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給父母的分離焦慮指引,用聆聽與信任,陪伴青少年探索戀愛、升學、人際關係與獨立的成長課題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給父母的分離焦慮指引,用聆聽與信任,陪伴青少年探索戀愛、升學、人際關係與獨立的成長課題
原來孩子長大獨立後,我們會這麼心酸。
美國父母搜尋次數排名第一的社群網站,
大學校長、兒童醫學專家與青少年教養作家一致好評,
家有青少年父母的所有困惑,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來拜訪的親戚炫耀孩子申請上了頂尖大學,
隔壁鄰居的孩子三天兩頭回家吃飯,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不會讓父母失望?
我們深陷於焦慮、困惑、自責、失落的循環,
開始懷疑自己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有哪裡不正常?
當孩子開始早出晚歸、沉默不語,一回家就關上房門,一句關心的話語也可能讓家裡瞬間淪為戰場。心灰意冷之餘,也許你很難不這麼想——
◆孩子不再需要我了嗎?
沒有不需要父母的孩子,是你的愛給錯了方向。孩子需要的只是最單純的陪伴。
◆我只是希望孩子快樂,這樣不對嗎?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卻忘了教他們如何快樂。讓孩子開心的事,才是你應該關心的事。
◆我這麼做,是不是在給孩子壓力?
唯有真正聆聽與同理,才是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你的「想要」。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是全世界父母心中共同的疑問。
本書作者緣於自身遇到的煩惱,成立最受青少年父母歡迎的社群網站,彙集所有父母心中說不出的苦、找不到答案的煩惱,幫助所有用盡全力、筋疲力竭的父母找到改變的方向。
書中列出了九個在青少年時期最常見的親子課題,包含:家庭、心理狀態、生理健康、愛情與性、課業等。對於多數父母常見的教養問題,書中也提出了一針見血的建議,例如:
停止追蹤與監控,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父母不該一邊說著交朋友很重要,一邊問孩子「成績如何?」
別把自己的期待放到孩子的身上,他們最該學習的是懂得愛人與值得被愛
父母該讓孩子知道婚姻不是童話故事
孩子的選擇比學校的排名更重要
孩子成年以後,不要用任何方式(包含賄賂或洗衣服)拜託他常回家
本書羅列各領域專家的實用建議,幫助父母化解分離焦慮,平衡情緒風暴,放手讓孩子獨立的同時維繫家庭的親密感,成為孩子願意依靠的後盾。
聽聽孩子怎麼說
「當父母不在身邊時,你會開始思念他們。更令我難過的是,自己已經不再和他們待在同一個郵遞區號的地方了。」——安娜,21歲
「你們必須相信我能做得到,就像學走路或學騎腳踏車那樣,你們牽著我的手,然後教我怎麼做。剛開始那幾次,我可能跌得鼻青臉腫,甚至流血,或許還哭了,但是我最後還是學會了。現在也是一樣。」——馬克,17歲
「對於家中患有焦慮症孩子的父母,請鼓勵他們走出宿舍,也請不要停止對他們說你愛他或她。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我們每天都很想念你們。」—瑞秋,19歲
「剛搬進宿舍時我感到很害怕,雖然我從高三時就迫不及待夢想著有一天能住大學宿舍。我媽把車停在停車場,幫我把東西搬進宿舍裡,那時候我才突然驚覺自己真的只是一個人了,而我的家人都在遙遠的另一座城市。」—瑪雅,21歲
「一直不斷聯繫大概最容易把孩子推得更遠。如果能給我們一些空間,你們打來的電話對我們才會更有意義。」—卡莉,大二生
育兒作家一致盛讚
「麗莎與瑪莉提供了我們一直在等待的書:一本充滿智慧、資訊充沛且不可或缺的指南,述說現代父母該如何養育從剛升中學到即將成年的青少年。這本書既實用又深刻,充滿了明智的建議,並描述了我們應當如何支持自己的孩子。我會向所有我認識的父母推薦這本書,並準備一本放在手邊,以解決我自己生活中會遇到的親子問題。」——麗莎.達摩爾(Lisa Damour),心理學博士、青少女心理專家,著有《少女心事解碼》、《我們的女兒怎麼了?》
「除了這本書,我沒有其他更值得推薦的資源了。對於希望撫養出獨立自主、有能力且有韌性、感受到自己被深愛著的孩子的父母來說,這本書會是寶貴的指南。」——潔西卡.雷希(Jessica Lahey),著有《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
「這本書將幫助您理解如何支持您的青少年邁向成年,並提供充分且紮實的專家建議。在這本精巧易懂的指引中,每位父母都能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著有《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在這段極度緊湊、甚至可能有些荒唐的過渡期中,沒有什麼是比這本書更好的禮物了。書中的這些專家建議對我來說是無價的。」 ——凱莉.柯利根(Kelly Corrigan),著有《當時應該說出口的話》
