。當市場愈來愈廣,去中心也意味著毫無邊際可言。別讓你的產品成為汪洋中的一條船。

  ※成功避開錯誤:聽成功人士分享創業歷程最有趣的地方是──知道他們怎麼失敗的。成功的故事老生常談,但知道他在哪裡跌倒,你就可以不用重跌一次。

本書特點

  (1)正向積極的創業心態:作者以勵志的方式談創業,暢談成功也調侃自己的失敗,正是希望讀者們在艱辛的過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態,以正向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

  (2)實際應對各種挑戰:要成功,就要「學好的」。書中實例皆為真人真事,蘋果、微軟、亞馬遜、eBay……如何能有今日的成績?他們創業遇到的問題,也是你我會碰到的。

  (3)成功起步,不必失敗:創業在行動,不是紙上談兵。讀了再多方法,「不會做」,等於沒做。本書要領你前行,由與人共事到募集資金、從發表產品到創造話題,為創業路上的你指引正確方向!

好評推薦:

  Dcard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林裕欽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
  超級數字力/林明樟
  斜槓世代/周信佐
  政大商學院教授/邱奕嘉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
  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顧問/陳顯立

  萬分感謝作者Guy Kawasaki在書中分享的各種創業實戰智慧,引領我和團隊走到了今天,也擁有了一點小成績。創業存活所需的所有祕密幾乎都在本書裡了。如果只能推薦一本書給創業家,我只會推薦這一本!(連續創業家暨兩岸跨國企業爭相指名的財報講師/林明樟)

  本書透過各種創業案例的分享,以及每一篇文末的問答與練習,帶著讀者一步步培養創業所需的分析能力,以及精確判斷問題的可能性。(《夢想的逃兵》作者/周信佐)

  蓋.川崎(Guy Kawasaki)的這本著作,從經理人、創業家與創投的角度為我們提供了非常棒的指引。閱讀本書時,讓我對自己這兩年的創業生活做了一個完整的復盤,非常推薦大家閱讀。(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

  商業市場上並沒有能保證成功且可複製的公式,但觀察別人的成功因素與關鍵點,可以幫助自己檢視生意本體,更避免踩了能避開的陷阱。這本書,就有這樣能幫助創業者及想要創業者的提醒功能。(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執行顧問/陳顯立)

作者簡介

蓋.川崎Guy Kawasaki

  夏威夷日裔,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企管碩士。曾任蘋果(Apple)首任品牌傳教士(Evangelist),是蘋果產品風靡全球的幕後推手。1984年與賈伯斯、約翰.史考利攜手推出麥金塔電腦(Macintosh),一時蔚為風潮。離開蘋果後,陸續成立車庫科技創投公司(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線上雜誌Alltop.com,現為Canva(插圖和圖像庫存庫)的首席宣傳長。

  川崎創立及投資過的公司不計其數,以富於創業的精神在矽谷享有盛名,《創業家雜誌》(Entrepreneur)稱他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創業大師。著有多部企管暢銷書,同時也是《富比士》(Forbes)專欄作家,推特有一百多萬追隨者。

 

推薦序
前言

理念篇
第一章 創業的藝術

啟動篇
第二章 起始的藝術
第三章 領導的藝術
第四章 自力更生的藝術
第五章 集資的藝術
第六章 提案的藝術

壯大到擴張篇
第七章 招募人才的藝術
第八章 打造品牌的藝術
第九章 社群媒體的藝術
第十章 造雨的藝術
第十一章 結盟的藝術
第十二章 持久的藝術

責任篇
第十三章 知足即是富有

後記
創業家最常犯的十大錯誤

 

推薦序

建構創業的世界觀

  實際創業數年後,我發現其中一項人們對矽谷創業者常見的誤解是:穿著牛仔褲、T恤的年輕創業家輟學在車庫打造產品,一夜之間憑著傑出的創意顛覆了整個產業。透過 Larry Page(Google)、Mark Zuckerberg (Facebook) 形塑出來的故事深深烙印在人們腦中。

  然而更多的真相是,創業是一間極其複雜且困難的事情,產品的推出只是一切的開端,有許許多多的環節都能導致一間公司徹底失敗。許多極具天賦的創辦人都曾找到更具經驗的高階主管協助公司成長。Eric Schmidt(Google)、Sheryl Sandberg(Facebook)在適時的加入協助,補足年輕創辦人的不足。

  在23歲創辦Dcard時,我曾被告誡過創業是一條艱辛的路。那時常覺得前輩愛嚇唬人,而實際經歷幾年後,才發現他們用詞還是太客氣了。有無數的夜晚是在失眠中度過,面對一個又一個沒經歷過的難題。

  創業中的我們,不一定總能找到具有經驗的人加入團隊。然而在網路發明的三十年後,有許多創業的藝術被總結起來,變成方法論而被廣為流傳。如果不善加掌握,就像印加帝國用弓箭面對西班牙人的槍砲彈藥一般不堪一擊。

