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記:豈夢光油畫精選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6月

尋寶記:豈夢光油畫精選

作者:風之寄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31日
ISBN:9789863261124
語言:繁體中文

  一部貫穿57幅油畫的魔幻小說  中國超現實主義經典作品  「東方想像」代表性藝術家  風之寄魔幻主義色彩小說
  中國當代想像繪畫的代表人物:豈夢光的繪畫作品──《火.阿房宮》的表層下,原來還有另一幅畫!那是一張火燒前「阿房宮」巍峨的原貌,而畫的?頭,竟隱藏著秦始皇的藏寶訊息!
  用小說搭配畫作、述說畫作、解構畫作,風之寄將帶給讀者美學與文學並存的魔幻色彩饗宴。
本書特色 
  以魔幻主義小說重新詮釋豈夢光的超現實畫作,賦予畫作新的詮釋意義和深度。全書配有多幅豈夢光的全彩經典畫作。
作者簡介
風之寄
  本名陳義豐。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畢。為藝術總監、策展人,作家。
  著有小說《風說:陳淑霞油畫精選》、《遇見女生:李虹的素描本子》、《下午茶。如此美麗》、《尋寶記:豈夢光油畫精選》、《美麗的瞬間:趙文華油畫精選》、《異鄉人:劉彥彩墨工筆畫精選》;劇本《部落格之戀》、《動漫大師》;詩集《寫給愛》;學術專著《藝術網路行銷:點擊中國藝術市場》及多篇藝評。

第一章:境界1. 阿房宮2. 禹門渡3. 火。阿房宮4. 碩鼠5. 新娘從天而降6. 侵略者闖入我的家園7. 時間之城8. 雨。山海關9. 辰。圓明園10. 想像中的地主場院11. 告訴我。我們將怎樣解讀12. 冥。九華山
第二章 空城計1. 美人計2. 精衛傳說3. 假癡不癲4. 以逸待勞5. 圍趙救魏6. 上屋抽梯7. 走為上8. 反客為主9. 告訴我。我們將怎樣遊戲10. 欲望的由來與去向11. 趁火打劫12. 冉莊之戰13. 苦肉計14. 百步穿楊15. 反間計16. 聲東擊西17. 連環計
第三章 碩果1. 回馬槍2. 烈女小鳳仙3. 瞞天過海4. 馬後炮5. 牛。公社。鮮花6. 唉! 7. 呀。8. 呃。9. 呵! 10. 吆。11. 咿。12. 小李飛刀
第四章 彩虹1. 空。紫禁城2. 馬虎兵團3. 心事4. 鳥事5. 煩事6. 咯事7. 囧事8. 差事9. 憾事10. 大事11. 後事12. 糗事
關於豈夢光
附錄一:水天中與豈夢光對話∕水天中、豈夢光附錄二:論豈夢光的繪畫特點和文化理念∕馬欽忠


  人的一生,  如同一部尋寶記。  每個階段,  都有不同的追尋。
  有形的汽車、洋房、金錢,  無形的親情、愛情、友情。
  到底有沒有寶藏,  最終又尋到了什麼?
  別人怎麼想無所謂,  但自己最了。
  相信生命中充滿寶藏,  於是夢想有了方向。
  語:風之寄

2.禹門渡豈夢光,中國當代想像繪畫的代表性人物。一個善於將幻想和現實形象熔於一爐的藝術家,他的本領是誰也不能在他的畫前有「一目了然」的感覺。 夢光的作品一貫以敘述宏大的古典寓言場景而著稱。作品中謎一般的構思、圖式和主題,常常令批評家們莫衷一是。 認識夢光是在一場國際藝術品慈善拍賣會上,那是在香港為失學兒童舉辦的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那場拍賣會邀請了許多國內外富豪級的買家。拍賣圖錄 中有一件作品《禹門渡》,特別引起我的注意。那是一張描繪中國古代水戰場景的油畫。《禹門》也稱《龍門》,相傳是夏禹所掘,因而得名。介於山西與陝西之間,兩岸峭壁聳立,河水湍急,自古有《魚躍龍門》之說,指的就是這裡。這張畫取名《禹門渡》,將這個黃河最著名的天險要塞,運用非凡的想像力,以古典的技法,一遍又一遍的罩染,讓畫面呈現出宏大、神秘卻又十分精緻的效果。「這張畫很好。」我忍不住對身旁的男子說。「怎麼個好法?」那男子搔著頭,一付虛心受教的模樣。我這才仔細觀察身邊這位男子,留著一頭長髮,卻修整得十分乾淨,一身寬鬆的襯衫,配合一條作舊的牛仔褲。鞋子上有些許的油彩,還有一雙靈巧的手,一看就是搞藝術的人。「出人意料的奇思狂想,超時空的畫面組合,用寫實的手法製造一種超現實的怪誕、夢幻的場景。 這幅畫很到位。」我也直率地表達對作品的看法。對於中國當代藝術,長期關注的我,自有一套賞畫的視角。「謝謝。」長髮男子客氣的道謝說「不客氣。」我認為是謝謝我對這幅畫的評論,繼續說:「就是有點可惜……」「又怎麼了?」男子瞪大了眼睛,好奇地偏過頭來。這時,拍賣官落槌,宣佈那件《禹門渡》拍賣成交。「恭喜得標,麻煩您將牌子高舉一下。」拍賣官在台上,對著一位中東服飾打扮、滿臉腮鬍的阿拉伯人說。「這幅畫流入國外買家手裡,很難再看得到了。」我不禁惋惜地說:「瞧,買家說不定是哪個阿拉伯國家的親王呢?」男子也朝那位阿拉伯買家看了一眼,點了點頭似乎表示認同。「這幅畫就此落入豪門家族的收藏堆中,從此不見天日。」我做了個總結後,低聲反問:「你是搞藝術的?」「是的。」男子低聲回答:「我叫豈夢光,那幅畫是我畫的。你剛剛說的很對,我很少出席拍賣會,這次受到主辦單位邀請,也想來多看一眼這件作品,當做最後的告別。」「哇。失禮了。剛剛胡說八道別在意呀!」我慶幸剛剛講的話還是褒義多。「您客氣了,評論很中肯。」畫家客套一句。難得巧遇喜歡的畫家,我忍不住問:「你還有系列的畫作嗎?」「有。」畫家坦率地回答:「還有一張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什麼題材?」「阿房宮。」他頓了一下,補充說:「正確完整地說應該是《火燒阿房宮》,這是那張作品的圖片。」畫家從手機調出作品的照片來。「一個傳說中的歷史遺跡,加以荒謬的幻覺的組合,陳述著東方化的生命觀問題。」 我看了作品圖片隨口說。「我不喜歡畫夢境,也不是歷史畫家,我的感受直接來源於現實。我是指我的作品主題的原型是現實的,內涵指向是現實的。 」畫家申述他的創作態度。「這幅畫我很喜歡,能割愛嗎?」看到好作品很激動,我冒然地問。「好呀。」畫家爽快地答應,並補上一句:「你懂畫。」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