「這本書適合想要建立牢固、健全、有彈性的人際關係的父母,幫助您的少年適應現代生活的複雜性並準備好步入成長的下一個階段。作為大學校長,我希望每個父母都能讀這本書,並以此作為與孩子互動和指導的指南。」 ——亞當.溫伯格(Adam Weinberg),丹尼森大學校長
「麗莎與瑪莉已經創建了一個由父母和教養專家組成的卓越社群。通過這本新書,他們擴大了青少年教養的覆蓋範圍,將專家提供的知識與育兒社群成員的經驗融合在一起。他們開闢了一個關於青少年教養的『數位茶水間』話題,並提供了前瞻性的意見來幫助父母引導家中的青少年建立獨立性,以及所有人在孩子邁向成年的過程中都在努力尋求的健康依存關係。」 ——肯.金斯伯格(Ken Ginsburg),費城兒童醫院青少年醫學專家父母與青少年交流中心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
麗莎‧霍夫曼 Lisa Heffernan、瑪莉‧戴爾‧哈靈頓 Mary Dell Harrington
麗莎‧霍夫曼和瑪莉‧戴爾,是「成長與放飛」(Grown and Flown)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作者、母親與摯友。她們在最年長的孩子分別就讀高中與大學時,成立了「Grown and Flown」網站,這個網站也成為了家有青少年與大學生家長的搜尋排行榜第一名,每個月都增加好幾百萬的讀者。瑪莉‧戴爾過去曾任職於電視與媒體圈,麗莎則在華爾街、政治圈工作過,並專職於寫作。麗莎有三本著作名列《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包括《高盛:成功的文化》(Goldman Sachs: The Culture of Success)。她們兩位目前都與家人定居於紐約。
譯者簡介
何佳芬
美國南加大教育心理學碩士,曾經從事童書翻譯、親子專欄執筆與專職媽媽,目前任職兒童出版編輯工作。譯有《麥蒂為何而跑》、《聰明但散漫的青少年怎麼教》《女孩,別再道歉了!》等書。
前言
Chapter1 關於家庭
Chapter2 關於快樂、焦慮、與心理健康
Chapter3 關於健康
Chapter4 關於愛情與性
Chapter5 關於學業
Chapter6 關於申請大學
Chapter7 分離與放手
Chapter8 進大學
Chapter9 大學生活
後記 最意外的事
感謝
前言
成長與放飛
「生命把他們給了我,我把自己準備好,盡我所能地,讓他們擁有自己的人生。」——查爾斯.布洛(Charles M. Blow)
我們兩個都是有點兒自以為是的媽,畢竟我們都把大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地上了大學,小兒子們的高中生活也日益平順。然後我們在網路上成立了一個專門討論「成長與放飛」的親職網站—即從十五歲到二十五歲時期,身為父母的角色也在這個時期產生了變化。我們聚集了一些仰慕的作家,並在網站上發表他們的文章;之後也吸引了一小群的粉絲,建立了網路社群,我們一度自以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直到一封電子郵件的到來。
珍妮特是寫這封電子郵件的人,她是我們社群媒體的忠實粉絲,平常會瀏覽我們的網站,也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別人的恭維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是我們的第一封粉絲來信,我們的自信滿滿就要變成自鳴得意了!直到我們讀了這封信。
「我的女兒凱特即將在九月份展開大學生活,而我的先生才剛被診斷為癌症第四期病患。幸運的是我們在財務上還算過得去,我擔心的是女兒,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她有個心理健全的好的開始。我在網路上找不到任何資訊,然後想到了你們。我希望她對大學新生活感到興奮與快樂,不至於太過擔心她父親的病況。很難,我知道,但還是希望盡可能做到。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先聯繫大學,找一位可以跟我保持聯絡的人,因為我不想打無數次電話、每件事都得解釋五遍以上,才能讓凱特得到一些幫助。如果你們能提供任何意見、建議或資源,那就太棒啦!」
承認我們無法提供任何有用的建議,未免太過不重視第一位粉絲,因此我們傾全力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但是到目前為止一切努力仍是徒勞。我們不能、也不敢用聽起來閱歷豐富但實際上只是陳腔濫調的育兒經來誆瞞她;我們能做的只有表達對她的同情與安慰,告訴她我們會為她留意相關訊息。