  在最困難的時期陪伴我度過的,便是前人的經驗總結加上不斷的學習。最初認識Guy Kawasaki是他對於創業簡報的10/20/30 rule,對初次創辦公司的我幫助巨大。找到長期合作的投資人,還有吸引了許多夥伴加入,使得Dcard今天成為台灣最大、年輕人都在討論的社群平台。

  這本書很好的集結了許多創業應該注意的各個面向,可以當作創業者入門的工具書。對新手創業者能更快地建構創業世界觀,對老手創業者能當作工具書翻找是否有遺漏的概念。我很敬佩的AAMA校長顏漏有先生曾講過的一句話「成功不能複製,智慧可以傳承」,相信大家如果能在這本書裡找到一片有用的建言,便已值回票價。


文/Dcard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裕欽

推薦序

在無人之境避開錯誤和陷阱

  商業市場上並沒有能保證成功且可複製的公式,但觀察別人的成功因素與關鍵點,可以幫助自己檢視生意本體,更避免踩了能避開的陷阱。這本書,就是有這樣能幫助創業者及想要創業者的提醒功能。

  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以電商形式販售女性保養品和流行女裝,想說藉由網路上廣大且衝動性強的女性市場,應該大有可為,結果因為自己身為男性的本位主義,忽略了女性商品所最需要的搭配感受而失敗告終。最近一次的創業,則是在2017年鴻海科技集團的注資下成立了『富盈數據』,試圖解讀消費者在網路上的動機數據以串連品牌內部顧客資料和外部市場資訊,為商業主找到更有效益的數位科技行銷解決方案。

  這些過程中不論是失敗或是成功,自己深切都會理解到可以做為商業模式的範例與慣性是可供他人學習與參考的。

  創業的路上大多數的時候創業者都有如入「無人之境」之感,因為前面不一定有案例可以參照,當然也因為創新而後無來者,往往是做出了什麼成績後,市場上才會有同業出現。我的思考邏輯算是清楚,但也不免希望會有個 check list 能參照,好讓我在過程中檢視有哪些不要犯的錯誤或陷阱可以避開。因此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裡頭浮現的第一感覺:「就是它了!」

  開創事業的第一步,就如同書中第一章所提醒的,先問自己兩個問題:一、你的錢在誰的口袋?(市場在哪裡?消費者圖像是如何描繪的?)二、你要如何把這些錢放進自己的口袋?(獲利模式的架構與順暢性)

  前者是在釐清目標客群,解決他們的問題滿足他們的慾望而願意付錢;後者的目的在於思索銷售機制,確定是一個真的能賺到錢的生意而持續下去。這也如同我曾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闡述的,『企業經營和成長需要雙飛輪──商業模式和獲利模式』,這兩者是重要的基石,創業過程的的起點和終點。

  這本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章到第三章,正好代表了事業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而不同階段的創業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現狀的部分而達成驗證的目的。讓我們一起利用這些思路經驗內容,避開錯誤和陷阱吧!


文/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執行顧問 陳顯立

第五章 集資的藝術 (摘錄) 集資是創業必經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有趣,也不可能輕易達成,而且要耗費一定的時日。自力更生可以減少你所需籌措的資金數目,幸運的話,你甚至無需集資。然而,極少創業者能夠完全回避這個過程。集資有三種形式──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s)和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又稱創業投資、創投),你得在這必經過程中取得成功。 求助大眾 籌措資金有很多種方法。很久以前,貴族和富人自有啟動資金,如果需要額外的資金,他們還有抵押品和合適可用的人脈關係。近百年來,風險投資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使得每年有成千上萬創業者透過PPT演講、產品原型和畫在餐巾紙上的草圖就能籌到資金。天使投資人更進一步推進了這個過程,但比起風險投資人,他們的投資對象風險更大。2007年,Indiegogo橫空出世,兩年後,Kickstarter的出現,拉開了眾籌(crowdfunding)的序幕。眾籌幾乎是最民主、公開、透明的融資過程。具體實現過程如下: ˙發起一個計畫,內容包括製作一個短片、描寫一段介紹性文字、設計對參與者的獎勵、隨著專案進展提供最新資訊。 ˙與出售股權來籌措資金不同,你要在接受預售訂單的同時給予獎勵或「甜頭」,以此鼓勵人們為不存在的東西買單。甜頭可以是折扣、紀念品、禮品,也可以是一些奇妙的創意,比如書中一個角色的命名、與團隊成員一起玩的機會。 ˙通過社群媒體和電子郵件宣傳你的眾籌項目。傳統籌資方式的吸引力在於賺錢,而眾籌的吸引力是能比其他人早先一步拿到最新穎的產品,或得到幫助他人創業的內在報酬(intrinsic rewards)。 ˙人們為你的專案投資,使得你能夠用他人的資金完成專案。你交付所有訂單,人們好評不斷。理想情況下,你將會創辦一家很不錯的公司。 在設備、配件、遊戲、工藝品、時尚用品等消費類商品,電影、短片等藝術相關專案,以及慈善工作中,眾籌最為適用。對於生物技術或軟體公司而言,眾籌的適用性較差,因為這些專案需要數千萬美元的資金,他們的顧客通常也不會衝動消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