然後,我們做了其他父母一直以來所做的事,這件事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也希望能幫助之後閱讀《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的成千上萬讀者成為更好的父母—我們承認自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坦承自己無法給她任何意見。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做一件事,我們告訴珍妮特可以在更大的網路社群裡詢問其他父母,問問他們在相同的情況下會怎麼做。我們向珍妮特和讀者們坦承,除了僅有的五個經驗之外—我們兩家人加起來只有五個孩子,瞭解的並不多,我們還有很多必須向他人學習的地方。
我們透過社群媒體和粉絲們接觸,有一些人可能遇過類似的狀況,另外一些人可能從事與青少年或大學生相關的專業工作,並曾經有過相似的經驗,我們希望他們能對珍妮特有所幫助。我們能做的就只是這樣。
匿名發布珍妮特的問題之後,我們退到幕後靜待社群對她的鼓勵與引導,大家熱心的回應令人振奮,也讓我們對育兒工作有了全新的體會。專家當然不可少,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與研究經驗中提供了許多建議。然而社群也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它提供了相互支持、心得以及從育兒過程中學到的教訓。這也是我們可以提供給大家的。
這位女士(珍妮特),我們的粉絲,讓「成長與放飛」網站有了目標,我們不再只是閒聊一些育兒經,或是隨興分享每週發生的家庭故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我們必須做更多。
除了生命中的悲劇之外,珍妮特想為女兒找尋幫助的願望依然困難重重,她正處於被專家們拋棄的育兒階段。當我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期之後,我們不再帶孩子到小兒科看診,也幾乎很少和他們的老師互動,更遑論教練或是指導教授,因為這是孩子自己應該去做的事。
父母們的聯外社群似乎也解體了,我們早就不再接送青少年上下學,現在他們自己學開車。我們也不再和其他父母們分享近況,因為孩子們已不在朋友家門前捨不得離開。以前總在停車場或公車站前和其他父母聊天的場景,也早已不復見。
當我們面臨的育兒挑戰是如廁訓練或調治亂發脾氣的孩子時,很容易就能跟朋友或鄰居開口討論。但是當青少年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的情況時,他們已和成人愈來愈接近,隱私也變得至關重要,我們很難在便利商店遇到朋友時討論這種話題。即使我們願意為了尋求真正的幫助而透露孩子們的故事,也找不到對象,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誰家的孩子曾經歷作弊或酒駕這種事。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狹小人際軌道上,愈來愈難,或根本不可能找到和我們歷經同樣的痛苦或喜悅的人。
再加上,這個階段的育兒過程似乎不受注意,網路上雖然充滿各種聰明、有趣、有遠見又具啟發性的育兒網站,但到了青春期即嘎然而止,高中時期也無聲無息,更別提上了大學之後的育兒經,幾乎是一片空白。彷彿當孩子到了十三歲之後,有人跳出來說:「你已經得心應手了!」然後讓我們自己將過去十二年的育兒經驗再輕鬆地繼續應用在接下來這幾年之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我們已經把孩子拉拔成人,身為父母的責任現在已經到了尾聲。
完全錯誤!
我們成立「成長與放飛」這個網站時,還不是很清楚想要走的方向,只是覺得彼此的小兒子都已到了十五歲的年齡,最大的兒子也到了十九歲和二十歲,但是我們覺得自己陷進了最困惑、最具挑戰性也對未來影響最大的育兒階段,然而卻也是最無助、最少專家學者提供意見、從網路上也找不到幫助的階段。
所以有一天,麗莎聯繫了瑪莉.戴爾,提到我們需要一個部落格、網站甚至是臉書,我們可以在這裡激發青少年父母們的對話,讓這裡就像一個電子走廊,父母們可以在這裡停留、聊天,同時給予我們彼此在真實生活中經常欠缺的支持打氣。當時,《紐約時報》的親子專欄Motherload 偶爾會有幾篇關於教養高中生的精彩文章。但是也就僅止於此了。
麗莎的說明還不到一半,瑪莉.戴爾已經同意加入。她立刻找了一個新的辦公地點,嘗試新概念,同時也成立了新的公司,即使萬事俱備了,但無論是麗莎或是瑪莉.戴爾,根本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或甚至接下來會怎麼樣。然而瑪莉.戴爾卻充滿信心,即使當時其實也不確知這股信心從何而來。
剛開始的計畫是這樣的,我們會寫一些關於自己身為青少年和二十多歲孩子父母所面臨的徬徨與挑戰,我們將檢視育兒過程中哪些方法有效、哪些失敗,也將和其他父母討論養育兒子和女兒(瑪莉.戴爾)或是三個男孩(麗莎),如何讓我們感到力有未逮的失落感。但是這個討論的對象會是誰?還不確定。我們該怎麼和他們對話?又是另一個問題。會有人感興趣嗎?
通常只能等待時間來證明。不過我們確實知道,如果能讓其他父母一起加入分享和討論,絕對能讓所有人都成為更好的父母。
我們對網路以及它的可能性瞭解有限,因此以為只用自己的名字不帶姓氏、不上傳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就不會有人知道,或根本沒有人想知道這個網站的背後的人是誰,我們只想在這個世界啟動一個關於養育青少年的挑戰與喜悅的重大對話,幫助父母們在孩子離家之後,重新思考家庭的改變與變化。但是我們兩個對網路世界都不是那麼熟悉,所以後來決定在網站上完全不具名。
在九○年代生養小孩簡直如同神來一筆,因為我們接下來二十年的電腦科技問題就全靠他們解決了。因此,在一個涼爽又風光明媚的星期一早晨,麗莎的其中一個兒子和我們一起坐在廚房裡。他雙手放在電腦鍵盤上,對我們說:「我明天就得回學校,所以如果妳們現在給我公司名字和網域名稱,我回到學校之前網站就可以上線,要不然就得等到五月我回來囉!」過去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催促著孩子,現在其中一個竟然回過頭來催促我們。
我和麗莎愣在那裡,這就像是替孩子取名字一樣,我們總得思考一下,想想各種選擇。不過麗莎的兒子提醒我們,網站名稱跟新生兒取名字不一樣,要是覺得不妥很容易就可以改,因為科技業本來就日新月異。即便如此,我們兩個還是拿不定主意。我們希望這個網站能夠觸及養育青少年的痛苦與沮喪,表達我們迫切想要維持的一家人的愛與親密感。我們希望這個網站能留住當孩子離家進大學、工作或是從軍時,身為父母明白他們已經準備好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驕傲;我們也想用短短幾個字道盡千言萬語。
幾經琢磨之後,我們決定用「成長與放飛」這五個字,英國父母用這個詞彙來形容離家的孩子。麗莎在英國居住了十二年,她一直很喜歡這個形容詞,但也不免感到擔憂。我們在Google 搜尋這五個字,搜尋結果全都和英國女詩人克里斯提娜.羅賽蒂(Christina Rossetti)所寫的一首失戀的詩有關,我們當然也感到頓失所愛,但並非前拉斐爾派作家所指的那種。
然而,我們一開始就完全錯估了網站內容的走向。我們以為高中生和大學生的父母會想要聊聊孩子自立之後的生活,以為這段時間應該是父母最不用操心的階段。但事實上,做父母的永遠都會操心。至此之後,我們從自己的生活,以及從聆聽成千上萬父母的心聲當中體悟到,育兒這段旅程永遠沒有終點。而父母們想要知道的事,則歸結為:當孩子逐漸獨立自主之後,該如何維繫家庭的親密關係?如何堅守日常生活的本質?如何在維持為人父母最重要的關係之下,同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成長與放飛」剛成立時粉絲的數量增長緩慢,但後來突然飆高。我們當然很想把網站受歡迎的所有功勞都往自己的身上攬,但其實還是有一些有利的助力。首先,網站上談的都是父母們最關心的事情,所以吸引他們的關注並不難。第二,我們很快就發現自己在網路上挖到一塊藍海地帶,和這主題相關的競爭者意外地寥寥無幾。第三,我們的家長粉絲們都屬於數位時代的父母,他們的孩子皆生於二十一世紀。雖然這個世代的父母不是從小就接觸數位科技,但是他們是一群會從網路上找資源,尋求資訊來養育孩子的父母,現在他們的孩子已然成長為青少年,所以這些父母也會在網路上找到我們的網站。最後,父母和青少年及年輕人之間的關係,在某些重要的方面產生了劇烈的變化,這也使得許多父母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無法從自己的青春期經驗中獲得教養青少年孩子的方法。我們看見了、聽到了,也每天都在經歷這些事。現在,我們將透過這本書和讀者、社群一起來探索。
麗莎最初負責執筆,她每天辛勤筆耕,勉力從說不上太有趣的生活中挖掘內容。瑪莉.戴爾則負責寫、編輯還有發表的工作。麗莎還要負責打理網站技術面的問題,所以她常常十萬火急地瘋狂打電話給兒子。也多虧瑪莉.戴爾想出一些賺錢的方法,讓我們有足夠的資金付錢給其他人替這個網站寫文章。顯然住在紐約郊區的五個青少年小孩的故事,不足以也無法充分代表我們希望呈現的多元育兒觀。所以我們聚集其他的作家,他們能提供自身經驗或專業上的見解,並且涵蓋許多我們不瞭解的育兒知識。我們將所有的文章上傳到各種形式的社群媒體上(除了Snapchat),更重要的是我們也開設了一個臉書專頁,讓大家可以持續討論。
我們對成立臉書專頁的期待其實並不高,原先的計畫是我們兩個人只要每個星期和認識的作家及朋友們聊個幾次。我們知道現在養育青少年及大學生的方式和過往的認知有一些本質上的改變,所以我們希望能為讀者、也為自己做更深入的探索。令我們意外的是,這個臉書專頁竟然有超過五十多萬個粉絲,而且大多數人每天都會瀏覽這個專頁,並參與互動。這裡是我們瞭解父母最珍惜的是什麼,也是明白哪些事讓他們晚上難以入眠的地方。我們知道父母們關心的問題,從上哪買最耐用的大尺寸床單,到如何為上大學的青少年尋找諮商師。來自世界各個角落以及各種政治觀點的父母們,可以在這裡討論並分享他們最關心的議題—他們的孩子,並渴望成為更好的父母。這群人也成為「成長與放飛」的驅動力。
美國退休者協會(AARP)在二○一三年初發佈了一項研究調查,這項調查也讓我們每天從讀者那裡聽到的教養方式露出一線曙光。調查詢問年輕人與他們的父母對彼此的感覺,並比較這些父母回憶自己在二十多歲時對父母的感覺,而調查結果與我們從周遭的親子互動所見相呼應。結果顯示,我們的孩子這一代與父母有更多的交流溝通,其中六十二%的年輕人每天至少與父母交流一次,相較父母們在相同年紀時只有四十一%的比例。現在的電話費當然比三十年前要便宜很多,但是調查中也指出科技的進步與低廉的通話費率並不是導致這種行為改變的原因。紐約時報在二○一九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各收入階層的父母皆積極參與成年孩子的日常生活,其中有八十%的人說自己「總是」或「經常」互傳簡訊。美國退休者協會的研究調查還發現,我們的孩子也更常和我們一起參與社交活動,六十%的二十多歲年輕人每星期會與父母在公共場合會面,而他們的父母年輕時只有四十二%的人會這麼做。或許更重要的發現是,我們的青少年比起上一代更願意與父母討論他們的職業、財務狀況和社交生活。我們年輕的時候,通常是女兒會比較願意和父母談心,但是在我們這一代的孩子身上,這種性別上的差異已經消失,兒子們也很願意與父母討論個人的事務。再加上現代父母身上還有隨時都能與孩子保持聯繫的手機,我們與家中青少年和年輕人的關係,顯然更為親密和緊密,這種關係也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成長與放飛」的歲月就從家中最大的孩子考上駕照的那一天開始,然後在最小的孩子搬進真正屬於自己的窩那一天結束。這個窩可不是他或她和幾個大學同學搬進去的那個到處一團亂、浴室還髒得讓你發誓自己絕對不進去上廁所的房子,而是他們要自己付房租的地方。這段歲月在某些家庭可能需要十五年或更長的時間,在這個過渡期中,你的家庭正在轉變,你的孩子也處於不同階段的獨立狀態,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不一樣了。
我們或許會爭辯,但研究也證實,孩子從童年跨入成年期的這段時間裡,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和其他時期同等重要。這是一個決定性的階段,我們的孩子在這段日子裡將做出一些人生最重要的決定,這也是他們發現自我、學習面對風險的時候。無論是好是壞,我們對青少年及日後年輕人的影響,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深遠,持續的時間也更久。父母在青少年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與之形成的依附關係,對每一件事情都會產生影響,舉凡酗酒、吸毒的潛在可能性,到性行為及心理健康等等。一項針對大一新生在第一個學期所做的研究,紀錄了父母和大學新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大學生的飲酒行為,發現「與父母之間的互動增加,和大學一年級生的飲酒量減少有相互關係」,而在與父母交談的當天,學生的酒精攝取量也變少了。即使大眾媒體充斥著許多「世代之間的關係太過親密會造成負面影響」的調查建議,但是研究結果顯示並非如此。
經常有人提出要父母退出青少年和大學生的生活圈,他們的論調是:「即使我們每個星期只和父母說一次話,但是我們的關係還不錯。」真的是這樣嗎?只給予年輕人最低限度的引導,真的是一件好事嗎?我們通常不會向年長的人尋求建議,反而傾向問同輩的意見,但是他們不見得比我們懂得更多。父母們常常搞不清楚高中時期孩子的行蹤,孩子上了大學之後更是幾乎完全獨立。然而只要看看年輕世代吸毒、酗酒以及青少年懷孕的數據,就會明白這個說法並無根據,也不盡理想。許多專家們強烈敦促父母盡可能減少參與青少年及大學生的生活。他們建議回歸上一代的教養模式,放手讓孩子擁有學習獨立的空間。但是我們認為父母的教養模式不該走回頭路,而且現在的世代關係和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問題不在於是否應該回歸過往,而是如何向前邁進—以及如何在更緊密的親子關係中,確保我們的兒子和女兒們為自己的成年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
當孩子跌跌撞撞地經歷高中與大學生活時,我們也像其他父母一樣,在想要孩子盡快獨立,但又希望維持親密以及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之間,掙扎著尋求當中的平衡點。孩子們常在需要做決定時打電話或傳簡訊來,從情況較不緊急的「儀表板的燈亮時是不是表示輪胎需要打氣了?」到攸關生命的「這裡有個人看起來有點狀況,醉到什麼樣子得送醫院呢?」他們究竟是太黏父母,以致於無法自己處理事情的一代呢?或者是拜科技以及新育兒方式之賜,讓我們得以繼續在大小事上給予他們建議和指導呢?
我們從來不覺得自己平衡得恰到好處。我們在過去幾年來聆聽成千上萬個父母表達類似的憂慮和疑問之後,才瞭解到這樣的掙扎有多麼普遍。擔心自己是否成為「直升機父母」這件事,深深影響這個世代父母的育兒行為。專家們一再告訴我們必須讓孩子獨立,認為如果父母高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將會危害到他們的自主能力。然而這樣的說法似乎過於以偏概全。與孩子維持親密互動,和替他們做事或做好安排、導致孩子失去自主能力,並不盡相同。我們其實也經常看到兩者被混為一談。父母可以和成年孩子保持親近,定期與他們交談,一家人共進晚餐,並在家庭群組裡互傳簡訊,同時仍然能讓孩子自己找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此外,傾聽青少年想說的話,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也不應該和時時盯著孩子畫上等號,因為這是兩件不一樣的事。
人類好幾個世代以來都與老年人有緊密的關係,並在其羽翼之下茁壯,老年人也高度參與年輕一代的生活,而且大多數人都順利地進入成年期。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家庭模式儼然已成為典範,但是如果再回溯得更遠一點,則全然是另一種樣貌。
任教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人類發展與家庭科學系教授凱倫. 芬格曼(KarenFingerman)為了進行家庭關係的研究,在二十年間訪問了三千五百位父母,她發現無論處於哪一種社會經濟階層,父母高度參與其生活的成年孩子,在各方面都會表現得比較好。芬格曼教授指出其中的關鍵,那就是一九六○、七○及八○年代父母與青少年的疏離,是一種歷史性的異常。她說:「大多數文化的親子關係都非常緊密,」但是據她的觀察,「美國二十世紀卻呈現一種反常的現象,也就是說—嬰兒潮是奇特的一代。」
除了這段異常時期外,人類歷史上幾乎找不出另一個時代的十八歲青少年與家庭之間一個月僅僅聯繫幾次(唯一例外的是加入軍隊的青少年)。現代父母與他們的青少年、大學生或成年孩子的緊密聯繫,應該與家庭長久以來的頻繁互動有關。
當珍妮特為了她的女兒向我們尋求建議時,不但促使了「成長與放飛」的成立,更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她提醒我們在面對這個重要的育兒階段時,即使真實世界的社群與專家指導逐漸式微,父母還是需要發掘新的資源。而隨著我們與家中青少年或年輕人關係的快速變動,彼此之間更有非常多需要相互瞭解的地方。